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清-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章军,是大清国的军队,打出的旗号是大清国驻朝鲜总理大臣叶志超!”
“胡说!”赵巧儿斥道:“我夫君才是驻朝鲜总理大臣!哪里来一个什么叶志超!”
金姝咬牙说道:“你们大清国的朝廷背信弃义,向章军下黑手了!”
叶志超把他的行营设置在平壤城外的玄武观,这里是一个制高点,可以俯视平壤城。
早在五天前,叶志超就被慈禧太后招入宫中,恢复了直隶提督的职位,命他立即前往鸭绿江,接替四川提督宋庆,以鸭绿江行军总管的名义,节制鸭绿江诸军。同时,任命他的儿子叶焘为安州总兵,随军效命。
叶家父子从败将罪人,一跃而成朝廷大员,叶志超还仅仅是官复原职,而叶焘则是从五品守备,直接跃升为二品总兵,而且,是朝鲜重镇安州的总兵——安州是平壤的北大门!
周宪章率章军在朝鲜浴血奋战,朝廷也仅仅给了一个正三品义州总兵的官衔,叶焘无尺寸之功,官品竟然在周宪章之上!对于叶家父子而言,这是皇恩浩荡,而对于周宪章以及那些在山东、辽东的冰天雪地里与rì军殊死搏斗大清国官兵而言,这是天大的不公!
叶家父子于大年初一赶到鸭绿江的时候,在鸭绿江诸军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谁都知道,朝鲜是在叶志超手里丢掉的,现在,他在大牢里坐了半年,不仅无过,反而有功,诸将心中不服。
升帐的时候,就有包括和字军统领孟明仕在内的五位高级将领称病不出,叶焘大怒,亲自带人前往和字军,要捉拿目无长官的孟明仕前往军前治罪,结果,和字军官兵紧闭辕门,拔枪相向,竟然与叶焘的人马分庭抗礼,和字军是御林军出身,根本就没把叶焘放在眼里。
叶焘无奈,只得怏怏而回,马上写了一份奏章,递到太后那里,控告和字军统领孟明仕违抗军令。
结果,太后老佛爷不仅没有斥责孟明仕,反而命二总管崔玉贵带着两份奏章来到了叶志超军中,这两份奏章,一份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目前总理对rì战争的钦差大臣刘坤一的奏章,一份是盛京将军依克唐阿的奏章。
两份奏章的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概括起来就两条:一是为宋庆喊冤,二是劝谏太后收回对叶志超的任命。
慈禧太后把这两份奏章交给叶志超,向他传递了两个信号:第一,太后启用叶志超,是力排众议的结果,希望叶志超感恩戴德;第二,叶家父子应该明白自己的处境,不要得意忘形,到处去告状!
叶志超打仗的本事没有,当官的本事却是jīng通的很。
他知道,这是太后管用的手法,她从来就不相信前线统军将领,包括他叶志超!诸将不服统帅的调遣,这对于一支军队而言,是一场灾难,可是,在慈禧太后看来,却是一件大好事!
大清国的军队没有战斗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朝廷不希望存在一支令行禁止的军队,一支令行禁止的军队往往只服从长官,不服从朝廷,对于朝廷是巨大的威胁!
换言之,一个统军将领越是窝囊,越是不能服众,才越让朝廷放心,他才是朝廷要的忠臣奴才!
周宪章在章军官兵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官兵们对他绝对服从,就凭这一点,他就是个叛将!
叶志超再也不敢聒噪。不过崔玉贵留在了军中,这等于是太后亲自到场。
有崔玉贵撑腰,诸将再也不敢怠慢。只有和字军统领孟明仕始终称病不出,每次升帐的时候,都是副将段祺瑞前来,崔玉贵对此似乎并无不满,叶志超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
鸭绿江诸军,包括宋庆的毅字军、刘盛休铭字军、章高元嵩武军、徐邦道拱卫军、张光前亲庆军,孟明仕的和字军,聂士成的武毅军。各部队合计八十五营,总兵力近五万人。
这是一支庞大的部队,且不论战斗力如何,光从兵力上,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第025章 围城
大年初二晚上,叶志超接到来自颐和园的密令,慈禧太后任命他为大清国驻朝鲜总理大臣,即刻率部越过鸭绿江,进击平壤。
大清国驻朝鲜总理大臣,这个头衔,原本是光绪皇帝任命给周宪章的,而现在,光绪皇帝并没有撤掉周宪章的职位,而太后又把这个头衔给了叶志超!
这就是说,在朝鲜,大清国任命了两个总理大臣,一个是皇帝任命的,一个是太后任命的!
如果纯粹从政治学上看,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皇帝是国家的最高元首,太后什么都不是!
但是,在大清国,太后的任命,高于皇帝的任命!
慈禧太后公然无视光绪皇帝的任命,这本来是天下最为滑稽的事,可是,在大清国,这却是顺理成章的事——太后的任命意味着,周宪章这个朝鲜总理大臣是非法的!
太后的这道任命,也等于同时宣布,章军是一支叛军!
叶志超所部进军平壤的任务只有一个——剿灭叛军!
慈禧太后终于对章军翻脸了。
叶志超下达渡江命令,有崔玉贵撑腰,诸将不敢违令,按照叶志超的部署,从九连城安平渡口依次渡江。
就在这个时候,钦差大臣刘坤一传来手令,命叶志超留下聂士成的武毅军和孟明仕的和字军,负责鸭绿江防卫。
武毅军有七个营五千五百人,和字军五个营两千人,这两支部队,是鸭绿江诸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叶志超领教过rì军的利害,而章军的战斗力不在rì军之下,要和章军作战,真正能指望上的,就只有武毅军和和字军。可是,这两支部队留在了鸭绿江,这让叶志超大为惊恐。
刘坤一是朝廷重臣,其名望甚至在李鸿章之上,叶志超不敢顶撞,只得满怀沮丧,率领五万大军,星夜越过鸭绿江,占领义州,向平壤推进。
叶志超一路上提心吊胆,他害怕遇上章军,他知道,以他手上诸军的战斗力,即使是遇上一支几百人的小规模章军,一旦对手拼死抵抗,这支五万人的大军,都有土崩瓦解的可能xìng。
然而,叶志超的运气很好,章军主力全部集结在临津江。周宪章做梦也没有想到,清rì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在rì本人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太后老佛爷会从他的背后下刀子!
从义州到平壤,叶志超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经过两天提心吊胆的行军,在28rì凌晨2时,清军抵达平壤城下,把平壤城包围了起来。
但是,叶志超迟迟不敢下令攻城。
胆怯是叶志超的本能。
在与rì本人作战的时候,叶志超从来没有主动向敌人发起过进攻,大半年过去了,面对章军据守的平壤城,叶志超依旧是害怕到了极点。
叶志超手里有五万人马,即使章军全部都在平壤城里,总兵力也只有八千人。清军与章军的兵力对比是6:1。
而且,情报显示,章军的主力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临津江,有约六千人,一部分跟随周宪章在旅顺,有两千人,而平壤城里,没有章军的正规部队,这是一座空城。
然而,叶志超仍然感到害怕。
玄武观里,叶志超端坐在大殿里,他的身边,坐着慈禧太后的二总管崔玉贵,身前的大厅里,众将分左右而立。
崔玉贵穿着一袭长衫,没有顶盔掼甲。按照太后老佛爷的交待,崔玉贵留在军中,不能干预军务,他只是代表老佛爷前来观战的。
然而,每一次召集众将,叶志超都要把崔玉贵请出来,让崔玉贵坐在他的身边。
叶志超这么做,有两个目的,第一,让太后老佛爷放心,表明他所作的一切,都没有瞒着二总管,也就是没有瞒着太后老佛爷;第二,借助崔玉贵震慑诸将,没有崔玉贵,叶志超真不知道这些将军们还会不会听他的话。
叶志超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军从鸭绿江一路向南,众将万众一心奋勇向前,所过之处,将士用命,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义州、定州、安州、平城等叛军据守的重镇,杀敌无数”
“杀敌无数?我怎么一个也没看见!”铭字军统领刘盛休仰着脸,抗声说道。
刘盛休是有名的淮军悍将,这人打仗是把好手,连太后都知道他的名字。当初,宋庆率军在海城与rì军作战的时候,刘盛休与宋庆一言不合,率军出走,宋庆也拿他没办法;最后,朝廷也只有和稀泥。
叶志超大为尴尬,却也是无可奈何,刘盛休说的句句是实。清军渡过鸭绿江后,的确是“势如破竹”,但他们根本就遇到过章军,何来“杀敌无数”!
叶志超咳嗽一声,继续说道:“不管怎样,我军能够在两天抵达平壤,这就是胜利!我已经奏报朝廷,为诸位将军请功,希望诸位再接再厉,一举攻克平壤!”
刘盛休鼻子一哼,不再言语。
叶志超继续说道:“我军兵力五万,章军总兵力不到6千,且主力还在临津江一线,平壤防御空虚,这正是上天赐予我们攻取平壤的大好时机,兵贵神速,本帅以为,应该即刻发起攻城,否则,一旦章军回师平壤,我们就要多费周折了。”
众将一片沉默,并无回应。
叶志超无奈,只得打起jīng神:“平壤城城高墙后,重要的据点有玄武门、七星门、静海门、大同门,其中,玄武门是平壤防御的核心,只要攻占了玄武门,平壤防御必然动摇。不知哪位将军愿意率部攻取玄武门?”
众将你看我我看你,并无一人应声。
叶志超的目光移到了嵩武军统领章高元身上,章高元慌忙说道:“卑职所部轻装入朝,并未携带攻城器具。”
叶志超只得转向拱卫军统领徐邦道,徐邦道冷冷说道:“卑职所部部署在城北大同门一带,这玄武门,不是卑职的防区。”
“那么就请张光前将军率亲庆军”
张光前慌忙说道:“大帅,亲庆军多是老弱病残,不适合攻坚。”
众将相互推诿,谁也不愿意打头阵。
叶志超无奈,只得面向刘盛休,还没等叶志超开口,刘盛休抗声说道:“依我看,正练军装备jīng良,又有少将军叶焘亲自率领,必然能战无不克,正应该攻取玄武门,为朝廷建功立业!”
叶志超顿时哑口无言。
正练军是叶志超的嫡系,八个月前,叶志超正是率领正练军在成欢和平壤与rì军作战。叶志超官复原职后,让他儿子叶焘担任了正练军统领,给正练军配备了最好的武器装备。
正因为是他的嫡系,叶志超对正练军的底细也最为清楚。
这支军队早已被rì军吓破了胆,现在,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比rì军更利害的章军,正练军听说章军的大名,魂魄就散了,这个仗根本就没法打。
而且,就算正练军能打,叶志超也舍不得。正练军再窝囊,也是叶志超的家底!
在大清国的军队中,一位统帅要是把自己的嫡系都拼光了,这个统帅也就当不成了。
所以,从鸭绿江到平壤,正练军始终走在全军的最后,从来就没打过头阵。
叶志超刻意保存自己的实力,这让众将更是不服。
众将相互推诿,谁也不愿意打头阵,叶焘大怒,厉声喝道:“刘盛休,你敢违抗大帅的将令!”
刘盛休斜了一眼叶焘,冷冷说道:“叶焘,八个月前,这平壤就是在你的手里丢掉的,现在正该你去夺回来!老子和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