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

第33部分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第33部分

小说: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年又一年过去,父亲、母亲、后母相继去世,张子静和姐姐的联系也很少。张子静就这么孤单地过着,但是他说他的心里并没有觉得孤独,也没有因为姐姐不和自己联系或者向姐姐经济求助无果而抱怨自怜。
    “姐姐待我,亦如常人,总是疏于音问。我了解她的个性和晚年生活的难处,对她只有想念,没有抱怨。不管世事如何幻变,我和她是同血缘,亲手足,这种根底是永世不能改变的。”“因为知道姐姐还在地球的另一端,和我同存于世。尤其读到她的文章,我就更觉得亲。”(摘自吉林出版社。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他便是这么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汲取着遥远的温暖。
    张子静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姐姐去世的消息。他站在街边,泪水从腮边落下。虽然这是一个误传的消息,可是张子静悲痛其中。张子静有些担心姐姐生前的生活。他琢磨着,姐姐生前是不是也因为一个人生活而充满了孤寂和恐惧呢? 这样的思绪困扰着张子静,于是,他在回家之后,就打开了大门,从此都大大地敞着。
    张爱玲对于封闭的生活没有弟弟那般恐惧。她依然自我,不会见生人。死前,她也并没有凡人的痛苦和挣扎。她只是静静地将自己的文件全部装好,放在门口易看见的地方,默默地写下遗书:将自己的遗产全部留给自己的好友宋淇。她就这么睡死在了床头。
    这一次的消息是几月后传来,张子静明白,这一次,不会再有失误了。因此,这一次的眼泪来得比以往更突然了些。他犹豫了半晌,蹲在一箱箱文稿前面,找出了当年姐姐为他所写的《弟弟》,念出了声:“‘很美’的我,已经年老,‘没志气’的我,庸碌大半生,仍是一个凡夫。父母生我们姊弟二人,如今只余我残存人世了。”(摘自吉林出版社。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张子静的余生也没能多长。他一直是打算跟随姐姐和母亲的,只是,没能有如此的机会。他在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一直致力于记录姐姐的生活。他和姐姐都没有后代,怕自己知道姐姐的一些事情都被岁月所埋没,成了永久的迷。
    不得不说,张子静对张爱玲生活的记录,对后代客观的了解这乱世中的红颜,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张爱玲和张子静余生的孤独、冷清,和生活的艰难,在弟弟这里得到另一方面的展示:…直到张子静在死前,那道门也是开着的。
    触不到的爱人人们都不会喜欢失落的角落。张爱玲的失落在胡兰成这里,想留却没有办法。那些锥心的毒刺,没有办法让这朵玫瑰面向阳光从容地吐露芬芳。她只好选择背向他的方向努力生长。
    张爱玲和胡兰成对自己的轨迹都有自己的主张,但是他们交错了也就交错了,往前的方向不太像是有再会的桥段。怎么有这样的脚本,写完两人比任何繁盛的夏天更为浓烈的爱情,再冰冷地述说诀别。
    张爱玲可以和封建的家庭、冷酷的父亲抗衡,和那个时代各种约定俗成抗衡,却是拿这一方不堪一击的人心无能为力。胡兰成的滥情没有停止, 他永远都有无数委婉灵活的说辞来挡了众人的嘴,抚平了自己稍纵即逝的不安。但是这些说辞,怎么都挡不住四面八方向张爱玲袭来的寒风。这场爱情最后在张爱玲这里,变成了冰冷的裹尸袋。满满的凄凉里空空如也。
    历史车轮的转动,不会因为任何的纠缠慢了节奏。日本投降,胡兰成也流亡日本。投靠了日本前驻华大使馆的清水董三和池田笃纪。胡兰成在日本结识很多学术出众的学者,其中有大数学家冈洁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村秀树。胡兰成是个学习能力极强的才人,在各学者身上获益良多,逐渐形成自己的学问体系。这期间他也正在马不停蹄地完成自己的着作《山河岁月》,在一九五四年得以在日本出版。
    流亡日本的胡兰成,少不了的主题当然还是风花雪月。这段期间和他相伴相守的,是一个传奇度一点不亚于张爱玲的女子。她便是原上海滩黑帮老大吴四宝的夫人………佘爱珍。
    胡兰成和佘爱珍结婚后的这段时间里,佘爱珍由于李小宝官司不断,还让胡兰成悟得了夫妻相敬相爱的真谛。后来胡兰成患盲肠炎割盲肠,亦是佘爱珍伴其左右。不知是这些逆境中的相伴,让胡兰成珍惜了一个女人起来,还是对于红尘有些倦了老实了起来,胡兰成居然和佘爱珍终老于岁月。
    佘爱珍这个女子很有意思。当胡兰成收到张爱玲的明信片的时候,佘爱珍还欢喜着鼓励胡兰成写信去和张爱玲和好,还想写信给张爱玲劝张爱玲。胡兰成却是不明白了:“她一向只把我当作是她的,此刻不知怎的,她忽然欢喜看我是天下人的。”“她这样的真心真意,我问你不吃醋? 她道:‘吃醋看地方,你与张小姐是应该在一起的,两人都会写文章,多好! ’我说爱玲也不会来,她若来了,你怎样呢? 她道:‘那时我就与你”哟霞那拉“’”。(摘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胡兰成。《今生今世》)怕是这种做法让胡兰成更加地喜欢了佘爱珍,任何一个男人都会愿意去欣赏一个对自己前任宽容的妻子。让胡兰成这样“博爱”的人怎么不喜欢。他对张爱玲当年对小周默不吭声的态度,在字里行间也是有说不出的赞许,何况佘爱珍还去鼓励。恐怕张爱玲就算那一年回了头,胡兰成对佘爱珍也是收不了手的。
    但是张爱玲没有给他机会来证明。
    当池田去香港的时候, 胡兰成把想张爱玲的心搁在心里很多天,只对池田说让他去香港看看张爱玲。多的他没有开口,池田也没有问。池田回日本,胡兰成亦没有多问。过了数月,胡兰成还是没有忍住,淡淡地问了池田。池田说没有见到,但是他给张爱玲留了自己的地址,如今才得以让胡兰成收到张爱玲的信。
    那信简单得让人难受,上下款亦为署,只有一句“手边如有《战难和亦不易》、《文明的传统》等书(《山河岁月》除外),能否暂借数月作参考?请寄(底下是英文,她在美国的地址与姓名)”。(摘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胡兰成。《今生今世》)胡兰成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张爱玲来的信,可是这熟悉的笔记不是张爱玲的,又是谁的?
    胡兰成以为他和张爱玲的关系在这里终于有了转机,内心的欢欣不言而喻。这个女子还是爱他的吧? 他随即将张爱玲要的书整理出来附上回信:“爱玲:《战难和亦不易》与《文明的传统》二书手边没有,唯《今生今世》大约于下月月底可付印,出版后寄予你。《今生今世》是来日本后所写。收到你的信已旬日,我把《山河岁月》与《赤地之恋》来比并着又看了一遍,所以回信迟了。
    兰成”(摘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胡兰成。《今生今世》)胡兰成还将自己新近的照片一并寄给了张爱玲。《今生今世》上卷得到出版,胡兰成也是立即就寄给了张爱玲,还附了信件。可是香港方向没有一点回音,一丝风也没有。这让胡兰成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写一些杂七杂八的话去撩张爱玲了。
    后来张爱玲的信还是来了:
    “兰成:
    你的信和书都收到了,非常感谢。我不想写信,请你原谅。我因为实在无法找到你的旧着作参考,所以冒失地向你借,如果使你误会,我是真的觉得抱歉。《今生今世》下卷出版的时候,你若是不感到不快,请寄一本给我。我在这里预先道谢,不另写信了。
    爱玲”(摘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胡兰成。《今生今世》)信中满溢张爱玲礼节性的客气,这在胡兰成面前划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当一个人不再为你动容,你做什么都是没有用的。胡兰成在这封信面前感到了无力,只觉得是一点法子也没有。这个女人离自己最近的时刻,只能是怀念中了吧?
    胡兰成在日本的生活蒸蒸日上,一九六二年完成《世界之转机在中国》,后来得以在卜少夫主编的《新闻天地》连载。一九六七年完成《建国新书》,《心经随喜》在当年出版。一九六八年举办“胡兰成之书”书法展,虽然胡兰成的书法在国内没有受到一点关注,但在日本却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日本的梅田开拓筵为在为胡兰成出《胡兰成之书》时,在序言中写道:“于书法今人远不如古人;日本人究竟不如中国人。当今如胡兰成的书法,日本人谁也比不上。”(摘自《胡兰成之书》日本胡兰成之(书)保存会)在日本的成功,怕是驱使有归国之心的胡兰成回国的一大原因。
    一九七四年胡兰成回到台湾,张爱玲已经远在美利坚合众国定居。胡兰成应邀赴阳明山文化学院任教开设《华学、科学与哲学》课程。一九七五年五月,胡兰成《山河岁月》由远景出版社出版。
    那些年张爱玲在台湾的名气十分火,胡兰成受到关注,多而不1断。张爱玲对她和胡兰成的情事绝口不提,胡兰成却写得天花乱坠。
    张爱玲曾经对胡兰成写他们之间的事情有些异议:“胡兰成书中讲我的部分缠夹得奇怪,他也不至于老到这样。不知从哪里来的我姑姑的话,幸而她看不到,不然要气死了。”(摘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胡兰成。《今生今世》)所以,这个嫌疑胡兰成很难逃得了。
    当月,胡兰成便是遭到了余光中等人的强烈谴责。余光中在《书评书目》杂志发表《山河岁月话渔樵》,讲道:“现在非但不深自歉疚,反图将错就错,妄发议论,歪曲历史,为自己文过饰非,一错再错,岂能望人一恕再恕?”(摘自纯文学出版社。余光中。《青青边愁》)九月,周同(胡秋原)在中华杂志发表《汉奸胡兰成速回日本去!》胡兰成想不到自己会落得如此地步,十月便停止在华岗文化学院上课了。
    胡兰成由于在台湾受到了文化界的强烈谴责,一九七六年在完成了《禅是一枝花》后便返回日本,在日本度过了晚年。除了在华岗文化学院带出来的弟子,朱天文、朱天心两度赴日看望过胡兰成,胡兰成晚年与外界的交往极少。
    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五日,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日本的阳光毫无遮拦,直愣愣地蹭到人的身上。胡兰成出门去寄信,回到家已是满身的汗水,他洗了个凉水澡躺下,却是永远地起不来了。这颗飘零的心,随着这把枯朽的身体沉入了异乡的土地。浪子的宿命竟真是流浪。
    有人说,人死之前会沿着一生的足迹再走一遭,不知他有没有久久地徘徊在那支为他绽放的玫瑰身旁。不知大洋彼岸的她,有没有突然地心悸。
    长眠之时,佘爱珍及其女儿守在胡兰成身边。弥留之际的胡兰成对佘爱珍说:“以后你冷清了。”他倒也知道“冷清”这个词了。他一生风流,却不见张爱玲一生冷清。此番话说出来,倒是他心里有真情意。他亦能对彼岸的张爱玲那一生的冷清,感同身受了。
    自此,他与她亦彻底地遥遥了,连一丝念想也不会有了。
    (全书完)
    
☆﹀╮
 ╲╱=。bookben。 … 手机访问 m。bookben。………【清舞。】整理
附:【】版权归原文:作者!
═ ☆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