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

第17部分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第17部分

小说: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也别指望他能给你兑现什么。

第三,做事情不够稳重,不具备经商的基本素质,还爱自以为是。他答应你是诚心诚意的,也非常认真地去做了,但由于能力所限,承诺的东西在他那里实现不了。

第四,从一开始就居心不良,忽悠你,误导你,以愚弄别人为乐。这种类型的人的确存在,但比例非常低,而且基本上都有某种不太正常的心理倾向,或者地域歧视,或者玩世不恭,或者报复社会……事实上,轻易许诺者绝大多数在主观上并没有什么恶意。

对创业者而言,只人遭遇轻易许诺,不论原因是什么,都应该当心。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交了狗屎运,这可能只是麻烦的开始,你再多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L君早年在北方地区代理一汽车养护品品牌,厂家名气较大,但主营业务并不是汽车护理产品。他将代理权拿到手之后,就开始通过互联网和朋友介绍四处搜集商家信息,电话招商,连续三个月下来,进展不是很大。后来朋友给介绍了两个客户,L电话打过去之后,将情况简明扼要地作了一番描述,本来不抱多大希望,只是想通过扩大基数多寻找些机会。让他没想到的是,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沟通,对方居然非常爽快地答应说没问题,前期可以先发一批货试试。L君仰头长长出了一口气,独自感叹到,苦心人天不负,天道酬勤啊,坚持就是胜利,现在终于迎来了一片曙光。他于是开始积极准备后续工作,组织货源,联系物流,向厂家索要相关宣传品和展示品,为客户设计推广方案,将产品卖点和厂家政策转化成系统的培训课件,还不时协调各种关系,以保证服务上的畅通。他边做这些准备工作,边与客户保持细节上的沟通。起初客户那边反应还算比较积极,但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之后,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先是说这段时间在谈一个大客户,日程安排不过来,后又说产品价格有些高,过了几天又说可能在他们那里卖不上量,再后来干脆连电话都不接了。L君自己并不傻,也很快发现不对劲,但一方面因为是朋友介绍的,另一方面对方也只是说先进一批货试试,承诺还比较合理,更为关键的是,自己已被深度卷入,侥幸心理非常严重。结果也不难想象,L君前后在这两个客户身上纠缠了四个多月,占用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劳而无功。

经商过程中变量太多,很多因素都会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因此商海当中只存在概率大小、大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并不存在非常绝对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只是普通身份,我们没有必要对人家的言论吹毛求疵。如果是商场中人,话说得太满则是有问题的。在商场中说话太满的,不是经验严重不足,就是喜欢到处忽悠,抑或做事情很不稳重。也许有的朋友会说,这样的人还是可以交往的,只要对过程严加监控即可。其实类似说法既对又不对,也许你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但在更多的方面并不懂行,即使你能时时刻刻盯着人家,也未必能保证不被糊弄。另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也没有时间去盯得很细。与别人进行商务合作,更多的是依靠对方自觉,否则成本太高。正因为如此,与其选择不合适的人并进行高成本监控,倒不如直接选择牢靠的人开展合作。

还应当特别提到的是,创业者在对轻易许诺者和说话太满者保持高度警惕的同时,自己做事情也决不轻易许诺,说话一定要留有余地,培养良好的商业理性。一旦承诺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兑现,兑现不了的也要向对方及时说明情况。否则很容易使自己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商誉会受到极大损害,长此以往会丧失很多做大做强的机会。

学好经商其实最基本的就是学好做人,做人的很多道理在经商过程中同样适用。只是经商比做人要求更高,更精细,更理性,更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一直强调要信守诺言,但这是建立在不轻易许诺,许诺要遵循理性,并且没有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基础之上的。缺乏这个前提,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即使发毒誓,最终很多东西也还是难以兑现。轻诺者必寡信,对每一个创业者都有双重警示意义。

铁律31 建立适合自己的对标体系,而不要局限于模仿

相对而言,创业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缺乏系统进修的机会,甚至连朝哪些方向努力都非常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就某些细节与优秀企业对标,是创业者快速提升项目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创业者辛苦,不光体现为身心的劳碌,很多时候还表现为自己在茫然和希望的交替中痛苦轮回,内心中无力感非常强烈。也许你在原来领域非常优秀,但只要进入创业大军,就会越来越发现自己能力非常欠缺,自己也在想方设法提高,但总是苦于不知如何下手。报个MBA或者EMBA班吧,不光费用挺高,更为要命的是难以抽出时间。于是很多人在寻求替代办法,或者看陈安之的成功学,或者看余世维的企业管理,或者看高建华的企业战略,或者看科特勒的营销管理,或者看曾仕强的中道管理,或者看翟鸿燊的道法自然;抑或去研究胡雪岩、王永庆、李嘉诚、比尔·盖茨、任正非、张瑞敏、李东升、李彦宏、马云、马化腾这些商界巨星的传记;要不就去看《麦肯锡传奇》、《华为真相》、《蒙牛内幕》、《三星人才经营》、《联想风云》、《奇瑞奇迹》、《娃哈哈密码》和《国美商业帝国》等企业超级软文。

这类东西看多了,创业者的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确实可以提高很快,战略思路也会非常清晰,管理正规化的冲动亦越来越强,但一遇到很多落实细节,依旧是满头雾水,莫衷一是。为什么会遇到这种情况,是自己看东西看错了吗?或者什么地方不对劲?其实,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其一,他们讲的东西并没有错,所谈到的更多的是理念和方向上的一些事情,而没有涉及更多的细节。其二,这些讲座和图书,所面对的受众群体非常广泛,目标读者并没有针对特定领域与行业,细节上的专属性不是很强。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言论,专业上没有什么行业不行业的,大同小异,似乎一切皆在自己的把握之中。其实,大方向上的原理确实相同,尽管只有一些小细节上的差异,但“小异”恰恰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成败。其三,他们讲的内容可能确实公正、客观,但肯定不全面,只是截取了一些层面和角度来说明问题,有意无意地缺省了好多重要细节。照猫画虎,你只能画个大概,做出来的东西往往是形似而神非。其四,各类传记事实上的作者,自己并没有多少实战经历。他们是专业的记录者,而非实践者,记录过程中难免会走样。更何况这类传记越来越定位于传播良好的企业形象,文学化的成分很大,都经过大量技术性处理。

这在客观上就需要以一些新方法来弥补这些不足和缺憾。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细节对标,即将自己某领域的操作模式,和著名企业、行业五甲或其他主要竞争对手的模式,分别解剖,细化成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指标进行对比。这样我们就很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在哪些方面还考虑得不周全,应该朝着哪些方向改进,作何种努力就可以赶上和超越对手。这是一种化难为易的方法,将很多处于模糊状态的东西变得一一明确,我们就有了较好的方向感和可度量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再优秀的企业,既有自己擅长之处,又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因此,运用对标学习方法,对象最起码不应该少于五个,撷取每家之长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项目快速成长。

我所在的北京东方慧润能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以十家跨国公司为核心,辐射到一百多家大型企业,涉及市场营销、品牌传播、企业管理、内部培训和战略规划等诸多领域,按照专题和问题点进行细分,对其中的一些具体操作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博采众家之长,并合理把握趋势,在整合的基础上加以系统化,最终形成一套非常实用的独特体系。举个简单例子,就拿促销品所附带的品牌传播功能这一主题而言,就可以分成数十个指标进行对标,礼品的耐用性、实用性、便携性、时尚性、信息聚焦程度,选择终端、以个人还是车辆为中心进行传播,传播重心偏重工作圈还是生活圈,投放模式在哪些方面保持稳定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有些细节看上去似乎可有可无,但只要有点差别,最终的实战效果可能就会天差地别。实际上要做到这些细节并非难事,更多时候只是举手之劳。

谈到这里,也许很多朋友会讲,建立对标体系是一个非常专业和精细的工作,只有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力和财力上才允许这么做。事实上,对标挖潜是一种方法,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到丰俭由人。即使你现在刚刚创业,项目处于发展最初阶段,你也可以建立对标体系。体系的框架可以粗略和简约一些,或者先做几个急需模块,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而逐步细化。在此过程中,即使最为简单的体系,也应当以正式文本的形式确定下来,一方面是为了显示其严肃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备忘。

对标虽然和模仿非常相似,但绝非模仿。模仿只是形似,顶多也只是神似,山寨版的成分很大。而对标的目的是挖潜和优化,着眼于每一模块细节上的追赶与超越,是用来解决执行力和实效的问题,在把握原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造性突破,也是由懵懂少年成长为真正王者所应当具备的一种高贵品质。

铁律32 小老板们必须承受得住孤独,经得起质疑和考验

在创业实践中,量变和质变的界限非常模糊。选好方向之后,创业者更为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在平淡无奇、看似单调的过程中坚持下去,不要总是想着玩大手笔,也不必天天计算临界点何时到来。只要你耐心地坚持、积累和沉淀,其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与大多数传奇故事不同,真实的创业经历非常单调,几乎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情,甚至有时候寂寞无助。打工时,你身边总会有些同事,或多或少说说笑笑,侃侃大山。但作为个体创业者,大多数情况是一个人忙里忙外,跑前跑后,顶多有一两个合伙人,也不可能天天待在一起。随着时间延续,各方面的压力会逐渐突显出来,客户开发、产品研制、内部管理、资金流转、发展速度,千头万绪,不一而足。日子一天天地过,人也容易变得机械,于是总希望通过不断快速突破,以及玩一些大手笔来获得激情。然而,成功是有规律的,由不得你着急,很多东西是靠时间、经验和数量不断积累而取得的。

“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样的道理,非常浅显又非常深刻。说是浅显,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孩提时代就耳熟能详,还经常在老师布置的作文中引用;说是深刻,是因为这样的道理需要我们用十多年甚至是一辈子的时间去领悟,每一个年龄段上的感受都不太一样,如果我们能够脚踏实地地遵循这个道理,人生的成功并非难事。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你和一些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