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在前进-第3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德施泰特元帅清楚的知道,自己虽然也能指挥这种战役,但是却无法比曼施坦因元帅做得更好,而且龙德施泰特元帅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缺点,那就是对装甲兵的运用和闪电战的理解远远不是曼施坦因元帅的对手,所以龙德施泰特元帅一般情况下都把部队的指挥权交给曼施坦因元帅,而自己则为曼施坦因元帅扫清障碍,所以两个人的关系可以说是整个德**队中最好的搭档。
曼施坦因开始担任龙德施泰特将军指挥的德军南方集团军司令部参谋长,他们两个人的友情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两个人相处的相当不错,以至于在波兰战役结束后,曼施坦因在调往别的职务的时候,曾经动情的在龙德施泰特为他召开的欢送会上,表达龙德施泰特对他的帮助,以及自己对他的感谢之情,这件事情已经成了德**队中的佳话,从此也能见到龙德施泰特和曼施坦因之间的友情。
如果历史向前发展,在德国战败后,汉堡审判龙德施泰特昔日的参谋长曼施坦因元帅的时候,龙德施泰特元帅甚至请求准许同他的战友一起接受审判。
第三百五十六章 基辅会战(5)
为此,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开始向南实施突击。wwW;冯·龙德施泰特元帅希望南方集团军群的司令部对这次计划歼灭敌人一个集团军的大纵深作战拥有全部指挥权。因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向陆军总司令部建议——将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拨给它指挥。最高统帅部刚开始并没有答应龙德施泰特元帅的请求,因为这有可能会造成东南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之间,因为部队隶属问题之间的莫测,但是龙德施泰特元帅还是坚持这样做,并且设法让布隆贝格元帅相信,自己可以让林威理解这次指挥权的变更。
在林威仍然做着窄轨列车往基辅战场上赶的时候,龙德施泰特元帅的电报来了,电报中对现在乌克兰的战局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让林威感受到了充满了变数的战场,其中真挚的话语和恳切的言辞让林威根本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对于龙德施泰特元帅,林威还是了解的,如果说德国有唯一一个说实话的元帅,那么毫无疑问将是龙德施泰特,他对政治丝毫不关心,恪守着德**人自从普鲁士时代传承下来的操守和规范,但是如果你以为龙德施泰特是一个刻板的人你就错了,因为龙德施泰特元帅在德国国防军中是有名的辩才,在希特?勒上台的早期,一旦遇到军事上的问题,希特?勒和国防军看法不一致的,首先跳出来和希特?勒辩论的就是龙德施泰特,龙德施泰特让以演讲出名的希特?勒都感到十分头疼。
林威直到龙德施泰特电报中所说的话都是真的,按照现在的进展来看,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的指挥权在南方集团军群的手上确实会更好,因为按照现在的进度,整个东南集团军群投入战场的时候,最少要在一个星期之后,到时候可能南方集团军群已经将事情干得差不多了,东南集团军群的作用不是去攻坚,这样不但不合适,而且别人也不相信东南集团军群有这样的实力,东南集团军群的作用是,在苏联的两个方面军被包围后,阻止他们突围,因为南方集团军群没有能力组织他们。
“我到底还是要把党卫军的精锐部队交到别人的手上!真把我的部队当预备队了啊!”林威的语气颇有些无奈,从参加苏德战争开始,武装党卫军就好像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唯一的几支精锐部队还被别人指挥。
感叹完之后,林威还是不得不给龙德施泰特元帅回电,认可了龙德施泰特元帅的想法,只是别人要你的部队,你还得笑脸相迎,这种感觉让林威很是怪异,愤怒么?不是这种感觉,纠结、对,就是这种感觉。
做完这件事情之后,林威接着坐着慢悠悠的火车向战场赶去,而不是去做速度更快的飞机,至于为什么,那是因为林威怕死,飞机那东西实在是太不保险了,二战各国不知道有多少指挥官是因为坐飞机挂掉的,林威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什么,但是小心一些总是没事的。虽然这样耽误一些时间,不过在林威看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德国能够胜利,自己做一把无名英雄也是可以的,在这种规模的战争中,个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谁也不能拯救世界,所以既然德国已经在战争之前做好了所有的准备,那么林威只需要小心的为别人打好基础就好了,德**队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优秀的指挥官。
以迪特里希为总指挥的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突然调头南下,第二天就突进到杰斯纳河北岸。古德里安的南下,给苏军最高统帅部造成了错觉,认为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是要包围和消灭铁木辛哥的西方方面军和大本营预备队方面军,于是,便命令布良克斯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的第四十三集团军于八月底向罗斯拉夫尔和塔斯罗布方向出击,准备进攻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的侧翼。叶廖面科指挥布良克斯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第四十三集团军对古德里安兵团的正面和两翼发起强大的反突击进攻。
苏联第四十三集团军的兵力是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的两倍以上,叶廖面科也是苏联曾经参加过苏芬战争的将领,所以说十分难对付,不过好在博克元帅虽然不愿意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团军南下分散中央集团军群的力量,但是还是命令古德里安率领装甲集团军帮助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打通南下的道路。
不过古德里安的装甲集团军的任务,也就是如此了,就是帮助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突破第四十三集团军的围堵,至于突破之后,武装党卫军可以到达什么位置,那就不是古德里安所能够管的着得了。
杰斯纳河是武装党卫军南下的必经之路,因为古德里安的装甲集团军和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一起行动,所以给莫斯科方面一个错觉,让斯大林并没有像乌克兰的战斗上面想,而是因为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要从这里突破,迂回歼灭苏联在莫斯科的部队,为进攻莫斯科创造条件。所以叶廖面科将军在杰斯纳河狙击的相当尽心尽力,为此斯大林还专门调集了两百多辆坦克给叶廖面科,要他在这里打败古德里安。斯大林可能万万也不会想到,南方集团军群正在积极筹划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而被围歼的对象,就是处在乌克兰的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的一百二十万部队。
在乌克兰的东北方向,叶廖面科将军指挥的苏联第四十三集团军仍然在凶猛的攻击第二装甲集团军和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北面南方集团军群的第六集团军正在寻求更大的进展,在第六集团军更北面,东南集团军群已经沿着中央集团军群进军方向的南部展开,一旦东南集团军群完全展开,并且向南压过来,整个乌克兰的苏联红军部队将逃无可逃,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能不能按计划的迂回到苏联西南方面军的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
八月二十六日,从北线转到明斯克的林威,向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发了一封电报,而在两天前,迪特里希以及保罗&豪塞尔将军已经知道,自己部队的隶属关系已经从中央集团军群转到了南方集团军群。
正在杰斯纳河流域抵挡苏联第四十三集团军的迪特里希接到了林威的电报,电报中说道,;“从现在开始,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的指挥全权由迪特里希负责,希望两位将军可以谅解,现在这个阶段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的作战任务,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比什么都重要,为了能够确切的歼灭苏联两个方面军,我们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哪怕就算是付出惨重的伤亡也在所不惜,希望两位将军可以帮助迪特里希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
在迪特里希看见这封电报的时候,保罗&豪塞尔也看见了,只见他说道,;“既然领袖这么安排,就这么定了,不过我们两个在突破杰斯纳河之后再把指挥权移交给你!”
“两位将军,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迪特里希罕见的对保罗&豪塞尔将军两人微微鞠躬,因为这段时间来,迪特里希已经被两人的指挥艺术所折服,所以也放下了副总指挥的架子,专心向两个人学习。
短暂的插曲过后,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仍然被拦截在杰斯纳河流域,凭借苏联第四十三集团军的实力,没有几天的时间,古德里安和保罗&豪塞尔将军根本不能把叶廖面科击溃。所以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要想完成计划,时间还有得等。
这个时候曼施坦因元帅向陆军总司令部建议,为了与第六集团军和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协同动作,第十七集团军应从克列缅楚格附近正在形成的桥头堡出发,经过卢布内,向西北方向实施突击,而第一装甲集团军则应在沃尔斯克拉河与普西奥尔之间向北进攻,以便与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会合。曼施坦因元帅认为,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的进攻和南方集团军群由克列缅楚格地区发起的进攻,可能使第六集团军的推进更易于进行。冯·龙德施泰特元帅和他的参谋长估计,苏军将向苏拉河撤退,并且只有到达该处后才能再次投入战斗。陆军总司令部的意见则不同。鉴于敌人到处都在撤退,它命令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军应该停止前进。陆军总司令部认为,必须为最后向莫斯科大举进攻而保存中央集团军群的实力。
于是,曼施坦因元帅和龙德施泰特元帅交换了意见后,又换了一个建议,那就是第十七集团军在成功地渡过第聂伯河后,应与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协同作战。南方集团军群为这次进攻拟订了第一批计划。这些计划特别考虑到了季节的变化。为了将自南向北突入苏军背后所需要的时间减到最低限度,刚占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桥头堡的第一装甲集团军,不应由此地,而应从克列缅楚格地区发起进攻。第十七集团军奉命在克列缅楚格扩建桥头堡,第一装甲集团军将从该桥头堡出发,向卢布内方向突击,步兵师负责保障波尔塔瓦方向的翼侧安全。
曼施坦因元帅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这时,第聂伯河一线已牢牢掌握在南方集团军群的手中,攻势的第一阶段终于结束了,现在,官兵们正等待着第二阶段的到来,不过,这一阶段的作战将如何实施,向哪个方向发展,确实还无人知晓。师、军和集团军的制图部门正在赶制地图。因为陆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部军用地图测绘部门配发野战部队的地图仅够使用到第聂伯河,所以,当部队到达第聂伯河后,便已没有下一步行动所需要的地图。这是计划这一战局时过于匆忙的又一证据。在这一战局中只有宣传工作一帆风顺。在这种情况下,制图部门只好将缴获和通过其他途径弄到手的四十年前沙皇时代的地图进行换算、改制,以应急用。当然,这些地图是错误百出,简直不堪采用。与苏联纯粹有意制造许多错误的新地图相比,这些地图标示的公路、村庄和铁路线更少。
南方集团军群和最高统帅部的博弈,并不耽误戈培尔把前线的好消息转达给正在密切关注战争走势的德国人,从德国转入战时体制之后,德国人的日子一下子苦了不少,但是从前线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消息中,劳累了一天的工人还是能够感受到一丝满足,毕竟他们累死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