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味香农家 >

第53部分

味香农家-第53部分

小说: 味香农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素娥啊。方才可真是吓死娘了,你没事吧?”张氏见走远了,这才拍着胸口,一副惊魂未定的模样,道:“这个吴明泽。真是混账王八蛋。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我看他满脑子都是恨,恨不得把你治死才好。”张氏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只觉脊背发凉的感觉:“素娥啊!以后有什么菜方子什么的,我看你还是别卖给旁人了。咱家虽然穷,可是日子却也能过得去……”

    柳素娥却心不在焉,还在想方才的事情。

    很显然,方才之事,肯定是有人给柳掌柜和赵明达送了信,若是不送信,他们怎么可能知道吴明达不让她给他们香满楼送菜的事情?

    管中窥豹,由此可见吴明泽早已不得人心。他那酒楼,若是再不好好经营,只怕也撑不久了。

    她得赶紧开始自己的事业才行,一步一步追上去,总能赶上他们。

    “娘,你就别管了,咱们还是快去看摊位吧!我想早些开始卖面条。”柳素娥握紧了拳头,不管局势多艰难,总要向着有阳光的地方闯一闯。

    一阵风刮过,柳素娥只觉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斗志昂扬的感觉。

    一番打听寻找,在这条街上还真就找到一个摊位。地方不大,长不过三丈、宽不过两丈,却也足能容的下三四张桌子的模样。周边儿都是卖吃食的,炸糕、糖串子、包子、馒头、各色糕点,却也应有尽有。

    这一片地方正好处在官道分叉处,正好过往商客颇多。加上周边又是莺歌燕舞的花街柳巷,生意倒也很好。

    这摊主原是买汤饺的,年岁大了,便不想再干,打算把摊位给租出去。

    这摊位地理位置极好,租金自然也不便宜。一番讨价还价,终于一两银子一个月成交。

    张氏听说一两银子,不由拉过柳素娥,咂舌道:“素娥啊!可是一两银子呢!一两银子,都够咱家一两个月的嚼用了。若是这生意不好做,岂不是赔了?”

    站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也不同。

    对张氏来说,花一两银子弄个摊位,那就是冒险。冒险的后果只有两个,一个是能赚到银子,皆大欢喜。而另外一个,就是一两银子打了水漂,或者连个声响都听不到。

    可对于柳素娥来说,这摊位就意味着她在古代“开疆扩土”的第一步,不去尝试,如何得知自己一定会输?人活着,不就为了一口气。若是连一口气都不肯争,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再加上这两次吴明泽对她的纠缠,让她越发认清现状,不自强,必定会被欺负。她必须强大自己,让任何人都欺负不起。

    “娘,没事的,不过是一两银子罢了!”柳素娥温言安慰,说的时候,眼如碧波一般,却又充满了自信:“让我试一试,好不好?”

    张氏固然保守,心中也害怕赔钱。但是看到柳素娥眼中的期待和坚持,她又不忍泼凉水,咬一咬牙,还是答应了下来。

    正好那日卖菜方子赚的银子柳素娥一直带在身上,给了柳二河一两,还余下一两,正好当作一个月的租金。

    那摊主也是爽快人,这一片摊位都要交保护费,正好他交了大半年的,还剩下一个月的,也就没算柳素娥的钱,只让她付了租金。

    双方订好合同,各自签字画押。

    那摊主又带着柳素娥去认识了这一片的地保。

    这地保名叫徐达,生的人高马大,家中排行老六,旁人便称呼他为徐老六。只因他小时候跟着人学了些拳脚功夫,为人又颇有些霸气,好结朋友,喜欢白吃白喝。日子一久,便集结了一众小弟,做了这里的地保。

    这地保也是有讲究的,只要他收了你的保护费,必定会护你周全。而他们也有衙门做后盾,他们收的保护费,衙门也会抽分成。这样一来,这一片摆小摊的,算起来却也是衙门给做后盾,安全倒是安全,最起码不会被人寻衅滋事。

    这也是柳素娥想要的。

    吴明泽也在镇子上,她开摊卖面条,也怕吴明泽来闹事。有了地保做后盾,也算高枕无忧。

    柳素娥背过人,又悄悄给了徐老六五十文钱,只低低笑道:“六爷,这银子您拿着喝茶去,往后还请六爷多多费心。”

    徐老六见柳素娥识相,又是个妇道人家,还叫了他一声爷,这面子上也算是足了,自然拍着胸脯子满口答应道:“放心,有什么事儿我徐老六都会照应着,你只好好做你的生意就行。”

    打点完了一切,柳素娥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做生意并不简单,每一个环节都要打点到了,若是打点不到,等出了事情,是没有人愿意帮你一把的。

    这世界就是这么现实,除了至亲之人,一切都是利用和被利用罢了!

    张氏却很心疼那五十文钱,嘀嘀咕咕道:“五十文钱就这么没了,这能买多少白面馒头啊……”

    “娘,您别看我给了五十文钱,往后却多了个靠山啊!”柳素娥解释道:“他们是地保,保一方周全。我花了银子,往后吴明泽那畜生就不敢再欺负我了。”

    张氏一想也是,心里虽然想的明白,可还是忍不住肉疼,只叹气道:“日子艰难啊!这做生意也不好做……”

    柳素娥笑笑,抬头望着天。

    人生事情本就艰难,就算生在蜜罐子里,也有烦恼。所以还是洒脱做人,抛却心上烦恼,努力向上的好。

    “好了,咱们去买面吧!事情都办妥了,咱们就回家……”柳素娥轻嘘一口,拉了张氏的手去采买。

    今儿早上的一吊钱,现在也只剩下了九百五十文钱,她必须要合理用才行。

    买面,买大骨头,买碎肉,一样都不能少。

    好在有张氏在,张氏很会划价,九百五十文,倒也够采买了。

   
 第六十七章 准备(二更)

    回到家中,柳二河已经拉着大锯,光着膀子,在院子里和柳成柳远他们给柳素娥打桌椅。

    酷暑难熬,这父子三人满脑门的汗,却依旧叮叮咣咣干的起劲。

    柳素娥心中感动,所以人心齐,泰山移,有家人的帮助,她一定能成功。

    见柳素娥和张氏满头大汗的回来了,正在一旁黄瓜架下捉青虫子的翠姑,一阵风儿似的跑了过来。瘦瘦弱弱的小手抱着柳素娥的腿,小脸蛋来回蹭了蹭,撒娇道:“娘,你可回来了!我可想你了。”

    这种感觉真好,一回家就有人守候,这是她以前从没体会过的温暖。

    柳素娥睫毛轻轻动了动,伸手轻抚着翠姑柔软的头发,温声道:“娘也想你啊!”一面从袖内掏出一个麻纸小纸包,笑眯眯道:“看看这是什么?”

    采买完了,正好剩下了十个铜板,柳素娥便给翠姑买了一包糖。

    这糖果也贵,两三块就要一个铜板,一包糖果,实则也没几块。

    翠姑得了糖果,自是咯咯咯笑的开心,扬眉道:“娘,我分给姥爷姥姥吃,还有二姨,舅舅他们……”

    柳二河抬手抹了抹额上的汗水,咧嘴笑道:“还是你吃吧!姥爷不吃。”

    翠姑不是个自私的孩子,柳二河虽然说了不吃。翠姑还是打开纸包,从中捻出一枚黄茧糖跑过去塞进了柳二河的嘴里,歪着小脑袋嘻嘻问道:“甜吗?”

    柳二河高兴的嘴都合不拢,只点头道:“甜,翠姑真是乖巧。”

    翠姑笑的明快,又拿着糖包儿散了一圈,一时间柳家人口中都有了一块糖果。

    柳月娥和柳桂娥帮着接下了柳素娥和张氏背后的背篓,背篓内都是卖面条要用的食材。

    “大姐,我看你们买了不少东西呢!花了好些钱吧?”柳月娥声音很好听,带着少女特有的软糯清脆。

    “今儿银子可是花扯了。”张氏抬手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皱眉间,还有些心疼那些花出去的银子,一面叹道:“不做买卖不知做买卖的难处,这做了买卖。才知道啥都要花钱!”

    柳二河抬臂抹了抹额上快流入眼角的汗水,严肃道:“这过日子就没有不艰难的!咱们这还算是好的,若是逢乱世,那才艰难。”

    柳桂娥捧了一瓢水出来,张氏先咕嘟咕嘟仰头喝了几口,方递给了柳素娥。

    赶了半天的路,柳素娥嗓子早就干的冒烟了。

    轻啜一口瓢中之水,身子骤然凉快了下来,如久旱逢甘露一般的舒坦。喝足了,她方开口汇报情况道:“爹。摊位我租下来了!就在镇东街的官道附近。”

    “镇东街……”柳二河仰头想了想:“哦……哪里确实不错,繁华,人来车往的,是个卖面条的好地方。”

    既然繁华,租金想必也不便宜。他微微皱眉道:“没少花银子吧?”

    “一两银子一个月,想想我都睡不着觉。”张氏还心疼那一两银子的租金,叹气道:“还给那地保白白给了五十文,哎……我看我这几个晚上都睡不着了。”

    “好了好了,娘,你就别心疼了。”柳素娥抬眼看了看张氏,轻笑道:“等赚了银子。有你笑的时候。”

    “娘,你就放心吧,大姐一定能赚钱的。”柳成也嚼着糖,笑呵呵的安慰张氏。

    “嗯,我也信大姐能赚钱。”柳月娥也表示赞同。

    “素娥娘,我看你就别想了。素娥好不容易想干点事儿。你看把你犹豫的,还叫咱闺女咋做买卖?”柳二河扬眉笑了笑,对着柳素娥道:“素娥!爹支持你。”

    “看把你能的……我说我不支持了吗?”张氏瞪了柳二河一眼,也半眯了眼睛笑道:“闺女,想让娘帮啥就直说。娘也豁出去了。管它赔不赔的,这些年赚的银子都能给人用,还差这一两二两的!”

    听了此话,一家人登时笑了起来。

    这笑声飘的很远,让柳素娥更是信心大增,准备大干一场。

    两日间,柳二河和柳成他们都没下地干活,心思全放在了做折叠桌和条凳上。

    父子三个比比划划,锤锤钉钉,忙的不亦乐乎。

    而柳素娥和张氏也没闲着,每日忙活泡面的事情。

    夏天日头足实,柳素娥将面条都拉好,搭在竹竿上晾晒。待去了水分,再收起,包在麻纸内。

    这虽然和现代的“泡面”还有差距,却也能算得上是“挂面”。入以汤汁,味道和泡面并无两样。

    柳二河年轻时候也是个手巧的,脑子也算活络,这折叠桌真就被他给琢磨了出来了。

    看着院中置着的四个折叠桌,柳素娥由衷赞了一句:“爹,你真是太厉害了。”

    柳二河笑的开心,眼角的褶子如沟壑一般蔓延:“你别说,你这想法真不错,这桌子还确实好。”柳二河抬手将折叠桌折叠起来,笑呵呵道:“你看,这带着多方便……”

    “是啊!素娥这丫头脑子还真是活络。”张氏一脸的与有荣焉,道:“有了这桌子,我们去镇子上也就好带着了。”

    柳二河做出了折叠桌,也有小小的成就感。听着张氏夸赞,满脸都是笑容,挺直了腰板子道:“那是自然,有了我这桌子,生意保管好。”

    张氏知道柳二河这是在炫耀自己的成就感。连日来因为分家的事情他情绪一直低迷,现在好不容易好起来,自己自然也不会泼凉水,只笑吟吟道:“肯定的,肯定这面条能卖的很好。”

    傍晚时分,铁匠铺的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