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愿无岁月可回头 >

第12部分

愿无岁月可回头-第12部分

小说: 愿无岁月可回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呵呵笑:“你这嘴现在可是会说话了啊!”
  阳台上表姐的一席话,让她不得不考虑起来。她和孙来义正式谈起恋爱的时间,其实扳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可谁让他们认识了这么多年了呢!彼此知根知底的,从朋友到恋人的转变,好像变得不过是一个身份而已,他们的相处关系其实和以前相比根本没什么变化。或许这就是细水长流的魅力吧。
  迫于四面八方的压力,也许是该找个时间和父母谈一下让两家人正式见面了……可是又总觉得少了种类似于契机一样的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  呼呼!肚子饿去觅食!这两天我好勤快!

  ☆、出游

  人生何处不相逢。
  成欢如今才明白这句话的真谛。
  就像现在,她跟着孙来义走进这家客栈的时候,迎面并肩走来的两人,一个风姿俊朗,一个优雅淡然。
  这大堂里明明是古朴昏沉的灯光,现在在她眼里却觉得分外刺眼。
  还是孙来义先开了口:“胡先生也来这儿旅游?”
  那边的人落落大方:“是。这是我大学里的小师妹,趁着小长假来南方旅游,我就带她随便转转。”
  看着成欢一直默不作声,孙来义居然还特地问了一句:“阿欢,你怎么不和老朋友打个招呼?”
  对面女子巧笑嫣然,站在那人身旁,真真是清风配明月,让她甚至连抬头的勇气也没有。于是只能神情木然淡淡说了句:“你是何小韵?”
  那边被提到的人似是没把她的冷淡放在心上,露出标准的笑容点了点头,热情洋溢:“这位就是成欢吧?虽然一直没见过面,可我以前常常听师兄提起你呢!”
  声音软糯,根本想象不出她是Q市人,实打实像个江南女子。和她这么一比,成欢觉得自己无形中就矮了一截。
  还有这说话的语气,显得她和胡应生是有多亲密,什么还常常提起自己……呸!
  她心里很是不爽。
  斜眼瞟了瞟对面的男人,她也昂起头,主动挽上旁边人的胳膊,面上笑容十足,正对着何小韵道:“那还真是感谢他还记挂着我这种无名小卒。呐,我们还要办入住手续,就不打扰你们了。”
  对面男人插着口袋,面无表情:“好。我和她也要去买点东西。晚上见。”
  和他交错而过的时候,她仿佛又看见了几年前在他病房外的那个自己,也是这般嫉妒忿恨、像是打翻了一缸子的醋。
  遇上他的事,她就是这般小心眼,有什么办法。
  三水古镇离Z市不算远,走高速不过一个多点的路程。在古镇遍布的江南,三水镇并不算多有名,知道这儿的人大多还是周边本地人。也正因如此,即使在小长假这样的出游高峰期,这边也算得上是清清静静。
  只不过没想到,做了邻居还不算,居然又在这里碰到他,还带着何小韵!成欢觉得,这个人大概生来就是要搅她局的。
  晚上在后院餐厅用餐的时候,果不其然再次相遇。架不住那位何小姐自来熟的热情,原本的两人行硬生生要变成四人游。
  “听客栈老板说这里的海棠糕特别出名,”何小韵一边把刚刚盛好的汤递给胡应生,一边道,“下午和师兄去那家店看了,可惜去的太晚都关门了。成欢啊,明天我们再一起去看看吧?”
  “好啊。”她嚼着虾仁,答得敷衍。
  盘里的虾仁越来越多,堆得跟小山似的,她用胳膊轻轻捅了捅旁边专心剥着虾壳的人:“来义,我够吃啦!你别光顾着我了,快点吃吧!”
  孙来义剥完最后一只放到她盘中,优雅地擦了擦手,靠着椅背抚上她的长发,看着成欢吃的鼓鼓的腮帮子,活像只啃着松果的小松鼠,原本深邃犀利的眼眸都柔和起来,温情一片。
  胡应生垂着手,也不动筷,盯着对面人的小动作,眉头都拧成了深深的川字。何小韵却是半开玩笑道:“师兄要吃虾不?我也帮你剥啊。”
  “他不吃虾!”这一句大声又着急,说完连成欢自己都被惊到了,一瞬间三双眼睛都黏在自己身上的感觉真的很不好受,于是赶紧低头,脸都快要埋到饭碗里。
  孙来义默默收回了手,脸色变得冷峻,她竟然都没有注意。
  胡应生却是顺着她的话点了点头:“河海里的东西我都不怎么吃。”
  何小韵笑起来:“哦~我还以为是过敏呢!那师兄可没有口福了……其实现在的小河虾鲜美嫩滑,师兄你也可以尝尝看嘛。”
  “那今天我也来尝一尝,”他夹起盘子里粉嫩的小虾,“这虾究竟是好吃到什么地步!”
  成欢突然冷哼:“你还是别吃的好。不然在你嘴里如同嚼蜡,那可真是暴殄天物。”
  她心里气不过,从前和他吃饭的时候,她帮他一只只剥好了送到他嘴边他都视若无物一动不动。现在人家一句话就使得他动了筷子,这算几个意思!
  胡应生没有和她针锋相对,自顾自吃起来,倒是何小韵站出来说了几句:“成欢,这话就说得太过了吧。师兄不就是想尝尝而已嘛……从前可能不喜欢,现在喜欢上了也不一定呢……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暴殄天物了呢?”
  声音柔柔,却像指甲划过黑板那般刺耳。
  这么快就开始帮腔了。成欢冷笑,撂下筷子:“我是在和他说话,随便插嘴好像不是什么好习惯。” 
  “阿欢,吃饱了吗?”何小韵还没发声,孙来义就突然站了起来,“吃饱了就走吧。两位慢用。”
  不容拒绝的威严,让她心里一虚。只顾着呛声,居然忘了旁边还有个正牌男友呢!真真该死了!
  回房的路上,孙来义脚步飞快,生生把她甩在后面。
  成欢小跑跟上去,望着他的背影低喃:“对不起。”
  他顿时停了脚步,转身望着小小的她,抿着嘴一言不发。
  成欢拉了拉他的衣袖:“生气啦?”
  “是。我承认,我还没有那么大度到可以看着自己的女朋友为别的男人争风吃醋!”
  她一时噎住,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她叹了口气,想辩解却又觉得他说的简直无懈可击。因为自己刚刚的确是应了他嘴里那四个字。
  看着她惆怅的模样,他又于心不忍:“好了,明天不和他们一起便是了。”
  开了房门,他继续补充道:“阿欢,我只希望以后你和我在一起的时候能一心一意。”
  清晨,朝霞染红天际,娇羞似美人儿。推开雕花木窗,阳光丝丝缕缕扑面而来,外
  面河水潺潺,杨柳摇曳,偶尔有人骑着自行车路过,便在青石板路上留下一阵叮铃铃的清脆声响。
  古朴的石拱桥上已经有上了年纪的阿婆在吹风闲谈,路边的商店却都还竖着旧木板没有开业。
  没有汽车喇叭的烦人聒噪,没有高楼大厦的鳞次栉比,这安安静静的小镇,就如同掩埋在现代都市里的睡美人。
  真是像极了小时候啊。站在窗边伸了个懒腰,她便出门去叫醒隔壁的人。
  早饭是在张记铺子里吃的,还是照旧那么几样:小笼包加上白米清粥,两个皮蛋外加一小盘腌萝卜。三水镇他们自然来过不止一次,哪里好玩哪里好看哪里好吃,她和孙来义都熟络得很。
  现在来,不过是换个环境,图个清静。
  孙来义牵着她从街头开始走。一路上,各店家陆陆续续都撤了木板,开始了一天的生意。路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开始多了起来,清晨的宁静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热闹气氛。
  走到街拐角,她眼尖又瞧见了那两人。
  拐角的首饰店里,胡应生正抬着手给低眉顺眼的何小韵插着一根簪子。
  一个是白色衬衫黑色长裤,袖子松松挽起;一个是白底荷花染墨图案的短旗袍,身段尽显。再看看自己,普普通通的T恤配短裤,呵,又矮了一截。
  才子佳人,好不应景。还有他那副专注的模样,让她赶紧别开眼,装着淡然自若的样子对身边人道:“去喝茶吧?”
  “好,去茶苑。”
  喝茶的同时,少不了的就是台上浓妆戏子演一出昆曲。孙来义不谙此道,但是成欢愿意,也乐意陪她去。
  三水茶苑里,四四方方的小八仙桌上,一壶碧螺春,两个青花瓷杯,茶叶飘飘,清香四溢。台上正接连演着《游园》、《惊梦》,昆腔婉转,水袖轻摇。台下在座的不过三三两两老头老太,像他俩这样的年轻人,着实罕见。
  她看的入神,旁边的人却撑着脑袋摇摇欲睡。
  看着孙来义合着眼皮,却还装着好似在认真欣赏的滑稽模样,她忽然觉得,这个人,对自己实在是太好,好到自己其实根本配不上他。
  她趴在桌上,也轻轻闭上眼。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来义,可惜不是你。
作者有话要说:  看昆曲牡丹亭了,里面的春香真的很逗很逗~

  ☆、许愿

  黄昏的夕阳热情依旧,一如镇子里拥挤着的人群。
  成欢坐在一条不知名巷子里一户人家的后门台阶上,石阶微凉。托着下巴望着巷口外的熙熙攘攘,毕竟是小长假啊,就连这里也没守住原本的宁静。
  从茶苑出来不久,她居然就和孙来义走散了。等她回身,满眼人头涌动,哪里还找的见他的身影。再一摸口袋,手机没带放在了包里,而背包,一直都是孙来义帮她拿着的。
  其实明明可以沿路先回客栈,但她心底隐隐就是不想回。于是摸了条巷子进来坐着,忽然觉得这也是难得的一个人好时光。
  灰墙斑驳,青苔丛生,头顶便是一片狭长的天。
  撑了撑身子,她靠在身后旧的已经掉了漆的门上,拔了根草缠在手指上,一圈又一圈。听着外面人声鼎沸,自己却在此百无聊赖。
  忽然巷口的光亮被遮住了一半,停手抬眼,只见一人背着金光,斜倚灰墙,长眉微挑,含笑如春。
  巷外的嘈杂声逐渐远去,一站一坐,四目相对,世界仿佛只剩下他二人。
  她拨着草环,像是嘲笑:“世界这么大,怎么你偏偏就来了这儿。”
  他缓步而来:“因为某人翻了醋缸,我大老远就闻着了味儿,容易找。”
  她小脸一偏:“哼,我可没有!”
  见她往左一挪,他就势坐下。
  “你那小师妹呢?”
  他指指巷外:“还在逛街。”
  她轻笑:“不是同路人。”
  “你那位呢?”
  “走散了。”
  轮到他拍手叫好:“无缘终须散。”
  说完,两人皆低低笑出了声。
  斜阳穿巷过,芳草绿意生,巷里巷外,恍若两个世界。
  这时,“咿呀”一声,背后朱门轻启。胡应生大手及时一搂,她才没有向后摔倒。
  两人回头,却见门内一人眉目俊朗,不过二三十年纪的模样,却是光头素袍,手上还捻着一串佛珠,借着光线,隐约可见他身后还有一座佛像。
  这三水镇,竟然还有这样的人物?!成欢不像胡应生是第一次来三水,今日居然遇见这么年轻的——和尚,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胡应生却依旧淡定,扶着她站起。
  “两位既是是有缘人,那不妨进来拜个佛点支香,也好让这缘走的更长。”
  她双手合十,战战兢兢:“大……大师?”
  门内人一听他这称呼不禁一笑:“我不是什么大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