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翻御史大夫-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半幅白裙来。还有些年纪太大的官员,穿上冕服就气喘吁吁,走不了几步就要停下来歇一歇。
而本年度朝贺最夸张场景出现在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左右羽林卫、左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武军与神威军共二十五位大将军身上。原来这二十五位大将军除了其中七人是宗室之外,其它大多都是功臣名将,平均年龄在六十以上,只有宗室七人中有四个是四十岁以下的皇子与皇孙。
十八卫共十八位大将军平日就算是助祭也体谅他们,而让他们穿着武弁或进贤冠服即可。而七位宗室分任左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武军与神威军七军大将军,则全部都有王爵,其中襄王与平王还是皇叔,因此助祭时也只穿远游冠服。但是这次为了表示隆重,也为了让二十五位大将军一字排开看起来威武,所以礼部特别拜托他们必须穿上冕服,大将军们既身为军人,本就喜欢整齐一致,也就都穿上了压箱底的冕服,但是却没想到,是灾难的开始……
“几百年没穿这套鸾冕了,上一回穿是国婚,都四十年了,岁月不饶人哪……”二皇叔安国襄王拉着袖子,似乎很是感慨地说,一感慨完,马上就变回一脸流氓相,跟那位浪荡太上皇看来十分相似“去,要不是今年是六十大庆,老子才不穿这套鸟衣。”
“某个老不死的老王八还最喜欢鸟衣呢!”小皇叔镇国平王一脸杀气地说,他只大了女皇七岁,从小就被太上皇当儿子一般颐指气使,早就不爽很久了。
“喂,他是老王八,我们不就变王八的弟弟,还是王八!”襄王连忙提醒,有这么一位一天到晚胡搞瞎搞的哥哥,襄王平王实在无奈到极点,因为他们连骂都要小心,以免骂人骂到自己。
这对老王八兄弟站在大将军队的最前面,分别高龄八十五与七十七,自然是缓缓而行,剩下的五个年轻小辈们只好像送葬似地跟在后面,这一拖沓,后面十八位还精神奕奕、身强体壮的大将军纷纷抗议起来,他们当年打仗时,没少跟皇亲国戚杠过,两位皇叔虽然也曾多次出任元帅,但是每次与这些将军们的合作,几乎都是用各种问候对方爹娘亲戚与身体康健的话语做开头,年纪大了,横竖敢这样对皇叔们说话的也只剩下这群老将,于是两位皇叔与十八位大将军只要见面都以更热情的问候来表达友谊。
“娘的!上面那两个老龟,快点走,走不动叫人用抬的!”左卫大将军首先发难。
“可以直接抬到定陵活埋了吗?”右骁卫大将军举手发问,定陵是太上皇预定的陵墓,也早留了两区给两位皇叔。
“这个建议好,埋了不费粮食。”右羽林军大将军热烈赞同。
“谁说埋了!怎么可以就这么埋了!先让我砍两刀以报弘晖三十年,抢云娘的仇再埋!他奶奶的,老子这辈子就喜欢过一个女人,结果平王那王八乌龟老不死的贱鳖,说跟老子是好兄弟,竟剪我边割我靴子!早想宰了他!”高龄七十九、打了一辈子光棍的左领军卫大将军始终念念不忘抢女人的仇,殊不知,人家云娘等了他二十年都还没个正果,被抛弃也是活该……
“老兵痞,都三十年了还在记云娘的仇!我当初可没拐她,是你自己一天到晚怕她不喜欢你,云娘都给你喝了春药,给机会让你直接扑倒也不敢!死捏着个正人君子的**不放!鸟!当年你一咬牙一扑倒,云娘去世时好歹也有个国夫人,哪会以孺人身份下葬,你怪得了谁!”平王回头抗辩,他的话里其实也搀着水,平王自幼丧母,对于云娘这种久经沧桑的迟暮美人特别有爱,当年他趁着左领军卫大将军带兵出去打仗时,一口承诺照顾云娘,结果等大将军回来,云娘也已成了平王的人……
“你是老王八老贱鳖!”左领军卫大将军仰天大吼。
“你是老兵痞老番癫!”平王戟指,也是平地一声吼。
这两人说着,又都想起两年前去世的云娘,大将军揎拳就要往上冲要一报三十年的夺妻之恨,平王也是掠袖就要下去掐死大将军,两人中间卡了十余位大将军,年轻小辈纷纷要劝住平王,而襄王却在一旁帮着弟弟骂那大将军,其余十七位大将军或推或搡或助拳或劝架,结果二十五个人在通往飞凤阁的玉阶上推推嚷嚷,平王伸腿想踹左领军卫大将军,结果重台履勾飞了右千牛卫大将军的毳冕,毳冕飞出去打中左领军卫大将军,他往后一倒,长剑戳中左龙武军大将军的眼睛,害得那年轻皇子哎唷一声撞到后面的襄王,襄王一个重心不稳往前倾,结果全部摔成一团。
一旁要为大将军们引路的通事舍人目睹了一切,赞叹了一句“果然数大为美,二十五位大将军一起摔倒,何其壮观哪!”
就在这群大将军滚成一团大将军球时,有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接近,通事舍人看去,连忙退到旁边装作无事,而当平王从右骁卫大将军的胁下探出头来,正对上李千里挑眉的表情,心中暗叫不妙,果不其然,二十五位大将军同时听见李千里用异常轻快(?)的声音说“众侍御都在吗?”
“在。”约莫十余人的声音一起回答。
“好,大将军们喧闹大典,闹不动了就躺在这里装死,简直不成体统,伤风败俗至极,侍御等对过姓名,大典后一起弹劾。”李千里一口气吩咐,也不待辩解,看也不看就踩过一个趴在地上的皇子尸体(?)走上飞凤阁。
“欸!小千千!别这样啊!我们又不是故意装死!”襄王绝望地喊。
李千里回过头来,毫不留情地再补一刀“襄王殿下装死也不是现在的事吧?不是每次上朝都在装死吗?”
“太过分了……年纪大了想睡觉不行吗?”襄王哭丧着脸,绝望啊……
“想睡觉就把官都辞了回宅睡个爽快,不要坐领大将军、司空一年共两千六百万的薪俸。”李千里直接了当地说,又开了一个他自以为很优厚的条件“襄王殿下如果把官都辞了,再把家产宅第捐给国库,下官非常乐意收容殿下至下官老家去睡。”
“你老家不是在陇西吗?听说剩三间茅屋……”襄王咕哝着说,李千里的出身虽是陇西李氏,但是他那一房传到他父亲就没落了,只剩个姓氏跟三间族中拨下的茅屋可以栖身。
“人只要一块棺材大小的木板就可以睡,三间茅屋足够殿下滚来滚去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李千里认真地教训着襄王。
“我才不要。”
“那下官就弹劾到殿下被罢职,再派人调查襄王宅弊案,把殿下家产全数充公,再请殿下到陇西作客。”
黑心到爆炸了……襄王苦着脸,目送李千里带着御史台官走上飞凤阁。
这厢是高官陆续在飞凤阁、舞麟阁就位,那厢是士子们集中到贡院前报到、排序准备在元正大典的中途列队朝贺。只见七八百位士子熙熙攘攘地陆续来到,有些远来的、首次入京的士子,兴奋地东张西望,有些出身西京或久在西京的人,则懒懒地靠在贡院廊下,要不是有一搭没一搭地与朋友聊天,就是对着远来的士子胡吹一气。
虞璇玑先在贡院前的报到处递上解状家状证明是本人后,才去找柳崔韩刘等友人,正在寻觅时,却被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女士子拉住“这位姊姊是越州虞璇玑吗?”
“我是。”
“哎呀,久仰大名久仰大名。”那女士子说,连忙递过一张小小的名刺“小妹兰陵萧玉环,西京人氏。”
“兰陵萧……”虞璇玑看了看那张名刺,一笑拱手“妹妹是宗女?”
“是宗女没错,但是祖上早无爵位,只跟宗正拿些粮米度日而已。”萧玉环说,拱手说“姊姊题在榜上的诗我看了,很有胆色,小妹那日也在人群中,早想拜会,今日得见,幸甚。”
“哪里,诗文轻狂人也不端正,让妹妹见笑了。”虞璇玑应酬着说。
眼风一瞄,却见柳崔等人过来,便拉了萧玉环与他们相识,这些士子久在京师,也都一下就知道这是宗女,萧玉环却连连摆手说“诸位年兄莫要如此,我不是什么尊贵人,远祖是元宗皇帝,但是传到我曾祖就已是普通宗人,我也只是布衣之身,实不相瞒,若不是读书识字能抄书谋生,还真不知怎么过呢!”
“抄书倒真是个好营生,就是要有耐心,眼力还得好。”虞璇玑打圆场,摇摇头说“我偶尔也抄书赚点酒钱,但是抄不得佛经道经,只能抄些诗文杂文。”
“妳这位变文主人翁抄佛经?那不算功德算孽障。”老韩捻须笑着说,昨夜听过《虞璇玑变文》大纲的士子们也会心一笑,萧玉环不解地看看他们,虞璇玑但笑不语。
又扯了一阵闲话,却听贡院里面敲磬,众人便知是要整队入朝了,虞璇玑与萧玉环等两百余名女士子站在打头的东首,便向其它人告了罪,来到东首队列中,礼部令史整了队后,就领着女士子们穿过皇城,到龙尾道外去等候。
“虞姊姊,妳见过那御史大夫吗?”萧玉环低声问。
“没呀!”
“听说他等下会带着御史台官经过太极门街,姊姊要不要去等?”
“等什么?我又不向他拦路喊冤。”虞璇玑怪问。
“其它的士子们都说要去,当面拜见。”萧玉环压低了声音说,左右一望“听说还有人要出大绝招的呢!”
“都已经贴榜贴了两个月,该投卷的不是都投完了吗?”
“哪阿,御史大夫根本不接卷不见人哪!他宅里的家人也说郎君传下话来,不准接卷,只要是士子送来的卷子,全部堆在宅子外的惜字笼里,满了就拿去丢,可狠得咧。”
“这倒新鲜,这么说,连公荐也一定是碰钉子了?”
“当然,听说三省长官都曾经试图跟他说过,他倒是没说话,大家以为有希望,结果一票人硬着头皮跟他说,十天后他在家门口贴了个告示『凡托亲故荐己于主考者,免入龙门,入者以扰乱会试之罪黜落三年』,这倒好,全蔫了。”萧玉环抿着嘴笑。
“真黑心哪!”
“可不是吗?”
前面已经进行到四方入贡礼,只见一大群服色各异的外国使节在译语人与通事舍人的引导下走上龙尾道,萧玉环指指点点地,浑然不似旁人那样拘谨,虞璇玑十年前就见过朝贺礼,也自笑语晏晏,惹来礼部令史训斥“士子端正些!”
“端正什么呀?没听说朝贺上有三拨乱吗?”萧玉环小声顶嘴。
“哪三拨?”
“士子,蕃人,骆驼。”
虞璇玑喷笑出声,不由得大起知己之感,虽说这个笑话冷酷刻薄,但是却十分写实,大部分的士子听到这个笑话都是怒发冲冠直要与人拼命,不过站在客观的立场看来,士子蕃人骆驼都与这个朝贺之礼格格不入,又或者说,与这个朝廷格格不入,是一群局外人,士子蕃人骆驼与朝廷的距离,就像龙尾道那样遥远而明显,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跨上这条龙尾道、登天梯。
“元正大典,万方来朝。”前面的司仪官唱颂着,礼部令史一听这声就知道外国使节要退下来了,连忙把女士子们往旁边赶,等到使节们离去,又听见司仪唱颂“我皇登极,四海清平,内修文治,外建武功,乃有女试,开化童蒙,乾坤共治,阴阳同流,唯我皇梁,国祚昌隆。”
女士子们十人一列、二十人一排,走上龙尾道,虞璇玑与萧玉环站在中段,随着司仪的指示,三跪九拜,口中说“元正之祚,景福维新,祝愿我皇,鸿福齐天。”
边说边拜,虞璇玑却只看见前面士子臀背与更前面那些珍奇灿烂的贡物,接着,就听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