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甜园福地 >

第392部分

甜园福地-第392部分

小说: 甜园福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福没有用回“谭”姓,孩子也干干脆脆的就姓了“卢”,倒是让卢尚书夫妻两个很是唏嘘了一阵子。

尤其是苗苗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还是个小子,也没含糊入了卢家的宗祠,这孩子天庭饱满地阔方圆,很是令卢尚书喜欢。

阿福继续跑船,每次回来都先跟阿圆见上一面,汇报收入和支出,聆听新的计划方案,然后才会从朱阳赶回京城。

行程匆匆,阿福惦记着妻子儿女,可舍不得在朱阳常住,所以,那所宅院早就退还给了阿圆,对于卢苗苗来说,原谅了她的任性的父母,还是她最愿意亲近的。

张大山这边的工程浩大,亭台楼阁无一不精心设计、精准施工,给女孩子们生活学习的地界儿,不精致点也确实说不过去。

要想完工,怎么也得年后,春满大地时,书院里栽培的花花草草也该竞相吐芽了……

但是,嬷嬷们就这么等着来年开春,那多难捱啊!干脆,就当报答郡主的知遇之恩了,提前把几个小姑娘提溜来练练手吧!

幼儿园里六朵金花,把学习地点从熟悉的地界儿换到了“幸福苑新区”,包括容嬷嬷,十七个“德艺双馨”“文韬武略样样不俗”的女教师女先生,开工了。

第一个哭着回家的竟然不是娇滴滴的宋好好,而是隔壁白家的“大姐大”——丫丫同学。

其实她不是回家才哭的,在“新学堂”就扯开了嗓子,原因很简单,摔了一下嘛,嚎几下也很正常。

令小姑娘万分伤心的,是嬷嬷们竟然不允许她扯着嗓子哭泣,说什么女孩子就算伤心也得“梨花带雨”,哭出美感和韵味儿……

正好白老二在家,抱起伤透了心的闺女,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嫂子,这是什么狗屁倒灶的规矩?连哭都不让人可着劲儿来……”,父子二人一块来找阿圆诉说委屈,反倒是绿柳,低着头眼光闪烁不发表意见。

教育理念的统一问题,向来是老大难,当家长的跟当先生的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自然会有矛盾。

孩子们都在一旁听着呢,宋征儿一本正经的扭头对宋好好说了一句:“以后你不用听那些嬷嬷的,爱怎么笑就怎么笑,爱怎么哭就怎么哭,她们要是也指责你,让我去理论!”

大皇子的余威尚在呢!

阿圆的脑袋也有点儿大,她自己本身就不是个“淑女”的楷模,自然知道秉承那些礼仪礼法有多麻烦,可是,把人家嬷嬷们老天拔地的从京城接过来,不就是因为她们传授的礼仪规矩最受上流社会的欢迎吗?

而且,这些活成了精儿的“老狐狸”,个个都有拿手的绝活儿,琴棋书画烹炸煎炒不说,女红上的佼佼者就好几个,什么“苏绣”“湘绣”“蜀绣”“双面绣”……,那都是鼻祖一般的身份和技能。

女孩子不需要去做官谋生,学会这些也很好啊,有个乐趣陪伴一生,女子的未来不是要快活一些的吗?

如何“去糟粕存精华”,跟嬷嬷们做好教育思想上的沟通,就成了摆在阿圆面前最大的问题。

ps:

为4号的桂林之行存稿,提前定时发布,不能及时的感谢各位好友的打赏和投票,勿怪!

第五百零二章 好办法

还没等福瑞郡主找到沟通的好办法,容嬷嬷亲自找上门来了,因为,这群浸泡在深宫里多半辈子的女人,竟然发现朱阳县的一个奇怪现象。

那就是成亲前的男女要到县衙备案领证,还必须本人亲自前去,女子也跟男子一样,必须当众承认自己想要嫁给对方,心甘情愿说一声“我愿意!”,这程序才算通过,婚姻关系受县衙保护。

这简直是乱弹琴!什么时候娇滴滴的女子也要抛头露面,站在大庭广众之下任人瞻仰了?还要张嘴说出那般羞人的话,这不是让天下女子集体丢人吗?

那啥《女戒》,在朱阳县都丢在箱子底儿了吧?还是已经从根本上销声匿迹?

容嬷嬷作为大宋朝最受尊敬和推崇的管事嬷嬷的代表,就是前来郡主府质问这件事情的,老太太们真心受不了这个,一定要郡主听从规劝,还回朱阳县女子的贞洁风尚不可。

阿圆有了搬起簸箕砸了自己的脚的懊丧感觉,原来只想到皇宫里出来的嬷嬷本事大,最受大家夫人们的推崇,被她们指点过的女孩子个个闺名都显得高尚,将来定亲事儿的时候,足可以作为滋长身价的筹码,就一时冲动给容嬷嬷传了指示。

结果,嬷嬷们的悠闲日子没过上几天,就主动挑起错儿来了,第一个开刀的,竟然就是朱阳县的最高长官——福瑞郡主。

阿圆的第一个应对的主意,就是不能给这群闲得发慌的老太太涨银子,吃住上不让受委屈,薪水按照最普通的给,就不信这样的薪酬发下去,您赚着卖白菜的钱,却非得操着卖白粉的心。

大妈您是十项全能型人才,那也不能累着了,就教最拿手的刺绣好了,一天就上半个时辰的指点课。其余时间您一定要歇着。

这样就把矛盾给化开了,十六个嬷嬷每天半个时辰的授课机会都很难排上,孩子们还要回家吃饭休息呢,谁都累不着。

再安排几个心眼儿灵巧的丫鬟带着闲下来的嬷嬷们去逛大街,再老的女人也受不了这种诱惑,何况其实这些嬷嬷的平均年龄可还没到四十岁,只不过古代人习惯把四十岁的年龄当成老年罢了。

朱阳县富裕,在店铺集市上可见一斑,时新样式的衣服鞋子首饰,比皇城可不遑多让。大江南北的贸易货源在这里四通八达。就算是各个地方的土特产。吃的玩的用的,只要能保存的住,你都能寻找到。

第二个法子可使得太妙了,容嬷嬷就来兴师问罪了那一次。就立刻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逛街采购的洪流之中,她不缺银子,就是原来没想到女人也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大街上溜逛……

胡夫人也上了场,盛情邀请嬷嬷们去戏园子里看戏,皮影现在简直太平常了,您还可以随时随地观赏真人上演的《窦娥冤》《西厢记》……

桑七可是常住朱阳县的,就为的能经常聆听到郡主的教诲,不一定冒出个什么点子,就够桑七忙活上好多日子。

很顺利的。一部分老嬷嬷变身成戏迷,十几天以后,没人邀请,自己也好意思坐着马车抛头露面直奔戏园子了,还能出口叫好。随手丢上台子一锭银子。

所以说呢,坚守很难,腐败很容易。

在她们逐渐身在其中而不自知,习惯了在大街上自由穿梭的时候,也同时习惯了其他的女子抛头露面,那个朱阳县的法令——成亲前要去县衙宣告“我愿意”,就不再那么觉得突兀难以接受了。

胡夫人婆媳两个,还专程引领着嬷嬷们轮流前来县衙旁听新人们的宣誓仪式,让她们亲身感受一下年轻人的彼此相悦终结良缘的欣喜。

肯定还有几个老太太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这种成亲形式,但是,全都不那么激烈的反对了却是真的。

千总夫人李薇终于出场,本着“能者多劳”的原则,一个幼儿园实在发挥不出她的管理才能的十之一二,郡主只好把“女子书院”的院长一职也强授给了她。

本来一开始是琢磨给容嬷嬷的,结果发现她的思想完全不能与时共进,得,等开了学,您去着重管理住宿的姑娘们吧,那个可以非常严格,讲什么规矩都不算苛刻。

嬷嬷们的一时冲动,本来可以赚到卖白粉的银子,结果转换成卖白菜的收入了,容嬷嬷的保守思想,就生生错过了一个书院院长的好职位。

谁也别小瞧这个“女子书院”,前无古人是一定的吧?大宋朝这是头一个。

快快乐乐的新年,在鞭炮声声中,在百姓安居乐业富足美满的笑容里,眨眼就度过了。

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法,你要是大热的天儿,还得坐在一个炭炉边呆上一分钟;你就会觉得过了一个小时;但是,你若是坐在一个谈笑风生的美女旁边一个小时;却反而会觉得仅仅过了一分钟的时间。

这就是说,对于快乐的时光,人们总是感觉到太快太匆匆,还没仔细品味,就倏忽翻过去了一页。

“女子书院”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有幸成为第一批女学子的幸运儿,心潮澎湃的坐在了一个花香鸟语的操场上,操场的名字也是郡主定下来的,平常的时候,女学子们必须在这里锻炼一下身体。

从院长到先生到学子到下人,清一色儿的都是女人,看大门的巡逻的都是膀大腰圆的中年婆子,薪水很高,就算是遇到了粗鲁的汉子集体来攻打,也能抡起棍子抵挡一气儿。

最关键是书院的位置,齐家庄的别墅区就在附近,这可都是福瑞郡主的嫡系,些许的风吹草动,齐家庄的村民就能听到消息,现在可根本不会掂着农具前来帮忙打架,家家配备的都是精良的武器,精铁棍不能算违制,可以解释成家里顶门的棍子,不过,谁要是真的不长眼一头闯进来,可都得不到好儿去。

朱阳县的汉子们跟着郡主经受过大大小小的“争斗”,宋浩尔没少做贡献,才让这个县城的男人们多了很多的阳刚之气。

所以,只要有了齐家庄这个坚实的后盾,“女子书院”的安全性就无须担心,更何况齐家庄的里正,现在又编制了一下夜间轮流巡逻的壮年汉子,那就简直到了“夜不闭户”,也能安枕而眠的境界了。

宋好好再次带着白丫丫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现在她做不成“大姐大”了,因为“大姐”太多,十几岁的姑娘们就有足足四十几个。

李薇粗略的按照年龄分了一下班,十七个老嬷嬷就摩拳擦掌的亮出看家的本事了,跟从前定好的一样,按照课程表上课,半个时辰一休息,然后更换下一个女先生。

不过,不但院长职位没从她们之间出,郡主命名的“班主任”的职务,也交给了别人,郡主府出来的大丫鬟穗儿,和两个从登州府镖局里高价聘来的女镖师,就暂时胜任了三个教学班的管理工作。

其实,说白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是“服务”,捎带着也教点自己擅长的东西,宋好好立刻靠向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镖师,一定要做人家班里的学子。

穗儿虽然做事沉稳滴水不漏,这次被放出来,连卖身契都撕毁烧掉了,小姑娘现在是自由人,但终究不如女镖师新鲜不是吗?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跑那么远去聘请镖师来书院,阿圆的回答就是,女子的身体素质普遍不如男人强壮,归根究底是缺乏锻炼,在书院里,来来往往的都是女人,完全可以跑跑跳跳伸伸手脚,女镖师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李薇也没有在开学典礼上提倡什么,完全是“润物细无声”的引导着,一周之后,竟然大部分女学子都开始跟随三个“班主任”进行早起跑步,一个月之后,操场上闲置的健身器材和练武的家伙什,也再也不能称作“被闲置”了,人家忙碌着呢,小姑娘们都喜欢跑跑跳跳踢踢打打的动作,银铃般的笑声,在这里洒下的最多。

这样的时候,嬷嬷们的作用也凸显了出来,半个月回家一次的女孩子,完全可以骄傲的给父母亲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礼仪?您再也不用操心了,王嬷嬷说了,只需要一年,站坐行走的姿态就能化成自然而然的习惯,皇宫里的嫔妃也不过如此。

刺绣?烹饪?都学了,嬷嬷的绣品可是真漂亮呢!

管家?当然要学!“班主任”安排我们轮流当“班长”呢,要负责整整七天的班级纪律,从睁眼到睡觉儿,班里几十个同窗的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