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

第12部分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第12部分

小说: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涔洌猿苑梗菜阋患攀隆�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这本应该算是一个常识了,但还是有不少创业者对此类现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几年前去呼和浩特和朋友小聚,晚上一起出去吃饭。由于对周围环境不熟,就直奔一条街而去,心里想着肯定能找到几家饭馆。那天也是点儿背,足足走了半小时才找到一家饭馆,也是那条街上唯一的饭馆。那家做的是川菜,装潢算不上高档却也雅致,饭菜色香味都还不错。正是周末吃饭时间,本应该坐得满满当当,但客人寥寥无几。我们随口问了下服务小姐,说是已经开业三个多月了。朋友是位大学老师,对此大惑不解。我在叹惜之余,就边吃边聊,以此为由头说了很多话题。

还有一次,我陪老婆逛街,看到在服装店和饭店比较集中的一条街上,突然冒出来一家卖瓷砖的,而别的卖瓷砖、灯具、涂料、木门的店都集中在很远的另一条街上。我们当时就感觉这家店的老板以前肯定没怎么做过生意,要不就是煤老板和做传销那种类型的,该店面用不了三个月就得关门。后来果不其然。

本人某次在家乡买菜,在路边偶然听见两个摆摊卖菜妇女之间的对话。她们大致意思在说,卖菜也是有讲究的,你一个人跑到大老远的旮旯去卖,一天下来也卖不了多少钱。要是大家在路口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地去卖,好像是竞争激烈了,但到了晚上算下来还是不错的。她们两个都有切身体验,都走过弯路,吃过亏。我一听心里就乐了,谁说受教育少就见识差,这个社会永远是实践出真知,产业集群这么高深的概念被她们两句话就讲明白了。书读得多不一定有用,关键还是要明理,古人讲得一点也没错。

当然,她俩能明白这个道理,说明悟性还是不错的。卖菜毕竟还是小本生意,走些弯路交些学费,代价也并不算高。如果是开规模稍大一点的饭馆和瓷砖专卖店,付出的代价就要大得多,最起码装修费和进货费还有几个月的房租已经扔进去了。对一些上班族,可能就是一两年的工资,基本上算是伤筋动骨了。我们不能不对此类事情表示遗憾和痛心,不知道又会因此引起多少家庭矛盾。

事实上,与同行近距离竞技,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相互观摩和借鉴,促进自己在各个方面取得全面进步。如果我们对国内现有的一些风云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他们目前操作模式当中的大部分细节都不是自己原创,而是通过向同行借鉴和学习获得的。换言之,成功的企业在更大程度上属于细节创新的集大成者,而未必是每一个细节的原始创业者。他们更多的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将同行更多的优点拿过来,将其变成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将性能发挥到最优状态。魔鬼往往存在于细节之中,成功的企业尚且能舍弃身段,向同行甚至是远不如自己的企业学习,而创业者就更应该如此。对大型企业来说,要做到这一点,他们会有专门的一套班子负责跟踪和落实。而在我们规模很小,还是一个小店的时候,则需要更多近距离的观摩来实现。

铁律21 谨慎进入免费服务模式

在很多创业者那里,免费服务正越来越成为切入市场的重要砝码。但免费服务也存在一个弊端,就是随意性强,缺乏来自外界和内心的约束力,自己的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缓慢,进而影响到业务模式的成长和真正成熟。

事实上,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惰性,如果缺乏来自外界的强制力,就会为自己寻找各种各样看似非常有道理的借口,做事情随意性很大,自己往往还浑然不觉。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间一长,都会出现倦怠感。如果你此时拿了别人的钱,你自己心里会感到一种压力,别人也会对你有一种要求,你咬紧牙关也得坚持下去。如果是免费服务,很有可能就会因疲倦和厌烦而不去做了。“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会有类似反应。一旦收了费,来自内心的强制会战胜自己情绪,甚至会强迫自己做得更好。

2005年,本人开始一边打工一边寻找项目。当时与朋友业余创建了一个论坛,每天写一些文章放上去,借以积累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为自己日后发展沉淀资源。在刚开始的一个月内,情绪高昂,得到众多网友支持,再加上之前积攒了不少想法,因此很有感觉,每天能够完成一篇2000~3000字的文章。由于是免费传播,不取得任何效益,因此在想法上有很多保留。本来能够说透的没有说透,能够说三句的也说成了两句,可以言简意赅表述清楚的,非要说得云山雾罩、模棱两可,总害怕自己苦思冥想出来的东西,被别人直接拿去无偿使用,最终弄得比窦娥还冤。

随着时间的延续,自己的激情开始慢慢消退,本职工作变得更加忙碌,储备的想法也差不多写完了。于是,忙碌的时候不写了,心烦的时候不写了,疲倦的时候不写了,没有思路的时候不写了,有临时性事情的时候不写了……终于有一天,当自己静下来反思,才发现已经变得非常可怕,原来自己写的东西越来越少,频次越来越低,篇幅越来越短,质量越来越差,每次没能坚持的理由都还合情合理,几乎接近快要放弃的地步,自己最初设计的路径眼看就要走不下去了。直到此时,才如梦初醒。痛定思痛,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终于给自己定下看似苛刻的任务:每周必须写一篇,每篇不少于3000字,每篇起码要涉及六个角度,这是底线,没有任何借口。男人嘛,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特别是对已经没有退路的创业者来说更是这样。一首元曲曾说:“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而自己当时的想法则是,宁可少活十年,也要创业成功。在目标调整和任务明确之后,状况慢慢好了很多,自己的功力也月有所进,但总觉得还欠缺一些什么。

2007年7月,经过长达两年之久的努力,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客户,预付款,按年签订协议和提供服务。根据协议内容,我们向人家提供周报和月报两种产品。周报主要是行业动态分析,每周做4~6个选题,每个选题字数控制在2000~3000字之间,以专题形式进行,力图揭示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原理、规律和趋势,主要涉及营销、品牌、管理和战略方面一些细节上的把握;而月报同样是按专题形式撰写,主要涉及宏观经济、上下游产业和行业整体走势方面的研究。在选题上,有一部分是客户指定,但更多的是由我们来完成。

虽然自己坚持写作有两年多时间了,方向也与给客户的服务相近,但在感觉上大不相同。原来做的事情,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雷锋式的无偿服务,虽然在很多方面也给自己定了很多规矩,但更多地体现在一些形式上,细节方面无人要求、无人指导,把握得还不是很到位。现在与客户签订了定期服务协议,人家在协议签订之后就给你付了全款,自己心理压力出奇的大。一是怕辜负了客户的信任;二是已经辞职没有了退路;三是每天不是写作就是选题,工作量很大,还必须在质量上有所保证;四是周期性很强,一到时间点就必须提供成果;五是客户有时的要求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但又不能推托,硬着头皮也得上。

当然,压力只是一个方面,自己还是有些成就感的。客户能跟你签订这样的协议,最起码是对你能力的一种认可,自己两年多的辛苦并没有白费,也初步证明创业这条路还是能走的。看着自己的辛苦能够换回数量比较可观的人民币,心中的动力就更强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部分因压力带来的疲倦感。同时,每周干的都是创造性工作,要去完成看似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每次给客户提交报告后,都有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愉悦。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适应,自己的体会就跟免费服务时大不一样了。

第一,来自内心和外界的双重压力,最大限度地压制你的随意性和懒惰性,再加上收入的激励,做事情越来越规范,效率也越来越高。

第二,原来在选题上无论怎么说都比较粗放,现在越来越注重细节上的把握,其中一些方面还达到了非常精细的程度。很多时候,自己写完的东西,当时感觉并没有什么,放一个月之后再拿起来看,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写出来的,而且绝对是原创。

第三,再也不用担心创意和想法被别人无偿使用,被同行剽窃,自己却费力不讨好。写作的时候不但不会有所保留,还会把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由原来的月有所进,变成了现在的日有所进。

第四,免费服务模式下,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闭门造车,即使别人对你提一些要求,大多都是蜻蜓点水,你也未必接受。现在,客户的要求就是强大的命令,就是人民币,无论如何都得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时间一长,客户就成为你思维盲区的扫除者,成为你事实上的导师。

铁律22 把过渡期的产品当做长远项目经营,投入注定石沉大海

很多商品和服务看上去很有潜力,但实际上属于特定时期的暂时性过渡型产品。一旦过渡期完成,无论市场潜力挖掘到了什么程度,也不管之前多么火暴,整个行业都会迅速走向衰落,投资者的巨大投入亦将永远无法收回。

代表发展趋势的产品,由于种种原因,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导入期,而市场又迫切需要类似的商品,于是过渡型产品便应运而生。不少智者当然会对这个问题看得非常明白,但也有不少投资者将这个过渡期的替代品当做一种长远事业来经营,认为市场潜力巨大,值得进行战略投入来运作此事。最终令人非常遗憾的是,整体布局刚刚完成,真正代表趋势的产品就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你的投入将石沉大海。

类似的例子,大家基本上都见证过。VCD播放器、IC卡电话机、公用电话亭、BP机、小灵通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我上高中时,BP机刚刚出现,社会上对这个概念还非常陌生,都将其当做尖端科技来看待。甚至还有不少媒体专门刊登文章,来辨析这个玩意儿究竟叫BP机,还是BB机,或者是PP机。现在回想起来似乎非常好笑,但当时正名确实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1998年前后,谁要是能拥有一个BP机,即使是数字的,那也绝对是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普通工薪阶层光看售价和服务费,基本就望而却步了。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别男生在课堂上故意把呼机铃声调得很高,以引起女生们注意。后来惹得老师们都烦了,一听到铃声就问:“谁的鸟在叫?”2002年年底,同学们临近毕业,为了找工作方便,几乎每人都买了一个呼机。本人也凑了个热闹,天天拿着玩,怪开心的。但根本就没想到,这只是赶了个末班车。2003年下半年,BP机以异常惊人的速度退出了历史舞台,快得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的广告语,作为特定发展阶段的标志,将永远珍藏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IC卡公用电话在这方面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本人1999年刚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附近只有中国电信设立的几部IC卡电话机,打一个电话没有半小时排队都排不上。大冬天有事往家里打个电话,还得在冰天雪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