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 >

第12部分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第12部分

小说: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雍城(今陕西凤翔县城南)本来是秦国国都,也是秦人发迹之地。这里地处关中平原西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是通往西北的咽喉要地。早在春秋时期秦人的祖先就来到这里。这里作为秦国国都近300年。雍城有许多著名的宫殿,建造的气势宏伟,后来虽然迁都(先迁栎阳,后迁咸阳),雍城并未被废弃,一直被视为祖宗的故居,凡是举行祭祀祖先的各种盛典,都在雍城举行。历代国王及后妃、贵族死后,也多埋在此地。



由于雍城有这样好的条件,赵太后感觉到这里可以躲开人们的视线,她是自己来的吗?不可能,她是带着嫪毐来的,她来雍城的目的就是为了继续与嫪毐寻欢作乐,怀孕生子。果然,赵太后来到雍城,又怀孕了,又生了一个儿子!嫪毐得意忘形,还和太后商量说:“若是秦王死去,就立咱的儿子继位”。真是狂妄至极。



至此,嫪毐和赵太后关系已完全暴露,不仅宫中,连咸阳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了。事情正在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嫪毐利令智昏,自以为有太后的支持,可以在朝廷上为所欲为了。眼看着嬴政亲政的年龄就要到了。嫪毐想在嬴政亲政之前,先下手为强,以武力夺取政权,对嬴政或取而代之,或使之成为傀儡。他利用在宫中出入自由的便利,培植私人势力,拉拢死党,纠集了一支力量,准备伺机发动政变。







嫪毐是个假宦官,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他的活动早已被人发现,并报告了嬴政和吕不韦。嬴政和吕不韦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呢?



先看嬴政。他这时已即将亲政,他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冷静,没有任何表示。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他手中还没有掌握实权。朝政大权在吕不韦和太后(实为嫪毐)手里。眼下,他只能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等待亲政后老帐新帐一起算。



吕不韦呢?他面对嫪毐的猖狂,心里十分矛盾,论他的权力和手段,完全可以将嫪毐除掉。但是,他犹豫了,他的私心太重了,他有侥幸心理。他担心嬴政亲政后自己的地位不保,他觉得,如果嫪毐叛乱成功,可以阻止嬴政亲政,到那时,他再组织力量平定嫪毐,进而独掌秦国大权也为时不晚。如果叛乱失败,他可借嬴政之名,对嫪毐穷追猛打,清除其残余势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出于这些想法,吕不韦对嫪毐的举动既没有支持也没有明确反对,持观望态度。虽然吕不韦和嫪毐不是一伙,但他以商人乘机捞一笔的投机心态对待这件事,实际在客观上起了支持嫪毐的作用,这是吕不韦政治生涯的又一败笔。



嬴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嬴政22岁,这年四月,嬴政离开咸阳,去雍城,他要在先祖的故地举行加冠大典,他要正式亲政了!



加冠是西周以后确立的一项重要的礼仪制度。周代规定,士人20岁进入成年,可以任职当官,可以生子。为表示进入成年,在20岁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称加冠礼。在仪式上要由长辈为其戴上一顶标志成年的帽子,因此古人将20岁称为“弱冠”。



同样,天子也要搞加冠礼,不同的是加冠的年龄。各国不一样,如周文王12岁加冠,春秋时期不少国君12、3岁就已加冠。令人不解的是秦嬴政13岁即位,为什么到22岁才加冠?而比一般人晚2年?我们认为,吕不韦把持政权,他不愿意让嬴政过早亲政。嬴政亲政虽然晚了些,但毕竟熬出来了,毕竟平稳接班,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第29节:第六讲 吕不韦死亡之谜(4)




加冠礼在雍城的蕲年宫隆重举行,嬴政戴上了冕,吕不韦将大权交给嬴政,秦国历史开始了嬴政亲政时代。



然而加冕仪式刚结束,就传来了嫪毐在咸阳叛乱的消息!



原来,嫪毐见嬴政率领文武百官离开咸阳后,就感觉自己的末日已到,他和太后的丑闻已经传得满城风雨,等嬴政回咸阳,等待他的肯定是死路一条,至于太后,那毕竟是嬴政的生母,嬴政不会对母亲太绝情。而嫪毐,不过一个市井无赖,嫪毐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也许还有成功的机会。



嫪毐利用伪造的秦王和太后的调兵令,组织了一支军队,出咸阳,向雍城进发。出城没多久,就碰上了雍城开出的秦军。一场大战,叛军抵挡不住,赶忙退回咸阳。嫪毐的叛军是一群乌合之众,武器装备和秦军无法相比,很快就被秦军打败。嫪毐等一批头目趁乱逃走。



不久,嬴政率领众朝官回到咸阳。回咸阳后,嬴政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嫪毐反叛事件。他下令:“凡参加平叛有功者,皆按功劳大小拜爵。”另外,设重赏捉拿嫪毐等叛乱头目:“凡能生擒嫪毐者,赏钱百万;击毙者,赏钱五十万,擒杀其他党羽者论功行赏。”



经过大力搜捕,这年九月,嫪毐及其党羽都被抓住。嬴政对嫪毐及其党羽的处死用的是“车裂”的刑罚,就是将服刑者的四肢和头颅分别拴在五匹马上,五匹马各朝一个方向,一声令下,刽子手猛力抽打烈马,使之快跑,瞬间,活人就被撕成五块,这是对罪人最重的惩罚。嫪毐和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也被杀掉。嫪毐还被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他的食客们都被没收财产,迁往蜀地。



嬴政对母亲赵太后不敢用刑,毕竟是亲娘,但也不想见到她,将她囚禁在雍城棫阳宫,限制行动自由。天下的孩子哪有不爱自己的母亲?按说秦嬴从小跟着母亲颠沛流离,东躲西藏,母亲千方百计护着他,使他保住了性命,嬴政应该对母亲最有感情。而他最缺少的是父爱。不过这位赵太后也太给嬴政丢脸了。致使秦始皇的内心受到极大的伤害,甚至使他对女人产生了偏见。比如,秦始皇后来就没有正式立皇后,成为千古之谜,他为什么不立后?



学者们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秦始皇的个人性格及家庭环境之影响。 由怨母而仇视女人的心理阴影,使秦始皇长大后在婚姻能力上未能健康发展。宫中众多女人,仅仅是为满足他的生理需要。由母亲行为而造成他对女人有一种偏见,就是女人不能掌权,不能有地位,这可能秦始皇未立皇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看吕不韦。从以上嫪毐叛乱被镇压的过程中,我们找不到吕不韦的身影了,他到哪儿去了?



根据史书记载推测,第一,嬴政去雍城举行加冠礼,吕不韦跟随去了。这是因为他是丞相,朝廷最重要的大臣,必须要出席。另外,他还是长辈,也可能嬴政的帽子还是他给戴的。



第二,秦嬴政刚举行完加冠礼就传来嫪毐叛乱的消息,这是秦嬴政亲政后处理的第一件事,他果断决定,坚决镇压,但没有派吕不韦率兵前往,而派昌平君、昌文君两位大臣,说明他不放心吕不韦,并开始冷落吕不韦。



精明的吕不韦看到没有派自己去平叛嫪毐,就知道自己已失去了秦嬴政的信任,那部改一字赏千金的《吕氏春秋》也不会对秦嬴政有什么作用了,他感到自己的政治生涯该谢幕了,能够保全自身就不错了!



自嫪毐失败后,吕不韦内心深处的恐惧感就日甚一日,于是开始收敛锋芒,极力做出超脱的样子,不再到处讲话,出头露面了。



对嬴政而言,镇压嫪毐远比处置吕不韦和母亲容易容易得多。嫪毐不过是一个靠赵太后起家的政治暴发户,一个市井无赖,他在秦国没有根基,镇压嫪毐叛乱,这场风波也就过去了。吕不韦则不是,他是秦国的三朝元老,从秦昭王时(前257年)就来到秦国,秦庄襄王(异人)时开始任相,掌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对于秦王嬴政来说,吕不韦又是“仲父”,辅佐朝政近10年,至于吕不韦是不是自己的生父,他也是心知肚明的。





第30节:第六讲 吕不韦死亡之谜(5)




这里要必要介绍一下关于秦始皇长相。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尉缭有一段话,把秦始皇说的丑陋不堪,其原话是: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这里既有对他长相的描绘,又有对秦始皇心理性格的推测。尉缭是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姓失传,名缭。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因称尉缭。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今存《尉缭子》24篇,近万言。尉缭最初不愿意在秦国,他看不起秦始皇,所以说了一番歪曲、丑化秦始皇的话,不足以证明此话的真实。



有的学者依据这几句话,认为秦始皇出陋不堪。如“鸷鸟膺”是现代医学中的鸡胸,“蜂准”是马鞍鼻,“豺声”表明有气管炎,这几项都是生理上的残缺。



我认为关于秦始皇的长相还要认真探讨。在《太平御览》中,有一条记载:“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准,长八尺六寸,大七围。” 虎口,日角,大目,隆准,是说雍容轩昂,是古代相书中典型的帝王之相。秦始皇的个子很高大,长八尺六寸,这有多高呢?秦制一尺约合23。1厘米,折合计算,秦始皇的身高有1。98米。一围约等于旧尺的5寸到1尺之间,7围大约在1。20米左右。如果此处记载属实的话,那么秦始皇是一个矫健魁伟的大男子。



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中认为秦始皇应该是英俊漂亮的。他说,(秦始皇)并不如后世所想象的他是生长着一幅严肃得可怕的面孔,假如他多少有些父母的遗传,他应该是一位英俊漂亮的青年。(图片:秦始皇像)



至于秦始皇究竟长得怎么样,还将讨论下去,当然真正的谜底是要到秦陵开掘后,发现了秦始皇的尸体才会清楚。



鉴于嬴政和吕不韦的特殊微妙关系,秦王嬴政可真犯了难,怎样处置吕不韦呢?《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治法”。这意思是说,秦王心里很矛盾,本来想杀掉吕不韦,但考虑到他是侍奉先王功劳极大,又有许多宾客辩士为他求情说好话,秦王不忍心将他绳之以法。这也证明他和吕不韦确有相当多的感情色彩。他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残酷的政治斗争现实终于使秦王嬴政跳出了情感的圈子,他想到,吕不韦养了那么的宾客游士,其中不免会有高人,他在秦国经营了这么多年,不少人为吕不韦歌功颂德,如果不及时动手,恐怕日后势大难治。在处死嫪毐一个月后,他下了一道命令:“免去吕不韦相国之职”。秦始皇的举措,清楚地表明他是一个以政治利益为上,敢于割断亲情的政治家。



在罢免吕不韦相权的同时,他对母亲却动了宽容之心。



嫪毐事件后,他将太后囚禁在雍城,限制行动自由。他实在不想看到这个使他丢尽面子的女人了。一些游士宾客得知此事,设法劝嬴政,还是迎太后回咸阳为好,嬴政大怒。《说苑·正谏》记载,他说:“谁敢以太后事规劝我,我就用乱刀砍死他,讲荆棘铺满他的脊背和四肢,把他的尸体堆积在城门之下!”果然,他一连杀了27个劝谏的宾客游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