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桃花逐水流-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秋晚宴一如既往的热闹,皇帝几乎忘了她什么模样,见到她时竟陌生得很,让她有些怀疑这是否是两年前那个与自己朝夕恩爱的夫君。不过,**的女人,又有几个不似她这般失落呢?
早早地,她借口身体不适退下席来,没有人多问候她一句,让她也落得自在地回到自己的地方。还是琴音相伴可以让人安静,舒适。
触到琴弦正要弹奏,抬头却望见窗外皎洁的明月,这一刻的月亮也仿佛与她一般孤独,是不是应该出去观赏一下呢?正所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不至如此的寂寞罢。
来到花间,树影婆娑摇曳,阵阵清风拂来,令人心旷神怡。忽见月下人影闪过,辰妃心中好奇,跟随过去,却见到语彤只身站在月下,清辉的月光洒在她小小的身影上,显得那么单薄。
语彤乍见辰妃,莫名的欣喜,也忘记了行礼,只道:“辰妃娘娘,您怎么也在这里?”
辰妃更是心中一暖,这个善良的女孩儿总是让她眼前一亮,因为这一刻,她竟然穿着自己去年的旧衣。
辰妃笑笑,柔声道:“本宫不太喜欢过于热闹的地方,所以提前回来了。秀莲也在这里赏月么?”
语彤不好意思笑笑,道:“其实我刚才已经看见您回来了,心想您应该会弹奏曲子,正躲在这里准备偷听呢!没想到您没有奏乐,倒出来赏月了。”
辰妃听她单纯而真诚的回应,心中骤生出许多暖意来,道:“你喜欢听我弹曲子么?”
语彤点点头,道:“嗯,非常喜欢,比我们音乐老师还弹得好。”
辰妃被她奇怪的赞美逗乐了,道:“那一会儿我弹给你听罢。现在的月光甚是美好,让人不忍离开。”
语彤愈发觉得辰妃亲切,趋前一步道:“是呢,我觉得这月光跟您的琴声一样的美。”
辰妃忍不住莞尔道:“好别致的比喻。可惜这二美不能兼得。”
语彤笑道:“这很简单啊。我们把琴搬到屋子外面不就可以了?”
辰妃喜道:“是了,我怎么没有想到。在院中弹琴,还是头一遭呢。”
当下两人将琴抬到院中,语彤取来凳子请辰妃坐下,自己也紧挨着辰妃坐在她身边,辰妃从未跟别人如此亲近,心中甚是愉悦。
轻拨琴弦,音律便如同流水一般荡漾开来,语彤其实一直都很喜欢音乐,家里的乐谱不少,妈妈曾送给她一架电子琴,让她一直爱不释手,可惜在这古代,除了电子琴就不会什么乐器了,所以才会对辰妃的弹奏如此倾慕。
语彤听得出此刻辰妃弹奏的正是《汉宫秋月》,为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这首曲子很深刻地表现了古代宫女细腻深远的情绪,以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细致地刻画了宫女面对秋夜明月,内心的无限惆怅。
应着此情此景,语彤听得痴了,皇宫,明月,被冷落的嫔妃,还有什么比这一刻的景像更动人心魄呢?语彤凝视着辰妃,只觉得思绪万千,心中徒然增添了许多惆怅,这是她十七岁生命中本来不需要承受的一种寂廖。语彤顿时感觉自己成熟得看透了许多。
琴弦在辰妃手中轻轻颤动着,一声声仿佛拨弄在语彤的心上,那么生疼,又那么淳厚。让她不禁鼻子一酸,落下泪来。
一曲终了,辰妃抬头看着眼眶微红的语彤,不禁诧异道:“秀莲,你可听得懂我的弹奏?”
语彤抬起头,轻声道:“是汉宫秋月。”
辰妃眼中尽是惊奇与赞叹,却不追问,只伸手拂了拂语彤的发梢,道:“丫头,你受委屈了。”
千言万语,此时也抵不过辰妃这几个字来得如此至情至性,语彤再也忍不住了,她轻轻靠着辰妃同样瘦削的肩,刹时一总很久不曾有过的温暖油然而生。
片刻回过神来,语彤抹去满脸的泪水,道:“娘娘,今天是花好月圆月,我们不该如此消沉是不是,我给您唱首歌吧。”
辰妃含笑点点头。
语彤婉转唱起她平时很喜欢的一首《但愿人长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辰妃呆住了,在语彤唱毕后久久不能回过神来,半响才道:“这曲调甚是新奇,但清丽脱俗,卓尔不群,本宫从未听过如此动听的音律。还有这词,秀莲,这可是哪一位高人所作?本宫对音律歌词研究不浅,却闻所未闻呐。”
语彤猛然想起这词本是北宋苏轼所作,离现在足有往后一百多年的历史,如果说出来,必定惹得史册的混乱,是万万不可的。自打来到这古代,语彤就一直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去做出任何改变历史的事情,因为很明显,如果历史有所改变,那么这个世界上将可能不会再有她上官语彤,也就意味着她再也回不去了。
想到这里,语彤连忙道:“这词是我父亲一个朋友所作,他现在已被当作乱党投入大牢了,父亲嘱咐我万不能将此词透露出来,娘娘,你千万要小心,我们不要再谈这词了。”
辰妃只得点头应允,道:“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是这般下场,可怜呐。”
语彤道:“娘娘,你可以给我弹奏一曲春江花月夜么?这首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听着让人心胸舒畅,再也不会沉闷了。”
辰妃现在已不再用惊奇的眼光看待语彤了,这个小丫头委实不简单,值得以后慢慢去了解。她再次拨动琴弦,弹奏中回望语彤,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十三
更新时间2011524 16:24:03 字数:1821
自此语彤终于脱离苦海,辰妃向杂役房管事的把她要了过来,给自己当作随身婢女,二人常在一起研究诗词歌赋。语彤暗自后悔当初的文学历史学得不扎实,不然也可以与辰妃相互切磋。现在只有辰妃当她的老师了,从辰妃这里,语彤学到了很多切身的道理,心中甚是感激。
一日语彤正在房中侍弄花草,忽闻辰妃有书信送到,出门一看,正是她曾鄙夷不已的许文翰。语彤心下厌恶此人,当即揶揄道:“承信郞如此忠诚,怎么还没有升官呢?”
文翰听得不解,这个婢女不但没有如其他人一般痴迷于他,而且看这神态还多有嘲讽之意,当下问道:“不知这位新来的姑娘这般讥诮是何意思?如有得罪,还望多多担待。”
语彤道:“你倒是小心得很,不过也可以提醒你几句,踩着别人向上爬,早晚也会摔下来的,你以后好自为之便是。”
文翰愈发迷惑,奇道:“小人委实不记得什么地方冒犯了姑娘,还望明示。”
语彤见他表面上显得小心,态度却是不卑不亢,更为来气,道:“可人是我的朋友,这下你明白了么?”
文翰恍然,昂然道:“可人姑娘的心意我自明了,不过我早已拒绝于她,文翰虽身份卑微,可也光明磊落,东西是辰妃娘娘的,我物归原主,有何不妥?”
语彤道:“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会害了可人?如果你不领她的情,你大可以还给她就是,又何必直接跑到主子那里去邀功呢?”
文翰道:“物什若是普通,我定当原路归还,不过这是娘娘的东西,文翰不敢多留,也不想再与可人姑娘有任何瓜葛,所以才请娘娘定夺,若是娘娘赏赐于她的,自不会多生事端,若东西是她偷来的,也正好给这些鸡鸣狗盗之徒一点教训。”
语彤见他振振有辞,也没心思再与他讨论一下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对于这种毫无人情味的家伙,天生是无法沟通的。当下只道:“你若问心无愧,就当是我多事罢,再会”。转身便返回堂内,只留下文翰一人站在院内,觉得这个侍婢有些与众不同。
语彤是在初冬时分见到沈云浩的。辰妃对这个胞弟疼爱有加,又对语彤亲如姐妹,自然聚在一起便十分欢喜,语彤感觉云浩与他姐姐一样的平易近人,且浑身上下更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和之力,让她好感倍增。
辰妃姐弟都把她当作是落难的大家闺秀,语彤也告诉了二人自己的真实姓名,只不过没有再提起自己的身世。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虽然明白二人极为可靠,但正因为这样,她才不想让这两人担忧,这件事情并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语彤从来没有放弃过回家的念头,她时常向辰妃和云浩询问一些奇人奇事,但结果都是大失所望,对于仙道异人的事情,他姐弟二人看来并不感兴趣。语彤只得自寻出路,看来还是要到皇宫外面去,才能有更多的机会。
宫外此刻正激流暗涌,再过几日,便是高祖帝刘岩外嫁增城公主的良辰,兴王府此去南越路途漫长,晋王刘晟特意给妹妹挑选了精兵强将,一路护送,而秦王刘玢却只顾着把玩南越国送来的聘礼,毫不理会这场政治联姻的后面已是狼烟渐起。
南越王马殷的用意确实是向南汉借兵,不过大理段氏向来兵强马壮,有着少数民族特有的凶悍与忠诚。这些时日,段氏派来的细作在兴王府活动已久,三番四次阻挠联姻的进行,先是暗杀南越国的使者,后又扮作南越人氏假意对公主图谋不轨,但终究刘岩决心已定,婚期已然在即。
少卿深感强敌已树,再无变化,如今之计只能先静观其变,时刻防范。另一方面,他与云浩在兴王府开办的“唯贤堂”还算渐有名气,各方汇聚的一干文人才子慕名而来,这些文人多是乱世中家园被毁,举目无亲的贤才,流落到民间后苦无用武之地,如今见南汉国日益强盛,以沈云浩等为首的侯爵又用人唯贤,才先后拜于他门下。
唯贤堂效法的是秦公子扶苏开设的举贤堂,少卿与云浩的初衷也只为广纳江湖中的人才,为国家谋策略,为百姓谋福利。表面上云浩为主,少卿为客,实则少卿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
他的身世颇为复杂,母亲乃江南金陵名门,父亲却正是南汉皇帝刘岩。个中原委他已不明,但自小便在母亲教导下养成胸有千壑,壮志待酬的性格。
从三岁起,家中便不时收留一批批流亡人士,让他耳濡目染了战争、帝王与百姓的疾苦,十岁时已经开始显露了机智聪颖的王者风范。
十七岁那一年,吴国被南唐灭,南唐的大将徐知诰是少卿人生中第一个仰慕的英雄,从那时起,他就时时以徐知诰为榜样,希望可以有一番作为。也就在那一年,刘岩颁下太子令,定刘玢为后继者。
少卿与刘玢同年,一心只想暗中辅佐他,但来到兴王府后,才开始感觉到刘玢的无能,甚感心忧。
只有云浩知道少卿的真正身份,二人志同道合,已是生死之交的挚友。唯贤堂开办这大半年以来,二人朝夕忙于公务,虽劳累无比却也乐在其中。
十四
更新时间2011524 16:25:31 字数:1809
这几日城中形迹可疑之人似有减少,不知这些异族人又有什么动作,少卿现在已改变策略,不再干涉公主外嫁之事,只一心一意关注这唯贤堂。只要国家强盛了,便不再惧怕外族的惊扰。
方才展鸿来报,门外有七八人一齐想投于堂下,看样子似乎是一起的,少卿不敢怠慢,出得内堂,只见一干人等正驻足于厅外,个个器宇轩昂,为首的是一位约莫三十上下的青年。青年上前一步向少卿作揖道:“在下循州赵腾逸,这几位都是我的师兄弟。听闻兴王府唯贤堂知人善用,特来投奔,还望爵爷勿嫌弃我等。”
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