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仓促之间做出的部署,肯定不是十全十美。
为了避开盘踞在盖马高原上空的F…22A与F…15C,海航的Su…30MK2机群与FBC…1C机群没有按照原定计划南下,而是向东穿越了咸镜北道,在清津南面的咸镜湾转向,沿海岸线南下。
航程增加了三百多公里不说,还正好碰上了进入东朝鲜湾的F…15C机群。
这时候,杨禹方对战局的预判能力显现了出来。
海航的Su…30MK2机群与FBC…1C机群在鸭绿江上空转向时,杨禹方调整了计划,让机群加快飞行速度。
这个调整,让两支攻击群提前五分钟到达。
战斗中,这短短五分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晚五分钟到达,两支F…15C机群就能及时发射导弹,让攻击机群无法在及时进入攻击范围。
打到这个时候,杨禹方还没有使出杀招。
真正的主力不是空军与海航的战斗机,而是部署在大后方的轰炸机。
为了动用这些轰炸机,黄峙博想了很多办法,甚至以行动失败为威胁,让陆风烈向沈阳军区与海军航空兵施压。
与战斗机相比,除了载弹量更大之外,轰炸机还有很多优势。
首先,轰炸机部署在大后方,不会占用前线机场。为了这次突击行动,空军与海航动用了六个机群,还调用了两架侦察机,总计出动各类战术飞机近八十架,加上同时在西线战场与鸭绿江上空巡逻的战斗机,升空总量超过一百架。同时支持这么多战机作战,对地面保障来说绝对是个**烦。
其次,轰炸机不需要进入战区,也就不需要护航战斗机,减轻了作战负担。
最后,轰炸机由地面中心指挥,不需要预警机支援,让预警机能够集中力量指挥其他作战飞机,减轻了指挥环节上的压力。
这次,充当主力的仍然是海军航空兵。
二十架H…6M,总共能够携带一百六十枚射程超过五百公里的C…601超音速反舰导弹。
单纯就弹药投放能力,二十架H…6M相当于四十架FBC…1C。因为C…601是全程超音速飞行的重型反舰导弹,突防能力比FBC…1C使用的C…803高得多,所以轰炸机的总体打击能力远远超过战术飞机。
可以说,之前的所有战术行动都在为H…6M发射的C…601开路。
只是,轰炸机的打击目标不仅仅是运输船队。
与H…6M同时起飞的,还有二十架空军的H…6H。
虽然这些轰炸机也能携带反舰导弹,但是没有配套的火控系统,而且只能使用C…803这类的导弹。
制订计划时,杨禹方打算用H…6H对付联军部署在元山附近的战术防空系统。
因为“爱国者”三型防空导弹只具有反导能力,无法对付战术飞机,所以美军会在必要的时候混搭“爱国者”二型防空导弹。
对付H…6H这样的大型目标,“爱国者”的最大射程超过一百二十公里。
只是,面对专门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战机时,一百二十公里的射程仍然不够。
H…6H能够携带射程超过二千三百公里的战略巡航导弹,即便执行战术任务,也能使用射程超过五百公里的战术巡航导弹。
“爱国者”防空系统的机动能力非常有限,部署地点早就被侦察卫星发现了。
如果没有遇到意外情况,空军的H…6H将与海航的H…6M同时投弹,让美军的战术防空系统无法掩护船队。
只是,出现了意外情况。
THAAD不但能够拦截战机,也能拦截导弹,而且在预警机的支持下,对巡航导弹的拦截距离超过八十公里。
用巡航导弹攻击“爱国者”与THAAD,显然不大现实。
杨禹方不得不让H…6H机群放慢速度,同时派出一架由J…10A改装的战术侦察机。
做出这个调整的时候,杨禹方甚至放弃了轰炸船队的想法。
只要突破THAAD与“爱国者”组成的防空系统,证明联军的防空网并非牢不可破,即便没有击沉几艘运输船,此次作战行动也不是毫无意义。
在之前的战斗中,正是“爱国者”防空系统,让志愿军不敢拿元山开刀。
防空压制,重在战术情报,而不是打击手段。
只有准确掌握了敌人防空系统的部署位置,防空压制战机才能进行轰炸。
J…10A侦察机的任务,就是找出刚刚部署到元山附近的THAAD。
虽然由牧浩洋指挥的特种侦察兵已经出动,正在搜寻THAAD的部署地点,但是杨禹方没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特种兵身上。
已经出现意外情况,他可不想重蹈覆辙。
只是,侦察机如何才能突破美军的防空网?
最先出动的两架J…8M均被美军击落,战场上还有美军的防空战斗机,J…10A的高空高速性能远不如J…8M,必须以更加巧妙的方式突防。
杨禹方想到的办法非常简单:让J…10A侦察机跟在H…6M发射的C…601后面。
C…601在巡航阶段的飞行速度是两马赫,而J…10A在没有外挂载荷时的最大飞行速度也是两马赫,刚好能够跟上C…601。
在一百多枚反舰导弹掩护下,美军不见得能够发现并不比反舰导弹大多少的侦察机。
即便美军发现了侦察机,也要首先拦截反舰导弹。
如果美军指挥官稍微大意一点,会认为反舰导弹后面的侦察机是来确认轰炸结果,没有其他企图。
只要能够到达元山,J…10A侦察机上的高分辨率照相机就能派上用场。
为了确保在第一时间获取战术信息,让H…6H及时发射巡航导弹,J…10A侦察机拍下的照片通过数据链发了回来。
大屏幕上,显示的就是侦察机拍下的画面。
“上校,攻击机群起飞了。”
杨禹方回过头来,朝通信参谋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正在给特种侦察兵发送命令的牧浩洋。
虽然从理论上讲,Su…30MK2、FBC…1C与H…6M发射的两百多枚反舰导弹足以耗光美军防空系统的弹药,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杨禹方还是让空军出动了八架专门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Su…30MKK。
这些战机携带的不是反辐射导弹,而是激光制导滑翔炸弹。
空军不是没有反辐射导弹,而是从俄罗斯进口的反辐射导弹的射程太短,最多只有四十公里,战斗机得冒险进入防空系统的拦截范围。如果THAAD没有被巡航导弹摧毁,派战斗机过去,等于让战斗机去送死。如果THAAD已经被巡航导弹摧毁,就没有必要安排第二轮轰炸。
按照杨禹方的安排,如果没有必要轰炸防空系统,八架Su…30MKK将对元山到顺川铁路线上的桥梁隧道进行重点轰炸。
联军能快速补充运输船,却不见得能快速修复受损的桥梁、打通垮塌的隧道。
当然,Su…30MKK的首要打击目标仍然是美军的防空系统。
用激光制导炸弹轰炸防空系统,而且是在几十公里外投弹,战斗机上的激光指示吊舱派不上用场,只能由特种兵引导轰炸。
如果侦察兵没能及时完成任务,Su…30MKK只能去轰炸桥梁隧道。
两栖特种部队的侦察兵能够及时完成任务吗?
杨禹方心里没底,牧浩洋心里也没底。
四十五分钟前,牧浩洋就把命令发了出去。为了确保庞跃龙他们打开电台后,能在第一时间收到命令,通信军官以每三十秒一次的频率,反复不断的发送着作战命令。只是到这个时候,牧浩洋仍然没有收到特种侦察兵的回音。
此时,牧浩洋最想知道的,就是庞跃龙他们在干什么。
永兴湾北面,庞跃龙已经收到了命令,而且在十分钟前发现了部署在库岩里附近的美军防空系统。
确实是一套崭新的THAAD战区防空系统,导弹储存发射器上的土黄色油漆还没掉色。
庞跃龙没有急着向牧浩洋报告情况,与一名侦察兵留下负责引导攻击后,他给其他侦察兵安排了任务。
牧浩洋在命令中提到,轰炸运输船队的行动已经开始。
现在联系后方,肯定会暴露行踪。
庞跃龙的想法很简单:在轰炸开始后才发出消息,然后趁乱离开战场。
为此,他让两名侦察兵带着电台藏在两公里外的树林里面,其他侦察兵分散部署在撤退线路上。
完成任务很重要,活着回去也很重要。
第八十五章 重拳出击
第八十五章 重拳出击
有的时候,把敌人想像得过于强大也不是好事。
虽然美国搞出了“爱国者”、THAAD等耳熟能详的防空系统,NMD与BMD更是独步全球,但是美军比任何军队都依赖主动进攻,即把威胁消灭在地面上,阻止敌人的战斗机升空作战。
即便敌机已经升空,美军的防空主力也是各种先进战斗机,而不是防空导弹。
形成这种局面,不是美军不重视防空,而是美军从未遇到过真正的对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即便在美军输得最惨的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中,对手的空中力量也非常有限,最多只能进行要地防空,对美军的地面部队没有威胁。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军事优势更加明显,别说轰炸美军的地面部队,能在空中挑战美军的对手都不多。冷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里,美军从未遇到过有威胁的空中力量。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再到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从来都是美军的战斗机与轰炸机主宰天空,用炸弹与导弹把敌人消灭在地面上。
没有对手,自然没有需求。
美军在F…22A与F…35中做出的选择,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最初的时候,美军打算采购等量的F…22A,逐一替换F…15,以此抗衡日渐强大的苏联空军。F…22A研制成功前,苏联解体后,美军突然发现没有一个需要上千架F…22A才能击败的对手,把采购数量砍掉一大半。到最后,F…22A的采购数量,由最初的六百多架猛减到一百八十七架。
如果F…35能在二零一五年顺利服役,在二零一七年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F…22A机群的规模还会减少到一百四十三架。
虽然F…22A在几经改进之后,具备了强大的对地打击能力,而且F…35的研制周期一再延长,预计采购价格也一再攀升,但是美军仍然把资源放在F…35上,美国国会也一再否决了增购F…22A的预算案。
在美军看来,即便只有一百四十三架F…22A,也足以击败任何对手。
问题是,并非所有地方都能部署一百四十三架F…22A。在很多时候,美军仍然得让已经服役三十多年的F…15充当主力。
西太平洋地区,只有三座基地能够部署F…22A,即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与日本本土的厚木空军基地。
安德森空军基地离朝鲜太远,只能作为F…22A的转驻场地。
在嘉手纳与厚木,最多只能部署六十架F…22A。
这点力量,能够支撑起整个防空网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如果没有部署在韩国的F…15C机群,联军早就丧失制空权了。
强烈的进攻意识,即让美军在战斗中表现得咄咄逼人,充分有效的利用了制空权,也让美军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显得非常被动。
如果不能把敌人消灭在地面上,就得与敌人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