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我军却能腾挪自如。”
高延寿最终没有采纳孙代音的意见。
第二日一早,阿史那社尔率千余突厥兵来此骚扰。他们经历大半夜的行军,已然十分疲惫,身上落满了尘土。高延寿登高一望,看到唐军如此情状,笑对孙代音道:“唐军精兵就是这般模样么?哈哈,简直不堪一击!”
孙代音提醒道:“秦王惯好诱兵之计,眼前仅有千余人,耨萨不可不防。”
高延寿本来亦为睿智之人,然见唐军深入本国腹部,四周皆是高丽之人,心中就大意起来。他们认为唐军如此做实犯了兵家大忌,高丽举国相攻,定能打败唐军。他对孙代音的提醒不以为然,斥道:“什么诱兵之计?我挥师西进,唐军难挡其锋,其大队人马我尚且不惧,又怕什么引诱之兵?”他说罢,号令二万兵马为前锋,意欲将来搦战的千余突厥兵斩杀干净,随后兵马依序前出,今日内要将营寨扎在安市城前。
阿史那社尔看到高丽兵倾营而出,心中大喜,知道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遂命令从人且战且退,与敌方保持接触,日暮时分将敌方引到西岭前。
李世民此时带领大队人马以西岭为中心排开阵势准备迎战。正午时分,李世民带领长孙无忌等人登上西岭顶峰,观察山川形势,寻找可以伏兵及出入之所。李世民观察了片刻,转对众将道:“日暮时分,高丽大队兵马会蜂拥而至。朕多年来未曾点兵,你们以为可用何策制之?”
李世民出此言显然是故作谦虚,其即位以来固然未典兵出征,然每次战事皆是其事先筹划而成。李世等人深明此节,多年来秉承大事由李世民亲自来定,战事细微之处方自主处置的方针。
长孙无忌答道:“臣听说战事之前,须观察士气情状。臣刚才行经各营,见士卒听说高丽人将至,皆摩拳擦掌,拔刀结旆,喜形于色,此必胜之兵也。士气如此,陛下又亲历险境,身先士卒,更能激起将士斗志。多年来,凡出奇制胜之策,皆出于陛下圣谋,诸将不过奉旨成事而已。今日之事,还要乞陛下指点玄机。”长孙无忌说完,李世等人急忙表达相同的意思。
李世民为秦王时征讨四方,每临战事皆召开战前会议,让众人献计献策,然后采纳其中有益成分,再定交战方针。如此,李世民声名鹊起,天下之人皆认为打了胜仗为李世民一人的功劳。可悲的是,李世民现在也喜欢听别人恭维自己,以为普天之下以自己的军机兵法最为超卓。他现在听了长孙无忌的话,心里非常舒坦,觉得确实如此,不禁笑容上脸,然口中还是谦虚道:“诸卿如此说,实在过于推重朕。临阵之事瞬息万变,以一人之智决之,难免失于简单,朕还是要与大家共同商量方为稳定。”
李世民不待众人说话,指示前方道:“朕意已决,今夜要将战事布置停当。世兄,你可带领步骑一万五千人在西岭山前布阵,直接面对高丽来军。无忌,你可带精兵二万,今夜自山北出于峡谷,以冲其后;朕自带其余兵马,偃旗息鼓,隐于西岭之上。明日,你们二路兵马前后夹击,定会搅乱其阵,朕俟其阵乱,即带领士卒自高而下,勇猛冲锋,则此战胜局已定。”
众将纷纷答应。
李世民又转对许敬宗道:“诸事停当,还要来一点疑兵之计。许卿,你立刻拟旨一道,派人送给高延寿及高惠真。”他口中不停,将此旨大意说出来,许敬宗候在身侧急忙记录,将旨拟成。李世民阅后增删数字,此旨即成。其中写道:“朕以尔国强臣弑其主,故来问罪;至于交战,非吾本心。今入尔境,盖苏文不来迎接不送军需,所以攻取数城,以示惩戒。若尔国能修臣礼,则可将此数城归还。”
李世民如此写,其实想懈怠高延寿、高惠真之心,让其松懈防备。
黄昏时分,高丽兵进至西岭山下。斥候来报,说高丽兵行动迟缓,其前锋已到山前,其后军犹在营地,这样首尾相连竟达四十里。李世民闻之大喜,说道:“其阵呈长蛇,我击其一点,敌军必乱,此战定会大胜。”
第二日是一个阴沉沉的日子,李世五更造饭,让将士饱餐一顿,平明时分将一万五千人马排列整齐。
高延寿、高惠真夜半时随中军到了西岭山前,他们一觉醒来,就见唐军在山前列阵。高延寿登高望临,发现唐军仅有万余人马,遂对左右言道:“哼,仅这点儿兵马,如何是我对手。”
孙代音提醒道:“唐军至少有十余万兵马,须防其另有埋伏。”
“埋伏?他们十余万兵马行来,要去镇守攻下来的城池,还要拿出重兵围困安市城,其战线已拉得过长。南方海边,其舟师被困在那里一动不动,李世民还有多少兵马?眼前为一片开阔地,他们无处藏身,就是有援兵来,我也不惧。”高延寿说罢,即号令全军向前压过去。李世看到高丽兵开始进攻,传令所部稳住阵脚,拿出弓箭却敌。唐兵最前列人人手持巨大的盾牌,挡住来袭之箭,后面之人排列成十余列,每两列为一组,一组站立将长箭发射出去,然后蹲下装箭,另外一组开始射箭。他们轮番射出箭羽,只见那如雨似的箭杆一拨拨地飞向对面,阻住了高丽人前进的势头。
昨夜,李世民向众将面授机宜,让李世列阵后不急于进攻,想法拖住敌人,待长孙无忌从背后进攻后,再相机出动。李世现在令人张弓射箭却敌,正是为了等待长孙无忌带领的二万人出现。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箭矢渐稀,高丽人步步紧逼,唐军压力顿时沉重。李世回头向山上望了一眼,只见那里浅草低伏,毫无动静。他知道,李世民也在那里等待长孙无忌杀过来。
蓦地,高丽人后方有了喊杀声,只见那里尘土飞扬,喊杀声中夹有刀枪的撞击声。李世知道,长孙无忌通过夜行军,已经绕到敌军背后,开始猛然切入敌阵。李世见状,号令手下撒开盾牌,令马军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向前进击。
高延寿看到唐军从后方冒出身影,转对孙代音道:“看来你所虑不错,李世民果然诡计多端。一夜之间,他竟然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将兵马运至我身后,想对我来一个前后夹击。然他忘了,他这点儿兵马能成何事?唐兵又不是三头六臂,能够以一当十吗?”
孙代音言道:“李世民用兵,不拘于常式。他往往随战场形势变化而另出新招,像他坚壁持久战后,观敌方疲惫,即猛然出击,初胜后不给敌方一点机会,往往一追到底。其与宋金刚交战,就使用了这种方法。耨萨,我观前来参战唐兵,人数不足五万,李世民定有厉害后招,我们不可不防。”
高延寿此时方信孙代音之能,急急问道:“他还有什么厉害招数?”
孙代音摇摇头,说道:“唐军还有什么后招,我一时猜测不出。为今之计,我军应及时收缩战线。耨萨请看,我军如长蛇似也,极易被唐军断成数截,再各个击破。”
高延寿稍微一想,不禁大惊:“是了,我仓促对阵,已犯了兵家大忌。”他转身与高惠真商议,并当即传令在场之兵竭力抵挡唐军的夹攻,后续来兵不直接投入战斗,让他们加快行进速度,速速到中军会齐。
说时迟,那时快,高延寿、高惠真刚刚把手令传出去,就听西岭山上三声炮响,三团黑色的烟雾在山顶上弥散开来。只见西岭山上突然冒出大量唐军,他们大声呐喊,手舞刀枪剑戟冲下山来。
这些人正是李世民所带人马,李世民刚才在山顶上看到长孙无忌准时抢入敌阵,与李世所带兵马遥相呼应,夹击之势已成,遂令人放炮,开始大举攻击。
从山上抢下来的唐军中,李思摩一马当先,带领数百名突厥兵快速越过李世的战阵,冒着敌方射来的箭雨,想抢入敌阵撕开一个缺口。李思摩奋力挥刀拨开袭来的箭矢,眼见已抢到敌人面前。这时,一只长箭挟着风声劈面射来,“噗”的一声透入李思摩左胸,他眼前一黑,顿时倒在马下。
李世、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等人看到李思摩冒险撞向敌阵,知道其行凶险,遂招呼大队人马相继跟进。高丽兵遭到前方夹击,现在又受到前方唐军的猛压,难以撑持,队形愈加散乱。
李世民跨上“飞白”马行到阵前,飞身向敌阵抢去。他一斜眼间,看到李思摩躺在地上,身边有数人为他救治。李世民飞身下马,蹲到李思摩身边,看到其箭伤处正流出黑血,大惊道:“不好,箭上有毒,须速速将毒血吮出。”
旁边人不明白所以,李世民一把拨开他们,俯身在其箭伤处吮血。他吸了一口,然后将黑血吐出,如此数次后,说道:“不妨事了,你们,速速将可汗抬到后方去。”
李思摩虽神智昏沉,然亦知皇上在为自己亲自吮血,不禁流出眼泪,有气无力地连声道:“陛下,您怎可如此?”
李世民为李思摩吮血的事很快在军中传开了去,将士闻之,莫不感动,遂奋勇杀敌。人丛中有一白袍奇甲之人最为英勇,只见他手持方天画戟,腰挂两张弓,闯入敌阵,吼声如雷,横戟直扫,所向披靡。其后兵士趁势突进,顿时在敌阵中撕破一个缺口,进而击溃敌军。李世民观见此状,脑海中忆起霍邑之战中,段志玄奋勇抢城的情景,眼前这人身材高大,又穿一身白色战袍,英勇中又现飘逸,心想,此人又是一个段志玄!李世民大喜,招呼身边的执失思力道:“执失思力,你去问那名白衣者姓甚名谁?”执失思力接旨后疾驰前面询问,既而返身向李世民禀报道:“陛下,臣问清楚了,白衣者名叫薛仁贵。”
“薛仁贵。好呀,我们乘胜追击。”
高延寿所部经此番冲击,后面又有长孙无忌所部穿插撕裂,很快招架不住,阵形大乱,已成溃败定局。这时,高延寿看见东面有一座小山,又见那面唐兵不多,遂下令残军向小山集结,然后依山坚守。
李世民看到高丽人溃逃至那座小山,笑对李世道:“世兄,其溃逃至此,能守几日呢?”
李世会心一笑,答道:“陛下,臣领兵将其团团围困,断其汲水道路,不出一日,他们定会下山投降。”
李世民点点头道:“好呀,这里就交给你了。为防其困兽犹斗,我让无忌将所有桥梁毁去,让其无回归之路。”
李世领命调度大军前去围困小山,李世民见此战已尘埃落定,心中又想起刚才那名白袍骁勇之人,遂让执失思力去军中寻找。
过了半个时辰,执失思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将薛仁贵带到李世民面前。
薛仁贵的白袍之上尽染血污,方天画戟上也满是血痕,可见其战斗的惨烈。他到了李世民面前,早已将方天画戟弃在一边,叩拜道:“小人薛仁贵,叩见陛下。”
李世民见薛仁贵落落大方,见了自己未有惶恐之态,心中更喜,说道:“嗯,平身吧。薛仁贵,你是何方人士?”
“禀陛下,小人乃绛州龙门人氏。”
“龙门?武德二年,朕率兵踏冰经过龙门,与宋金刚交战,并与敬德交手,你闻听过此事吗?”李世民说到这里,不禁回顾左右,显然不自禁地寻找尉迟敬德。是时,尉迟敬德随太子在定州,李世民本来想让尉迟敬德亦来参与此战,惜其年老,转而令其返回定州。
“小人多次听过陛下之英明,柏壁之战,陛下平定三晋,保护了大唐的根本,并收服尉迟大人。只恨小人当时尚未出生,未能亲眼目睹陛下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