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别说你懂职场礼仪 >

第4部分

别说你懂职场礼仪-第4部分

小说: 别说你懂职场礼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
但是很多相声已经不好笑了,观众没有反应又不行,怎么办呢?那就让人鼓掌呗!于是,其他节目表演上常见的“带掌”行为就这样被“引进”相声行业里了,变得越来越庸俗,也越来越让人搞不清楚,到底是自己太曲高和寡,还是“带掌”的人笑点太低?
你说,这是不是一种悲哀?我们的很多礼仪就像“纪”这个姓氏的发音一样,错的多了,也就习惯成自然了。这时候,讲礼仪的人反而很另类,成了巴结或炫耀的典型代表。其实,反过来想一想,你就会明白另一个问题:中国人在礼仪方面实在是退步得太厉害了!
本节要点:
很多时候,你需要团队的的力量。怎么团结别人?除了共同利益、共同追求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黏合剂,就是礼仪。
礼必须以对方的感受为前提。再多的敬意,也要以对方能感受得到的形式表达出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礼仪的本质是尊重(1)
在礼仪方面,如果只是注意技术层面的问题,那我们已经学得比较好了,或者说,你稍加注意,就能做得像模像样。像以前,国人没怎么听过音乐会,结果刚开始看的时候喜欢中途鼓掌,闹了些国际笑话,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基本没有了。
其实,这就像乡下人进城会闹笑话一样,不是他傻、他笨,而是他不了解。你拿这个开人家玩笑,那别人也可以拿类似的事情取笑你。你嘲笑农民,那在许多欧美国家看来,你还是一个农民呢——一个发展中国家的IT民工、金融民工而已!
所以学习礼仪,不要拘泥于一招一式的了解与模仿,关键是要掌握礼仪的本质——尊重。
所谓的“礼仪之邦”
“礼仪”“礼仪”,这是两个字,虽然大家说的时候也会简化成“礼”,但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只关注到了“仪”这一部分。“仪”是形式,怎么穿戴,怎么吃饭,怎么走路,很直观,容易学,但是“礼”就不一样了。“礼”是本质,是你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一个人。但是我们在传承礼仪的时候往往本末倒置了,只讲仪,不讲礼,甚至不惜牺牲礼仪的精神,只为了装装样子、装点门面。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我们是礼仪之邦”。但是你好好想一想,我们现在还有多少礼仪呢?几乎没有了。过去,中国人见面后有磕头、打拱的,有作揖、抱拳的,但是现在呢?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礼仪基本上就只剩下一种了,那就是握手,而握手这种方式还不是我们自古就有的,是西方的。
而且握手这种礼仪还是在很多非常正式的场合下才会用到,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连手都不握的。大部分中国人熟识以后,见了面通常是叫一声,就算是打过招呼了。你想,人和人之间,见了面都最基本的仪式都没有了,也谈不上有多尊重,还有什么资格叫“礼仪之邦”呢?
我们在什么时候最喜欢提“礼仪之邦”这个词?不是在反思国民素质的时候,而是有外国人来了的时候。最明显的就是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当时北京很多地方打出了诸如“建文明城市,办人文奥运”、“迎奥运,讲文明,做有素质的北京人”一类的标语。这给人感觉的就是:因为要办奥运会了,所以我们得文明一点了。潜台词就是,要是不办奥运会,我们就可以不文明、不礼貌了,没有素质也没有关系。
这不是我说的,而是我们的电视、报刊就是这么宣传的。像北京的一些报纸那一期间开辟了迎奥运专栏,专门教你要怎么做个有素质、懂文明的好市民。有篇报道给我的印象特别深,说的是许多社区为了迎接奥运会,组织了一大帮老头、老太太在社区附近纠察不文明行为。夏天到了,有个男的在小区里光着膀子乘凉,一个老太太看见了,上去就是一顿海批,大意是,奥运会就要开始了,到时候会有很多外国人来,你这样做很丢中国人脸的,知道吗?
仔细一想,你就会发现,我们所谓的礼仪其实就是面子。我们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做一个文明人,而是怕丢脸,外国人要来了,我们装出一副文明人的样子给他们看。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时也是如此,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说,上海人如何如何无礼,有些人竟然还穿着睡衣出来散步。于是,上海方面赶紧出台个文件,说“睡衣睡裤不出门,做个世博文明人”,要求市民别再穿睡衣睡裤出门了。
礼仪的本质是尊重(2)
是啊,世博就要开始了,我们要讲文明了,因为外国人要来了。那外国人走后呢?只剩下中国人自己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无所谓了?是不是这时候随地吐痰都没人管了?
功利教育下的产物:礼仪面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不是说大家天生如此,国人素质低下,而是我们的教育本来就是这样的。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是功利的礼仪教育。小时候,父母告诉我们:“出去时要注意,对人要有礼貌,别给爸妈丢脸!”上学时,老师会交待说:“你这是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到那儿之后客气一些,礼貌一些,别给学校丢人!”工作后,领导也会说:“出去见客户时,你代表的是单位的形象……”总之,不是代表这个代表那个的,就是为了给自己挣面子。我们接受的不是礼仪教育,而是面子教育!
如此功利的教育严重违背了礼仪的自律原则,结果是,大多数人在礼仪方面缺乏自律精神。比如说,现在红灯亮了,附近没有交警,也没有摄像头,那我就闯吧!忽然想吐口痰,一看,附近没有人,那我就吐在地上了。现在离开客户公司了,也没有同事在场,我就把皮鞋拖了,把脚放在椅子上,放松一下……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有人在的时候一套,没人在的时候便是另一套。好些女性也是这样,出去时打扮得光鲜靓丽的,说起话来轻声细语,走起路来优雅娉婷,可是一回到公寓,刚进门,就把鞋子蹬了,把皮包甩出去老远,大叫一声:“累死老娘了!”
为什么?回到家了,没有外人了,我不用再装下去了!
如此教育的后果就是,中国人并不认可礼仪,只是觉得这是一场秀,一种谋取面子的工具,而不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要做个文明人。结果,现在不文明的现象才会那么多,比如说公共场所特别脏,很多人乘车、买票时几乎不排队,出门时人模人样,回家后狗模狗样……
此外,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比如说谦虚,为什么要谦虚?小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你只有谦虚了,才会进步,才能让你得到更多。而很少有老师或家长会告诉孩子:不管你进不进步,都得谦虚。
为了这个问题,我还曾跟武汉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生辩论过。当时,这所学校一名法学硕士报考本校的博士,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都很高,毫无悬念地考上了。于是,他上网跟大家分享他的考博心得。其中,他特别说明了一点:你的观点再新颖,知识再丰富,但你是在面试,哪怕反对你的教授再迂腐,你在心里怎么瞧不起他,回答的时候都一定要低调、谦虚,这样才能增加你的印象分。
看完他的文章后,我觉得很别扭,因为这里的“谦虚”已经完全变质了,不再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有所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而是用来套取某种利益的一种工具、一套权术。为了面试的分数,哪怕你平时再狂,不好意思,这时候也要忍耐,装出一副谦虚的样子来!如果那天的主考官刚好是喜欢个性张扬的人呢?是不是被你打听到了之后,你就打算变得不谦虚了?投其所好,装得狂一点?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只能说中国人太市侩,我们的教育太可怕了!
像这样的错误教育还有很多,功利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当人们按照老师、家长教的那样去做了,却没有得到他们预想所说的那些好处时,他们就会怀疑开始这些道德规范了。比如说,我们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因为只有你今天帮助了别人,别人明天才会帮助你。好了,问题就此出现了:我经常帮助别人,可是有一天有我难的时候,我发现旁边都是冷漠的目光,你说我的心会不会冷下来?会不会开始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你想想,现在还有多少人敢助人为乐?街上有个老太太摔倒了,让你去扶,你敢去吗?
其实,正确的道德教育应该是跟礼仪一样,让人意识到,这些美德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是我们同禽兽的主要区别。你做了,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必须这么做,不做就会良心不安,而不是想着今天能得到什么,明天能得到什么。
要不然,我们这个社会充斥的就是一帮利欲熏心的家伙,人与人之间也缺少尊重与关爱,搞不好连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了。中国号称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是个文化大国,可是人与人之间充满警惕性。要出门了,爸妈会交待说:出门在外小心点,别跟陌生人说话,陌生人的烟不要吸,火车上别人给的水不要喝……想想看,你是在一个礼仪之邦旅行,你是在跟同胞们打交道,怎么又把他们全当成潜在的坏人了呢?如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坏人,那你告诉我说这是一个“礼仪之邦”,那不是很可笑吗?
当然,国人也会有善良、诚恳的一面,比如说老外爬山时迷路了,地方上的公安局倾巢而出,至于本国的老百姓是不是已经失踪好几天了,可能就没人管了。可是,一个国家如果连本国的公民都不尊重,都不重视,你说,它还能算是“泱泱大国”吗?

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名公民,与人交往时都必须牢记一点:尊重。
如何尊重?说大一点,就是言行合一,表里如一。很多人学习礼仪时重仪不重礼,在形式上做得像模像样,但是内心根本没有什么敬意。有的人面对领导的时候,表面上表现得很尊重对方,但是心里面非常不屑,甚至还有一大堆牢骚:“不就是有背景嘛!不然也当不上领导;不过是仗着裙带关系坐上领导位子的蠢材……”这就是典型的表里不一。
有些所谓的礼仪专家有时候也难以免俗,他们写的有些章节我甚至是当成笑话书来看的。比如说有个礼仪专家在他的书中提到了一件事:有一次,他和他太太要去看一场很重要的演出。但是很不巧,家里突然来了一个朋友。那个朋友对他说,自己没有什么事,只是过来找他聊聊天。
聊了好一会儿,这位礼仪专家感觉这样下去看演出可能会迟到了,看了一下手表,心里很着急,巴不得别人赶紧走。那个客人就问他说:你是不是有事情。这个礼仪专家说,自己没有什么事情。
于是,两个人又聊了20多分钟。结果他太太呢,有点着急了,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还不停地看表。这个时候,那个客人又问,到底有没有事?这个礼仪专家还是坚持说自己没有什么事情,继续聊!但这个时候,这个客人也发觉有些不对劲了,于是起身告辞。
这个礼仪专家等客人一走,就开始数落这个人的不是:不识相、不懂礼貌、不懂规矩……
看到这里,我就觉得很可笑:别人三番五次地问过他到底有没有事情,他自己表里不一,不肯明说,才给别人和自己造成了这些不必要的烦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