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制度打击内幕交易
其实,内幕交易行为并不难追查,关键是制度。
比如,中国市场存在着较多的重组行为,一些提前掌握非公开信息者(如公司高管),可以提前通过他人账户布局,潜伏下来,而对其他人则严守秘密,股价未曾出现明显异动。然后,等重组信息公开后,股价连续上涨,潜伏者获利了结。
这种内幕交易形式比仅仅借助信息获取时间差牟利的行为更为隐蔽,获利更多,危害也更大。因为,公司的高管可能为了事先潜伏账户的收益而盲目重组,这种重组由于是拿公司的规划、股东的资金来满足个人私利,重组的质量往往非常糟糕……当然,这也不是内幕交易者最关心的。
尤其实行股改以后,上市公司及其高管的利益与股价更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上市公司讲故事、制造各种题材的冲动更加强烈,一些缺乏责任心的高管往往只求短期效应而忽略实质性效果,许多投资打水漂与此不无关系。
第17节:货币凶猛与房价股市之谜(17)
因此,我曾经撰文建议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行为,不仅要关注股价的异动,也应关注重组等的实质性效果,对于明显有违常识、造成重大损失的重组,可重点监督,看重组、投资前后,伴随着股价的大起大落,是否存在内幕交易。
但是,制度缺陷决定着,在中国,股市要想走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正规程度,要经过一个十分曲折和痛苦的过程。这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公民,其实,有什么样的公民,也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靠的从来都不是惰性十足、奴性十足的劣根性,靠的是积极的推动,靠的是进取精神和不懈的追求。
货币危机的源头
有一点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如果货币超发,终归是已经发出来了,无论它在哪里,它都是真实存在的。与其手忙脚乱地去控制物价,不如从源头上控制住货币超发的闸门。毕竟,价格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货币问题。
货币超发必然引发通货膨胀。经济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未来货币泛滥存在着巨大担心。经济学家们认为,过去十年M2已增长450%,继续增大的话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人民币大幅贬值、泡沫升腾,甚至严重的金融危机。
中国社科院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样、经济体制不一样,对货币供应量的容忍度也不一样,指标缺乏可比性。但一般而言,经济学界一般采用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来衡量货币是否超发。目前来看,西方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在1以下,而新兴市场国家则相对较高,货币供应量一般为GDP的1~1。5倍,超过2倍的很少。
2010年11月2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经过金融危机的调整,我国的货币存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货币存量与GDP的比重达到200%。货币供应量超速势必会带来潜在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资产泡沫、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和资金流动风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供应超量将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形成泡沫,一旦形成的泡沫突然间破裂,会带来一系列家庭、投资者、金融机构、企业等方方面面的资产负债表的问题。〃李稻葵建议,宏观经济应该关注资产价格,甚至应该控制资产价格。李稻葵所指的系统性风险,还包括大规模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下滑,以及资金从过度宽裕到紧张……全球从流动性过剩变成〃冷水澡〃,如果国外金融情况收缩,资金无序地、大规模地流出,将会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同样发出警告的还有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他在2010年9月份的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新巴塞尔协议降低了非中央银行创造货币的杠杆率,但如果中央银行仍然不一致,创造巨大的货币供应,危机还照样爆发〃。他呼吁控制货币发行。
但中国的货币供应减缓几乎是不可能的。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撰文指出:〃更具特色的是,中国与多数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径不同,在那些地方,货币存量与GDP之比超过了90%的高点就掉头向下。而中国的货币轨迹是继续攀升。我们也许需要新的验证,看看资产市场化是不是比产品市场化带动更高的货币需求?不过在得出结论之前,制度分析还可以引出另外一个方向的问题:如果货币深化的进程停滞或逆转,那么,过多的货币存量将因此减少了'消费需求',就转而压迫一般物价与资产价格,引发通胀与某些资产价格的狂涨。〃
那么,中国必然因此走向与泡沫的博弈之路,战胜泡沫,或者被泡沫摧毁。除此,似乎没有中间路途可以选择。
第五节
人民币升值之血与中国的未来
怪异的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如果货币超发,结果就是贬值。但是,在中国又有所不同……人民币对内贬值而对美元等升值。
很多人无法理解这种现象。在国内通胀压力日益增大的同时,即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同时,对外尤其对美元为何却在快速升值呢?
第18节:货币凶猛与房价股市之谜(18)
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插曲。国内有一位知名大学教授在电视上做节目时,把中国国内的存款与庞大的外汇储备累加起来,以证明中国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实行规模宏大的投资计划。
殊不知,二者之间,相当一部分是重叠的,即外汇储备绝大部分是靠在国内增发基础货币积累起来的,是以国民承受更大的通胀压力和更泛滥的流动性威胁为代价的。
1993年12月28日,央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据此,从1994年1月1日起,中国实行了汇率并轨,央行对于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支实行银行结汇和售汇制度。只要是贸易顺差、国际贷款、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汇,由央行强行结汇,央行则向市场投放与强制结汇金额等量的人民币货币供应。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央行通过在国内印钞票储备外汇。
由此,外汇占款越大,基础货币的投放量也就越大,货币的乘数效应也就越高。
1994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仅为516亿美元,从2003年开始激增,当年新增外汇储备达到1168亿美元,此后的增加更加迅猛。也正是从2003年开始,中国人明显感觉到社会上的钱多了!同样,也正是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房价步入快速上涨轨道。
内在的联系恰在于此。国内的钱多了,货币贬值,资金出于避险、保值的需求,疯狂涌入房地产等领域,导致资产价格暴涨。
在国内投放基础货币来储备美元等外汇,必然造成这种局面。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高达2。8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全年新增外汇储备近4482亿美元。如此海量的外汇储备,必然有相应海量的人民币投放到国内,〃钱〃焉能不多呢?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不仅导致国内货币的超量发行,同时也纵容了美元的超发,为其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而超发的美元再被中国储备,中国在国内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美国再印发更多的美元,中国再储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当然是对中国而言,对美国则无疑是良性循环。
外国的研究者也早已关注到这个问题。
美国学者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和维杰·乔希指出:全球衰退有诸多相互交织的成因,但比较正确的观点是,东亚和中东部分国家的外汇储备积累,在全球经济崩溃中发挥了关键性的放任作用。2003~2009年间,全球外汇储备自2。6万亿美元攀升至6。8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5%,而同期全球GDP年均增长仅4。4%。这就意味着通货膨胀压力急剧增长。然而,各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要持有币种,又使得美国得以避免通货膨胀,采取〃凯恩斯主义〃的国内政策,步入不可持续的资产与消费繁荣期。简言之,中国的外汇储备积累与美国的通胀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中国似乎比窦娥还冤,但从本源上分析,又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以这种方式与强国博弈,焉能不受损?
中国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尽快作出调整。
恶性循环的魔咒
可怕的不是对危险浑然不觉,而是无视背后的重重危机与风险。
2009年12月16日,我在《通货膨胀早已在我们身边(兼谈房价)》一文中写道:〃……投资就是未来的供应!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过度信贷支撑的情况下,才能与中国的出口相对接,消化掉中国过剩的产能。在次贷危机后,由于美国消费者已经透支了未来若干年的消费,他们的消费能力今非昔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仍然大规模地进行投资,一旦这种供应能力在未来释放出来,产能过剩的严重局面情何以堪?这将在未来让中国作茧自缚……一方面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大量产品积压。也就是说,在通货膨胀之后,中国将步入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国内的通货紧缩共存的经济形态!〃
西方发达国家压人民币升值(狙击欧元后即正式展开),中国出口下降,结果是:相关产能过剩。
第19节:货币凶猛与房价股市之谜(19)
中国国内大规模投资供应增加,民众收入和购买力跟不上,加之相关投资项目本身就已是过剩项目,结果必然是:相关产能过剩。
都在回到一个点上。
这恰是至关重要的点。
双重过剩的结果是,为了GDP和就业,只能继续搞投资,搞投资只能继续注资,注资缺钱只能继续走投放基础货币之路……回到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下。
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只能在本国消化,这意味着人民币购买力下降的趋势难以改变。
另一方面,次贷危机使美国庞大的金融泡沫破灭,美国总统奥巴马必然重回重视传统制造业(吸纳就业)和大力发展新能源(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政策目标线上。事实上,在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即将政策重点放在上述两个领域,同时提出了出口倍增计划,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实行弱势美元政策。从大宗商品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意味着一个起涨点的确立和进一步被强化。
但是,美国并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它还必须依赖于科技进步的力量。因此,我此前多次撰文指出,美国经济将在2010年第四季度尤其2010年11月份后走向复苏,由于这种复苏不能在短期内有效吸纳就业,美国经济的复苏在初始阶段将与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并存,直到重振金融业,美国经济才能全面走好。
合力推动资源品价格上涨
中国庞大的投资,必然带动对资源的需求。
另一方面,美国在这轮新周期实行的弱势美元政策,也在为资源品走牛注入强大的推动力。
两者的合力,必然推动资源品价格的上涨。
我在2009年1月16日撰写的《投资感言》一文中强调:〃当时,我根据利益分析法判断,黄金价格会一直盘整到布什下台和奥巴马上任的交接区,在此前的几次讲座中,我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