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史并不如烟 >

第84部分

唐史并不如烟-第84部分

小说: 唐史并不如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鞭,并让他转告乙失夷男说:“卿所部有大罪者斩之,小罪者鞭之”,言下之意,在薛延陀汗国乙失夷男掌控一切,上只对李世民负责,下对全汗国负责。至此,薛延陀汗国的钉子身份已经完全确立,这颗钉子将极大的分化东突厥汗国原有势力,并对苟延残喘的东突厥汗国进行最大程度的挤压。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直到此时,孤独的颉利可汗才意识到盘旋在自己头顶的危机,此时的他愿意放下身段同唐朝讲和,甚至派出使节请求迎娶唐朝公主,愿意对唐朝执女婿之礼。然而,一切都晚了,李世民苦心经营三年就是为了挤压东突厥的生存空间,临近收官,怎么会轻言放弃呢?

很快,代州都督张公瑾上书李世民,强烈建议李世民出兵讨伐东突厥,张公瑾列出六条理由:

颉利纵欲逞暴,诛忠良,昵奸佞,一也。

薛延陀等诸部皆叛,二也。

突利可汗、阿史那拓设、阿史那欲谷设皆被定罪,无所自容,三也。

塞北霜早,粮食乏绝,四也。

颉利疏其族类,亲委诸胡,胡人反覆,大军一临,必生内变,五也。

南人入北,其众甚多,比闻所在啸聚,保据山险,大军出塞,自然响应,六也。

六条理由,条条在理,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唐朝,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

李世民当即批准,以颉利既跟唐朝和解又助梁师都攻击唐朝为由对东突厥正式宣战,同时委任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代州都督张公瑾为副,准备出征。

前奏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九月九日,唐朝远征大军尚未出发,东突厥九名俟斤(司令官)率三千骑兵向唐朝投降;

九月二十一日,拔野古部落、仆骨部落、同罗部落、奚部落酋长并率众来降。

此时的形势不能说好,只能说相当好。

十一月二十三日,李世民任命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兵力总计十余万,皆受李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远征突厥正式开始。



远征开始,好消息接二连三,从唐朝建国到贞观三年的压抑被一一释放,现在到了唐朝扬眉吐气的时候。

十一月二十八日,任城王李道宗在灵州击破东突厥军一部;

十二月二日,开天辟地的大事发生,东突厥小可汗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来到长安,向唐朝皇帝李世民行叩拜大礼,此时距离公元626年八月东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大兵压境仅仅三年,李世民顿时有恍然隔世之感;

十二月六日,位于黑龙江下游的靺鞨部落派使节到长安进贡,此前靺鞨部落只臣服于东突厥汗国,而此时他们跨越数千里到唐朝国都长安进贡,两者直线距离为2500公里!

利好,全是利好,此时的利好还只是牛刀小试,等到李靖和李世勣两记重拳祭出,等待东突厥的会是什么?

天崩地裂。

重拳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正月,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行色匆匆,此时的他正从山西马邑直插恶阳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他的身后是三千士气高昂的大唐骑兵。

如果按照一般的部署,作为行军总管的李靖应该在大军的后方压阵。然而对付突厥人却由不得他在后方压阵,突厥人行动迅速诡异,必须以快制快,稍有迟疑便会贻误战机。一旦贻误,很可能贞观前三年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行军总管李靖火速抽出三千轻骑兵,一路疾奔直扑恶阳岭,就地驻扎,稍事休整。

当晚,李靖率领三千骑兵奇袭定襄城(内蒙古和林格尔),城内守军尚没有回过神就已经被攻破,唐军的旗帜瞬间插满了定襄城头。

消息传来,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大惊失色,惊呼道:“大唐肯定倾全国之兵来攻打我们的,不然李靖怎么敢孤军深入?”

完了,倒霉孩子没救了。本来形势就对己方不利,再加上一厢情愿的夸大对方军力,不败才怪!

受到惊吓的阿史那咄苾惊慌失措,紧急将王庭迁往碛口(今内蒙四子王旗西北),以其躲避李靖的重拳。此时的阿史那咄苾再也没有往日的霸气,能够躲过大唐的刀锋就是他的最大心愿。

老鼠急了,也慌了,而李靖这只老猫并不急。他知道这只老鼠已经在自己的股掌之间,打并不是目的,玩死它才是最终目的。

在李靖的授意下,几个间谍出没于阿史那咄苾的阵营中,这些间谍的任务很简单,两个字:策反!

在唐军的重压之下,策反实际上非常简单,只要问上一句:你愿意吗?瞬间就有黑压压的人群跟着你走。在间谍的策反之下,阿史那咄苾的亲信康苏密率领一部分部属投降,这些部属中居然有两个重量级人物:隋王朝货真价实的萧皇后以及杨广硕果仅存的孙子杨政道。



萧皇后于公元618年目睹了丈夫杨广被杀,并在同一年辗转到了东突厥,在隋室宗女义成公主的照顾下,强度余生。贞观四年正月九日,萧皇后回到长安,此时距离她跟随丈夫杨广离开长安已经过去了十余年。贞观二十一年,萧皇后崩逝,享年八十岁。在她逝世后,李世民以皇后礼将萧皇后葬于杨广之陵,谥愍皇后。此时距离杨广被弑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九年。整整二十九年后,这对夫妻终于团聚。至此,世间再无隋炀帝,世间再无萧皇后,寂寞身后,千古风流留给后人评说。

杨广唯一的孙子杨政道,是杨广次子齐王杨暕的遗腹子。江都兵变时他还在母亲的肚子里,借此躲过了兵变,延续了杨广的血脉。贞观四年跟随祖母回归唐朝后被授予尚衣奉御(专职为皇帝管理衣物,正五品)。杨政道官运一般,他的儿子杨崇礼却非常风光,唐玄宗开元初,出任太府少卿,为人谨慎仔细。时人评价:“其前后几任太府少卿无出其右者”。后升任太府卿,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弘农郡公。在职二十年,公清如一。年九十余,授户部尚书致仕,他可能是唐朝退休时年龄最大的官员。杨政道的三个孙子杨慎矜、杨慎名、杨慎馀皆是当世能臣,可惜的是最终遭遇李林甫陷害,兄弟三人皆被赐自尽身死。

时也?命也?



大兵压境,亲信叛离,阿史那咄苾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苦日子难道就没有尽头吗?

是的,没有尽头,因为你的对手是李靖和李世勣,两位千古名将。



李靖和李世勣这两位千古名将也挺不讲究,这次远征,两人对阿史那咄苾使用的是难以招架的组合拳,李靖和李世勣各执一拳,你方唱罢我登台,压根不给阿史那咄苾喘息的机会。

在李靖对阿史那咄苾紧追不舍的同时,李世勣将大唐的另一只铁拳也悄悄举了起来。他的大军从云中(山西大同)出发,一路向北。在白道(内蒙古呼和浩特北)将铁拳重重挥出,砸在前来迎战的东突厥大军身上。这一拳李世勣毫不含糊,一仗下来将阿史那咄苾的有生力量又减少了几成,于是东突厥人手里的筹码又少了好几个。

在李世勣将铁拳挥完之后,李靖又上来了,这一次李靖挺进的更深,他直接从白道出发,一路追击阿史那咄苾到了阴山。

往前是瀚海沙漠,往后是李靖的猫爪。前有沙漠,后有猫爪,阿史那咄苾的路又在哪里呢?

韩信灭齐

濒临绝境的阿史那咄苾并没有束手就擒,他也不准备束手就擒,在前有沙漠后有猫爪的形势下,阿史那咄苾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此时死磕已经没有意义,有意义的只有忽悠。

在陷入绝境之前,阿史那咄苾是有准备的。他早早派出亲信执失思力前往长安向李世民求饶,表示愿意举国内附归顺唐朝,而他自己将亲自前往长安朝拜。

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会如此轻易的服输?怎么可能?

事实上颉利可汗的这一招不算新鲜,草原上的很多动物都会,归结起来只有两个字:装死。放在颉利可汗的身上,那就是装可怜,只要李世民的心一软,他就有了喘息的机会;只要有了喘息的机会,他就可以拖到草青马肥之时;只要到了草青马肥之时,草原就依然是颉利可汗的天下。最不济还可以横穿瀚海沙漠,让唐朝鞭长莫及!

换做一般的君臣,或许颉利可汗这条妙计足以生效,只可惜他遇到的是李世民和李靖这对君臣。这两个人不用粘毛就比猴精,更何况,打仗对他俩而言本就是家常便饭。

令人奇怪的是,在如何对付颉利可汗的问题上,君臣二人并没有进行沟通。李世民只是安排唐俭作为使节前往颉利可汗的大营安抚,同时诏令李靖准备率军接应颉利可汗归顺唐朝。

李世民下的这盘棋到底是打还是和呢?

从表面看,李世民已经派出唐俭作为安抚使节,并命令李靖接应,这分明是一盘和棋啊。真的是一盘和棋吗?作为皇帝的李世民真的看不出这有可能是颉利可汗的缓兵之计吗?

李靖心中充满疑虑。在他看来,此番颉利可汗求和,分明就是拖延时间。以颉利可汗的性格,不到山穷水尽绝不会轻言放弃。况且即便接连遭受唐朝重拳,东突厥却并没有真正受到重创,假以时日,必定会东山再起,难道这些皇帝真的看不出来吗?

苦思无果,李靖找来李世勣商量。结果李世勣与李靖的想法不谋而合,以二人多年对付东突厥的经验判断,此时与东突厥媾和,无异于放虎归山,东突厥这只虎可是万万放不得的。

英雄所见略同,皇上下的这盘棋决不是和棋!

李靖和李世勣是对的,倘若李世民是一位太平天子,或许他会很乐于看到东突厥的求和。然而李世民不是太平天子,他恰恰是一位从战火中走出的天子,他的目光比太平天子看的更远,他要的绝不是短暂的求和,而是大唐的长治久安。

破解了李世民诏令的深意,李靖和李世勣抱定了决战到底的信念。经过研究,他们发现此时唐朝安抚使节唐俭已经进入东突厥的大营,他必定会传达李世民的和平诏令,那么此时的颉利可汗的防备必定会松懈。他一定想象不到,李靖和李世勣竟然会对皇帝的诏令“阳奉阴违”!

李靖随即决定,精选骑兵一万人,只携带二十天粮草,直扑颉利可汗大营。



对于李靖和李世勣的决定,张公瑾是不同意的,他说:“诏书都已经下了,咱们的使者还在那边,为什么还要攻打他们?”显然张公瑾是个按合同办事的人。而李靖和李世勣却不这么看,战争本身就是一场兵不厌诈的游戏,只要对本方有利,怎么玩都行。李靖回应道:“此韩信所以破齐也。唐俭辈何足惜!”(汉初韩信奉命征讨齐国,进攻还没开始,便传来郦食其说降齐国的消息,韩信不为所动,以未接到停止进攻诏书为由,按原计划攻打,将猝不及防的齐灭国!)

当夜李靖率军先发,李世勣随后出发,目标锁定被和平冲昏头脑的阿史那咄苾!

李靖大军连夜进发,居然在进军路上遇到了东突厥一千多帐篷的部众,随即全部俘虏,但是一个不杀,一起裹挟着向阿史那咄苾的大营进发。这些被裹挟的部众就是唐军天然的掩护。

随后李靖派出了一支二百人的先锋部队,领头的便是后来的唐朝名将苏定方。苏定方率领这支二百人的队伍一路直扑阿史那咄苾的大营。天公作美的是,当天夜里居然还起了大雾,借着夜色和大雾的掩护,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