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 >

第29部分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第29部分

小说: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开溜的慕容伏允,哼哼,追到天涯海角也不能放过你!

第二十五章 大漠也不是保险箱

虽然为首的慕容伏允所部遭受重创,但吐谷浑军仍然保存有一定的战斗能力——吐谷浑军的主力实际在权臣天柱王的掌握之下。

起初天柱王的想法和慕容伏允如出一辙——跑。但唐军的猛烈进攻和接连的惨败使他们意识到,逃跑和拖延已经于事无补。想要击退唐军,还是要落实到军事对抗上。

于是,经过周密安排,吐谷浑军在赤水(今青海省兴海县境内)设下埋伏,准备给经过的唐军以迎头痛击。

且末道行军副总管薛万均和统军薛万彻兄弟二人,素以勇力闻名于军中。唐军抵达青海后,这两位猛将兄弟各率数百骑兵在前开路,引导主力部队前进。一次,薛万均所部与吐谷浑军中途遭遇,双方一时都不敢轻举妄动。薛万均以行军副总管的身份大喝一声,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吐谷浑军竟无人敢上前抵挡,仿佛薛万均只是在自家的训练场上跑马而已。等跑够了,薛万均耀武扬威地回到本方,对手下人说:“喏,看见了吧?打赢这帮家伙,小意思啦!(贼易与)”于是,受到鼓舞的唐军奋勇突击,薛万均照旧一马当先,所向披靡,最后斩首数千。薛万均也因此被公认为是勇冠三军的骁将。

三国时,第一武将吕布吕奉先被人讥笑为:“有勇无谋,见利忘义。”

不过我以为,见“利”忘“义”属于个人的修养和道德问题,通过教化可以提升;而有勇无谋,却是许多人都难以避免的一个共性的问题。即使是被认为智勇双全的武圣关二爷,也是因为对自己武力的过于自信,不听劝阻,夜走麦城而被吴军生擒(以上资料来源于《三国演义》,非对正史的研究)。

事实上,人们常常会过分倚重自己的某一优势或长处,而不自觉地忽视自身的弱点。同样是《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吕布被曹军围于下邳,曹操引泗水灌城,貂蝉很不看好前景。吕布却仗着自己武力过人,曰:“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

此时,被溢美之声所包围的薛万均兄弟也同样发出了这样的豪情壮语:“我等勇冠三军,吐谷浑已成惊弓之鸟,何惧之有!”

好了,吐谷浑等的便是你的自大和轻敌。

这一日,薛氏兄弟仗着自己的英勇和大军连战连捷的气势,继续率领少量轻骑兵在前方开路,“薛”字大旗在身后迎风招展,好不威风!殊不知,在路旁的山上,一双双睁圆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这支孤军。

他们所等待的,只是主帅出击的命令。

突然间,号令响起。不计其数的吐谷浑士兵从藏身之处倾巢涌出,借助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向山下的唐军发起猛攻。

面对着突然出现的明显多于自己的敌人,薛氏兄弟大吃一惊。但意外归意外,他们并未显得慌乱,而是立刻指挥手下士兵整顿队形,进入紧急应战状态。而他们自己,则一如既往地带头杀向敌军。

然而,吐谷浑军人多势众,且准备充分。前面的人倒下了,很快后面的人又成批地冲了上来继续战斗。

唐军本就数量有限,现在更是越战越少。指挥官薛万均、薛万彻兄弟也都在战斗中多处受伤,所骑战马也皆中枪倒下,但仍然在徒步奋力抵抗。

这个时候,交战双方都已经接近了自己的极限,战场上不再有震天的喊杀声。双方士兵都只是咬着牙,瞪着眼,挥舞着手中的兵器,狠狠地朝敌军的身上招呼。

可敬的是,虽然唐军已是损失过半,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但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投降。大家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决不当俘虏!即使我们全部战死,后面的大军也一定能为我们报仇!吐谷浑的这些小埋伏算什么,可惜好虎不敌一群狼,只恨杀敌太少,赚的不多!

这边,天柱王见久攻不下,更是着急:这么几百号人本该是手到擒来,全部活捉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可是偏偏打了这么久还没有结束战斗。万一唐军主力赶到,我们可就要偷鸡不成蚀把米,没占到多大便宜反被人包了饺子,再把自己搭进去,可就亏大了!

突然间,一支部队冲进了吐谷浑的包围圈。

天柱王先是一惊,以为唐军援兵已到。可再一看,却是更加迷惑了。

因为这些人身上穿的并不是唐军的服装,反倒是和本族服装有些类似。但细看之下,又全都是生面孔,也不知来者究竟是何方神圣,是敌是友。

倒是包围圈中的唐军见到这些人,个个面露喜色,战斗力倍增。

原来他们便是契絆军,此次参与远征的外族兵团之一。而为首的,正是他们的首领契絆何力。

这支军队全是骑兵,个个骁勇善战,人人奋勇争先。他们投入战斗后,措手不及的吐谷浑军阵势大乱,包围圈中的薛氏兄弟乘势指挥剩余的部下与契絆何力合兵一处,迅速脱离了包围,与后面赶来的主力汇合。

伏击不成的天柱王面对这种戏剧性的惊天逆转,只能是仰天长叹。由于担心被唐军主力反击,他不敢停留,立即撤兵向西逃去。

除了上面介绍的赤水一役外,各地的吐谷浑军几乎是全线溃败。侯君集和李道宗率领的南路军追赶慕容伏允,越过黄河发源地星宿海,与李靖统帅的北路军会师。大军继续一路追击,直到且末(今新疆且末县)。这里已经是吐谷浑汗国控制势力范围的最西端了。

经过赤水一仗,英勇无畏的薛万均有些胆怯了。也怪不得他,任何人经历过那样残酷的绝望境地后都难免会留下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这位曾经傲视一切的将军有些裹足不前,就连报告慕容伏允藏身地的情报摆在面前,都担心是又一次的伏击阴谋,坚决反对出兵。

这份情报说的是,慕容伏允正躲在突伦碛(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附近,打算越过沙漠投靠西面的于阗王国(今新疆和田市),以图东山再起。

看来,慕容伏允最终还是做出了和颉利可汗一样的打算。

只是当年李靖和李世眅对颉利穷追不舍,一战成名。而现在,勇将薛万均却竭力反对追击穷寇。

幸好,我们还有契絆何力。

契絆何力主张追击,他的理由几乎是当年李靖的再版:敌军已经失去了固定的根据地。如果不趁现在把他们一网打尽,一旦四散逃走后,将后患无穷。作为前锋,我们应当奋勇出击,为大军扫平道路,直捣敌方老巢!

然而,此时的薛万均已经听不进反对的意见,依旧固执己见。

愤怒的契絆何力也不再坚持,而是自行挑选了一千多名骁勇善战的骑兵,带领他们一同杀向突伦碛。在走出军营大门的那一霎那,契絆何力猛地回头,冲着整个军营大喊一声:“有种的,都跟我来!”

求战欲望本就非常强烈的唐军先头部队自然不甘做无种之人,更何况赤水一战,契絆何力已经用自己的英勇征服了他们。一时间群情激奋,纷纷向薛万均提出出战的请求。

人是极容易被感染的动物。薛万均虽说之前一度表现得畏首畏尾,但此刻在大家伙儿的极力鼓动下,信心和勇气又重新占据了他的整个心房。当然,自尊心也起了相当的作用:自己先前可是一直以勇猛自居,如果这种情况下再不果断地站出来,以后又将有何颜面在军中立足?更别提建功立业了。

就这样,契絆何力和薛万均一前一后,率军向突伦碛迈进。

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我国境内最大的沙漠,自然坏境极为恶劣。千百年来,不知多少过往旅客和商人葬身其中。

这座沙漠,是慕容伏允最后也是最大的希望。

对于唐军而言,沙漠的杀伤力胜过敌人十万大军。但是,只要能越过沿途的沙漠,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掉慕容伏允,打开西域的大门,确保西北的安宁。这也正是长安方面最大的希望。

热血沸腾的唐军前锋部队带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从水草丰美的草原踏进了飞沙走石的戈壁大漠。

无论气候多么恶劣,都阻挡不住唐军将士们前进的步伐。然而一个性命攸关的老问题再次出现:无法寻找到水源。

上次是在雪山脚下,借助冰雪解决了饮水问题。可现在是在一毛不拔的大漠,四面除了满地的石头和黄沙,以及肆意咆哮的狂风,一无所有。

到哪儿去寻找水源?沙漠绿洲?那只是个美好的梦想。

可是俗话说得好,只要人心齐,泰山也能移。大家伙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刺破马的血管,用马血来补充水份;还有的将小块皮革做成小囊,里面装满沙子,再在下面刺几个小孔,做成简单的过滤器,喝过滤之后的人尿或马尿。总而言之,目标是一定要活着走出沙漠,消灭敌军!

公元635年5月,契絆何力和薛万均历经千辛万苦,带领着风尘仆仆,却依旧斗志昂扬的军队抵达了突伦碛。他们惊喜地发现,正如情报所说,吐谷浑几乎剩下的所有贵族都在此地休整,慕容伏允也在其中,并且,他们毫无防备。

面对如此的大好形势,契絆何力“刷”地一声拔出战刀,还没有开口,士兵们已经以猛虎下山之势扑了上去。

有了这样的开局,战斗过程也不用细说了,比平时训练砍木头难不了多少。唐军当场斩首数千人,俘获牲口二十多万头,以及慕容伏允的老婆与儿子们各若干。只可惜的是,慕容伏允久经沙场,逃跑从未失手,再一次成功逃进了沙漠。

收到契絆何力等的捷报后不久,远征军总司令、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满面春风地走出大帐,吩咐手下:“打开营门。赶快多准备些好酒好肉,再安排好一大片宿营地。待会有贵客上门!”

听了这话,大家都非常不解,这地方,哪来的贵客?

这时有人悄悄走到了李靖身边,小声地提醒他:“将军,先头部队还在突伦碛休整,没这么快回来。现在准备是不是太早了点?”

李靖也不做解释,只是神秘地一笑,说:“不错,他们现在还回不来。只是咱们今天另有贵客。大家就不用多说了,快去准备吧!”

尽管带着一肚子的不解,但是人们还是该干嘛干嘛去了。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荒野上,一支吐谷浑军队正在向李靖大帐方向开来,权臣天柱王也在其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来的是他的人头。

却说当年隋炀帝杨广灭了吐谷浑后,慕容伏允的嫡长子慕容顺被留在了杨广身边,名为驻京,实为人质。从此,慕容顺的外交生涯开始惊险不断,因为他老爸最喜欢做的,就是去边境玩捞一票再闪人的游戏。

还好,一切都只是有惊无险。慕容顺忍辱负重,一直捱到了杨广被杀,才趁乱从江都逃回了长安,并有幸亲眼目睹了唐朝的开国大典。

不久,否极泰来的慕容顺还迎来了人生中的一大转折:老爸慕容伏允派人前来向李渊示好,在表示愿意帮助唐朝安定西北边境的同时,提出了释放慕容顺的请求。

此时正值李渊初登大宝,百废待兴,也想借助吐谷浑的帮助尽快安定边疆的局面。

于是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慕容顺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然而有得必有失。由于此前一直看不到慕容顺平安归来的希望,慕容伏允已经册封另一个儿子为太子。换句话说,慕容顺头上未来可汗的光环已经不在。因此,回来后的慕容顺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偏偏有人却还要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