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

第99部分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99部分

小说: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了他,咬你这么一口,后悔了吧?

把倒霉孩子扶起来,牛大王细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孩子回答:我叫蒋志清,住在溪口。

牛大王拍了拍蒋志清的脑袋瓜:名字起的不错,就是心眼不够用,快点回家吧。

蒋志清回家后不久,祖父,父亲相继去世,而他则被母亲王采玉送到了私塾读书,眨眼工夫他就读到了13岁,正自捧了书本,吱哩哇啦读得起劲,突然哐的一声,就见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县府衙役,一脚踹开私塾的门,听啦一声,不由分说,一条铁链子已经锁在了蒋志清细嫩的颈子上。

蒋志清吓得呆了:娘稀皮,干吗锁我?我又没犯法?

没犯法也得锁。衙役道:知道不知道,你家有个佃户,欠了县府的租子不缴,竟然逃走了。

蒋志清道:佃户逃走了,关我什么事?

怎么不关你事?衙役怒道:你家佃户逃走,你是少东家,当然得由你来顶罪,这么简单的道理,还得麻烦老子替你解释吗?

你这简直是……蒋志清气得七窍生烟,还待要说,早被衙役们用力一扯,拉着走了。

就这样,蒋志清刚刚13岁,就莫名其妙地被官府下了大狱。幸亏母亲王采玉多方周折,上下打点,这才把这小东西从大牢中救出来。

出狱后不久,蒋志清14岁了,有一天他19岁的表姐毛福梅来家里串门,恰好被蒋志清看到,于是蒋志清一个箭步的拦在表姐面前,大声道:表姐,你忙不忙?

表姐毛福梅道:不忙不忙,弟弟你有什么事?

蒋志清道:如果表姐你不忙的话,就嫁给我吧。

什么?毛福梅听后,吓了一大跳:你这么个小东西,谁教给你的……扭头捂着羞红的脸颊跑掉了。

蒋志清的妈妈王采玉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也是被儿子的大胆吓了一跳,心说这孩子好他娘的怪,这么小就知道要娶媳妇,长大了那还了得?

【04。奇怪的教书先生】

王采玉犹豫了几日,但看儿子蒋志清的态度很是坚决,竟然一定要娶表姐为妻。于是王采玉就想,姑表亲,亲连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志清的这个小表姐聪明,懂事,干起活来又是把好手,既然志清想娶她,那就托人问问她的意思吧……

就托了媒人,前去说合求亲。照例,蒋志清的小表姐象征性的推托了一番,最终羞红着脸答应了下来,由是在蒋志清14岁那一年,迎来了他的洞房花烛夜。拜堂的时候,两边由傧相挟着蒋志清,随着礼生的号令行事。礼生喊:拜——蒋志清竟然不下拜,可这哪由得了他?两边的傧相咬牙用力,强行将蒋志清按倒。礼生喊:升——蒋志清趴地上不肯起来,两边的傧相强行将他架起来,就这样别别扭扭的进行着,终于听到礼生喊:送新郎新娘入洞房——这时候傧相就不能挟持蒋志清了,只能松开手。却不料,大家一松手,就见蒋志清嗖的一声冲出门去,一手摘下头上的红缨西瓜帽,呼的一声往半空一抛,已经跑到了街上,跟孩子们玩了起来。

王采玉目瞪口呆地看着儿子,心里说不出来的别扭:你说这个小王八蛋,你既然不喜欢结婚,那干吗非要哭着喊着娶你表姐?你这不是坑人吗。

这件事情的吊诡就在这里,蒋志清在表明态度要求娶表姐毛福梅的时候,表现的是非常成熟,非常有男子气概的。然而当毛福梅过门的那一天,蒋志清却突然恢复了他的顽童本性,这种性格上的突然倒缩,铸成了毛氏未来的悲苦命运。但蒋志清何以却又突然性格倒缩,从一个小男子汉恢复了幼稚本色,却是桩再也无人能够猜透的谜。

此后,蒋志清继续在凤麓学堂读书,学堂里主要是讲《礼记》和《周礼》,蒋志清对此表示不满。他不知听谁说起,现在的学堂都在教授西洋的算术和英文,就要求老师讲授。可是凤麓学堂的老夫子哪里懂这些?老师不会讲,学生偏要学,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好办,把这个多事的学生开除就是了。

于是讨厌的蒋志清被凤麓学堂开除,老夫子们继续优哉游哉的讲他们的《周礼》。

蒋志清失学回家,正自郁闷,这时候他的舅父听说了此事,就说:志清啊,你不是想学习西洋的算术和英文吗?好啊,那你去宁波的箭金学堂吧。听说箭金学堂有个顾清廉先生,了不得哦,不唯是懂西洋的算术,还会讲七八国的英文呢。

蒋志清听了,就强烈要求去宁波求学。可是他现在是有家口的人了,要走就得带上妻子毛氏。于是夫妻二人就到宁波租了幢宅子,毛氏在家里做针线活,活衣做饭,蒋志清则挟了书本,兴冲冲的去上学。

上课的时候,就见门外来了一个怪人,好险没把蒋志清吓得大叫起来。

那人穿着打扮,说起来也没什么奇怪的,无非不过是西装革履,头戴礼帽,留八字胡,拄文明棍,嘴里还叼一支大雪茄而已。可这个打扮,跟蒋志清此前所见的乡下人,长袍马褂相比,那是大大的另类,足以让蒋志清大声尖叫了。

这位西洋怪人,就是蒋志清慕名而来的先生顾清廉了。

顾先生走到讲台前,从唇边拿下粗大的雪茄,喷出一口浓浓的烟雾:姑摸扭,我哈腰狗崽子你娃死。先用英语,后用日语,和学生们打过招呼。别的学生们倒还罢了,可怜蒋志清听得两眼都直了。

问候过罢,顾先生从兜里掏出来奇怪的书,封面的画画绿绿,上面的文字七扭八歪,没一个正形。就见顾先生将书举起来,说道: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本奇书,这本书是一个奇人所写,书里写的,更是一个奇到了不能再奇的盖世大英雄。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读懂这本书?

想。学生们齐声答道。

想就要认真学习,吊儿郎当那可不行。顾先生说道:我悄悄的给你们透个底,这本书的名字,叫《三十三年之梦》,写这本书的奇人,名叫宫崎寅藏,乃东瀛岛上的最是神出鬼没的独行侠,此人行走江湖,结识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你们猜猜,这位大英雄是谁?

同学们齐声回答:猜不到。

猜不到就对了。顾先生说:说起这位大英雄啊,他姓孙,名文,此人乃上界奎木狼转世,是大明开国天子朱元璋的后身,一生矢志反清复明,光复中华。你们看看这一段,这里说孙文先生在伦敦的时候,被朝廷的鹰爪牙秘密抓获,孙文临危不乱,信鸽传信。那信鸽直飞到了英国的女皇手上,英国的皇帝叫姨丽莎,乃绝世美女,正所谓芙蓉如面柳如眉,秋水为神玉为骨,美人英雄,相得益彰,最是仰慕孙文的英雄气概,接到孙文的护驾手诏之后,立即发兵十万,于伦敦街头大战朝廷鹰爪牙,是役也,刀来剑往,血光弥天,杀声动地,日月无光……

听顾先生这么一扯,我们就会知道,顾先生的日语水平,实在是有点马马虎虎。他说的是孙文伦敦蒙难的历史事件,这段历史见之于日本宫崎寅藏的《三十三年之梦》中,书中说,孙文在英国伦敦的时候,被清廷密探诱擒,关在一间黑屋子里。幸亏孙文急中生智,在一张名片上写了求救信息,引发英国向清廷提出抗议,最终获救的故事。但这段故事纯属孤证,没人能够在英国查到相关证据。而且顾先生将这段故事糅合了中国特色的元素,听起来更加的耳目一新,直听得蒋志清目瞪口呆,瞠目结舌,心中对孙文先生的英雄业绩,已经是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此生此世,唯愿一睹大英雄孙文先生之面,足矣。

当这个念头浮出于蒋志清脑子里的时候,历史已经注定。

【05。东游取火焚天下】

1906年4月,少年蒋志清东渡日本。

这次东渡,蒋志清是忽修母亲妻子卖掉家产而凑到的钱,当时朝廷有留日学生经费,考试通过者就可以公立出国。但是显然,蒋志清的考试成绩有点靠不住,只能让他母亲和妻子受累了。

在船上,同行的中国留学生随地吐痰,遭到船员的委婉批评。船员说:随地吐痰,是中国人的恶习,人家日本人才不这样低俗,日本人会把痰吐在手帕上,回家后洗涤或扔掉。

蒋志清听得目瞪口呆,急忙把这事写在日记上。

到了日本,蒋志清发现他遇到的日本人,从锄地农夫到三倍小姐,人手捏着两本书。

这是啥书啊?蒋志清问日本人。

日本人告诉他:这两本书啊,是咱们中国的大思想家写的,这本叫《海国图志》,是魏源先生写的。这一本叫《传习录》,是明代王阳明先生写的。

蒋志清听得困惑:你们不是日本人吗,怎么说自己是中国人呢?

日本人对他怒目而视:你有没有搞错?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有唐以来,我们就经常派人去大陆学习参观。后来到了明朝末年,蛮夷满清灭亡了大明,大明朝只剩下俺们日本这一块,孤悬海外,却无日不思光复神州,还我河山。

蒋志清听得呆了:那魏源,和写这书的王阳明,都是日本岛上的思想家吧?

日本人摇头叹息:有没有搞错,你们大陆人被满清都给愚弄傻了,王阳明是江西人啊,这位魏源现在还生活在大陆本土呢,他写的《海国图志》在日本虽然人手一本,印刷了数千次,可是在大陆本土,数次印刷硬是一本也卖不动哦,听说魏先生拿不到稿费版税,已经是饿得前心贴后心了耶。

蒋志清听得心旌动摇,牢牢的记住王阳明这个名字,就去报考陆军学校。却不曾想,日本的陆军学校,铁板一块,非得由中国陆军部保送,否则不收的。蒋志清无门而入,意兴珊谰的在街道上瞎溜挞,突然耳边听到一声叱骂:娘稀皮,老子不就是欠了你半年房租吗?催什么催?等老子有钱了一定还你……居然在这里听到熟悉的乡音,蒋志清又惊又喜,转身一看,却也是一名留日清国学生,急忙上前招呼,得知此人便是青帮大佬陈其美。

陈其美,浙江吴兴人氏,比蒋志清年长10岁,谋事精明,处事果断,自诩以冒险为天职,是一个天生的领袖人物。他请蒋志清吃生鱼片,喝清酒,说:娘稀皮,小蒋啊,你吃亏就吃亏在年轻,不懂事,没有大佬带着,日本这地方鱼龙混杂啊,以后就当我的马仔好了,我亏不了你。

然后陈其美就指点蒋志清:你想进入日本的陆军,那就得先回国,去保定读军校,然后再让清国的陆军部保送你来日本。

蒋志清恍【文、】然大悟,谢过陈【人、】其美,就回【书、】国了。那边陈其【屋、】美进入东京警监学校冒充学生,而蒋志清回国之后,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徒步行走了一千多公里,终于到了保定的通国陆军速成学堂。这所学校,乃北洋袁世凯所创,学校的校长,就是北洋大将段祺瑞,给蒋志清讲课的老师,是北洋混不太明白的段芝贵。眨眼工夫蒋志清读了一年的书,学校果然选送学生去日本陆军,可是只限于日语班,而蒋志清读的却是炮科,没他的事儿。

这下子蒋志清急了,当即给校方打报告,声明自己已经去过日本,日语说得呱呱溜,如学校不服,可以考考他。校方从谏如流,当即对蒋志清进行日语考试,顺利过关,于是蒋志清就去了日本的振武学校。这所学校,是日本专门为清国的留日学生设立的预备学校。蒋志清在振武学校苦学三年,每天吃没得吃,喝没得喝,几十名学生合租一个小黑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