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贵府千金-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洋洋洒洒用极度精炼的文言文写了千字有余,当真是力透纸背罄竹难书。薛梓彤将那血书放在了面前的案子上,乌鸦继续眼观鼻鼻观心的站着,薛梓彤的目光虽然还放在模拟战场上,可是心却飘远了,这封信不知已经放在多少人面前,乌鸦头领自然会手刃那些传播这种血书的人,可是对女皇的憎恨和惊惧却不是杀人能遏制的,即使没有这些血书,每个人的质疑和憎恨都会像一种生命力强大的瘟疫迅速传播。
薛梓彤看着眼前的战场,众人都已经激动的脸红气粗冷汗直冒,可是薛梓彤从劝说他们沙场比试就已经稳操胜券了,狄绒一路打到京师,兵强马壮已经到了强弩之末,而且樊城和薛起两人都有大将之风,真正担心黎民百姓的安危,所以她知道两人心里深处是不愿打这场仗的,之所以要打不过是因为各自的利益和立场,既然沙场排阵能有同样的效果,他们自然不愿再去牺牲兵士,打仗打到他们这样多,反而更加惜命,珍惜自己的,也同样珍惜别人的。
能够让得到他们的首肯,薛梓彤是有把握的,至于立定的条件,相比真正打起来,输的那方是一点讲条件的资格都没有了,薛梓彤自然不敢将宝全部压在薛起会赢上,她也做好了承担风险的准备,十座城池和难以计数的财宝固然损失惨重,可是比丧失主权,来讲还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狄绒人马已经进了京师,若他们得胜,那么大历一定会覆灭。
在樊城点头时,薛梓彤已经和他打过一场心理战,薛梓彤手边可用的人马不过十万,而且才回京师并未完全组装训练好,可是她不断放出风声,说自己的兵力如何,薛起在军中的威望如何,真真假假,在樊城心里薛梓彤的兵力已经扩大到了一百万之众,而薛梓彤也从未动过神色,即使知道樊城如果奋力反抗完全有可能生俘了她,让樊城真的以为这小姑娘确实有不少兵马,不然怎么会如此淡定,而最后压倒樊城的那根稻草,是薛梓彤不断在制造他们军队内的摩擦,军心不稳,来到京师很苦,和薛梓彤一反目,狄绒人马的伙食等各方面立马就下降了不知多少档次,长途跋涉加不断征战,士兵们也已经疲惫至极。薛梓彤对樊城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理解,对他也很亲近,毕竟他救过自己,可是樊城现在的所作所为已经触犯到了她的底线,那薛梓彤可就不能坐视不理,她目前只是让樊城自己理亏得不到便宜,并不想将事情做绝。模拟沙场上,狄绒已经处于颓势,虽然看上去狄绒处在人强马壮的一面,狄绒的狼骑漫山遍野差的都是,可是薛起已经将他们各个精锐,巧妙的分散开来,樊城仗人势,薛起占地利,利用一个又一个巧妙地形以少胜多。
☆、第二百四十八章:归意
眼见薛起渐渐占了绝对优势,大家都喜不自胜,连一向沉稳的齐绍均也是眼角眉梢都透着喜气,仿佛真的打赢了一场胜仗,可是薛梓彤却没有丝毫笑意,刚才的那份血书危险不亚于打到门前的狄绒。
虽然看上去狄绒来势汹汹,可是这些文臣反骨才是最大的威胁,最不可逆的威胁。狄绒颠覆的是王国,他们颠覆的是人心,薛梓彤看着血书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自己不能和他们交易,因为他们中不乏硬骨头,不能伤害他们,这样只会坐实他们对自己的误解,不能感化他们,在他们眼里,薛梓彤最擅长的是做生意,士农工商,本就被看不起,薛梓彤有众多追求者,不论是否属实,都有伤风化,薛梓彤将亲夫软禁,不守妇德,薛梓彤女子出身,坐上王位简直就是大逆不道,所以无论薛梓彤做了什么,做好做坏,他们看到的始终只有这些。
对于大历官员的整合和加薪措施,只是权宜之计,薛梓彤并为想拥有个千秋万代的江山,可是这样在人们的敌视下退位,还不如直接跳到护城河里自尽来的痛快,自己若没有了皇权的庇护,一人一口涂抹都能把自己淹死。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薛梓彤并不想和这些文人打交道,她不是恶人,不愿启发酷吏搞的人心惶惶,在杀了酷吏,民心归一,她想做的只是在他们的力量爆发前安排好自己的去路,薛梓彤封了两份密信给凌大学士和望乡侯,一并将血书也给两人看了,只望他们能用自己的名望暂时拖住这些人的脚步,两人都是文臣中的翘楚,位极人臣,说出来的话自然有分量有影响力,多少能有些人听进去,虽然他们也因为支持薛梓彤,为天下诟病,很多文臣也开始骂他们是走狗之类的。
这两个人能拖多久便是多久吧,大历已经留不住薛梓彤了,她只要能平平安安带着孩子一起隐退就好。
薛梓彤其实并不十分关注战局,因为大局她已经定好了,薛起能赢锦上添花,薛起输了,她也能兜住这个底,可是她知道这一战对薛起有多么重要,一个人的军旅生涯能不能画上这一笔漂亮句号,就在次一举,完美收官了,薛梓彤眼光卓绝,薛起心里很服气这个女儿,薛梓彤也能感觉到,若她一直在旁边观战,薛起心里很受用,自从王老设了伏击一场大病耗尽了薛起的身体,薛起就变得有些自卑起来,在找不回往日的感觉,虽然人不可以和时间对抗,老去是个不可抗拒的事实,但能让他的人生完美一些,心平气和的老去,薛梓彤愿意将时间花在这上面,狄绒的彪悍,文臣的刁难,她已不是很看重了,既然去意已决,薛梓彤宁愿多花些时间哄自己老爸开心。
薛梓彤循着人群望去,想找来俪娘给夏洺澜传个话要他今日过来见自己,俪娘原本是挨着自己在旁边伺候着,她虽不如英儿一直长在薛家,可是对薛起的感情也十分深厚,所以越看越激动,越激动越往跟前靠,现在和距离战台最近的一圈人站在一起,薛梓彤刚想叫人把她叫来,可是一想到,夏洺澜和俪娘每次别别扭扭的模样,薛梓彤就放弃了,四顾一看,周围的人都派出去了,英儿走后,灵寿失踪,薛梓彤在没心力栽培一个大丫鬟在身边了。
薛梓彤写了个便签,亲自封好,递给乌鸦首领说道:“找个可靠的人,送到夏公子处。”
乌鸦头领低头领命,很快就回来了,薛梓彤看看一身黑衣,和这金碧辉煌格格不入的乌鸦头领,他办事一向稳妥细腻,虽然有些时候杀手的本性还是会忍不住流露出来,对人对事都很决绝,对薛梓彤忠诚,对敌人残忍,爱憎分明。
薛梓彤这样望着乌鸦头领,原本雕塑一般的乌鸦头领有些尴尬的在暗处搓了搓手,薛梓彤开口道:“你在我身边做事有一阵了。”
乌鸦头领僵硬的点了点头。
“你做事一向做的不错,我也一直很信任你。”薛梓彤轻声说道。
“属下谨记主人的知遇之恩。”乌鸦头领的声音中有些激动。薛梓彤这才发觉,他们除了日常做事之外几乎很少交流,如今她也要为这些人想象去路。
“你们地府的规矩,是不能问名字的,现在你在我身边做的都是光明正大的事,还是不愿意摘下面罩不愿意透露姓名?”薛梓彤轻声问道。
那边原本肃穆的战局已经激动的热火朝天了,人们好像再看一场精彩的足球一般,薛起和樊城都是名将打起来格外好看。
薛梓彤将目光回转到乌鸦头领的脸上,他慢慢的将手放在面罩上准备拉下来,薛梓彤说道:“你不必勉强。”
乌鸦头领将手放在面罩上,轻声说道:“主人,我的面容丑陋,害怕吓着您。”
薛梓彤随意的笑笑,打量着乌鸦头领说道:“我不怕。”练家子出身的乌鸦头领身材好的无可挑剔,只是露出的肌肤带了太多疤痕,让人有些害怕。
乌鸦头领将面罩缓缓摘下,他的脸有好几处被划伤,看上去有些吓人,可是细看,是一副很英挺的五官,几分硬汉的帅气果断,很是给他加分。
薛梓彤这样一瞬不瞬的注视着乌鸦头领,让他有些尴尬,他还不习惯别人如此盯着他看,小声道:“主人是不是被我的这幅样子吓着了。”
薛梓彤摇摇头说:“没有,挺好看的,我是说底子不错,有名字吗?”
乌鸦头领摇摇头,难得的露出几分神伤来。
薛梓彤扬扬眉,似乎自己问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于是自己抓来茶杯喝口茶岔开话题,他的身世薛梓彤也大概能猜到,他脸上划痕斑斑,但很疏散,而且疤痕淡,说明入地府早,害怕出手时事情败露被发现,所以将面孔划花,小小年纪进入地府那样的地方,估计也是家徒四壁,甚至是个弃婴,他们过着刀剑舔血有了今日没明日的生活,没有亲人,没有爱人,没有一个可以牵挂的人,每个人有个简单的代号能在完成任务时用一下就可以了,谁会正正经经的给他们安排个名字。
“那我赐你个名字吧。”薛梓彤语气轻松道:“就叫黑鹰吧。虽然大家都将你们叫做乌鸦,因为你们去到哪里,哪里就会有死人,可是老鹰也是如此,遨游天上,俯视众生,卓尔不群。”
“谢谢主人。”黑鹰利落的说道。
“你多少年纪了?”薛梓彤继续问道。
黑鹰被她问的有些不知所措,长这么大从没有人问过他这种问题,就算有人问,也不该是薛梓彤这样的人物,黑鹰心里虽然有些受宠若惊,心里越是慌张,表现的越是冷漠,道:“大概十***的样子,阎王说我进地府时,约莫四五岁的样子。”
薛梓彤点点头,黑鹰习惯了薛梓彤对自己指派任务时运筹帷幄的风采,她现在居然放下身段和自己话家常,让他有些高兴又有些陌生,脑袋里晕乎乎,说的话干巴巴。
“以后怎么打算的?可曾有心仪的姑娘。”薛梓彤费了这老半天的劲,终于饶到正题上了,跟着她的这些人,各自都有自己的家族,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心上人,独独黑鹰,看着仿佛一把匕首,让人害怕,可是说来就他最可怜,没有家事也就罢了,连个家人也没有,也没个可心的人,等自己一走,他又会过上浪迹天涯的生活。
黑鹰脸色虽然依旧冷漠,可是红晕已经爬到了耳根,薛梓彤被他的尴尬传染,搓搓手道:“你现在给我做事,就是朝廷的人,朝廷的人要安定,有家有户的过日子。”
黑鹰看着薛梓彤一脸真切的模样,极力将自己脸上的红晕逼下去,费劲道:“我习惯一个人独来独往的生活。”
薛梓彤听到黑鹰的话,摸摸鼻子笑道:“好吧,不急不急。”
黑鹰习惯了别人命令他,畏惧他,可是薛梓彤今天所作所为都是他这几十年未曾经历过的,虽然依旧如雕塑一般立在一旁,可是心情却久久没有办法平静。
面前的战局终于在紧张的气氛中走向了结局,薛起还是不负众望的赢了,他转头看向薛梓彤,眼中流露出小孩子等大人表扬的神情,薛梓彤由衷的朝他笑笑,赞许的点了点头,满屋子人跪了一地,对着薛梓彤山呼万岁,天下归一。
薛梓彤微笑的听着,心里并不十分在意,倒是为薛起很高兴,薛毅泛红的小脸激动的恨不能在脸上写上,薛起是我爸爸。狄绒的人马垂头丧气的走了,薛梓彤看着樊城离去的背影虽然颓丧,却有了一种释然。
狄绒撤兵的消息立马沸沸扬扬的传开了,人们暂时忘却了薛梓彤即位对古老皇朝的冲击,对老将军薛起歌功颂德声如潮水般哗啦啦的流向了大将军府。薛梓彤举办的庆功宴上,众人都享受着这胜利,享受着天朝上国的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