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情缘 >

第46部分

铁血情缘-第46部分

小说: 铁血情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本人和他的重要辅臣、强大对手,都要在曲折委婉的故事中,让更多的人认识、传颂。
朱棣五征塞北,最终驾崩疆场,更是可歌可泣,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位君王可以做到,既超越了历史上“五出岐山”的诸葛孔明(小说上是六出岐山),也不逊于名冠欧亚的亚历山大帝。
谁能把五征塞北,演义的如同《三国演义》中六出岐山一般,有血、有肉、有骨?而不是干瘪瘪的,用现代文字,去翻译明史、闲聊和调侃蔡东藩的《明事演义》?才是真正的文学创作、才堪称伟大的作家。
待续




 闲话朱棣3

内阁制的确立和完善,是永乐年间重的要政体,内阁的拟票权,实际就是在大明法律框架下,代表皇权处理政务的权力,由于阁臣起草御批和圣旨的依据是大明法律、国家利益,所以,也可以说,内阁是在代表国家权力处理政务。
除了大明法律和已成定律的礼制等外,国家日常事务的行政,御批和圣旨就是针对具体事件的管理条例和国家命令,朝廷六部就是国家六部,六部颁布的规定和政令,全部要经由御批或圣旨,才能代表国家意志行权(皇权意志)。
这样,内阁的权力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六部的凑报,如果内阁不满意,或者束之高阁、或者直接驳回,六部尚书、侍郎,官品都高过阁臣,但在具体的行政权力上,无疑是低了一等。
在明初,内阁雏形是皇帝的秘书处,因为皇权即是国家权力,所以皇帝的秘书相当于“国家权力”的秘书,是在站在国家一级的层面上处理政务,身份虽然任然是秘书,没有高品级的官阶,但是,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必然越来越高,结果就演变成不成文的规定,必须是大学士身份,才有资格入阁。
内阁成员的高素质和掌实权,带来另一个问题,架空皇权或者以权谋私或者曲解圣意,需要对其权利进行必要的制约,朝廷六部是没有条件和能力来制约内阁的。
皇帝自己太忙、又是一个人,更不可能有效制约内阁,各地府州县、驻军,都远离皇帝,也不可能制约内阁擅权。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宦官,于是,皇帝接触最多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就成了自然的选择。
由司礼监掌管锦衣卫或东厂,是明面上的规定,皇帝在审批内阁递上来的文件时,能咨询和请教的,只有身边的太监了,因为太监不归内阁管、才能不受内阁的制约,说出真实的意见,其余的六部高官,谁敢诋毁内阁?
在这种体制下,延伸出读书人最不喜欢的结果,宦官干政。于是,宦官有极大的机会进言和影响皇帝裁决,朝廷的六部官员和地方大员,不可避免地要去投靠宦官获益,内外勾结由此产生。
皇帝居住在深宫之内,又无暇直接管理六部,全部事务都只遵从内阁的意见,是不是更好呢?皇帝本人应该不会喜欢,他既要自己轻松、由内阁处理事务,又不愿意权力被完全架空,自己成为内阁的木偶。两害择其轻,在不打乱六部、内阁、地方大员的管理框架下,宦官就成为距离皇权更近的参谋人员。
处理政务时,参考宦官的意见,对皇帝是多了一条了解民情、官情的渠道,对宦官来说,是时刻冒着杀头的风险,只要君主更换,参政的宦官几乎必死无疑。对于整个王朝或者国家,到是底好事、坏事?
有一种说法,认为朱棣重用宦官,是因为宦官帮助其奇兵突袭应天府,攻占皇城、成就帝业,这其中的细节,依据是否属实?
本文由。。/提供下载,更多好书可以去。。/
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