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 >

第24部分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第24部分

小说: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泽东多次说过,“贺龙同志是红二方面军的旗帜!”这个褒奖的份量很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贺龙和其他红军高级将领立即向党中央请缨出征。8月22日,党中央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批准由毛泽东等11人组成新的中央军事委员会,贺龙成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会上,根据“联蒋抗日”的协定,*中央决定将原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20师,辖358、359旅,计4个团,由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周士第任参谋长,关向应任政训处主任。毛泽东就我军开赴前线的时间和初期作战形式等问题与大家交换了意见。当毛泽东提出是否留些部队保卫陕甘宁时,贺龙主动说将红二方面军一部分部队留在陕北,保卫党中央。后来,红二方面军的718团和4个独立营共5000余人留在陕甘宁,担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
9月上旬,贺龙率358旅进入管涔山区迎战步步进逼的日寇。根据敌情我情,贺龙果断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成立第1、2支队和独立支队,开展积极的游击战争。
由于贺龙坚定不移地执行毛泽东“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原则,在抗战初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北起大同泉口,南至汾阳,沿同蒲铁路与日寇争夺农村阵地,先后进行大小战斗500多次,击毙日伪军2万余人。同时,发动农民参军参战,使120师很快由8000多人发展到近30000人。毛泽东闻知高兴地说:“贺老总真是‘撒豆成兵’哪!”
1938年深秋,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以后,贺龙又奉毛泽东之命率120师主力挺进冀中,执行巩固冀中、帮助八路军第2纵队和发展120师本身的三大任务。12月下旬,部队冒雪开进。到了冀中根据地,贺龙先与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晤面,后与西北局书记彭真会商,接着,率部跨越敌人控制的平汉铁路。1939年1月与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和政委程子华会合。随即,贺龙担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立即投入到平原抗日游击作战。
1939年12月,国民党阎锡山顽固派发动第二次*高潮,制造了“十二月晋西事变”,毛泽东急令在冀中的“贺龙立即出发,到晋西北指挥战斗”。
1940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晋西北军区,由贺龙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委。从此,贺龙担负起保卫党中央的重任直到抗日战争结束。
1942年春,晋西北反“扫荡”结束后,贺龙奉命到达延安,受到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盛大欢迎。毛泽东、朱德亲自到会。接着,毛泽东又让贺龙参加朱德领导的军委考察团,着重检查陕甘宁留守兵团的工作。5月13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任命贺龙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徐向前为副司令员。

“贺胡子”贺龙元帅(4)
1945年秋,抗战胜利后,中央决定将晋绥军区从中分出去,辖吕梁、雁门、绥蒙三个军分区,并以晋绥4个旅组成晋绥野战军,由贺龙兼任司令员。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和平协议,对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贺龙根据中央军委“歼灭阎锡山各部,控制山西高原,使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三个解放区连成一片”的精神,采用“远交近攻,睦傅打阎”的策略,与晋察冀军区共同发起了晋北战役。战役自7月4日发起,至8月15日抗战胜利一周年之际,我军攻克崞县、五台、原平、定襄等10座城镇,共歼敌8600余人,控制了忻口以北地段。此役胜利后,贺龙亲自总结经验,毛泽东复电“经验甚好”,予以肯定。
1949年5月23日,毛泽东和朱德在部署各野战军向全国进军的电报中,明确指出,一野将兵分两路,一路由彭德怀率领位于西北,于明春开始经营新疆;一路由贺龙率领经营川北,以便与二野协作解决贵州、四川、西康三省。
10月13日,*中央决定,*、刘伯承、贺龙分任*中央西南分局第一、第二、第三书记;贺龙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任政委,刘伯承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贺龙执掌了西南的帅印。
会后,中央军委随即确定第18兵团、第7军、第19军共14个师13万人组成北线兵团,由贺龙率领从陕西入川。
8月29日,进军大西南的战役行动正式开始,贺龙、李井泉、周士第指挥了秦岭战役。以18兵团佯攻秦岭一带的胡宗南部队。60军全部和61军两个师,向防守川陕公路正面秦岭要隘之敌攻击,造成解放军欲经川陕公路南下入川之势,以实现毛泽东“吸引、抑留胡宗南集团于秦岭山区”的部署。
12月上旬,当贺龙知道二野即将切断胡宗南集团逃往滇康的退路,就下令部队加速前进,三路大军在冰冻、崎岖的路上以日行百里的速度,风驰电掣地逼近四川。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川、康、滇的地方部队如风吹落叶,纷纷起义。极度失望的蒋介石于12月10日凌晨由成都坐飞机逃往台湾。
贺龙指挥18兵团势如破竹,14日解放广元,17日占领剑门关,打开了通向成都的门户;20日进抵巴中、绵阳,会同二野包围胡宗南集团及其他国民党部队于成都周围地区,形成关门打狗之势。21日发起成都战役。立足未稳的胡宗南则丢下几十万部队,从成都飞往海南。国民党军见大势已去,纷纷起义或投诚。27日,成都解放。至此,西南战役结束,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支主力全部覆灭。30日,贺龙率18兵团一部由北门入城,受到30万成都市民的夹道欢迎。刘伯承、*高度评价了贺龙在此战役的贡献:“西南战役之能如此迅速完成,尤其是西南敌人主力胡宗南之能如此迅速地被歼灭,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一野18兵团在贺龙同志率领下前进的神速。”


“诗人”陈毅元帅(1)
陈毅是南昌起义的参加者之一,又是南昌起义部队余部的三位重要领导人之一,与朱德和王尔琢齐名,在军内的资历和地位很高。如果说,朱德在革命最黑暗的时刻,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为保留一颗很大的革命火种,立下了最大的功劳,那么陈毅作为朱德的最得力助手之一,同样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当时,到了赣南安远县的天心圩,部队只剩下800多人,基本力量是25师的战士,干部所剩廖廖无几,团级干部只有73团政治指导员陈毅和74团参谋长王尔琢,而朱德是9军副军长,大家对他不太熟悉。但陈毅与朱德很熟,既是四川老乡,又曾经共过事。他们是1926年下半年受党的派遣,到四川杨森部队做响应北伐的兵运工作时认识的。他们还一起领导万县各界群众开展反抗英军屠杀中国民众的运动。所以,在天心圩,陈毅不断地向大家宣传说:“朱军长是老党员,1922年就入党了。你看师长跑了,党代表走了,团长走了,参谋长也走了,朱军长他还不走,我们应该拥护他!”此时,陈毅如果去上海、北京、四川,都有很好的出路,但他哪里都不去,坚决留在队伍里,拥护朱德,实行自己“只要拿武装我就干”的决心。作为惟一的团级政工干部,陈毅协助朱德做稳定部队的工作,在一言一行上功不可没。不过,陈毅当时的处境也很尴尬,很为难。若干年后,他回忆这段最困难的时光时说:“我那时候在部队里边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因为我8月中旬才去,10月初部队就垮了。有人说政治工作人员是卖狗皮膏药的,不听他们的。最后到了大庾时,因为不少军事干部都走了,我还没有走,大家觉得:你这个卖狗皮膏药的人还不错。所以,讲话开始有点发言权了。”
但是,当部队进入信丰县城后,有个别干部钻进酒楼,大吃大喝后,嘴巴一抹就走。还有几个士兵跑到当铺里,把手榴弹往桌上一搁,拉着导火索,痞腔痞调地说:“老板,称称有多重,换几个钱花花!”陈毅接到报告后,当机立断,要号兵吹响紧急集合号,并叫传令兵传达发现敌情和转移出发的命令,带队伍一下子跑出信丰县城20多里,直到一个山坳里才停下来。
陈毅站在山坡上喊道:“面向我,列队集合!”他尚未喊出团营连番号,突然只见一位忠勇的老兵跑到陈毅的左前方,以标准的军人姿态肃然立正。这不是别人,而是朱德军长!紧接着第七十四团参谋长王尔琢跑步跟上……于是七八百人迅速列队。
陈毅在队列前激愤地说:“我们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没有纪律是不能生存的。因此,对于那些哄抢当铺、煽动逃跑、损害军誉的败类,我们定要严惩不贷!”他命令执法队,当场执行严肃的军纪,枪毙了那几个害群之马。
接着,部队又开到大余县城,并在这里进行整编,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朱德为司令员,陈毅为党代表,把一批党团员分配到连队工作,加强共产党对部队的领导。11月上旬,第5纵队进入湘赣边界崇义上堡地区。陈毅主持整顿纪律,作出没收与缴获全部归公的规定;大力开展群众宣传工作,恢复群众组织,开始把武装斗争与农*动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军事训练,开始从正规战向游击战转变。这支经过艰苦磨难的队伍,犹如大浪淘沙后保留下来的精华,经过“赣南三整”,又增添了生气。

“诗人”陈毅元帅(2)
所以说,保持南昌起义的火种没有熄灭,最大的功劳是朱德,其次是陈毅和王尔琢。
1928年初,朱德率部成功地领导了湘南起义,陈毅也参与了领导。起义后,朱德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师长,陈毅任党代表。陈毅受到党的信任,进步很快,在军内的地位几乎与朱德并驾齐驱。4月下旬,朱德率部到井冈山与毛泽东所部会师,陈毅任刚刚成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政治部主任兼第12师师长。这样,陈毅就与毛泽东、朱德和王尔琢一起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最初源头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29年6月22日,在*红4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因在红4军的建设问题上与其他领导同志存在意见分歧而离开了红4军。毛泽东的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书记改由陈毅担任。不久,陈毅代表*红4军前委赴上海向*中央汇报。陈毅认识到毛泽东的主张是正确的,从而如实地向中央反映红4军的情况。接着,在周恩来主持下代中央起草给红4军前委的指示信。返回根据地后,陈毅主动检讨自己,并两次致信毛泽东,请其回前委工作。毛泽东回到前委后,陈毅又积极协助毛泽东召开中国共产党红军第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正是由于陈毅实事求是的精神,才有红4军“九大”的圆满召开和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产生。12月29日,毛泽东在会上重新当选为*红4军前委书记。陈毅与毛泽东、朱德等11人被选为红四军前委委员。陈毅后来回忆说:“我从不向敌人低头,但对自己的同志,我常常自我批评,很愿意低头,胜利时如此,不利时也是如此,即使失败亦是如此。”他这种既敢于坚持真理,又敢于修正错误的态度,虚怀若谷、知过必改的精神,多次受到毛泽东的赞扬。所以,陈毅是红4军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为我军最源头、最基本的部队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陈毅因在指挥作战时身负重伤,加上党内“左”倾路线的排挤,被留在中央苏区领导斗争,担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等职,在赣粤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