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汀画传-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慕周下野时已很富有。他回到安县,购置了五百亩田产,做起了士绅。川西北掌握武装的袍哥大爷几乎都是他的旧部与至交,与成都的旧军人也保持往还。他没有倒台。在安县,每一任新县长到任都要去拜会他,假如不想得到他的全力支持,至少也希望不要引起麻烦。郑慕周俨然是安县地方实力派中最有势力的人物之一。这样的人如果作恶,没有人能挡得住他,但幸好他没有忘掉他是怎样从一个“烤大火”的流浪汉混出来的,对新潮流也不是全然无知。杨子青还太嫩,影响舅父还没到时候,但外甥的日益趋新,老有经验的郑慕周看在眼里,也不会不懂得时势是怎么回事。娶着好几房姨太太的下野军人热心地为家乡做些公益事情,和更恶的势力角逐,这里,既有封建士绅和袍哥的“传统”在起作用,也有他本人慷慨好义的性格在内。他的作为,与杨子青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仍然发生着密切的关联。郑慕周下野是1926年。这一年的7月,杨子青完成省一师五年的学业,也毕业了。这时他二十二岁,与同学比是个老大哥。他读了不少新文化的书籍,哲学的、政治的、文学的,接近着四川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迟来的启蒙显示了出其不意的优势,由无条件接受“五四”民主主义思想跨越到社会主义边缘,两步似乎并成了一步来走,加上对新文学发生的向往,彻底改变了他旧日军阀子弟的生活态度。他结婚是在老宅。但随着哥哥跟着舅父积下一些钱财,母亲在振兴家业思想的驱使下,买下并建起了杨家碾房,同时,感到两个儿子都已成家,房子住得挤了,开始在碾房一侧兴建新房。规模搞大了,以至不惜大肆借款来盖新的院落,连郑慕周都感到不妥。这是母亲多年心里酿成的一个梦。
他已经变了。母亲治家的理想,在他心目中无形缩小,失去光彩。他利用次子的优越地位,向家里提出出川求学的计划。他想去的学校本来有两个,一个是北京大学,一个是上海大学。这后一个学校,因他读过它们的社会科学的讲义,觉得是把革命和读书两相结合的好处所。去北京大学,因想到有可能使自己成为鲁迅的学生,也十分向往。在政治上他热烈拥护国共合作的新潮,赞成在广东已于7月份宣言誓师的“北伐”。有机会能去看看全国沸腾的政治情势,也是他极愿意的。刚好,下野后的舅父在北京了解局势和拜会朋友,来信要他去考学校。这样,他便打点行装,准备第一次离别故乡远行。
外面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呢?他不清楚。当他登上重庆朝天门江边的一艘火轮,站到船头看两江汇合的滔滔洪波,他只是确信,东出夔门,迎面而来的必是一个更大的天地。他的年龄使他对生活的憧憬、追求,大大高过于对人生现实的忧虑、失望。这时候,他还没有学会忧虑和失望。这是你第一次出川。每次离川和回川,构成你一个生命之圈。开放这圈,你受到外来的冲击;封闭这个圈,你又实现了你自己。
对我来说,重要的是这时我决然选择了一定的政治和爱情之圈,而且永远不悔。
沙汀传……第四章 择路而行
第四章 择路而行
外面的世界
广东的北伐轰轰烈烈。1926年7月,他又一次与谢荣华同路,出门求学。这次,他们可要走得远了。
他第一步的想法是,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或东南大学,看看那里的教育办得怎么样,然后再决定行止。谢荣华准备到上海去投考。
去南京是因为向履丰的鼓动。这位向浑的弟弟,在成都有名的贵族学校“联合中学”读书时,两人常在安县旅省同学会的聚会上见面。此人老成朴素,与他很是投机。向履丰先他一年毕业,一个人跑到南京寄住,一边在大学听课,一边自学。在他给杨子青的信里,盛赞六朝古都的环境古雅、安静,如何适于读书,考学校或自学又如何方便。这样,凭着对向履丰的良好印象,他决意到南京,去试一试学习文科的前途。专心地学几年社会科学,是他心中朦胧的与革命相联结的一件事情。
从成都到重庆,杨子青初次踏上了这条“东大路”。当时成渝公路没有修好,不能直通长途汽车,但也有几段路,有那种破破烂烂、随时都会抛锚的老爷车,在尘土里颠簸。其余的路程便只能靠坐得你腰酸脚麻的滑竿了。沿着所谓“小川北”延伸的这条路,大约要走十一、二天的样子,这还要看运气好不好。他以后还有三、四次经过东大路的机会,它给他留下的记忆,到1934年写《赶路》这篇阴森可怕的小说时,便全部“复苏”了。
(《赶路》这个故事虽是听来的,但赶路情景、汽车抛锚、上车不易、在偏僻茶馆住宿等等,这都是我出校以后在成渝路上的实际经验。——沙汀1986年11月24日讲)
不仅是小川北一带的破败荒寒,旅栈里面的龌龊,叫人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就是旅店的堂倌们一夜罗唣人十多次,一会儿来问:“先生,叫一个么?”或者“女学生也有哩”,也够人受的。而且,正当你在轿竿里,被摇晃得迷迷糊糊,正要催眠的当儿,说不一定在哪个山坳旁,会传来一声:“站住,检查一下!”那客人就会连一条半新的衬裤也保不住。这种狠心的抢劫,用当地土匪的术语,叫做“裤子过笼”,使每个路人不禁谈“路”色变。所幸他和谢荣华一路吃喝、休息、行走,尽管艰苦万分,终于还是平安到达了山城。
在这里,他们会合了早几年毕业、在省师附小教过书的罗晓云,登上赴武汉的江轮,一块东下了。罗是内江一带威远人,他要去北京寻找进修的机会。杨子青与罗相约,如到北京一定去找他。在船上,还新结识了两个朋友:一个是陈序宾,本来在遂宁行医,这次要去协和医院学习,以后与他一直往来。一个叫巫次伦,是遂宁人,去上海求学。这群年轻学子都是第一次离开四川,一路饱览三峡风光,谈论着求学前景。长江上的轮船多半是外籍的,这条航线和船上的生活,以后他多次经历过,并与他的小说发生关系。
船到了武汉,罗、陈两位转乘京汉路车赴京,其余人换船继续南下。在南京下关,他与谢、巫等道别,只身上了岸。
可是,南京没闪出多少新世界的光亮。向履丰安排他在城内鼓楼成贤街的高师寄宿舍一住下,便介绍了这里几个大学的情况。向的口气不像以前信中那么乐观,流露出对南京一派死气沉沉的不满,表示自己不久要到日本去。他本想考高师,看了高师的一些讲义,发现向的感觉是对的。这些讲义透出一股复古的气息,太陈腐了,与四川的一些学校没有什么区别。他便连报名的想法都打消了。既然向都要离开此地,他更无心留恋这里的红墙绿瓦。住了十几天,逛了夫子庙、秦淮河、玄武湖、明孝陵,写信与舅父联系上后,便乘京浦路北上了。
这时是7月末,郑慕周带着几个从前的部下,住在北京石驸马大街太平湖饭店。饭店位于西单附近的市区,嘈杂热闹。他一去,便在旅馆房间里另加了铺,舅甥俩吃住在一起。郑身边围绕三、五个绵竹人。蔺简斋是云南陆军小学出身,对北京很熟。他的女婿和另一个青年,是中国大学学生,京戏迷,都是“读公爷书”,熬资格的。还有一个吴克仇。这些人在北京仍组成自己的四川世界。这是子青从小看惯了的生活,可以相安无事。
他安顿好后,便马上去寻自己的人。先到沙滩北京大学西斋找毛坤。毛坤与罗晓云同班,毕业后也在省师附小教书几年,有了积蓄后,才来住北大的。此人在省师同学中很有点名气,彼此不熟,但他很尊重他。杨子青向他打听罗的下落,才知罗已离京,而北大的考期也过了。毛坤为人很直爽,对这个一时表现出沮丧神情的小老弟说:“考什么大学啊!订一份《语丝》读好了。喜欢听北大的什么课,你就来听。这里好多人都是这样旁听的!”
这个主意正中下怀,他格外听得进去。南京的经历,使他相信再好的大学,课程也不会全如自己的意。它们怎么能抵得上《语丝》、《莽原》这些新的报刊书籍的力量呢。现在,他来到新文化的发源中心,来到华阳书报流通处那些长期吸引他灵魂的书报的产地,来到鲁迅等人的身边,为什么不可以痛痛快快地学一顿,反而非要套上一个学校的枷锁呢。对,太对了,道耕去当“游学先生”了,我就在北大旁听自学,真正掌握一些新知识吧!
后来,他又去会见了几位省师前几班的校友,像余必达、王光熹、李夏云等。见他们一个个只是埋头功课,对北京刚刚发生的“三·一八”惨案,以及思想文化界的斗争,都很漠然。而且他们不学文科,都是学理工农的,便更觉得没有必要像他们那样被关死在学校里。于是,他便积极地筹备起舅父走后在北大附近租房自学的事情来。
杨子青暂时处于无人交往的境地,只是与郑慕周等人去游过几处名胜,听过高庆奎、梅兰芳、郝寿臣这些名角的戏,进“落子”(评戏)馆,逛天桥和前门外的夜市。他最喜欢的是听大鼓,听了一次,又听一次。北方的大鼓使他想起家乡的摆围鼓、唱善书,感到亲切。他也喜欢城南天桥的游艺场,去这些地方像是赶场,赶梓橦会。
二十年代第一次到北京,曾随我舅父看过当时的杂技表演,印象深的是一位艺名“大饭桶”的小丑,个子很大,功夫也很到家。①这自然使他想起那些河南流浪艺人来了。杨子青在娱乐中,只对北京的民间艺术感兴趣。此外,他便独守旅馆,一人看书。特别是“北新”、“未名”两家所出的新书。鲁迅的书,过去在成都没能得到的书,他都搜罗来看,包括吴稚晖的那本《上下古今谈》。这些书使他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北京世界,这是他熟悉的,向往的。晚上旅馆里吵闹,他便偷偷溜出去,进书场听书,享受一个平民社会的生活乐趣。到了9月,他感到北京慢慢变成了一块沙漠。鲁迅于8月末南下后,他觉得《语丝》、《莽原》、不如过去吸引人,整个北京不像“五四”、“三·一八”那时敏感,站在前列。鲁迅等大批文化先驱的离京,使北京好象抽空了它最精华的部分。只有南方革命传来的一些简略的新闻,使人振奋。
不久,毛坤去武昌“文华大学”图书馆。他一去,住北大附近的计划受挫。其时,北伐军攻占汉阳、汉口的消息传来,郑慕周手边的钱花光了,便提出要与他一起回川。舅舅不放心他一人在这样战乱的气氛中留在北方,并且认为战局会拖延下去,汇兑必将发生问题,在京的生活将无法保障。他想想也就同意了。
(你知道吗?张天翼也是这年夏天从南方来京的,这时正在北大预科。你们当然无缘相识。但是在同样的历史条件下,张天翼也对那时的大学课程不满,不久退学南返。是社会革命的热情促使我北上求学,北伐战争唤起了社会实践热情,又使我离开课堂,而向往行动,急于投入时代的潮流。这就是我与张天翼不谋而合的经历)10月下旬,郑慕周变卖了一些东西,筹了路费离京。杨子青之外,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