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的民国-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的,这是什么怪物?”
在他们眼,卷起漫天烟尘的是那一个个钢铁怪兽,尾部突突冒着黑烟,居然不用罗马就能在大地上疾驰如飞,不是怪物还能是什么?恐怕这震撼远超过他们想象的仙君大鬼!
装甲旅旅长关炳炎就在这些钢铁怪兽其之一的肚腹之,他这次奉命由定陶,杞县,通许,商水一线直插许昌后路,切断许昌和汉**通的一段京汉线,好让驻扎在许昌顾祝同的十六军与本部断绝联系,粉碎蒋正夺取河南的企图。
只要够快,老蒋反应不及,哼哼!关炳炎一阵冷笑,已经过了商水,胜利就在眼前。他拿起通话器喊道:
“全体听令,我是关炳炎,我是关炳炎,立即向西转向,向西转向!”
远远的,只见烟龙在大地上划了一道漂亮的弧线,向西而去。
许昌十六军指挥部,顾祝同拍了桌子,大骂道:“这些蠢货,仅仅一次冲锋就丢了地盘还有脸回来吗?都给老子拉出去毙了!”
军长雷霆震怒,大小参谋们都大气不敢出一口,做事更加了一万个小心,生怕弄出点动静来将顾长官的怒火引到自己身上来。
原来是顾祝同刚刚收容了南边来的败兵,都是他留在京汉线沿路的亲信,驻守临颍郾城的足足有超过一个旅的队伍竟然不到一个小时时间就被打的溃不成军,这两座县城也顷刻间易主。
丢了两座县城本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两座县城正恰在许昌和汉口间的京汉线上,所有的物资补给由汉口运来,必须经过这两地。
顾祝同突然觉得背后阵阵发凉,他的后路被断了,如果不尽快将与后方联系的道路打通,他的处境就十分危险了,甚至有……
他不敢再想下去,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他连对方人马的番号指挥官是谁都不了解,决不能这么仓促应战。
“那几个败军之将不用毙了,留他们一条狗命戴罪立功,让他们率本部回去,不用拼命,只要探出那些人的来历,指挥官是谁即可!”
军官们如蒙大赦,去传令放人。其实,顾祝同盛怒之下,发出的枪决命令,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迟疑了,并没有急着传达,因为毕竟下级军官上百人,涉及人数太多,全部枪决了不但不能严明军法,激励战斗,反而可能打击了失明们本就持续低下的士气。
所以他们在等顾祝同消气。果不其然,顾祝同消气之后此前的命令就又有了变化。
仅仅半天时间,还没到傍晚,具体的消息就由前线传了回来,突袭了西平,郾城的是吴孝良麾下装甲旅和骑兵旅,之所以他十六师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是因为他们出动了大量的坦克、骑兵以及大口径支援火炮,习惯了步兵攻防战的十六军士兵们对装甲部队束手无策,甚至带着天然的恐惧,因此几乎不战自溃。
这可难坏了顾祝同,难道调主力去吗?他随即否定了这个答案,因为一旦主力尽出,北边与其对峙月余的李又廷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可如果不出动大批人马,夺回这两座卡在咽喉要地的县城几乎没有半分把握。夺不回这两座县城,后方的补给物资就不能及时的运抵许昌,而由于京汉线运输便利,所以许昌囤积的物资并不多,仅够一周之消耗。因此,结论就是如果一个星期之内如果不打通补给线,第十六军的补给就断了。
……
南京,蒋正只觉阵阵头疼,本来拟好的作战计划万无一失,怎么就出了差错呢?吴孝良的队伍难道插了翅膀会飞不成,一夜之间就能不动声色的夺了郾城,断了十六军的后路。
他不得不再次召开紧急军事会议,陈辞修的十一师恐怕还在路上,没那么快抵达指定地点,必须得立即商讨出个解决办法。
“大家都说说吧,干怎么办?”
话音刚落,便有侍从拿了电报进屋,何应钦接了过来,一看之下面色骤然一变。
“吴孝良的十七师向皖北出动了,目标该是直指辞修的十一师!”
会议室里立即腾起了一阵嗡嗡之声。
“没想到这个吴孝良说翻脸就翻脸……”
“脑后有反骨,又是个狠角色,能不反?”
“话说回来,就他那点土豹子兵,能是咱们央军的对手?”
立即有人冷笑道:
“土豹子兵?歼灭日寇上万,打的小鬼子求和撤出上海的是谁?在座诸位谁有这个能力?”
大家嗡嗡一片也没商量出个解决办法,蒋正看着室内苍蝇般嗡嗡一片,眉头都快拧成了一个山字,但仍旧绷着脸一言不发。还是何应钦最终干咳了两声,大家听到总参谋长要准备发言,都自觉的静了下来,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坐在蒋委员长左手边的何应钦。
何应钦对自己咳嗽一下就迅整顿了会议室的秩序而感到十分满意。
“委座,诸位,目下有两策可供选择。其一,立即发电北平,令张汉卿的东北军立即南下做出攻击济南的姿态。同时,发电冯阎两人,要求其发兵相助。其二,命湖北驻军沿京汉线北上,配合顾墨三解决掉吴部人马!”
蒋正点点头却并没有表态,倒是刘峙又紧跟着发言了,只见他腮帮子上的两团肥肉上下一阵甩动,挤出的不知是谄笑还是冷笑。
“敬之兄所言极是,不过冯焕章和阎百川怕是会作壁上观吧……”
随之立即有人接口道:“不但冯阎两人不可靠,就是北平的张汉卿小子态度好像也暧昧的紧呢,前次委座去电询问,不也没给个痛快话么?看情形又是想讹上一笔呢!”
说话之人正是陈调元,几次斗争下来由于他坚定的站在了蒋正一边,因此虽然他出身自北洋军阀,但在南京一系还是颇受老蒋重用的,并且手下也着实的掌握着几支战斗力不俗的军队,一次他的发言还是很有些分量的。
刘峙见到陈调元出面附和自己的说法,将何应钦给顶了回去,不禁得意的瞥了面无表情的何一眼。不过他也没必要承陈调元这个情,他和张学良不和是尽人皆知的秘密,因此说道张学良不过时发泄一下个人的私怨而已。
实际上,在原本的历史之,张学良本人也对陈调元看法极为恶劣。老蒋调其去陕西剿匪时,陈调元亦在西安,曾有过一段共处时日。后来张氏曾在回忆录丝毫不加掩饰他对陈的恶劣看法看法,称其“老而好淫”。
抛开这陈调元是否好淫不说,此人一生也算是传奇,早年弃从武,临城大劫案以他堂堂徐州镇守使只身入虎穴,与匪首孙美瑶谈判,成功解决了一场几欲引发国际争端的大案,其后在张作霖当政时更是差点生擒了当时的江苏督军杨宇霆。后来顺应形势投靠了蒋正,亦是步步高升,也堪称是一代豪杰了!
而在这次军事会议上,陈调元之所以那张学良来说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和刘峙一样,他们都瞧不上号称蒋委员长左膀右臂的何总参谋长。
这还不算完,陈调元继续放着炮弹。
“汉口之兵准备调往江西剿匪,恐怕再拨人北上,湖北就空了……”
何应钦终是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纵然他素来城府,但当众就被刘峙和陈调元折了面子,又如何能忍,刚要发作,蒋正狠狠的拍了下桌子,怒道:
“吵吵吵,叫你们来不是吵架的!”
会议室立刻鸦雀无声,陈调元的嘴张合了两下最终也没发出声,老老实实的闭上,竟是顷刻间针落有声!
最后蒋正还是按照何应钦的提议去办,湖北的兵不能调,但找外援还是照旧,阎锡山还是意料的保守,称其大战之后受创严重已经不堪出兵。没想到让他意外的是,冯玉祥竟一口答应了出兵,没提任何附带条件并且立即兵出潼关。
至于北平的张学良,早就厉兵秣马于黄河北岸,国大地上的空气骤然一紧,变得火药味实足,大有山雨欲来之势
第527章 再见(十七)
“咯吱——咯吱——”
马靴踩过积雪,穿着崭新棉衣的大队军官沿作战工事缓缓一路走过,在大河边随领头军官的驻足而纷纷停步,吴孝良表情凝重的眺望着黄河对岸厉兵秣马的东北军,此前参谋部曾分析张学良最大的可能是待价而沽,但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求战意识如此强烈,老蒋刚一发动,他便兵陈黄河北岸作势攻击。
民国十八年冬天的第一场雪竟然比往年早来了一旬,大雪下了整整一夜,随之更严峻的问题就摆在了眼前。第一场雪到来后,气温陡然下降,黄河下游水流极缓,河面随时都有可能封冻,而河面一旦封冻结实,黄河天险便不足为凭,大多数依河而建的防御工事将毫无用处。
后半夜东北军突然万炮齐发,弄的山东守军精神极度紧张,半夜都没睡个囫囵觉,吴孝良就是在夜半时分被隐隐传至济南城的炮声所惊醒。
不过天将黎明时,东北军停止了炮击却再没有后续动作,参谋部几乎一致认定这是东北军在虚张声势,黄河封冻之前东北军一定不会发起渡河攻击。尽管下了如此推断,吴孝良仍旧不敢有半点马虎,等到午便带着一众军政大员前来河岸防御工事视察。
连续走了几段,各项布置都井井有条,永久工事也修的似模似样,吴孝良对此比较满意,暗讨如此布置,只要严加防范该当不会出现大的纰漏。
行进间不时有身负公务而过的士兵立于两旁敬礼,又气昂昂而去,丝毫不见折腾了一夜的疲倦,竟是个个士气高昂的紧。吴孝良不由得由衷的发出了一声赞叹:
“董师长果是作风不减当年!”
原来黄河南岸的防线由第十七师防御,师长就是当年北洋模范团董海滨,傅作义窃夺第四混成旅之后董海滨不齿其为人则挂冠而去一直寓居天津,直到吴孝良去年再度上台就任山东省政府主席,拿下济南成立十七师之后,在吴的再三邀请之下,再度出山出任军职。
本以为这位董师长赋闲多年,恐有战阵生疏,但没想到还是练得一手好兵。这次调他率十七师主力赶赴鲁豫皖三省交界地带钳制陈诚的十一师,他便执意将驻守黄河防线的一个旅留了下来,毕竟他们在此已经训练数月,对防御战已经熟的不能再熟,骤然全部换成新近回来的五十七师,恐怕还要适应一阵,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了。
所以,吴孝良欣然接受了董海滨的建议,仍旧以十七师一旅作为防守阵地主力,五十七师则充当预备队,一旦战事进一步扩大,再酌情派出相应兵力投入战场。
杨效欧仍旧不离吴孝良左右,说实话他对东北军的战斗力至今还记忆犹新,阎锡山的晋军如果不是借了地利和外力在其面前完全不够看,早就被打的一败涂地。他曾私下里将国内各系军阀派别的战斗力做过一个排名,东北军首屈一指,无论是装备和训练都领先于国内各股势力。
至于南京政府一直大力扶植鼓吹的嫡系央军其实远没有外界想象之厉害,除了士气、组织度等因素,至少在武器装备上和东北军还是有挺大一段差距的。老蒋动辄提及的德械师也就那一两万人,不具备普遍性,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拿出来拼老底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次淞沪大战为了保存实力,他命令其嫡系刘峙的第一军驻扎江阴徘徊不前,放任日军对山东军各种进攻,而不施以援手。
翻回头来再说这东北军则一直是敢打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