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短篇H文电子书 > 贫农大魔师 >

第326部分

贫农大魔师-第326部分

小说: 贫农大魔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假的。”叶妈挑眉质疑道,“不要因为是亲家送的,就啥都说好。”
    “咱啥没吃过,好赖我吃不出来。”叶爸推了推陶碗,“你自己品尝一下不就得了。”
    “嗯!这黄瓜干腌得也不错。”叶妈道。“你等等老头子,我在捣点儿蒜泥拌黄瓜干,就着玉米粥。”
    “看来姚女婿人还不错,啥都拿来了。”叶妈小声嘀咕道。
    “这不是不是叫吃人家嘴短啊!”叶爸朝她眨眨眼打趣道。
    她直接拿着玉米饼子塞进了他嘴里,“吃你的吧!占着嘴,还编排我的不是。”
    “呜呜……”
    “呵呵……”
    &*&
    钟小猫拍拍手,看了看炕桌上自己做的六道菜,有荤有素,色泽鲜艳,让人胃口大开。
    “钟政委啊!还没进家门就闻见浓浓的菜香儿味儿了。”孟场长大咧咧地笑道,“今儿有口福了。”
    钟小猫推开房门笑道,“孟场长、陶副场长,林主任,请进,请进。”
    四个人进了里间,“哇,够丰盛的。”孟场长道。
    “小猫做的,多谢你们这些日子对他的照顾。”钟长征笑道,“三位请坐。”
    “等等,老钟,你说谁做的。”孟场长上到炕上问道。
    “我儿子做的。”钟长征与有荣焉地宣布道。
    “这麻婆豆腐、酸辣炝拌绿豆芽、红烧鱼,白菜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醋溜土豆丝,都是小猫做的。”孟场长一一看着菜说着菜名道。
    “行啊!老钟你家小猫可真是深藏不露,比我家闺女强,那是油瓶倒了都不扶得主儿。”孟场长也不怕败坏自家闺女的名声大咧咧地说道。
    “孟场长今儿喝二锅头如何?”钟小猫拿起炕桌上的二锅头打开,给他们一一满上。“我爸刚刚大病初愈,不适宜饮酒,我代家父敬大家,谢谢大家对我们父子的诸多照顾。”钟小猫端起了酒杯道。
    “老钟,行啊!真是小小年纪就有大将之风。”孟场长拍了下钟长征的肩膀道。
    “老孟!”老陶朝他摇摇头道。
    “对不起,太激动了,忘了你现在身体。”孟场长举着手不好意思道。
    “没关系,咱们吃菜吧!尝尝我儿子的手艺。”钟长征招呼他们道。
    大家都是当兵的出身,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这话题自然就忆当年了,都吹捧自己的不对战斗能力强悍。
    一顿饭自然是吃的宾主尽欢,钟长征虽然不能饮酒,因为有个小管家公管着。小管家公乐呵呵招待客人,劝酒。
    宴席后的孟场长他们对于小猫的手艺是大为称赞。
    后果就是登门拜访的人多了起来,是女人多了起来,多是来请教做菜的。
    钟小猫莫名其妙地成了妇女之友。
    “爸,别笑了。”钟小猫气急败坏道。
    “好,我不笑,不笑。”钟长征绷不住嘴,又咧到天上了,“哈哈……”
    “不行得想个办法,这样下去我还怎么修炼,成天为着鸡毛蒜皮的事转。”钟小猫团团转悠,“有了,我把菜谱写下来,谁来给她们一份,让他们联络感情去,我不就解放了。”
    越想这个主意越妙,心动不如行动坐在炕上就写起来。
    看来儿子为了摆脱这件事,连给他盛饭都忘了,那只好自救了。
    “嘿哈……咔嚓……”
    “小猫今儿兴致颇高吗?”钟长征调侃道,妇女之友的帽子摘掉后,他当然高兴了。
    钟长征站在门口看着天不亮钟小猫就在劈柴,每次看见小猫劈柴,他这心都颤巍巍的。
    别人劈柴是用斧头,他家小猫劈柴以手代刀,以腿代斧头。
    和他初次见面对打一样,喜欢蛮力、刚劲,钟长征坐在门槛上摇摇头道,“小子怎么老是这么暴力啊?总是使用刚劲,什么时候才能懂得刚柔相济的道理呢?”
    “爸,你也这么说我,可我就喜欢这样碾压对手,就像猫看着老鼠无力的挣扎,过瘾、痛快。”钟小猫头也不抬地说道。
    “谁还这么说你了,简直说的太对了。你这小子在算计别人时却喜欢剑走偏锋,暗着来,怎么不中和一下。”钟长征心酸道,这也许是在临时监狱关押期间留下来的后遗症。
    &*&
    七个隆咚锵……咚锵!锣鼓敲起来。
    大街上是一片绿色与红色交汇的海洋,所有的人都身着绿色的军装和鞋帽,这是整个时代的时尚,红色是迎风飘扬的红旗和人们手中挥舞的红宝书。
    长途汽车站内到处都是绿色的世界,来自市里的各中学的毕业生,将诺大的候车室挤得满满当当的,青春在这里流淌,青春在这里张扬。
    四面墙壁上自然少不了诸如*的语录:“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这里居然还有的人忙着照相留念,人人手持红宝书,看向右前方,摆出奋发向前的造型。
    田德胜发现照相之人自己认识,忙上前搭讪,给自己的女儿田悦宁留下一张纪念,这一去也不知啥时候能回来。
    奋发向前的造型是这个时代所有的老照片以及绘画一样,都是“脸谱化”特征。
    这些年轻的面孔此时个个都是兴奋无比,那些或自发或有组织组成的宣传队,锣鼓喧天的现场被鼓动得气氛群情激昂。

  ☆、第395章 下乡插队去

这真是一个疯狂的年代,是整个集体偏执的年代。
    吴云抹着眼泪道,“就不能过完这个年再走。”
    田德胜摇头轻笑道,“瞧你说的,这军令如山,还能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啊!”
    吴云看着候车室内的这些无知的孩子,叹气道:不知道你们到时候会不会后悔,瞧瞧!这时候乐的,哼!到时候别哭鼻子。想起自家孩子也是其中之一,就没了看戏的心情了。
    候车室中这些花一样的年纪年轻人,有的高举红宝书发出誓言,有的兴奋地泪流满面,有的大声诵读着“老三篇”,借以表达自己的激动兴奋之情。
    即将下乡插队的知青们穿戴整齐,背着个不大的背包,手里拎着小包,在这里整装待发。
    上午九点一到,这些人登上了汽车。汽车前挂红绸扎着大红花,红花下面挂着红色的牌子,上书写着:上山下乡光荣。
    来送行的家长们顿时噙着眼泪,这真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锣鼓队在路边打着标语:热烈欢送知识青年奔赴农业第一线!敲锣打鼓的为战士们送行,路两边站满了前来送行的家长和看热闹的路人,看着汽车缓缓的开走。
    而坐在汽车中的人不停的对人群中的自己的父母挥动着手。
    青春的火在燃烧,?赤诚的心在震荡。?战鼓已经敲响,战士们已整装待发,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在广阔的天地里,有我们矫健的身影……
    下乡的离别的场景,够他们回味一生。年轻时的点点滴滴如同老照片一样在心里留下深深地烙印。
    “你就别哭了,又不是生离死别的,又不是到边疆。去一趟不容易。”田德胜扶额道,“只是到西平县下乡,两个小时的车程。你想孩子了去不就得了,至于这么一直哭天抹泪的。”
    “你懂什么?宁宁长这么大,头一次离开咱,你这当爸可真是心宽体胖。”吴云没好气地说道。
    “你在这儿哭哭啼啼的,说不定车上的孩子们还说说笑笑的。”田德胜笑道,“他们这些小没良心的。哪里懂得为人父母的心情啊!你这当妈的眼泪白流了。”
    为了安慰吴云。田德胜转移话题道,“宁宁去西平县,说不定运气好。分到姚湾村大队,正好胜利可以照顾一下宁宁。”
    “对哟!我怎么没有想到,咱们赶紧走。”吴云拉着他就走。
    “哎哎!你这是风风火火的上哪儿啊!”田德胜追问道。
    “上邮局,给小叔子拍电报,让他关注着点儿,实在不行了,让他把宁宁要到姚湾村大队。”吴云急急忙忙地说道。
    “你给我停下。这事你能做得了主,这是人家知青安置办分的。你就消停会儿吧!”田德胜拉着她道。
    “对宁宁的事,你是一点儿都不上心,你但凡上点儿心,咱家宁宁能分到西平县。你看看人家有能力的走动一下,不是分到这市区边郊外了。离家近的很。就是孩子们不能随便回来,咱节假日抽空也能去看看啊!”吴云埋怨道。
    “我就是一个普通工人。有啥能力。”田德胜也生气道,“看不上我,你找别人去。”
    吴云一看他生气了,声音软了下来,“我不就一说吗?咱就听天由命吧!回家。”
    事实上家长着急上火之际,车上的孩子们忙着认识新朋友,热闹的紧。
    &*&
    两个小时后,在天寒地冻中,田悦宁他们这一队市里的知识青年肩扛手提着大包小包,风尘仆仆地下了汽车。
    先去了县里的知青安置办,那里有来自各地的知识青年。
    在这里选择去哪个地方插队落户。
    知青们来自同一个地方基本上都是一队一队去各个村大队。
    “田悦宁,你怎么填写去姚湾村大队啊!”田悦宁的同学在她耳边小声地喊道,“你没看见咱们一同来的大家都填写的十里村大队。”
    “祁红你就别管了,姚湾村大队有啥不好的。”田悦宁抬头看了她一眼道。
    “我刚才问过本县即将下乡的红卫兵们,他们小声地告诉我姚湾村大队民风彪悍,连女人都恐怖着呢!”祁红小声地嘀咕道。
    “喂!我都把打听来的消息告诉你了,你怎么还写姚湾村大队啊!”祁红摁住她的手道。
    许多人先开始写了姚湾村大队,后来打听过后,纷纷改了。
    “那我有没有告诉你,我叔叔就在姚湾村大队啊!”田悦宁小声地在她耳边咬起了耳朵。
    “哎呀!田悦宁你可真是的,怎么不早说咱叔叔在姚湾村啊!”祁红赶紧把自己填写的灵泉村大队,给改成了姚湾村大队。
    这真是一会儿功夫就成了咱叔叔了。
    “田悦宁啊!你可不能丢下我啊!我可是抛弃大部队,紧跟你的脚步。”祁红是紧揪着她不放。
    选择好自己要去的落户的地方,被县里派拖拉机送到一所破破烂烂的中学操场,然后扭着屁股冒着黑烟突突的就开走了。
    司机们也不愿意在这冷寂寒冷的地方过夜,而田悦宁他们从此就要在这里安家落户。
    看着低矮的平房,这火热的心顿时凉了一半。
    知青们不停的跺着脚丫子,哆哆嗦嗦的,冷啊!
    正午的日头都显得无精打采的没有生气,孩子们不言不语的等着,抬头望去,看着萧瑟的很。
    平原地带村落很大,多是几百户来户人家的村子,知青分得很散,一个村也就十来个或者七八个。
    到了下午三四点光景,各村派人来把分给他们的知青陆续的接走了。
    一辆马车嘚嘚的进了中学,一听见动静,只剩下六个知青都围了上来。
    “我是姚长山,来接去姚湾村的知青。”姚长山跳下马车道。
    “你们都是。”姚长山看着围上来的娃娃们道。
    “嗯!”六个人齐齐点头道。
    “这是你们的行李。”姚长山看着堆成小山的行礼立马挠头啊!
    这都快赶上搬家了。
    姚长山调转了车头,使劲儿塞。用力的绑,总算把人和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