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阀生涯-第3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现在复兴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近百万人的规模,与国大党的人数相差无几。复兴党的人员组成范围很广,有学生、工人、学者、农民,凡是有志于为了华夏的复兴大业的人都可以加入,而国大党的人员范围则比较窄小,大部分为知识分子和和社会精英,社工党则不同,他的人员组大多为农民工人等社会贫困阶层,在社会下层中的影响力比较广。
在全国各地,各个政党也都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四处拉选票,刚刚结束了战火的华夏各地又开始打响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火。而这场刚刚结束了对日战争的第一场选举争夺战也吸引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目光
各大城市的街头到处都是集会的人群,他们在为各自支持的政党摇旗呐喊。
广州的街头
几位学者模样的中年人正坐在茶馆里喝茶,一名带着眼睛的斯斯文文的模样的中年人对身边的额朋友问道:“诸位,现在选举大战已经开始了,此次选举乃是赶走日本人后的第一次盛事啊,不知道诸位心里可有了打算?”
另一位消瘦的中年人说道:“我比较看好复兴党,这个政党虽然刚刚成立,可是他们的纲领很是先进啊。虽然他们的执政经验尚且欠缺,但是却很是富有活力,你们看察哈尔一地被治理得井井有条,人们的生活水平冠居全国之首啊,要是让他们来执政肯定不错。”
“那可未必,我看复兴党执政的手段有时也稍显温和,和国大党的老辣想比也是有一番差距的。”
“哼,再怎么有差距也比国大党丢失了大半个华夏的好吧,至少人家可是收复了海参崴和海兰泡,更是把半个西伯利亚都划入国家的囊中,要不是复兴党现在说不定连外蒙都独立出去了。”先前的中年人反驳道。
此言一出周围的人倒是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即便不喜欢苏童和复兴党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复兴党的对于华夏的领土完整和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那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这一点没有人可以抹杀。
“唉,苏将军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好,他要是没有三位夫人的话那就好了,现在有不少人正在那这点做把柄攻击他呢?”
这位中年人说得不错,在选举正酣的时候,各地的报纸上出现了攻击苏童的声音,起初尽管不多但是确实是吸引了一些人的眼球。他们拿苏童的私生活做文章,说他一口气娶了三位夫人,这是践踏了妇女的尊严和侮辱妇女地位的一种举动,这种私生活不检点的人做一名将军尚可,但是要作为一国领袖却是不行。
起初这个消息只是在一些零星的报纸上散布,但是随着某些人的推波助澜,这场抨击苏大长官私生活的报道越来越激烈,甚至还有人在选举时大放厥词,以这点来作为攻击复兴党的借口。
在南京城里的苏童自然也收到了消息,起先手下们怕这些消息影响到苏童的情绪还不敢报纸给苏童看,但是后来看到事情闹得实在太大了才不得不把消息上报。
苏童的临时办公室里,看着有些战战兢兢的调查局的工作人员,苏童不由得笑了,“你紧张什么,怕我发火还是怕我受不了这些风言风语气出个好歹来啊?你放心,我没这么娇弱,你出去吧!”说罢,苏童挥挥手把这名工作人员给打发出去了。
此时苏童的办公室里的人可不少,蒋百里、李宗仁、白崇禧、席汉乾等高层都在座(李宗仁已于上个月加入复兴党)。
苏童打开了报纸一看顿时有些哭笑不得,里面尽是关于选举的事情,其中我们苏大长官三个老婆的事情倒是占了一个头版。上面写着:一夫三妻,此好色之徒也。
当苏童把报纸传了一遍后,周围的人都大笑起来。李宗仁笑着说道:“建明啊,当初你大婚的时候我就曾和健生说过,你一下子娶三个老婆的事情以后肯定会变成你的把柄,现在果然应验了吧?”
白崇禧也笑道:“恩,德公当时确实曾和我说过,不过当时我也没想到建明会在政坛上走得这么远,因此也没有提醒过建明,现在建明一旦角逐政坛,这些人就迫不及待的把这事给抖搂出来了。你们看,不但国大党的国民日报,就连社工党的华新日报也来凑了热闹,看来他们都把建明你当成了头号敌人啊。”
苏童撇了撇嘴:“笨人的可怕不在其笨,而在其自作聪明。笨人做不了最笨的事,最笨的事都是聪明人做的。想靠这些东西来朝我泼污水吗?那些人还嫩了点!”
“哦?建明你就不怕选民们把选票投给那些人吗?”一直没说话的蒋百里笑道。
苏童摇头笑道,“他们这些人啊,还是不太了解咱们国家百姓的心里。虽然我国已经结束了封建统治数十年,但是一些印在骨子里的东西还是没有办法消除的。三妻四妾的思想在我国还是占有很大的市场,再说了,国大党和社工党那几位的屁股也不见得比我干净。既然他们现在出招了,我们也不能闲着,我们明天也给他们报报料,大选嘛,大家相互揭揭老底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是我们的蒋委员长不也曾有过几位夫人吗?”
来自后世的苏大长官在这方面上的事情实在是看得太多了,就比如美国吧,大选的过程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一个相互谩骂揭底的过程,今天你往我身上泼脏水,明天我就把你骂回去,就看谁骂得够凶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首先就由复兴党的喉舌察哈尔日报率先开炮了,在察哈尔日报的头版头条上印上了两年前苏童结婚时华夏各地高官云集的照片和蒋委员长以及社工党高层周铁成等人道贺的场景。
察哈尔日报还发表了一篇文章,上面详细说明了两年前苏童结婚时的盛况,以及当时蒋委员长及各地大佬的写的祝词和当时蒋委员长极其夫人道贺时的照片,最后还讽刺了那些报纸,指出那些报纸在大选这个敏感的日子里把苏童的私生活报道出来的真是目的和险恶用心,点出了这些报道的幕后指使者为了打击政治对手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连几年前自己亲自道贺的一场婚礼现在却可以翻脸把别人说成是道德败坏,殊不知自己的屁股其实也不干净,可谓是五十步笑百步之举。
“娘希匹,谁让你们这么干的?”南京原领袖官邸,一声声熟悉的国骂又从办公室里冒了出来。
蒋委员长看着办公桌上的一张报纸正在大发雷霆,这章报纸上写明了这次攻击苏童的事情不仅是国大党干的好事,而且还隐隐点出了正是出于蒋委员长的授意。文章中还把委员长的生平叙事也点了出来,上面还用讽刺的口吻说委员长这辈子娶的老婆可不比苏童少,但是他比苏童高明的是人家会擦屁股,每次都是把前妻休了然后再娶,自然是要比索性一下子就娶了三个老婆的苏童高明的多。
“娘希匹,是谁让你们这么干的?混蛋!”委员长的口水都快喷到站在桌前的陈布雷的脸上了。
陈布雷低垂着头不敢看自己的老板,这些日子的风波正是由这位国大党的第一笔杆子一手策划出来的,本来是想为自家老板赢得大选出把力,没想到马屁没拍成却拍到了马腿上,还被自家老板臭骂了一通,可谓是偷鸡不着蚀把米,连带着把自家老板的名声也给搞臭了。
杨永泰在一旁也摇摇头,这种用对手的私生活来打击异己的方法着实不太高明,即便是成功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还白白便宜了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社工党。
“好了,你先下去吧,记住以后不要再干这种蠢事了。”骂了半天后,委员长骂后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陈布雷来不及擦额头上的冷汗赶紧快步走了出去。
陈布雷走出去后,杨永泰走了过来劝慰道:“委员长,这事也不能全怪彦及,毕竟好几个党派同时竞选在我国来说也是破天荒的第一遭,大家都没什么经验。彦及他原本也是一番好意,没想到却把事情给搞砸了。”
委员长也长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呢?否则我也不会只是臭骂他一顿了,我这也是心急啊,从各地报上来的情报来看此次选举我党的情况堪忧啊,我们党情况你是知道的,弊端重重,**横行,可以说是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了,有些事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杨永泰也是黯然无语,现在国大党表面上来看确实很风光,一百多万的党员,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统治基础和多年主政的经验。但是在这一百多万党员的里却有近六成是军队里的军官挂的职,真正在政府任职的国大党员人数不足四十万,而且人员良莠不齐,在里面混日子的、托亲戚进来镀金的,想着大捞一把的大有人在。
人们也对他们失去了信心,随着复兴党这个新兴势力的崛起,人们在看到了一个更好的执政对象后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他们,这让国大党上下都恐慌了起来。华夏有句古话,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要是让复兴党上了台他们肯定会把政府里各个要害部门的人都换个遍,这些既得利益集团肯定不甘心丢失原本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权利,搞风搞雨那是肯定的。
因此这次的攻击苏童的事件里与其说是陈布雷自作主张,其实他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只黑手在推动这件事情,否则以陈布雷的能力哪里有能力在几天的时间里让全国这么多家报纸都介入到这场风波来呢?
蒋委员长长长的叹了口气,“算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吧,但愿他们可别做得太过分了,否则真把苏建明给惹怒了等到大选一过给他们来个秋后算账谁也保不住他们。”
说着,委员长背着手向着办公室的门口慢步踱步出去,在夕阳下,他的背影被拉得很长很长。
公元一九一八年九月十五日,持续了半个月的大选终于落下了帷幕,根据各地统计上来的结果,全国共两百九十八个席位中复兴党获得了一百六十一个席位,占了百分之五十四。而国大党则获得了一百个席位,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三点五,社工党则获得了三十九个席位占了百分之十三的,剩余的则是被几个小党派所占据。
就这样复兴党成为抗战后华夏第一个执政党,消息传出世界各国也为之震惊,英国的泰晤士报点评道,一个不满三十岁的年轻人执掌着一个占据了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庞大的国家,这对于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而言究竟是好还是坏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继续关注着失态的发展。
而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则发表了猪亚洲的首席记者爱丽丝的报道,其中洋溢着祝福之词:“这是华夏民主的一次伟大的胜利,苏童是否能成为称职的领导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却是华夏人民自己选举出来的领袖,无论他将华夏带向何方那也是华夏人民自己的选择,在这里我们也只能祝福华夏民国和这位世界上最年轻的一国领袖能在政坛上走得更远。”
而此时的张家口则成为了欢乐的海洋,张家口可以说是苏童的老巢了,从三年前开始苏童就把自己的心血都倾注到这座边陲的城市上,经过三年的努力,这座城市已经融入了苏童太多的心血。而这座城市里的人们也在发自内心的尊敬并且信任着这位给整个察哈尔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深知,要是没有了苏童察哈尔不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说不定现在还在日寇的铁蹄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