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晚笛 听张充和讲故事-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仕〉挠≌隆⑾姓隆G岣е揭常奂洌莆爬季罩恪
张充和诗集《桃花鱼》
张充和的诗词,主要以短调小令名世。这里谨辑录几首《桃花鱼》中的小令和短句,以飨读者——
《鹧鸪天·车行》
合眼浮沉小梦庄,不寻常事已寻常。无边风雪人来去,有限寒温路短长。
村暧暧,野茫茫,雷奔轮转若为忙。云山倒退知何意,为惜流光挽夕阳。
《蝶恋花·归云》
冉冉归云如有接,花近危楼,坐拥山千叠。翠羽填将好梦贴,翩翩仍作钗头蝶。
闲事闲情随去楫,杨柳舒眉,细意稠芳叶。春去春来何所业,鸦雏翻遍湘纹折。
《鹊桥仙·青城山 二》
有些凉意,昨宵雨急, 独上危岭伫立。轻云不解化龙蛇,只贴鬓,凝成珠饰。
万壑逶迤,一天遥碧。望断凭虚双翼。盘挐老树历千年,应解道,其中消息。
《临江仙·桃花鱼 一》
记取武陵溪畔路,春风何限根芽。人间装点自由他。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描就春痕无着处,最怜泡影身家。试将飞盖约残花。轻绡都是泪,和雾落平沙。
《小园 一》
游倦仍归天一方,坐枝松鼠点头忙。松球满地任君取,但借清阴一霎凉。
《小园 八》
当年选胜到山涯,今日随缘遣岁华。雅俗但求生意足,邻翁来赏隔篱瓜。
《秋思》
万山新雨过,凉意撼高松。旅雁难忘北,江流尽向东。客情秋水淡,归梦蓼花红。天末浮云散,沉吟立晚风。
《桃花鱼》内页: (上)《鹧鸪天 · 车行》;(下)《蝶恋花·归云》 。
《桃花鱼》内页:(上) 《临江仙 · 桃花鱼 一》 ;(下)《秋思》 。
一九九五年,制作《桃花鱼》的美国学生薄英(右一)为张充和等人在美国卫斯理大学办了一场书法展。
「他们心大,真是很伟大的!」
从「怀宇」到张家故事
今年的冬雪来得早,才十月底,就纷纷扬扬降下了第一场大雪。康州新港地处美东新英格兰,大概与中国东北大连的纬度相近。我冒着新雪登门探望张充和,惴惴然捎去的,却是来自中国南方的一个问询——我的一位大学同窗现正执掌《南方都市报》,想派记者出访北美做一个「海外学人访谈系列」,张充和正在他们拟定的采访名单之中,便委请我帮忙打打前站。我其实颇感为难。我不止一次听过老人家对某些媒体不实报道的微词,也亲眼见她从电话里婉拒过一些慕名而来的媒体记者。况且老人年事已高,不宜太被叨扰,从我这里,我已经悄悄为她挡过好几次类似的采访要求了。
顶着一头雪花进了门,张先生还是那样笑吟吟地迎候我。坐下来喝了一口热茶,我小心地掏出了《南都报》记者先期寄到的赠书和名片,转达了他们的采访要求。我是做好了被老人打回票的准备的。没想到,老人家盯着名片上的记者名字看了半天,忽然长叹了一口气,说:「这记者名叫『李怀宇』,对不对?你看你看,又有鬼哟!」
我笑起来——我知道,这「有鬼」,在张充和的语汇里,是一个有特别意义的字眼。
张家姐弟十人战后团圆照,一九四六年七月摄于上海。
前排左起:充和、允和、元和、兆和
后排左起:宁和、宇和、寅和、宗和、定和、寰和
老人敛住了笑容:「这事神了,怀宇,怀宇。我前不久才刚刚接到消息,我的四弟张宇和过世了,心里正在难过,偏偏这时候,就有一位叫『怀宇』的记者,跨洋过海地要来采访我!你看看,我不答应,都不行啦!」
「呵,果真又有鬼啦!」我释然大乐:这简直是上天的意思,帮助我完成了一次艰难的采访探路!
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怀宇」开始,谈到了她最疼爱的这位弟弟张宇和,再谈起了她们张家大宅里许多久远的故事。
「宇和是个植物学家,也很懂音乐,艺术感觉很好的。他在南大(南京大学)教生物学,还负责管理南京中山陵的植物园多年,我家院子里的香椿苗,就是他亲自从中山陵给我捎来的。因为总在植物里打转,他做的根雕,简直棒极了。有一座叫『举杯邀明月』,让我喜欢得不得了,我那年回去,他要我带走。太大了,我怎么搬得动呀,喏,我只带回来一个小的,就放在张大千喂大雁那张照片前面。」
仔细看去——那也是一个惟妙惟肖的飞鸟啄食的小根雕。
我问:「你们张家四女六男,一共十兄弟姐妹,你说宇和跟你最亲,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俩的身世最相似,都是从小就被抱出去,过继给了别人,到快成年了才回到家里来。」老人舒展开眉宇,娓娓说开来,「我出生在上海。那时候,我父亲张武龄刚刚把全家从合肥搬到上海不久,一家人挤在一套五开间的房子里。生我的时候,我已经是母亲生的第四个女孩,在那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母亲自然是很有心理压力的。我祖父家里有五房太太,五个长辈女人都是寡妇,都随我父亲到上海来了,五个婆婆我母亲都要照顾,母亲要顶起一个家,多累呀。我们张家的孩子都是奶妈带大的,可是生我的时候,我的奶妈没有奶了。听说那时候只能给我喂糖水,我不肯喝,夜里不睡觉地哭闹。我母亲就只能整夜整夜地抱着我。我的二叔祖母从合肥到上海来看我们,心疼我母亲,想为她分劳,就说:『大少奶奶,能不能把小毛姐——就是我——给我做个伴?』我母亲爽快地答应了。我二祖母又说:『不过我要先算个命。我自己的女儿死了,外孙女也死了,我不知小毛姐会不会跟我犯冲犯克。』母亲说:『命是她自己的命,不关犯冲犯克。你就放心带她走吧。』就这样,我二祖母就把我抱走了。我出生八个月,就跟了我二祖母住在合肥,一直长到十六岁,叔祖母死了,才回到我父亲身边。那时候,我母亲已过世好几年了。」
张家姐弟的母亲陆英,一九一○年代留影。
「我的祖母是了不起的人,她待我又像祖母,又像妈妈,又像老师。」老人陷入了回忆中,「那个年代,女人生养,就盼着生男孩,叫得子得福。我妈妈却连续生女,生到三姐的时候已经不耐烦了,觉得要断子绝孙了,到生第四个——就是我,还是女的,就更不高兴了。本来该叫我四姐的,可家里人都称我小毛姐,就是最小的姐姐,所以母亲并不在意,把我送给叔祖母。可是,万万没想到,」老人微笑起来,「后来我母亲又接着生,连续生了五六个,都是男丁,都说这是小毛姐给带来的,说我命里主贵,连着带来了五个弟弟,我在张家一下子红起来了。可是,那时候,我已经被抱走了。」
我问道:「你弟弟宇和可是一个男孩,怎么也会被抱走,过继给别人呢?」
「那是我母亲心大呀!」老人回答得很干脆,「我现在回头想想,我的父亲、母亲,在当时脑筋很新,心胸很大,真是很伟大的。」
我注意到平日说话字斟句酌的老人,对父母用了「伟大」的字眼,而且用了不止一次。
「我上面说过,我祖父有五房姨太太,后来都跟着我父亲生活。我母亲的婆婆是大房的,下面有个姨婆婆,有个女儿,没生儿子,女儿那时候是不是嫁了出去我不记得了。你知道那个年代,结婚的女人没有生养儿子,一房里要没有男丁,在大家庭里就会抬不起头。宇和是我妈妈生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不久,就抱给了祖父这位姨太太,等于一下子把她扶正了,在家庭里的地位就不一样了!」老人家提高了声调,「这样的事情,从古至今,我都没有听说过。我听我四弟说,从此逢年过节,我四弟就被我姨祖母领着,捧着大红帖子出去送礼,这一房人,从此就在张家抬起头来了。我知道这是我母亲的主意——为了让姨婆婆开心,让她有个孙子,有男丁接续香火,将来这位姨太太死的时候,她就是张家的奶奶,不是姨太太了,这就把她的地位给抬起来了!从前的人都看不起姨太太——你记得《红楼梦》里那位赵姨娘么,连亲生的女儿探春都看不起她,她有多委屈呀!那个年代,我父母亲能够这样做,真是很了不起,很伟大的!」
张家姐弟的父亲张武龄留影
我听着老人的感慨,从中没有听到任何的幽怨情绪——一般从小被抱养离家、过继给别人的孩子,总会对生身父母生出某种怨责情绪的;张充和没有,并且一直对父母以「伟大」名之——老人其实也是「心大」,她对父母的臧否目光,早就跳出了一己身世的制约呢。
「我父亲虽然没有进过一天正式的学堂,但他受的却是新派的教育,脑筋很新。他很早就开始学英文、读法文,后来就到苏州办学校。先办的男校,见女学生少,就干脆自费办起了女校——叫乐益女中。我父亲没讨姨太太,但他对张家长辈的姨太太们,一直是很同情,很尊敬的。我再给你讲一个张家的姨太太故事吧。」老人来了兴致,「我过房的祖母其实是我的叔祖母,她自己生的女儿死了,我的叔祖父就讨了一个姨太太。我这位叔祖父淡泊名利,本来不愿讨姨太太,但叔祖母长年吃素,又没有生养,家里压力太大,就不得已讨了一位由别人送上门来的姓廖的姨太太——当年姨太太没有地位,可以送,送上门来的不要还不行。后来我的叔祖父死了,这位姓廖的姨太太还是没有生养。没生儿子的姨太太在家族里就没有地位,这位姨太太干脆就以死尽节。我叔祖父死后,她就不肯吃东西,大家怎么劝,她都不吃,就这样活活把自己饿死,为张家尽节了。她死后,张家给她立了贞节牌坊,正太太都要向她磕头。逢年过节,我们张家人,都要为这位姓廖的姨太太的牌坊磕头的。」
一九三○年代三姐妹合影。前起:元和、充和、兆和。
我不禁想起安徽乡间那些闻名遐迩的贞节牌坊。每一个牌坊后面,其实都有一个隐藏着历史污垢的深潭,都背负着一个扭曲女性尊严的沉重的生命故事。 只是,我和老人的谈话气氛,很快就从这种畸异的历史纠结中摆脱出来了——
「我叔祖母死后,我从合肥回到家时,已经十六岁了。我四弟宇和小我四五岁,当时十二三岁,可个子比我高。我们去见父亲。父亲很糊涂,记不得我们的生辰,问道:『你们俩谁大?』我和宇和就哈哈大笑。我们俩从小被抱养出去,他自然是记不得我们谁长谁幼了。」老人自己笑了起来,「就因为这样身世相同,所以我和四弟一直很亲近。我是土包子,从安徽乡下来到苏州,开始什么都不懂,他虽然也被抱养出去,可是一直在苏州生活,就上上下下地照顾我,领着我跑东跑西的。他后来留日,学农科,学园艺,管了中山陵很多年,身体一直很好的。他因为从小没母亲,跟着姨婆婆过——他管她叫奶奶,算是她的孙子——什么都得自己干,所以很会办事,特别能干。抗战开始后他陪着我从苏州一直跑到成都,他不但照顾我,还照顾叔叔一家,他的个性很成熟稳重,从来没见他发过脾气,做事非常周到的。」
我问:「你说四弟是留日的,那是什么时候?」
「抗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