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本能地回过头,小螺被挤在四散逃离的人潮中,她焦急地想要去拉住母亲的手,可混乱的人群将她们越分越远,她哭喊道:“娘!”
凄厉惨叫犹如冰冷的水忽然泼在头顶,血的腥味刹那在空气里扩散,白晃晃的光亮晕花的眼睛,是刀光,还是日光?
青州军追着败逃的徐州军一路急奔,溃烂的徐州军慌不择路,只管撒丫子逃命,却将杀得兴起的青州军一步步带入了难民中。倒拽戈矛的残兵像摔烂的豆腐落在泥地里,统统散在百姓中,青州军一鼓作气追锋到底,横手一刀劈下,一片脑门全飞了出去。
诸葛亮的背脊骨不知被什么重物狠狠一击,也许是奔跑中谁甩开的肘子,也许是惊慌躲避时扔出的包袱,也许是被砍烂的马车炸开的横木。
诸葛亮疼得眼前一黑,像落了夜幕。他忍住剧烈的疼痛,用力拨开挡在面前的两个人。
“快走!”冯安终于挤出人群,一手用力地挽住诸葛亮,死命地将他往外拖。
诸葛亮拗不过冯安的力气,有些昏沉的视线渐渐清晰了些,他恍惚看见小螺在人群中号啕大哭,很想伸出一只手去拉她,可他一点力气也施展不出。他被冯安丢上了马车,他蓦地立起身体,趴在车上,高声叫道:“小螺!”
冯安大声道:“坐好了!”他扬起缰绳,一声响亮的摔打后,马车像踩上了风火轮,泼风般冲了出去!
小螺似乎听见了诸葛亮的呼喊,她拼命地向外跑,人潮不断地将她向后推,她被推得摔了一跤,费力地爬起来时,身后挥刀劈砍的青州军离她越来越近。
“安叔,等等她,等等她!”诸葛亮几乎在号叫,满脸都是冰冷的水,不知是泪还是汗。
冯安也不知是没听见,还是根本不可能停,他只用一个肃冷的后背对着诸葛亮,马车越跑越快,犹如烧过原野的火,势头止也止不住。
诸葛亮要哭了,他用一双手去捶冯安的后背:“安叔,救人,我们去救人!”
冯安像耸立在苍山下的一方坚毅的石碑,任凭身后的少年如何哭喊,他始终不动分毫。
诸葛亮把大半个身体都探了出去,他看见小螺向他艰难地迈出了一步,而后冲到她身后的青州骑兵高高地扬起了刀,一道白色闪电将天空割了一个角,带着陨石坠落的能量劈下来,就那样没有一丝儿犹豫地将她劈裂成两半。
热得仿佛岩浆似的腥甜味从诸葛亮的胸口直冲上来,他捺不住那狂躁的宣泄感,一股脑儿全吐了出来。
他依稀以为自己死了,他的魂正在剥离开他的身体,他于是飞了起来,他能看见那原野上刀光掠过后的血色世界,他于是想要回家,想躺在父亲的坟头,沐浴着阳都温暖的阳光,和父亲说一辈子的悄悄话,一辈子呵,美好得连想一想都会在心里乐出花儿来。
可他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仿佛在雾气沉沉的沼泽地里盘桓,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他渴望回归的家应该往哪个方向走。他孤孤单单地找了很多年,总是找不到,最后他放弃了,他老了,要死了,他只能将自己埋骨他乡。他在临死前怀念着故乡的脸,却模糊得只剩下父亲坟头的一捧草。
他用一只手拍着车厢,一下又一下,渐渐地,他失了力气,他像一滴水,从高高的天上掉入深潭里,毫不挣扎地把自己埋葬了。
※※※
太阳升起来了,郊野被白炽的阳光笼罩,仿佛浸在一泡水里。
诸葛亮从昏睡中醒过来,映入眼帘的是浸在一片金光里的冯安的背影,他用手挡着眼睛,喃喃道:“安,安叔……”
冯安仍在催赶马车,这一夜这辆马车一直没有停,也不知到底狂奔了多少里路,诸葛亮每每从昏厥中苏醒,看见的总是冯安挺直的后背,动也不动,便是那坚实如长城的后背,让诸葛亮觉得心里安全。
马车堪堪停了,冯安的后背终于颤抖起来,他似乎悠长地叹了一口气,而后,一头栽了下去。
诸葛亮大惊,他不顾一切地跳下马车,双手抱住冯安,一气地乱喊:“安叔!”
冯安微微睁开眼睛,嘴唇费力地翕动着,却发不出一丝儿声音。
诸葛亮看见冯安的一双手已被缰绳勒出了深深的血痕,双手指拇僵硬地蜷曲着。他轻轻地捋了一下,却不能扳动分毫,他吓极了,眼望得荒野四边无人,寂寥的风从天尽头肆虐而来,这茫茫天下仿佛只剩下他们两个,深刻的无助袭击了他。
他哭了起来,央求道:“安叔,你别死,别死……”
冯安挣扎着耸动着喉结,终于哼出几个字:“安叔,不,不会死……”
诸葛亮死命地扶起冯安:“我们走,走……”他使出全身的力气,想将冯安背在身上,可才将冯安的双手搭在肩上,一队人马风卷残云似的掠地而来。
躲是无地可躲了,所有压抑的情绪疯狂地蹿上来,诸葛亮忽然像是被激怒了,他左右看了看,从地上捡起一根扎手的木条,横死以赴的心撑起了他,他像壁垒般挡在冯安身前。
人马拉住了冲势,却看见一个双眼通红的少年手持木棒,仿佛一头小豹子,守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壮硕汉子。
领头的小校打量了诸葛亮一番:“不成,小了,不是上战场的料!”
旁边的士兵道:“走吧,瞧这少年的摸样,定是躲避曹军的徐州百姓,吓得可怜见的,怎么上战场!”
小校叹道:“我们兵力不足,不得已从流民里临时招募,这一路上,虽也募得些青壮力,到底人太少。”
士兵道:“那也没法子,都是平头百姓,刀也没拿过,便是驱上战场,只怕也难阻挡曹军的锋芒。”
正说话间,一声高亢的牛角号震耳欲聋,随着这响遏行云的号角声,远方有黄黑的烟尘像被炸开了一般,腾起了满天的雾霾。
小校惊道:“曹军来得好快!”他迅速掉转马头,才走了两步,又回头对诸葛亮道,“快走吧,要打仗了,去躲起来。”
诸葛亮愣愣地问:“你们是谁?”
小校有些惊异,一个落难少年于途中猝然遇兵,不仅没有惧色,还敢开口质问,他心底称奇,也不隐瞒,老实道:“我们是平原相部勒之兵,特来驰援你们徐州。”
一个士兵眨巴眼睛:“平原相刘备,听说过吗?”
诸葛亮茫然地摇摇头,“刘备”这两个字太陌生,他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仿佛听闻了一句虚无缥缈的诺言,他连真假也不能辨别,以为他这辈子都不会和这个陌生人扯上关系。
小校大笑:“不知道你还问!”他挥起手臂,领着手下一拨人,赶马朝牛角号响彻处飞奔而去。
诸葛亮回过神来,他把木棒一扔,道:“安叔,这里不安全,我们找个地方藏起来!”
冯安稍稍缓过气来,他虚弱地点点头,诸葛亮四边张望周遭地形,此处南高北低,地势平缓少有起伏,唯有南面有一段缓坡。他想了一想,一手扶冯安,一手拉马车,一步步登上那道缓坡,直走到了最高处。他先扶了冯安躺好,再解开马辔马辕,坐骑一夜奔腾,一骨碌卧在草堆里,却连打滚的力气也没有了,待得一切收拾停当,已是累得大汗淋漓。
脚下忽然抖动起来,仿佛有一把巨大的锯子在搅动地心,那远端的烟尘呼啸着越来越近。诸葛亮迅速地伏下身体,两手紧紧地攥着一把草,小心地把目光抛去坡下。
两支军队在坡下的平原上狭路相逢!
诸葛亮的一颗心几乎要跳出嗓子眼,脸上满是滚烫的汗沫子,紧张得大气也不敢出。他小心地吞了一口唾沫,吞入的却是火辣辣的滋味,像有一根热刺从喉咙捅穿了心脏,汩汩的血自心口冲上眼睑,双眸充盈了疼痛的血。他眨一下,那血便流出了眼睑,他只是把全身的力气都凝聚在手掌,竟将两把草连根拔起,自己却浑然不觉。
漫漫黄尘遮天蔽日,一支军队从东往西奔来,当先是一面迎风招展的大纛,上面墨刺着一个硕大的“刘”字;另一支军队由西往东驰骋,应是曹军。
在平原之上,无法据险而守,这支曹军不得不列阵而战,于是号令骤下,曹军团团而围,侧翼向中央迅速回缩,仿佛是收干了水分的布条,中心越缩小,边缘越坚硬,密集成了一个方块阵型。前排士兵把手一举,尖利的长矛直直地伸了出来,把贸然冲在阵前的刘军士兵扎了个透心凉。
这时,刘军阵营里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咚隆鼓声。
无数辆战车霎时从四面八方杀入战场,驾车的战马被蒙了眼睛,驭手甩动长鞭狠命击打,一时马踏黄尘滚滚如潮,在接近曹军之前,驭手从车上奋身跳下,那战马却一鼓作气冲入了缩紧的曹军中。外层的密集长矛挑断了战马的胸腹,在血喷出的一刹那,战车因为惯性而继续冲向前,须臾便把这战阵撞出了许多缺口,有些战车虽在冲撞中破裂了,那烂了的沉重车厢还是砸碎了曹军士兵的头盖骨。
又一阵急切的鼓声如暴雨落瓦,这是敲响了第二遍进攻鼓。
被战车一阵横冲直撞,曹军阵型渐渐散乱,而刘军中再次分出了一队百人骑兵,如同咆哮的洪水卷向了曹军。曹军中军号令乍起,立时前军跪射,后军立射,然而骑兵冲击太快,又是近身作战,弓弩根本派不上用场,虽勉强射倒了一排骑兵,仍眼睁睁看着狂潮卷尘而来,如入无人之境,不过片时,曹军阵型完全被冲乱了,兵卒乱跑一气,多被骑兵的利刃砍掉头颅。
第三遍鼓声敲响了!
这一次刘军步骑齐上,步兵跟在马后,凭着骑兵的冲锋力量,据短刃四面砍杀,杀得曹军四散奔跑。但刘军并没有杀入乱阵中,却从两翼斜向包抄,把已乱了阵脚的曹军一小队一小队分割击杀。
曹军溃败得不成样子,三轮冲锋早把那阵型撞得七零八落,刘军阵营里的一个黑盔将军一马当先,长矛用力一栽,将中军持旗小校挑于马下,单手夺过大纛,呼呼地在半空中使劲挥舞。
“夺旗了!”黑盔将军吼声如雷,兴奋的喊叫传遍平原,激荡得刘军士卒杀心更胜了一倍。曹军大势已去,曳甲执兵仓皇逃去,在原野上丢下了无数具尸首。
刘军大纛徐徐飞起,一位绛红披风的将军策马驰出,阔大的风扯着他的披风,可是离得太远,看不见他的脸,只觉得像一团明亮的火焰,在战场上格外惹眼。
诸葛亮看得呆了,心里却想起了几句话:“地平而易,四面见敌,车骑陷之,敌人必乱。敌人奔走,士卒散乱,或翼其两旁,或插其前后,其将可擒。”
这是老人借给他的《六韬》里的兵法要诀,他和老人曾撮土为山,在自制的沙盘上虚拟战场,摆过《孙子兵法》里的九地,《六韬·豹韬》里的八地,模拟过天罗天井天陷诸般死地,设想过无数种绝地逢生的奇策妙计。但那毕竟是纸上谈兵,总比不过这发生在眼前的实战,血腥而真实,让他既害怕又兴奋,少年躯壳里隐藏的热血被瞬间激发,他甚至想冲入阵中,拿起刀戟斧钺,和那些年轻士兵并肩作战。
平原刘军一分为二,一队打扫战场,一队穷追敌兵不放,两支队伍越拉越开,中间竟落出了巨大的空隙。
诸葛亮干干地呵出一口热气,心里却莫名地觉得那里不对劲,不自禁地发出一句惊呼:“不好……”
这声惊呼方一出口,缓坡西侧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