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奠基者-部长与国家 >

第4部分

奠基者-部长与国家-第4部分

小说: 奠基者-部长与国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借助鸦片一次又一次地逼着慈禧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金田起义后的太平天国革命席卷南方,清政府天天收悉的是危机报告。但这一天,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冒牌上校德雷克拿着银行家汤森的1000美元,在乔治·比斯尔的命令下,用中国人发明的、后传至欧洲的钻盐井的钻塔,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的一块农田打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油井,并且在钻至69英尺时,地下冒出了油。“打到油啦!”消息像野火似的传遍四方,个个梦想着发财的美国人完全被宾夕法尼亚州的这一惊天动地的喜讯所吸引。拥有油井的投资人乔治·比斯尔给妻子这样写道:“所有这里的居民都发狂……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激动人心的事。整个西部的商人都拥到这儿,以惊人的价钱购买可能打出石油的土地。”泰特斯维尔油矿的开发,使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瞬间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这个正在崛起的国家也从此进入全球的列强舞台,不再是以往扭扭捏捏、底气不足的三流国家形象。一个创造与赚大钱的时代、一个借助于资源并控制整个命脉的时代、一个向工业社会源源不断输入“工业之血”并使其充满活力的时代到来了——美利坚拥有了比老牌欧洲帝国用蒸汽机动力推动工业社会更简单、更便宜和更具前景的动力源,他们不用再依靠别人的力量来支持发展自己的新生国家,相反,所有的人都想学习他们对“石头里流出来的油”的开采经验。美国人得意洋洋——这个专利只属于我们美国。但缔造这个专利的乔治·比斯尔与开国大帝的乔治·华盛顿在能力上无法相提并论。泰特斯维尔油矿才经营不到10年,他就破产了。一个先天不足的弱者破产,并不是件坏事。1865年2月的一天,一位伟大人物出现了,他就是后来影响美国工业发展史和推进美国国家强盛的重要人物洛克菲勒先生。那时这位纽约乡村出身的小商人只有26岁,但他的一双冷森敏锐的蓝眼睛却格外能够判别事物。他在拍卖场上将乔治·比斯尔他们缔造的、又行将维持不下去的石油开采业盘到了自己的麾下,从此开创了“洛克菲勒石油王朝”的历史,当然也等于是创造了19世纪末、20世纪整个时代的美利坚强盛历史——这绝对不是夸张之语。洛克菲勒石油王朝的建立,使美国的工业和商业产生革命性的巨变,洛克菲勒也很聪明,那时他的标准石油公司几乎主宰着美国工业,好比现在的比尔·盖茨的计算机软件王朝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力。加上洛克菲勒又极其聪明,他把“多余的零花钱”不断捐献给社会,他资助建立了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等大学遍布整个美国,孩子们唱着“洛克菲勒真好”的歌,享受着他给予的恩赐。当然,支撑美国两个党派的民主党和共和党自然也得到了他洛克菲勒石油王朝的一笔笔竞选款,虽然他们都一边接受一边还不断地骂他——骂他的目的是为了从他那儿获得更多的资助。100年后,发了大财的比尔·盖茨不也遭受过同样命运吗?我们还清楚记得前几年白宫不断借理由起诉比尔·盖茨的公司是什么什么垄断,最后总是让比尔·盖茨往白宫国库里多送点钱算了事嘛!罗斯福起家没有离开洛克菲勒王朝,而二战时期的美国趁着欧洲的混战,不遗余力地将手伸向中东和非洲的目的,就是那儿有丰富的石油。美国人真逗,那些最嫉恨他们的国家如伊拉克、伊朗、利比亚,还有大国苏联,他美国人却又总跟这些国家关系搞得最火热,仍然这句话:因为那里有石油。100多年后的今天这种情况仍然丝毫没有改变。美国国家的喜怒哀乐和强盛称霸,始终与石油关联着。

美国靠着石油发迹。我们中国呢?中国不仅有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而且还有像钻盐井这等让美国人改变国家命运的大技术喔!可我们为什么如此贫穷和衰退呢?早在西柏坡时的毛泽东已经不止一次开始这样感叹和深思了: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我们为什么最后竟然远远地落在一个只有二三百年发展史的西方国家之后?

真不能小看这黑乌乌的“洋油”喔!毛泽东看完美国的发迹史,不由得一声感叹。

中国必须摆脱“洋油”,要有自己的工业之血!毛泽东抱定信仰。

为这,在日理万机创建“人民公社”的乌托邦式的共产主义社会时,毛泽东关注石油工业的发展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可以说是他使人民共和国在之后的近半个世纪里所下的两着最重要的棋,另一着棋是他亲自钦定的“两弹一星”。前一着妙棋,再具体些可以归结为日后毛泽东决策开发名扬天下的“大庆油田”及其他的大建设。

共和国成立之后,在毛泽东的国家建设大账上,他早已把中国所面临的用“洋油”局面扔到太平洋去了。

为此,毛泽东在宣布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18天,便以中央人民政府的名义签发了成立国家燃料工业部的命令,并亲自提名资深工业革命家陈郁为部长。新成立的燃料工业部在第二年便设立了石油管理局,著名地质学家、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的发现者和开拓者孙健初先生被聘为这个局的勘探处处长。“茫茫大地,何处找油?”1950年8月6日,西北石油管理局成立,清华大学地质学者出身的老八路康世恩成了这个局的局长。而此时一代石油先驱的孙健初在中国共产党的厚爱下正奋然全身心投入工作之时,却不幸在寓所遭煤气中毒,猝然长逝。新中国石油勘探业因此一度出现停滞。毛泽东和他的助手们不得不把眼睛放在成本极高、产出极低的东北人造油上,并在短时间内恢复了抚顺制油厂(后为石油二厂)、锦西石油五厂、抚顺西制油厂(后为石油一厂)、桦甸页岩油厂(后为石油九厂)、锦州煤气合成厂(后为石油六厂)等几个人造石油厂的生产。所谓人造石油厂,是以一种叫页岩的岩石,通过大量复杂的干熘等工序,从中提炼出与天然石油成分相近的人造石油来,其成本为天然石油的十几倍。无奈,许多工业和国防建设需要石油,毛泽东等决策者不得不咬着牙关,勒紧裤腰带从石头里挤“生命油”。此时朝鲜战争爆发,油的问题急坏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中央因此又不得不动用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外汇,并通过特殊渠道从国外买回些“洋油”。

“油啊油,真是忧死人哟!”毛泽东和中南海里的领导人们感叹着。

1952年8月,毛泽东又签发命令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大地质学家李四光是在回国途中听说他被任命为这个部部长的。当他一踏上祖国的土地时,毛泽东就将其请到中南海。

“欢迎欢迎。我们一直在等待李先生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周恩来一边引领李四光去见毛泽东,一边满脸笑容地对风尘仆仆的地质学家说。

毛泽东走出书房,将李四光的手紧紧握住——两个久久相视,如同久别好友。

“毛主席好!”李四光先一句问候。

“好,好好!”毛泽东连连称叹,他是在赞扬地质学家冲破黑暗,奋然回国的壮举。

“李四光同志今年多大?”毛泽东与一个民主人士第一次见面就称其为“同志”,这是极少有的事。李四光显然在毛泽东心目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地位。

“66岁。”李四光回答说。

毛泽东有些意外地“噢”了一声,说:“比我大四岁,又是著名科学家,那就是我的先生了!”

李四光受宠若惊:“不敢,不敢。主席,老实说,我在地质学界是少数派。”

毛泽东笑,不紧不慢地说:“当少数派不要紧,我、恩来同志,从前也是少数派,不止一次被排挤,可是有时候真理却在少数人手里。”

李四光很感激地看着周恩来,周恩来示意他坐下来谈。

毛泽东坐定沙发后,转到正题:“先生知道,我们共产党人推翻了三座大山,现在要建设新中国。可进行建设,石油是不能少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眼下我们每天坐的车都是烧的洋油。自己没有油,想爱国,也爱不那么痛快喔!”

李四光十分内疚地:“中国地质工作已经做了一二十年工作,是我们没有干好……”

毛泽东摇摇头:“这笔账不能算在你的头上,‘中国贫油’又不是你李四光说的!”

“李四光同志,我们知道你对石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主席想听听你的意见。”周恩来插话道,“你认为我国天然石油的储量究竟怎样?如果真是不太好,我们还真的要再多些考虑人造油的问题了!国家要发展,时间耽误不起呀!”政府总理对此特别着急。

李四光连忙接过话:“不不,我们目前还用不着作这种选择。主席、总理,根据地壳运动的规律,我认为生油是一回事,储油又是一回事,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地下构造的规律,找出储存石油的构造来。有的地方,地面上虽没有任何油气现象的显示,而地下却很可能是个大的含油地区……”

“这么说,我们的地底下也有可能有大的含油地方?”毛泽东的眉头一挑,兴趣倍增地问。

“是这样。”李四光肯定地说,“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地质构造又十分丰富,不应当排斥富油地层的存在!”

毛泽东高兴了:“先生的观点,符合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强调绝对就不是马列主义了!”

周恩来忍不住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爽朗地笑道:“我们的地质部长很乐观,也很有气魄!李四光同志,你说中国有石油,我拥护你!”

毛泽东也站起来:“好,我也投先生一票!”

李四光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既然我们也能找到自己的油就痛痛快快干他一场。”毛泽东听了地质学家的一番宏论,显得豪情满怀地说。那一刻,他又想到了美国的那个找油大王……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个新的工业部门诞生——石油部宣告成立。

在谁来挑石油部长此担的问题上,当时的中央只有一种选择,就是从军队的将军中找,因为李四光去了地质部,地质部是地下矿藏的侦察员,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有了对地下情况的了解,才能找矿找油。有人曾经对成立地质部后还要不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石油工业部而提出过争论,毛泽东后来和周恩来商议的结果是:虽然地质部里也有石油普查部门,但石油开发太重要了,必须列出专门部门,以便加强此项工业的建设。

1956年初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新中国的国务院里因此有了一个新成员:石油工业部。那时石油部是所有部门中最小的一个,但它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特别看重的一个部门。

原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不久前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李聚奎将军被任命为第一任部长。北京德胜门外的六铺炕,一座石油部大楼也因此屹立起来。从此这一带开始热闹起来。

李聚奎将军喜欢跳舞,在他任石油部长时,石油部大院内掀起了不小的舞热,机关工作人员中不少小青年甚至那些从战火纷飞年代里走过来的英雄们也都学会了优美的华尔兹。人们发现,原来南征北战的大将军指挥工业建设也有温情的一面。这让石油人感到新奇和兴奋。

这时的毛泽东对成立石油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