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未来列强 >

第6部分

未来列强-第6部分

小说: 未来列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没有美国的军事支配地位,很难设想中东局势能平静下来。正因为如此,美国军队将会留在伊拉克。但如果以为能够从外面把一个有效的民主制度强加于一个阿拉伯国家或穆斯林国家,那是一种传教士式的幻想。这样一种企图将继续遭到抵抗,并将继续引发恐怖主义。美国越早放弃这种幻想越好。美国如果继续坚持这种幻想,就越是无意中在加强敌对情绪,而这种敌对情绪不仅仅是阿拉伯—伊斯兰恐怖主义散布的。
也许以下的做法更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那就是华盛顿一方面公开宣布它的利益所在:第一,保持石油的连续供应;第二,确保以色列的安全;第三,防止更多国家搞核军备;另一方面不再发表诸如“邪恶轴心”、“无赖国家”等侮辱性言论,因为此类言论使得美国在该地区政府中的朋友们更难反击阿拉伯和伊斯兰的原教旨主义。现在几乎所有伊斯兰战斗组织的领导人和宣传家都把巴勒斯坦人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
在大多数阿拉伯人民看来,美国如果能在以阿争端中起到促成和平的作用,它就会受到尊重。在许多阿拉伯人和非阿拉伯穆斯林的眼里,被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状况是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险恶用心的证明;与此同时,这场争端还被许多反对党领导人利用,成为他们反对同美国合作的本国政府的内政斗争工具。自1967年以来,后来又一次是萨达特促成以埃媾和以来,美国一直不愿认识到,如果没有以巴和平,美国的一切努力都不能使中东局势平静下来。另一方面,在约旦河西岸建立巴勒斯坦国,包括依靠美国和国际部队的长期驻军为巴以提供必要的安全保证,仅此一项还不足以稳定中东局势。对美国而言,要达到和保证这些战略目标,无论如何都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但如果以巴冲突悬而不决,这项任务会变得更加困难,甚至可能无法解决。
凭着华盛顿同耶路撒冷、开罗、利雅得、阿曼和安卡拉政府之间的友好关系,看来美国的军事手段和财政手段任何时候都足以为这场冲突找到一个逐步解决的办法。尽管以色列已在境外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起了大量的居民点,这个选择在一段时间内对美国来说还是可以考虑的。此外,这场争端的解决还能为美国的长期驻军提供理由。
当然,中东地区各国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大量存在的社会、经济弊端,人口迅速增长以及由此引发的内政动荡,这一切不可能随着以巴媾和而得到消除。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是如此,富油国伊拉克、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也是如此。特别是世界头号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显得尤其危险。极端保守的瓦哈比派政府对美国表现得很合作,同时却资助伊斯兰恐怖主义的一部分头目。许多伊斯兰战士来自沙特阿拉伯,美国迄今装作不知情。实际上瓦哈比王朝与美国之间存在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同盟。但瓦哈比家族的宗教狂热与掌握伊朗最高权力的什叶派教士并无原则差别。沙特阿拉伯的内政发展很难预测,美国能施加的影响是很有限的。但由于美国以至全世界的石油供应今后几十年都高度依赖沙特阿拉伯,美国对沙特的外交面临着极为棘手的任务。
美国的精英们不能再长期回避作出抉择了:要么对伊斯兰表示尊重和愿意对话,要么就是不同文明的冲突。在美国历史上,政治阶层从来没有比较深入地研究过伊斯兰世界宗教和穆斯林问题。以色列同其邻国的四次战争在美国——也在德国——引发了对以色列的巨大同情,但并没有导致对伊斯兰的敌视。对美国人来说,伊斯兰离美国要比离欧洲远得多。随着美国和国际社会多次试图推动和平进程,这一距离逐渐有所缩短。
伊斯兰恐怖主义“基地”组织的袭击一下子引起了对伊斯兰的密切关注。人们在对恐怖主义表示正当的忧虑并决心予以反击的同时,却没有去更好地了解伊斯兰,了解它的基础和历史。这就产生了一种危险,即人们对伊斯兰作为世界宗教同某些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和集团不加区别。如果肤浅地把伊斯兰宗教等同于恐怖主义,就会引起对伊斯兰的普遍敌视,就必须估计到伊斯兰方面也会同样地作出简单化的反应。如此的彼此升级,不仅会给美国以至整个西方,也会给60个伊斯兰国家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伊斯兰恐怖分子则会欢呼胜利。
因此,整个西方、特别是领头的美国,有必要仔细地区别对待。首先应当这样做的是大众媒体和政治家。小布什总统和罗马教皇不久前象征性地访问了一所清真寺,这样做是很正确的。但是两只燕子还不能说明夏天已经到来。与欧洲人相比,美国人在普遍尊重伊斯兰方面做得更差。这里讲的尊重是指尊敬和认可的意思。这是一项需要有高度政治素质才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伊拉克战争又激起了额外的感情冲动。对伊斯兰的精神领袖也应该要求他们作出相应的努力。双方都不妨从那些体现宗教宽容的光辉范例中吸取教益,如10世纪穆斯林统治下的科尔多瓦、13世纪基督教统治下的托莱多,〖ZW(〗Cordoba; 西班牙南部城市;Toledo;马德里西南方城市。以上两地历史上曾受来自北非的摩尔人的统治,有伊斯兰文化与基督教文化融合的遗迹,现均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译注〖ZW)〗那里曾经作出过绝无仅有的文化和科学成绩,为文艺复兴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无论美国和西方的政治家何去何从,也无论穆斯林国家的精神和世俗领袖如何处世行事,美国必须认清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这个问题有可能在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情况下变成一项世纪性的决策,它将决定伊斯兰与西方的长期关系如何发展。此外,美国和欧洲之间由此可能出现一条新的鸿沟,因为欧洲接纳了几百万穆斯林,几亿穆斯林生活在与欧洲接壤的地方,所以欧洲人必须远比美国人更加关心同穆斯林的睦邻关系。美国对世界大国俄罗斯的战略同样也模糊不清。自从伊斯兰恐怖主义进入美国以来,美国对血腥的车臣内战的谴责几乎完全停止。从叶利钦手里接过这场毁灭性内战的普京,对伊斯兰分离主义起义进行了反击,尤其是他在阿富汗问题上的表现,使美国对俄罗斯采取了明显较为友好的态度。这种态度其实在1997/1998年就已显露。当时成立了一个北约和俄罗斯联合委员会,俄罗斯被邀请参加所谓的世界经济(7强/8强)峰会。此外,从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时代起,双方就共同关注防止进一步扩散核武器,将来还会继续关注。美国的对俄长期战略思想在克里姆林宫和俄罗斯将领们看来起码是矛盾的。单是北约在中欧东部的扩大(特别是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就不得不引起俄罗斯的疑虑。现在美国又在外高加索、伊拉克、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军事基地,加之土耳其几十年来已经是战略上很重要的北约成员国。今天俄罗斯看到自己在西部和南部被美国据点所包围,前苏联的领土安全带已不复存在。如果华盛顿同时谈论什么美国是中亚的前苏俄共和国、如今的中亚主权共和国的“保证国”时,莫斯科就会想起美国早在90年代就曾扬言,美国对“欧亚大陆”的霸权是“地缘战略的绝对需要”(布热津斯基语)。


第二部分:美利坚帝国美国的战略选择(4)

在莫斯科看来,美国的对俄战略是扩张性的,因而必然会引起疑虑。客观地看,自苏联解体以来,美国的对俄政策屡有变化,总起来说可谓模糊不清。美国应该认识到这个事实并加以改正。它还应当认识到,美国要求有权打先发制人的战争,这一点深深触动了俄罗斯在维护《联合国宪章》以及主权国家不容侵犯这个原则上的切身利益。华盛顿还要明白,一旦美国真要超出伊拉克范围实现打先发制人战争的权利,那么俄罗斯作为世界核大国原则上也会认为自己有权进行预防性的干涉。美国在一定时期内是惟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还是承受不起同世界核大国俄罗斯进行一场严重的冲突。
美国也承受不起同中国这个世界核大国发生严重冲突。在维护《联合国宪章》和主权国家不容侵犯这个原则问题上,中国的战略利益同俄罗斯完全一致,也几乎同所有的欧盟国家一致。除此之外,美中之间还有一系列战略上的利益矛盾。美国在日本、太平洋地区、朝鲜半岛的大量驻军,美国对台湾的军事装备,美国核导弹装备的多样化以及近来在中亚地区的驻军,所有这些活动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引起了中国的疑虑。双方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敌视也朝着这个方向发生作用。不过最近几年可以感觉到某种程度的缓解。在中国人眼里,美国的对华长期战略是看不透和危险的。美国人同样也看不透中国的长期战略。日本人觉得中国危险,因为中国拥有核导弹。
70年代初,美国通过尼克松和基辛格向中国开放之后,早在里根当政时期华盛顿就考虑到,美国与之打交道的是一个未来的实力政治对手。在老布什执政期内,这个观点——特别是通过切尼和沃尔福威茨——被进一步发展了。此后克林顿虽然讲“战略伙伴关系”,但小布什上台初期把这个概念换成一种敌视的语调,它使美国可以作出任何选择。2001年上半年,美国似乎真有挑起一场对中国的冷战的现实可能。“基地”组织进行袭击以后,反击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斗争似乎导致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急转弯,转向同中国进行更广泛的合作,而北京也在外交上支持反恐斗争。两国迅速增长的对外经济联系促进了互相接近。不过,这种缓和并不能消除中国的疑虑。中国担心美国完全有可能再次改变其对华政策,重新企图遏制中国这个实力政治对手。
中国的疑虑因美国对台湾的一贯支持而一再加深,而华盛顿的国会在支持台湾的言论上经常比历届政府走得更远。由于时间对中国有利而对台湾不利,从长远看中国和台湾有可能举行谈判并达成中间解决办法。这种前景并不触犯美国的基本利益,所以台湾问题的和平处理和逐步解决看起来虽然是费时的,但比起和平解决以巴冲突困难要小得多。不管怎样,美国的政治阶层应当明白,一旦因台湾问题发生冲突,中华民族的大多数人会支持共产党领导。也许美国人也应该问问自己,如果中国侦察飞机定期沿着美国太平洋海岸飞行,并且像不久前在中国海岸发生的情况那样同美国的截击机相撞,美国国民会作何种反应。
在朝鲜核武计划问题上,美国和中国的战略基本一致,双方出于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希望阻止那个在双方眼里琢磨不透和难以揣度的金正日搞核军备。双方迄今的做法大不一样。长期以来美国似乎指望朝鲜政权发生变化,把朝鲜称为“无赖国家”、“邪恶轴心”的一端。中国和韩国、日本一样,担心朝鲜半岛(朝鲜政权)发生崩溃会给自己造成无法估计的后果。韩国在其前任总统金大中的领导下曾推行“阳光政策”以求缓和,但遭到华盛顿的反对。中国通过供应粮食帮助朝鲜免遭饥荒。在邓小平时期,中国对平壤的政治影响几乎等于零,到最近几年才稍微有所扩大。东京则感到危险迫在眉睫,因为1998年金正日曾发射导弹飞过日本列岛,并于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