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农大魔师-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重影响玉米生长,进而影响产量。所以三伏天的时候除草最是受罪哟!整天在玉米地里钻着,一晌下来那可真是累死累活。
“哎哟!我可是体会了什么叫‘面朝黄土背朝天’了,这说的就是锄地。”文飞直起腰板,使劲的捶捶自己都快直不起来的腰板,拿着挂在胸前的竹筒,猛的一灌。
“哎!姚大队长问你个事,就一直这么锄下去。”文飞摘下自己头上草帽,拼命的扇呀扇的,“这天真是热死了,这太阳晒的直呱呱的。”
正是正午时分,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太阳直直的炙烤着大地和在田间劳作的人们。
“我说大作家,这间苗心要狠,锄草手要稳。你可不能把苗给我锄了,我宁可文大作家干慢点儿。”姚长海回身扛着锄头检查了一遍,“还行,慢是慢点儿,总算没把玉米苗给我当草锄了。”
“我是那种把麦苗当韭菜的人吗?”文飞嚷嚷道。“好赖咱也干了这么长时间的农活儿了,这玉米和草咱还能分不清啊!”
“噗……”袁兴国对他大言不谗的话,差点儿没在个跟头,“文大作家,在牛棚劳作的时候是谁指着麦田。感叹道:啊!好大一片韭菜。”
“臭小子,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哪有人这样说话的。”文飞被晒的通红的脸更加红了,“我现在分清了不就行了。”
“文大作家,这高产有三宝:施肥、灌水、勤锄草。还得接着锄地。这锄地有拨苗锄、松土锄、锄草锄。想要干完啊!还早的很呢!”姚满仓在隔壁垄上喊道。
“锄头自带三件宝:抗旱、抗涝、除杂草。?”姚长海接着道,“有道是:松土好比上层粪,锄地胜降三分雨。入了伏,不离锄。这地得一直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开头不就说的才锄地。文大作家不会连这个也不知道吧!”钟奎垣笑道。
“你们就挤兑我吧!”文飞自嘲地笑道,“很高兴让大家乐呵一笑。”
锄禾日当午,就是针对杂草而来的,越是烈日当头,越是锄地的最佳时辰,这个时候锄出来的地,杂草被太阳一晒。死得快,效果好。
这真是烈日当头照,农田似火烧。
烈日下。姚长海领着社员们在一人多高、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锄地,不仅汗流浃背,带锯齿的玉米叶子剌在脸上、胳膊上,让汗水一浸,钻心的痛。
要是遇到连阴雨天,更是苦不堪言。田地里锄出的杂草要用筐子,一筐子一筐子拣出抛在田边的沟里。要不然,一场雨后。锄出的杂草就会小雨催又生,让社员们的劳作瞬间化为乌有。
“苦啊……啊……”
“文大作家听这京剧唱腔,挺标准的吗?”程天佑直起身子歇了歇。
“票友!票友!”文飞双手抱拳谦虚道。
“改天下雨了不忙了,我给你们唱上一段,让诸位品评、品评。”文飞笑道。
“文大作家我提醒你,别得意啊!不许唱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得唱贫下中农。”袁兴国好心提醒道。
“袁老弟,多谢,多谢提醒啊!”文飞下了一身冷汗道。
“行了,歇够了,接着干。”姚长海吼一嗓子,大家抡起锄头,弯腰接着锄草。
锄地,在我国几千年的农耕史上,都是农民在土地耕种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广大农民秉承“庄稼不收年年种”的古训与质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落下了山坳,天渐渐地暗了下来,彻底的黑了,随着姚长海一声:放工了。
弯腰在田里社员们朝村外的盘龙湖奔去,嗷嗷叫地脱了衣服扔了手里的锄头,就冲进了盘龙湖,解一下暑热,泡在温热的湖水里,真是舒坦!
“呼!总算活过来了。”
“哈哈……”
这锄完地,扎在湖水里,这心里不是一般的美。
一个猛子能扎老远。
“哎……我说别过界了,别过界了。”姚满仓喊道,“游到过界了,小心村里那帮老娘们废了你们。”
“知道了!”男人们吓得赶紧游回来,谁都知道姚湾村的女人凶名在外。
盘龙湖到了夏天就是天然的浴场,这湖成s形状,自古就分成了男女各自洗澡的水域。
湖水清亮干净,太阳晒了一天,湖水温热舒服,男人聚在一头洗澡游泳,女人则聚在另一头她们的地盘里。
天一黑,这盘龙湖里就热闹着呢!尤其是女人们的地盘,女人们嘻嘻哈哈、吵吵嚷嚷的声音堪比鸭子,声音远远的就能听到,再胆子大的男人都不敢靠近,远远的躲着走。
游舒服了,洗干净了才从湖里爬出来,回家吃饭。(未完待续)
px书友投的粉红票!!
祝大家平平安安!
第348章 来客()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农业对土地变本加厉的入侵,各种农药、除草剂等的滥用,让辛劳的锄地也成为了过去式,劳动力解放是解放了,可从情感上,总觉得现在的农耕变了味。
从健康上,人们也清楚地意识到,现代的农耕,少了许多环保,多了诸多有害的残留。还有那些看不见的,由于锄地的缺失,造成了土地的板结、肥力的退化。
“为了奖励牛司令,咱们吃完饭去抓知了,好不好,这炸知了的味道不错。”钟小猫吸溜了下口水引诱妮儿道。
结果没等到妮儿回应,却等到了刘姥爷微笑应道,“好啊!”
钟小猫迎向他的笑容,大夏天却如坠冰窖一般,太姥爷这笑容太吓人,不知道又有什么稀奇古怪的训练在等着他们。
就在姚家人热热闹闹吃晚饭的时候。
※*※
小学校也热闹着呢?
二十多个人有缘分到了姚湾村劳动改造,又住在一起,自然要互相帮助。
最起码这做饭,就由女人们包了,相比起男人下地,女人的活计要轻松些。
实在不忍心这些男人干了一天的农活,爬都爬不起来了,再自己做饭。
“文大作家,起来了,吃饭了,别做挺尸状了。”袁兴国推了推躺在炕上文飞道。
“哎哟!哎哟!要死了,感觉这腰要断了都不是我的了。”文飞手扶着腰不停地哀嚎道。
“今儿我妈和郝奶奶炖的鸡你是不是也不吃了。”钟奎垣在门外故意喊道。
“来了,来了。”文飞一咕噜就爬了起来。
“噗嗤……哈哈……”袁兴国和钟奎垣笑弯了腰。
“好啊!你们两个小子又耍着我玩儿。”文飞好气又好笑道。
“今儿炖鸡没有,我妈和郝奶奶清蒸了五条鲤鱼,挨着盘龙湖,少不了吃鱼。”钟奎垣笑道,“快出来吧!”
“有鱼也行。”文飞屁颠屁颠儿的跑了出来坐在了小木凳上。
二十多个人分成了三桌,“这菜色够丰富的,咱的生活水平可是直线上升。”姜大志笑道。
“这菜都是咱自己种的。”郝老指着石屋前的开垦出来的菜园子道。
原来还是光秃秃的,黄土地,现如今已经郁郁葱葱了,有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朝天椒、菠菜、香菜等等时令蔬菜。
“哎!文大作家你这腰不疼了。”程天佑打趣道。
“疼,咋不疼呢!又没长在别人身上。”文飞叹口气道,“我这几天总算体会了‘知易行难’这句话了。”又感慨道,“才干了几天我就想撂挑子,姚大队长他们要干一辈子,真是……”
“报国,你可不能光琢磨收割机,这锄地机,你也要琢磨、琢磨,好家伙原来这地得一直锄啊!”文飞积极说道。
滕红缨笑着打趣道,“嗯!文大作家的思想改造的很好嘛!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为贫下中农排忧解难。”
“滕大姐,你就别臊我了。”文飞红着脸道,“难怪你们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姚大队长批评的对,生活处处皆学问。”
“你们别笑我。”文飞笑道,“真的,这这两年经历的多了,我自己体会颇多,有时候人懂得越多,对自身的成长越没有好处,反而是一种障碍。知识越多越反动。知道是没有力量的,做到才有力量。也就说知识本身并不能产生力量,只有把知识赋予行动,才能改变我们的生命。所以要‘知行合一’。”
“?我感触也深,咱们天天泡在研究室里,研究这个,研究那个高深的,从来没有研究一些贴近民生的东西。”车报国轻蹙着眉头说道。
“那你学机械的还不快研究。”文飞高兴地催促道。
“你以为跟你写文章一样,刷刷就写下来了。”车报国没好气地说道。
“写文章哪有那么容易,不知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文飞这嘴皮子利索的立马回击道。
“我倒是心中有腹案,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让我拿什么做。”车报国摊开双手无奈道。
“唉……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众人重重一叹,乡亲们淳朴善良,对待他们没的说,给予他们很高的尊重,孩子们更是勤学刻苦,砍柴、挑水等等粗重活儿都包了。
投桃报李,他们也总想有所回报乡亲们,可惜……为今之计也只能尽所能把孩子们教好。
“吃饭吧!这事也急不来。”郝老太太招呼道,“看看我们的手艺进步了没。”
“嗯!这凉菜拌的水平见长啊!老婆子。”郝老评价道。
“郝老,哪儿是我们水平见长,是人家妮儿她姥姥给的调料好。”滕红缨笑道,“我们不把饭给做糊了就是大进步。”
先开始他们可真没少吃难吃的饭,不是粥熬糊了,就是太稀了,这炒菜不是生了,就是炒老了,现在也就这凉拌菜,出师了。
对了还有一样,呼玉米饼子总算能吃了。这一下干的稀的都有了,才算是一顿饭。
“这些天忙,等不忙了,我们蒸馒头吃,犒劳一下大家伙。”滕红缨许愿道。
“妈,那我等着您蒸的馒头。”钟奎垣笑道。
“行,妈一准给你蒸的跟小猫一样好。”滕红缨心下一酸道,这么多年当妈的为孩子做的太少了,整日的忙着工作,连孩子都丢给了孩子他外公、外婆。
“妈!赶紧吃吧!”钟奎垣朝她眨眨眼道,“我理解,妈您终于能多陪陪我们兄弟俩了。”
隐蔽战线上的人,比谁心里都苦。外公、外婆作为其中的一员,没少让他们兄弟俩理解爸爸、妈妈。
钟奎垣的一句话差点儿让滕红缨落泪。
※*※
众人听得心里酸溜溜的,刚想劝道,却听见一声大吼,“老姜!”
姜大志听到熟悉的声音激动地站起来,透过晕黄的灯光望过去,“老单,你咋来了。”两步走到他跟前,紧紧的抓着他的手晃了晃。
“你说我咋来了,你托人打电话来,说你过的很好。这我和弟妹还有孩子们咋都不相信,说什么我也得走上一趟来看看。”单忠信大嗓门的嚷嚷道,紧抓着他的有不放。
“老姜,你的手好了。”单忠信发现握着他的右手有力指节也能自然的弯曲了。
“好了,被人给治好了。”姜大志松开他的手,活动了几下。
“好了!哈哈……”单忠信简直比他还激动,他紧接着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