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

第18部分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第18部分

小说: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辜又莸闹莩づ辶郑褪枪埠偷车那案弊芡澈蜓∪耍罱戳艘黄恼拢馄恼滦吹煤苡幸馑肌K馗婷拦钫奔芰形粑5亩铮蛭凳率瞪希⒗辜拥谋奔苁孔罱黾恿艘槐兑陨稀
二、二氧化碳与气温:一对被颠倒了的因果
戈尔拍的片子显然和事实不符合,那么他怎么得出这么惊人的结论的呢?其实他的论证是基于重要而且权威的——包括北极古气候学家克拉克教授所做的——“冰芯实验”。什么叫冰芯?就是科学家拿一个铁管,在南极海底把这个管打下去,打下去几百米深,然后把土壤挖起来,铁管里面的土壤就是这几百万年来的土壤。然后,科学家把所有的不同年代的泥土里面的二氧化碳和气温全部抽出来并进行测量,总共有24万年的数据,就做成了下面一幅图。戈尔就是根据这幅图,得出了他的结论。
背景提示
由于人类真正有气温记录的历史十分短暂,依靠这样的记录是难以反映漫长地球气候历史的。因此,地球气候历史的研究学者们会通过文献分析、植物年轮、地层遗存等来提出学术观点。例如,我国学者通过对《史记》等文献研究指出,当时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在还要推向北方,因此中国汉代的气候应比现在更加温暖。而由于南极冰层是地球演变史的记录器,珍藏着古气候和古环境的信息,南极冰芯的研究已成为全球气候研究最具权威性的一种方式。问题在于,真实的冰芯数据被提取并绘成图表之后,一定会得到真实的解读吗?
 
图61  24万年至今气温与CO2分布曲线图
那么请各位注意一下。图61中上面左边的这条线表示的是气温,而二氧化碳(CO2)是下面的一条线。你突然发现,戈尔是对的,因为当你没有受过严格的统计训练的时候,你看这个图,你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两条线的走势是相同的。你看二氧化碳上升了,气温也上升了,而且二氧化碳下降了,气温也下降了。因此这二十几万年来,真正驱动气温的就是二氧化碳。戈尔就凭这一幅图和他的那个片子,骗到了诺贝尔和平奖。看起来很有道理是吧?但是我们就用戈尔的数据来驳斥戈尔。我用非常简单的话语指出问题的所在。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我们特别在图61的中间画了一个柱状体,请各位读者注意,柱状体的左边,气温在这个时刻达到最高点,然后开始下降。而柱状体的右边,也就是800年之后,二氧化碳(CO2)才达到最高点,然后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气温才是驱动力量,而不是二氧化碳。原来是气温先上升,带动二氧化碳上升,等到气温下降的800年之后,二氧化碳才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气温先到达顶点,800年之后二氧化碳再到达顶点,可见气温先到,二氧化碳晚到。因此是气温带动二氧化碳上升,而不是二氧化碳带动气温上升。
背景提示
由于二氧化碳是可溶的,所以地球上的海洋是二氧化碳最大的吸收者。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其中一半都被海洋吸收,海洋因此被称作地球二氧化碳的内存。按照物理学的原理,温度越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越高,温度越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越低。因此,当海水温度升高时,二氧化碳就会从水中跑到空气中。这就像啤酒、可乐在温度升高时,气体会从里面跑出来一样。那么,除了海洋理论,还有什么可以证明今天的地球并没有处在严峻的变暖威胁中呢?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二氧化碳最大的来源是海洋。我引用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叫卡尔的教授的话来说,他是这么说的:“二氧化碳脱离大气之后,会进入海洋;也可以脱离海洋而进入大气”,他说,如果替海洋加热的话,二氧化碳就会出来,如果冷却海洋的话,二氧化碳就会进入到海里面去。而从天气变热到海洋变热,这个过程需要800年,为什么?因为海洋是非常大的一锅水,你要加热这么大一锅水,需要800年的时间。因此,当气候变暖之后,经过逐渐加热的结果,使得海洋800年之后变热,海洋变热之后,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完全不是戈尔所下的结论,而且刚好相反。因此,根本不是二氧化碳驱动气温,而是气温驱动二氧化碳,而这一切来源都是海洋。
我再给读者看一个很有趣的图。图62是公元1000年到今天整个1000年的气温图。从15世纪一直到18世纪,甚至到19世纪的400年时间,叫做小冰河时期,因为当时气候非常冷。到了17世纪中叶,达到最低点,那是最冷的时候。当欧洲进入小冰河期之后,冷到什么地步呢?我们可以从泰晤士的老神父所遗留下来的很多书籍跟当时的绘画中发现,在小冰河时期的冬天,非常的艰苦,泰晤士河竟然结冰了,人们可以在泰晤士河上滑冰,甚至进行货物销售。而泰晤士河现在是不结冰的。
所以,今天世界气温的上升,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从最低点开始一直往上升,升到现在。但是,如果我们拿现在的气温和中世纪相比,你发现中世纪的气温比我们现在高得多得多。从公元11世纪一直到14世纪,气温达到了顶峰。这段期间大概有三四百年的时间,气温非常高。
中世纪的高温气候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那个时候是教堂地产开发商的黄金时期。你知道什么时候人们才会去建教堂吗?是当这个国家极其富裕、无事可干的时候,人们才会去盖庙宇、建教堂。如果日子过得非常艰苦,每天冰天雪地,人们根本没心情的,求一顿饱餐都不容易的时候,没有心情去拜神,没有心情去建教堂。因此教堂通常都是富裕时期建造的。
 
图62  公元1000年至今的气温变化图
本来英国的北方因为太冷所以根本不产葡萄。但就像当时有一个英国诗人乔叟所描述的,在当时的温暖时期,英国北方的葡萄园也是非常的繁荣。这是一个美好富有的时期,因为全世界都很暖和。
看完图62之后,我突然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北极熊的小日子过得怎么样。我们的数据显示北极熊当时就是存在的,当气候变暖之后,这一批北极熊哥们儿在干什么呢?北极熊在那阵子,日子过得挺好。北极冰雪有没有融化,坦白讲我们不知道。不过如果现在这种低温都能造成北极冰雪融化的话,当时那种高温,北极冰雪有可能融化,但是我没有数据,不管如何,北极熊还是存活下来了。我们发现在很多地方,北极熊不是在冰上过的,以加拿大北部地区为例,北极熊常常跑到小市镇里面去翻垃圾来吃,它发现跟人过还挺好。然后人也很有意思,看到北极熊来了之后就开枪,不是打北极熊,只是开枪,北极熊怕声音嘛,你一开枪的话,北极熊就摇着它的大屁股,头仰得高高的,就跑掉了,然后下个礼拜它再来。明天,你就把你的垃圾弄好了,放在室外,北极熊吃饱了就走了,人跟北极熊相处得很好。所以,北极冰雪如果真融化的话,按照北极熊老袓先的规矩,它应该会跑到阿拉斯加、加拿大,或者是西伯利亚这些地方,和人类共同生活,这就是中世纪的情况。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阿拉斯加州州长佩林说,最近北极熊的数量还增加了一倍,因为气候对它根本没有影响。北极熊这么几千年来,早就已经适应了气温起伏不定的自然现象。 
三、当“气候门”走进我们的视野
其实我在广东卫视的《财经郎眼》节目中已经提出了我对气候变暖的质疑,我做梦也没想到,我的质疑竟然还说对了。2009年11月17日,俄罗斯的黑客侵入了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档库,按照他们的说法,总共找到了上千封的电子邮件和3000多份有关气候变化的档,全部盗录下载了,然后贴在网站上面。10天之后,也就是11月27日,东英吉利大学官方发表声明说,他们确认本校服务器被入侵,承认他们的数据库被盗了,上千封电子邮件和3000多份有关气候变化的文件被盗载。从这些在网上广泛传播的档当中,人们发现,在气候变暖这个议题之下,所有来往的电邮透露了一些让人感到非常震惊的现象。那就是科学家把这些原始数据做了手脚,把那些不利于气候变暖的资料销毁殆尽,因为科学家自己对气候是否变暖也表示怀疑。而现存的那些用于证明气候变暖的资料,被东英吉利大学的学者几乎全数修改了。
背景提示
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主办方特意在市中心制作了一尊北极熊冰雕,按照计划,这尊冰雕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慢慢融化,组织者希望以此提醒民众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然而,在本届会议期间,这尊北极熊冰雕并没有成为真正的焦点。反倒是会议前夕,几位顶级科学家之间的电邮往来被曝光后,一桩有可能成为“现代科学中最大丑闻”的“气候门”事件,在哥本哈根会议开幕当天即成为热点。那么,“气候门”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这些被盗载的资料中我们发现,东英吉利大学在2007年所发表的IPCC(IPCC,也就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他们有意识地不采用1976年到2005年的大气温度测量值来作为30年气候趋势基准,而是继续使用1961年到1990年的数值为基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段期间的数据,可以更完美地证明气候在变暖。也就是说他们在操纵数据。
东英吉利大学的CRU主任琼斯教授,在给其他几位气候学家的电子邮件里面,谈到如何利用一种手法来掩饰气温是下降的事实。其实这几年气温是下降的,读者应该感觉到2010年春天冷透了,你看2010年的北方天气,你什么时候感到气温上升了呢?反而觉得气温更下降了,更像北极了,更进入冰河时期了。琼斯还建议他的同事删除那些与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有关的电邮。在另一封泄露出来的电邮,琼斯私下里承认, 
“……过去10年来,气温一直很稳定,事实是我们根本就不能够明着说缺少变暖的数据,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另一封来自美国气候学家的邮件提到,科学家根本无法解释最近几年气候变暖已经减缓了,也就是这几年气候很平稳。东英吉利大学的另外一位核心专家在他的邮件里说,他会联络英国BBC广播电台的化学记者布菜克,质问对方,“……为何有另一个媒体记者被允许发表含糊的气候变暖怀疑论……”另外一封邮件显示东英吉利大学的科学家辱骂怀疑论者,威胁要把对方打得满地找牙。各位读者看看,这就是东英吉利大学的学术水平,完全应验了我当时对这个四五流大学的怀疑。各位读者,将来你们的子女要到英国留学的话,我建议去牛津跟剑桥,或者曼彻斯特什么都可以,千万不要到东英吉利大学,这就是他们的教授水平。、就是这一批人渣,炮制出了气候变暖的惊天谎言。
四、谁才是气温上升的真凶
背景提示
2009年12月19日,经过13天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在两个星期惊心动魄的气候外交中,中国凭借认真负责的态度,坚决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与大会正确轨道的行动,赢得了大多数国家的高度赞誉,然而,就在气候大会结束之后,某些西方国家抛出了“中国劫持哥本哈根”的说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