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清-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倒是说到点子上了。”周宪章笑着点点头:“那么,请神尾君转告日本政府,我周宪章在台北,等候你们关于琉球的全权谈判代表,注意,我说的是全权代表!而不是那种凡事都要请示汇报的低级官员。我想,我们可以就琉球问题,找到一个折衷方案。另外,请转告日本政府,在谈判没有取得进展的情况下,章军临时代管琉球,并按照合法政府的权限,对琉球行使民政、税收、军事主管权力。”
神尾光臣无可奈何地点点头,周宪章的话外音是,章军很乐意日本政府拖延谈判甚至不谈判,时间拖久了,章军在琉球为所欲为,不仅可以在琉球获取大量的财政收入,还可以把琉球打造成一个逼近日本的前沿军事堡垒,直接威胁日本的九州岛!
失去了海上力量的日本,是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的!
因为,那将意味着,日本将成为周宪章的傀儡!
神尾光臣正要起身,周宪章说道:“神尾君且慢,有一个人想要见你。”
周宪章一招手,两个章军士兵,带着伏见宫贞爱亲王走了过来。
伏见宫贞爱亲王依旧穿着他那身雪白的将军礼服,只是,在这个受降的仪式上,这身笔挺的将军礼服显得很是滑稽,甚至,是一种嘲讽。
神尾光臣和日军将佐们纷纷起身,向伏见宫贞爱亲王鞠躬行礼,他们很多人的军阶比伏见宫高,所以,没有行军礼,而是行亲王觐见之礼。
伏见宫胖乎乎的脸上,带着尴尬的笑容,手脚不知所措,也不知是该回敬军礼还是鞠躬礼,只得呆愣愣地望着周宪章。
周宪章笑着对神尾光臣说道:“神尾君,我就把亲王阁下交给你了,你应该看得出来,亲王阁下在我们章军的军营里,得到了人道主义待遇。”
神尾光臣无可奈何地点点头,这个伏见宫贞爱亲王,当了十几天俘虏,还长胖了变白了。要是别的将军当了俘虏,早就会因为名誉扫地而患上抑郁症,茶饭不思,日渐消瘦。这家伙要么是心理素质好得出奇,要么就是个没心没肺的家伙!
章军参谋长汉纳根说道:“神尾将军,你应该明白,像伏见宫这样的高级将领被俘,他本不应该就这么容易离开的。按规矩,你们日本应该拿出配得上他的身份的礼物来交换。周军长现在把他交给了你,是想和你交个朋友。”
神尾光臣点点头:“我明白。不过,作为败军之将,我回国后,将不会再在日本军界服役,也不会进入日本政界,周将军如果想通过我的私人关系牟取利益,很遗憾,恕在下不能从命。”
伏见宫贞爱亲王是在乃木希典的手里被俘的,却在神尾光臣的手里获释。神尾光臣在战败之后,也算是取得了一件谈判的大功。事实上,在神尾光臣奉命谈判的时候,大本营就命他设法让周宪章释放伏见宫,只是,日本在台湾是无条件投降,神尾光臣自知很难达到目的,也就没有提出来。
周宪章把伏见宫送给神尾光臣,是送给了他一份大礼。
神尾光臣接受了周宪章的大礼,但是,他也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周宪章很可能是通过伏见宫这份大礼,向他提出有损日本利益的要求。而且,经历了这场战争,神尾光臣身心疲惫,他已经决定退出军界。
周宪章笑了笑:“神尾君请放心,我只是想和神尾君交个朋友,没有别的意思。”
十天后,神尾光臣乘坐日本商船,带着伏见宫贞爱亲王回国。
滞留在台湾的日军,经过一个多月,才全部遣返完毕,他们留下了全部的武器装备,包括整整一个舰队。
台南大战,张勋所部居功至伟,当吴佩孚第一师外围城防被日军突破后,张勋的直属旅凭借台南城里的街巷房屋,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把日军三万人死死脱在台南城里,同时,力保赤崁楼不失,为章军聚歼日军创造了条件。大战结束后,周宪章信守诺言,任命张勋为台南知府,并允许他把赤崁楼作为自己的府衙,同时,兼任直属旅旅长,直属旅驻守台南、西岗、安平。张勋实现了他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愿望,一时间风光无限。
周宪章以大清国总理衙门大臣的名义,要求闽浙总督端明,向章军开放马尾军港,把章军囤积在马尾的物资,运到台南来。章军携战胜日军之威,虎视福建沿海,大清国朝廷见势不妙,急忙做出一副笑脸来,不敢回绝周宪章的要求,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双双向章军发来贺信,同时,命闽浙总督端方,立即向章军开放马尾军港。
端方早就和周宪章暗中来往,此时乐的做个顺水人情,让章军的舰队进入马尾,把堆积如山的物资运到了台南,同时,以犒赏三军的名义,从福建筹集了一批钱粮,一并交给章军舰队。
物资钱粮送到台南后,周宪章命人把武器弹药运到了台北储备起来,钱粮药品全部交给了张勋,让他以台南知府的名义,赈济台南、太保、嘉义、彰化等经受战火袭扰的地区民众。台南大战,民众牺牲巨大,整个台南被打成了一片废墟,百业俱废,民众倾家荡产。这笔钱粮发给民众后,民众一片欢呼,更加死心塌地的拥戴章军。有了这笔钱,台南民众得以重建家园。
随后,周宪章对台湾章军进行了重新部署。
吴佩孚第一师驻军台北和基隆。
那哈五的第二师驻军台中、彰化一带。韩令准则是率领朝鲜团,回到了朝鲜,加入了章军朝鲜方面军。
张作霖第三师驻军花莲,负责台湾东部沿海的安全。
其他师直属部队,全部随周宪章驻扎在台北一带。
郭二杆的独立旅加上李国革的海军陆战队,以及部分海军舰船,驻守琉球列岛,对日本本土形成攻击之势。
章军海军拥有了四十多艘战舰,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战舰。这支庞大的舰队被分成了三部分,海军司令蔡挺干率二十多艘战舰组成的主力驻守基隆港。济远舰管带程碧光率济远等八艘战舰,组成朝鲜支队,驻守仁川,配合朝鲜方面军守卫朝鲜。对日本形成北方攻势。其他的战舰,则是以定远舰为旗舰,组成东方舰队,驻守琉球,配合独立旅完成对琉球的占领。
台南的善后事宜处理得差不多了,周宪章启程前往台北。
按照历史渊源,周宪章把台北定为台湾首府。章军总部和台湾巡抚衙门,都将设在台北。吴佩孚率第一师已经在半个月前到达台北,这一次,周宪章兵分两路。
周宪章任命的台湾巡抚刘永福率文官们,走嘉义、彰化大路,前往台北打前站。在这之前,周宪章已经任命丘蓬甲为台北知府,吴彭年为彰化知府,丘蓬甲已经把日本人的台湾总督府打整一新,准备迎接周宪章入住,另外新建了一座巡抚衙门,供刘永福入住。
周宪章本人则是和章军阿里山纵队一起,从东北方向沿着张作霖第三师曾经走过的迂回线路,进入阿里山。
他要亲自向邹族同胞表示谢意,并把梅里溪送回白鹿寨。按照他和梅里溪的约法三章,要等到赵巧儿来到台湾后,迎娶金姝之后,才能正式迎娶梅里溪。
第209章 嫂子坐镇
阿里山地区邹族是台南大战的坚强后盾。有了他们的支持,独立旅在玄月湖一带立足,出兵彰化,断了日军的后路,迫使台南日军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此外,阿里山地区成为章军第二师和第三师的战略纵深,这两个师放弃义竹和太保防线后,在阿里山邹族的帮助下,悄无声息隐入山区,致使乃木希典错误地认为这两个师已经溃散,从促成了台南的大包围圈。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邹族子弟组成了阿里山纵队,在保卫小西门的战斗中,不怕牺牲,奋勇作战,阵亡三百多人。
所以,周宪章把从马尾运过来的钱粮,分出很大部分,运到了玉山白鹿寨,交给了大酋长伏生,由伏生发放给山民们。同时,将阿里山纵队改编为一个旅,番号为章军第二独立旅,驻守玄月湖。
周宪章在白鹿寨停留了两天,挨家挨户登门致谢,有子弟阵亡的家庭,周宪章则是向家中长辈们行子侄之礼,在他看来,阿里山纵队是章军的一部分,而章军官兵,不论军阶高低,都是他的兄弟。兄弟阵亡,当大哥的当然要以子侄之礼,问候他们的父母。
两天后,周宪章离开白鹿寨,大酋长伏生亲自带着族人们,送到葫芦口下。
梅里溪与周宪章依依作别,在台南的日子里,梅里溪虽然一直呆在周宪章身边,但并未与周宪章同房。梅里溪虽然大度,可眼见自己的男人又要离别,心头还是难舍,周宪章只得好言相劝,并向大酋长伏生保证,过段日子,他要带着章军特战队的官兵们,一起来白鹿寨迎娶阿里山姑娘,举办集体婚礼。
姚喜和丹采本来没有什么约法三章,原可以现在就娶了丹采回家。可这小子严重惧内,翠花和金姝去了朝鲜,没见到翠花之前,他不敢把丹采娶回家。姚喜已经知道了,金姝离开台湾,并不是负气而去,而是带着周宪章的秘密使命前往朝鲜。不过,姚喜也知道,金姝没有负气,并不代表翠花不负气,那个母老虎弄不好正在磨牙,如果姚喜胆敢不告而娶,翠花非把他嚼碎了不可!
姚喜眼见一个水灵灵的丹采不能到手,只得长吁短叹,跟着周宪章怏怏而去。这反倒让丹采大为好奇,姚喜家里究竟藏着个什么母老虎,这么厉害!丹采也不是好惹的主,姚喜走后,丹采就在白鹿寨里摩拳擦掌,等着姚喜正式前来迎娶,准备与姚喜家的母老虎大战三百合!
一路无话,话说这天,周宪章一路跋涉,来到台北。
按照周宪章的吩咐,为了避免扰民,台北方面不搞欢迎仪式,只有台湾巡抚刘永福率十几个当地官员和士绅以及吴佩孚等章军高级将领,在城外二十里地略备薄酒为周宪章接风,然后,大家轻车简从,低调进入台北城。
在距离总督府还有一条街的地方,周宪章命随行的官员士绅们全部散去,自己带着姚喜,急匆匆向总督府走去。
台北的总督府,原本是大清国的台湾巡抚衙门,日军占领台北后,把这里改造成了台湾总督府,是台湾最高的军事民政所在地,日本的第一任总督伊东佑哼,第二任总督乃木希典,都曾经是这里的主人。
周宪章虽然是章军统帅,但是,他的正式官衔还是大清国的湖广提督,至于总理衙门大臣,那只是一个虚衔。从行政上讲,台湾的最高行政长官,应该是巡抚,也就是刘永福。
不过,在台湾,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周宪章才是台湾最高长官。刘永福这个巡抚,还是周宪章任命的。
所以,现在的总督府,当初的巡抚衙门,自然而然属于周宪章,这显得很是滑稽,可台湾从巡抚到普通百姓,都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事实上,刘永福已经向朝廷上表,以台湾士绅联名的名义,请求朝廷敕封周宪章为台湾总督,朝廷对于此事尚未答复,因为,台湾一直是大清国的一个行省,按规矩,行省只能设巡抚,没有总督,要在台湾设总督,需要改变台湾的行政级别。
但在台湾岛内,大家已经叫起了“周总督”,反正,大家就这么叫了,你大清国朝廷同不同意,台湾的官民士绅们根本就不在乎。其实,要不是周宪章不同意,有些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