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像-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似海趁到东村检查准备工作之机,同李森等人抽空到县医院看望了一下孙大壮。
孙大壮做了胃切除手术后还没有拆线儿,但精神已经好多了。
钱似海握着孙大壮的手,亲切地说:“大壮同志,这段时间太忙了,对不起啊,我们张罗好几天要来看看你,你看,这才倒出点儿空儿。”
孙大壮不咸不淡地说:“领导们忙,我这儿没什么事儿,不用麻烦你们老来看我。”
钱似海充满感情地纠正道:“话不能这么说,再忙也要来,因为你是我们的英雄。我首先要祝贺你打了个大胜仗,硬是没让洪水进村子,拒洪水于‘国门’之外,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了不起,省里就要召开表彰大会了,县委决定,把你作为省级先进个人标兵上报,并号召全县的党员领导干部向你学习。”
孙大壮赶紧摇着大脑袋,嚷道“我这儿先谢谢了,我可当不了先进。”
李森知道孙大壮肚子里还有火,就怕他说出什么不好听的来,弄得大家下不来台,便接话说:“县委已经决定了,你就不用谦虚了。身体感觉怎么样?敢吃点儿东西吗?”
孙大壮的老伴儿道:“瞅着精神头还行,可吃东西还不行,得吃流食。大夫说,怎么着也得养个一年半载的。”
“那就好好休养休养。”钱似海拍了拍孙大壮的手背,“这些年,大壮同志始终工作在第一线,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啊!”
“咳,天生就不像人家是个享福的命。从娘肚子里一爬出来,就长了个挨累的脑袋。整天东跑西颠的瞎忙活,屁事儿没有,可一歇着,这毛病就来了。没治,贱皮子。”孙大壮阴阳怪气的,说出的话很不中听。
钱似海打着哈哈,指着孙大壮说:“这个老孙,这个老孙。”
李森打趣儿道:“那你埋怨谁呀?你还能埋怨老娘?”
孙大壮仍然吊儿郎当地说:“我埋怨谁?我谁也不埋怨,我他妈就埋怨自己。”
李森见孙大壮的话又不是个味儿了,怕他犯起驴脾气,赶紧说:“钱书记今天很忙,这是特意抽时间代表常委班子来看望你的。”
“那谢谢钱书记,”孙大壮转过身,“趁领导都在,我正好有个事儿汇报一下。”
钱似海面带微笑地说:“有什么事儿,你就尽管说吧。”
孙大壮往起挺了挺身子,很沉重地说:“这次西村的损失很大,内涝内渗也很严重,坝内的庄稼几乎绝产绝收,房子也倒塌了不少,我很惭愧,我对不起乡亲们……”
说着说着,一阵委屈和愧疚涌上心头,孙大壮的眼睛里便涌出泪水。
钱似海拍了拍孙大壮的手背,安慰着他,说:“大壮同志,你不要这样讲。这么大的灾,能没点儿损失吗?你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主要的。”
孙大壮执拗地说:“成绩?什么成绩?就是那么一说,我们不能对老百姓的损失视而不见,瞪着眼睛说瞎话啊?”
钱似海心中不悦,但脸上没有表现出来,仍然耐心地劝导。
“我们当然不能对群众的损失视而不见,但也不能仅仅因为造成了一些损失而抹杀了成绩。毛主席说过,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成绩和损失是两回事,两笔帐。成绩总是第一的、政治总是第一的、大局总是第一的。”
正说话间,韩精忠进来说:“钱书记,时间要到了。”
钱似海趁机站起身,对孙大壮说:“省里的一位重要的领导要来我们这儿视察工作,我要去检查准备情况,等我抽空再来看你。你好好休息,不用太着急。如果说咱这条件不行,就去市里医院。记住,第一位的是要把身体尽快搞好。我就不陪你了,让李县长陪你聊聊。好,就这样。”
钱似海和孙大壮握了握手,又和孙大壮的老伴儿握了手,然后出门走了。孙大壮的老伴儿连忙去送行。
屋里静了下来,只剩下孙大壮和李森两个人。
孙大壮便借机询问救灾物资和危房款,都倾斜给了东村的事儿。
李森说:“这些都是钱书记亲自定的,有啥招?现在全县、全市、全省都知道临江乡东村是重灾区,许多物资都是上级指名戴帽下来的。”
孙大壮横楞着眼睛说:“那县里也得一碗水端平啊?我们的损失比东村要大的多呀!东村才塌几间房?西村塌几间房?再说,东村的房子有多少是淹塌的?有多少是用推土机拱塌的?”
李森摇摇头,指着孙大壮的脑袋说:“你呀,你呀,你听不明白钱书记的话呀,刚才讲大局呀,政治啊,你听不懂啊?你的成绩是抗洪取得成功,你再强调损失,那抗洪还有什么意义?你要自己否定自己呀?这不成了胡闹了吗?就知道瞎犟犟。还有,你负责的是西村,你攀人家东村干什么?东村着火了,你也让西村放把火呀?”
孙大壮火气也上来了,说:“否定不否定我不在乎,可老百姓的损失在那儿搁着呢!你们当领导的都是睁眼瞎呀?明明房子没淹塌,非用推土机把他拱塌!这不成了国民党了吗?”
李森忙摆手说:“你消停点吧,小心刀口。事情根本就不是像你说的那样。你别咸吃萝卜淡操心,好好养你的病。凡事要服从大局,这是政治需要。”
孙大壮“扑棱”一下靠到床头上,吼道:“操,你们这是毛政治!”
李森不温不火地说:“毛政治也是政治!”(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要视察(4)
导读:
阮思明还在问:“干啥用?”
赵未平说:“抽水。你说能干啥用?”
阮思明刨根问底地道:“往哪儿抽?”
赵未平瞪了他一眼。
阮思明自言自语地说:“东头儿涝洼地里的水和江面水位一般高,抽了也是白抽。水泵这么大的功率,得费多少电哪!”
赵未平转过身狠狠盯着他,皱着眉头说:“你还有完没完?叫你怎么整你就怎么整得了,怎么学的这么磨叽呢?”
阮思明一耷拉脑袋,不再吭声了。
正文:
明晃晃的太阳高挂在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上,肆无忌惮地宣泄着一切热能,似乎要把前一段时间的损失补回来。同时,也把东村灾后的惨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站在村西头的石桥上,可以看到石桥以西的地方还浸泡在水里,村子中间的地段已经露出了地面,只不过还是泥泞不堪。东侧的庄稼仍然成片地偃卧在水里。村南边的土堤上堆满了层层叠叠的沙包,被洪水侵袭过的堤坝还是疮痍一片。
在一家的院子里,赵未平和阮思明尤锋等人正在看一伙人挖地基。
赵未平问:“地基什么时候能挖完?”
尤峰回答:“明天就能整完。”
赵未平点点头。
阮思明汇报道:“那几户也陆续开工了。照这个速度下去,入冬前住人是没问题了,我只是担心材料供应不上。”
赵未平说:“宝昌书记不是已经明确了吗?材料的事儿,你直接找徐才,让他来协调。”
“我给他打过电话了,”阮思明气乎乎地说,“我请他给协调,好话都说了三千六,可他只说了一句。”
赵未平问:“他说什么?”
阮思明无奈地说:“他说‘哪儿那么好协调的?’。”
尤峰一扑棱脑袋道:“操,啥人呢?”
赵未平拍拍阮思明的肩膀,劝慰道:“别泄气,继续找他。走,咱们沿着领导的视察路线走一遍,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整的。”
阮思明等人就陪着赵未平按着领导视察的路线从西桥头开始巡视。
下了石桥,进村的路就开始泥泞起来。
尤锋就问:“用不用组织人手,把领导要走的道垫吧垫吧?这稀汤吧唧的,也太不好走啊?”
阮思明首肯道:“是应该垫一垫,要不确实没法走。”
赵未平一摆手,说:“不用,领导又不是纸糊的,怕见水。我们要给领导看的,就是灾后的真实情况,真实的生活。我说的那几件事落实得怎么样了?”
阮思明回答道:“基本上差不多了。”
赵未平瞟了阮思明一眼,严肃地说:“我不要‘基本’,是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我要细节。”
阮思明的脸一红,接着说:“需要新建的房子已经全部开工了;打渔的船、网,也齐全了,就是人手还差一些;能腾出手脚出外打工的也组织起来了;草编机的事儿已经接到了通知,尤锋明天就去拉,草编机一到妇女就动手,整的全跟真的似的。”
赵未平把眼睛一瞪,道:“什么话?这就是真的!”
阮思明连忙说:“是真的,是真的!”
赵未平不再言语。
三个人来到村委会的院子里,见几个人正忙着往下卸水泵。
阮思明就问赵未平:“乡农机站通知我们,说给送来了20多台水泵,干啥用?”
赵未平好像不认识似的瞅着他,反问道:“你说水泵是干啥用的?”
阮思明不解地望着赵未平。
赵未平也没心思搭理他,就吩咐道:“把水泵全部运到东头的洼地里。”
阮思明还在问:“干啥用?”
赵未平说:“抽水。你说能干啥用?”
阮思明刨根问底地道:“往哪儿抽?”
赵未平瞪了他一眼。
阮思明自言自语地说:“东头儿涝洼地里的水和江面水位一般高,抽了也是白抽。水泵这么大的功率,得费多少电哪!”
赵未平转过身狠狠盯着他,皱着眉头说:“你还有完没完?叫你怎么整你就怎么整得了,怎么学的这么磨叽呢?”
阮思明一耷拉脑袋,不再吭声了。
见阮思明蔫了,站在一边的尤锋“哧哧”地坏笑。
阮思明上去就给了他一撇子。
赵未平问阮思明:“现在没发的还有些什么东西?”
阮思明回答:“没什么玩意儿了。上午把剩下的一些被褥、方便面和酒已经全发下去了。”
赵未平肯定地说:“对,该发的全都发下去,别在手里捂着,省得老百姓惦记。搞群众评议和公示了吗?”
尤峰马上说:“搞了搞了,评得还挺细呢,就差没把一包方便面掰成两半了。”
阮思明补充说:“还剩一些无纺布,我让人搁起来了,想来年用它扣大棚。我看用两年都用不了,老鼻子啦。”
“谁让你搁起来的?”赵未平的口气很严厉,脸上已然现出了怒色。
阮思明愣住了,“啊啊”了半天没递上报单。
赵未平严厉地命令道:“马上都铺到堤上去。”
阮思明的倔劲又上来了,脑袋一梗说:“现在铺有啥用啊?那不是lang费吗?留着扣大棚多好,省得花钱买了?”
赵未平来回走了几步,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问阮思明:“你说,那些无纺布是干啥用的?”
阮思明没打锛儿地回答:“当然是抗洪用的呀。”
赵未平一板一眼地问:“抗洪物资不用来抗洪而是去扣大棚,你是这个意思吗?”
阮思明犟道:“那水不是已经撤了吗?”
“水是撤了,撤了也是用来抗洪用的!猪脑子!”赵未平实在不想再和他犟犟,“行了,这个事儿就按我说的办吧。我再强调一遍,打渔的事要安排好。”
阮思明为难地说:“就是人手……”
赵未平打断他,说:“这个我不管,你去想办法。没有船的去借船,没有网的去借网,人手不够你可以花钱去外村雇。还有草编机的事儿,分发物质的事儿,打工的事儿……总之,所有部署的事儿,明天晚上之前必须全部到位,我就强调两个字:细节。”
钱似海又一次赶到东村。
由此可见,钱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