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 >

第313部分

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是宁王让人再三上奏,皇帝怎会派人彻查。
    在刑部、大理寺没彻查之前,必须让一切终结。
    七皇子拿定主意,离了皇宫。
    三月初二夜,两千羽林军包围静王府,一夕之间,朝中局势猛转。
    就在宁王一派沾沾自喜时,三月初三晨时,趁着宁王在宫中朝会,七皇子领了武卫府几千将士兵困宁王府,将偌大的宁王府翻了个底朝天,竟在秘室中搜出了龙袍、凤袍等物。
    就在宁王得到消息,准备立马回府时,七皇子领着武卫府的人拿着龙袍、凤袍,押着宁王妃、宁王世子入宫见驾,一时间,偌大的皇城、皇宫乱成了一团。
    定国公薛家、左相府崔家皆如惊弓之鸟,不知如何应对,就连闻其贵也大吃一惊。
    朝堂之下,七皇子带着“造反证物”进了议政殿,当着群臣的面。朗声道:“父皇,众目睽睽,在宁王府佛堂后面的秘室搜出了这些东西,儿臣不敢有半点妄言。父皇不信,可以问同去的武卫府指挥使等人。”
    全乱了!皇帝布了那么久的局,没想被七皇子这一闹腾,竟全乱了。
    好好的一盘棋,被扰成了乱局。
    前朝闹成了一锅粥,后宫里入宫谢恩的太平公主与西歧太子也得了消息,太平顾不得多想,跌跌撞撞地到了朝堂。人未至,声先到:“皇上明查,我父王万不会做出这等事来。”
    证据确凿。怎会是无中生有。
    七皇子高声道:“父皇。儿臣岂敢诬陷。这些东西,可明明白白是从宁王府里搜出来的,不仅如此。那佛堂后面还有一屋子的金银珠宝,儿臣已令人守住佛堂,父皇若不信,当即派刑部、大理寺卿去瞧个究竟。那些东西,可不是儿臣能够构陷的。还有这龙袍、凤袍更不是儿臣所能陷害的……”
    皇帝微微阖眸,心下纠结,转而抓起案上的杯盏,顿时摔成了碎片。
    满殿群臣,没一个敢出大气,朗声高呼:“皇上息怒!”
    “来人!将宁王府上下打入天牢。着刑部、大理寺彻查此案。”愤然起身,抛下满殿群臣,拂袖而去。
    这,便是他的儿子们,他还活着,就上演了一出狗咬狗的好戏。
    看戏的人是群臣,是天下的百姓。
    宁王冲向七皇子,揪住他的衣襟:“你这是陷害,是陷害……”
    “五哥说错了,佛堂秘室里那么多的东西,可不是我弄进去的。那是实情!”
    这一生,德妃被皇贵妃压着。
    静王也同样压着宁王,欺他软弱,宁王实则想借着晋地出事,反败为胜,寻求一条路子。
    他好不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予以监国理政之权,一夕之间,竟被莽莽撞撞的七皇子给毁了。
    午后的阳光,照射着偌大的皇城。
    宁王妃领着儿女,在众多官兵的看护下出了宁王府。
    太平公主满是着焦急地望着这一切,唤了声“母妃”欲语泪先流,怎么也控抑不住。“母妃,这是被人陷害的,是被人陷害的……”
    宁王世子低垂着头,这一切都是他的错,要不是他一意孤行,将心腹献来的龙、凤袍藏起去,就不会惹来今日的大祸。皇帝都让宁王监国理政了,宁王不就是除静王以外最合适的储君人选么?
    他抬眼看着太平公主,“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我不该收下那两件衣袍……”
    宁王妃低呼一声“轼儿”。
    太平公主愣了片刻,咆哮道:“你想害死父王、母后吗?怎么能做下这种糊涂事。你……”
    宁王妃被今日之事都惊呆了,摇了摇头,“你别怪他,我们宁王府也是压抑太久,被静王欺得太久了……”难得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就这样出错了。
    监国之权?
    这就像是一个馅饼,没有诱得宁王出错,却让宁王世子做错了事。
    皇城顿时沉陷在一片肃穆与惊恐之中,宁王一家下了诏狱,就连一府的下人都被贬为罪奴,等候发落。
    静王于宫中侍疾,说是侍疾,其实是皇帝变相的软禁。
    静王府里连只苍蝇都飞不出来。曾有下人想溜出来给静王世子送信,刚出来不远,就被羽林军的人抓住,不是送回王府,而是直接投入大牢,接连数次后,再没有人敢出来了。
    静王党、宁王党人全都如惊弓之鸟,尤其被皇帝点名的定国公、崔左相等人,更是不敢出皇城,生怕出了城门,就被人射杀。因有旨意在先,就是死了,也不会被追究。
    崔左相甚至吓得呆在自家府邸,除了每日朝会,再不敢离开府门半步。
    崔珊三朝回门,看到自家府里阴气沉沉的样子,虽然处处还有喜绸、囍字,却瞧不出府中上下的喜气。
    大公主似没了主心骨的木偶,耷拉着脑袋,轻叹道:“这可如何是好?宁王下了诏狱,你三皇舅也被软禁宫中,昨儿想去看看你皇祖母,被护卫拦住,不许接近和鸾宫。之前只说你皇祖母病了,昨日才知道。她是一早就被皇上给禁足深宫。这么长时间,宫里竟是一点消息都没传出来。”
    曹玉臻一脸暮气:他这是什么运气,做什么都不顺。原想着娶了崔珊,许能官路亨通。没想竟是如此。
    崔珊风光下嫁,这才几日,静王、宁王就出了事。
    大驸马一言不发,陪着大公主担忧着,他最担心的是崔家前途。
    崔珊问道:“娘,我们不会有事吧?让祖父上书,就说三舅、五舅的事我们毫不知情。”
    大公主摇头,前所未有的清醒,“皇上不会信的。几十年来,崔家是静王的人。就连百姓都知道。我们越是想撇开。皇上越会生疑。甚至认为崔家是无情无义之辈。”
    崔珊想到自己年纪轻轻,才刚满十六,正有大好的年华。痛苦道:“娘,我不想死!我不想死,你求求皇上,他不是最疼你了么,我去求皇上,就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求他放过我,放过玉臻……”
    大驸马低声道:“今日德妃想为宁王求情,皇上拒见,令人将德妃强行带回宫中。不许她再踏出寝宫半步。有十皇子想为宁王求情,亦被皇上训斥了一顿……”
    曹玉臻还指望着崔左相拉扯自己一把,平步青云,没想这么快,一切就改变了局势。
    皇城百姓已传开了流言,说静王在晋地囤兵、造兵器的事,还说了晋地的童谣,“静王帝,老皇崩。”
    虽是童谣,可静王帝在前,老皇崩在后,也是在暗示静王早有异心。这不是在说静王在造反么?
    宁王藏有龙、凤袍,被七皇子查抄了出来,一夕之间,就是太平公主求情也没用,还被皇上下令三月初五速离皇城,做好西歧国太子妃,否则便要换人和亲西歧。
    皇帝的意思说得再明白,你不想做西歧太子妃,那就与父母一起下诏狱。
    这等情势下,太平公主选择了痛苦离去。
    西歧太子拓跋昌的心情亦不好,拓跋昭行刺文忠候,被护卫所杀,到底是他的兄长,他只能带着拓跋昭的尸体回去。
    皇城,沉浸在一片阴霭之中。
    崔珊的此次回门,少了欢乐,留与她的只有满腹愁肠。
    *
    文忠候府。
    江书鸿兄弟几人坐在睦元堂的花厅里,感慨万千。
    忆起江舜诚的诸多叮嘱,江书鸿道:“还是父亲厉害,早就预料到此事,没想静王、宁王一日之间一个被禁足待查,一个下了诏狱,真是让人没想到啊。”
    太太、奶奶们坐在一侧,个个都没说话。
    唯有李碧菱面露惧色,“伯父,我……我们李家与宁王有几分交情,会不会累及到李家。”
    江书鸿看着江书鹏,期待他说些什么。
    江书鹏扫了一眼,“你告诉你家人,让他们安分守己,尤其你的伯父、父亲,该办的差认真的办,不要生出差错,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得住气。”
    江传嗣点了点头,“对,三叔父说得有理,我们不能自乱阵脚。只是……三月二十传达和展颜成亲,会不会受到影响?”
    江书鸿道:“该办的事继续照旧。但我们都得小心了,万一有人和上次一样,在我们府里埋下些什么东西,那可是有十张嘴都说不清了。”
    何氏想到何家,他们可是和静王交好的,用手扯了下江书鹏,“夫君,我父兄他们不会有事吧?”
    “早前便劝过你,叫你少与静王府的人来往。静王禁足,只怕皇上对晋地的事已经知情,若是人言,闹得这么大,不会是空穴来风。”
    更重要的是,江书鲲去了晋地,这一去一月,至今还没归来。
    杨秉忠告病在家,实在晋地,看来是被那边的事给缠住身了。
    这边正说话,大管家站在院门外,高声道:“快请大老爷、六老爷,吏部的文书到了。”
    何氏一时紧张,说话打结,“什么事?不会轮到我们家了吧?”

正文 415 议家危

沈氏“呸”了一声,“口无遮拦,这种话岂是乱说的。我们江家一门清白,翁爹最是个得体的,几位老爷哪个不是兢兢业业地为朝廷办差,你怎能胡言乱语。”
    江书鸿整好衣衫,江书麟尾随其后,一干人都在外面候着,盼着他们早些归来。
    约莫去了一刻钟,便有下人来报:“大太太、二太太,是好事!咱们家六老爷的任职文书下来了,六老爷升为忠武将军,令五月初十前赶抵龙门关镇守西北。”
    沈氏疏了口气。
    其他几人悬着的心又落回到肚子里。
    江书鹏若有所思地道:“这事,我听妹妹说过,没想真是如此。瞧这样子,他们一吃完传达与九公主大婚的喜酒就得回转西北了。”
    江传达笑道:“说到西北,我还真有些怀念那里了。”
    不多时,江书鸿与江书麟回来,手里多了份任命文书,还有一道西北军的将军印。
    江传业轻叹一声,“也不知祖父、祖母他们今儿到哪儿了?上回那刺客……真有些吓人,连护卫都伤了,还好我们祖父母与姑姑没事。”
    转眼间,便到了三月中旬。
    江舜诚一行离开已经十多日了,而皇城发生了太多的事。
    江书鸿吐了口气,“在朝堂、衙门办差的小心办差。无论对方是静王党还是宁王党,既不欺人,也不巴结讨好。我们只做自己该做的,父亲不在。女眷们少出府门,免得招惹是非。”
    何氏这几日总是提心吊胆的,想到自己以前总是讨好静王妃,如今连静王府都被众人谈之色变。生怕与他们扯上了半点关系。“夫君,我们何家不会有事吧?”
    江书鹏瞪了一眼。
    何氏道:“你和吴王同拜在朱先生门下,要不你去求求吴王。”
    江书鸿厉声道:“你这是做什么?是想害了我们江家么?吴王是什么人,自来最讨厌的就是巴结、奉承者。这个时候去巴结他,他会理吗?不说旁的,就说闻家,闻其贵百般讨好,吴王连他的面都不见,反而被吴王府的下人好生羞辱一番。转而巴结十皇子,连十皇子都没好脸色给他。”
    沈氏的娘家沈家。兄弟、侄儿都是不大的官职。自来又最听她的话。没与静王、宁王亲近过,反而是一脸淡定。
    朝这情势来看,皇城的同雨影响不到江家。
    素妍与吴王有交情。二人有旧,就算素妍与宇文琰订了亲,素妍听闻皇上染疾,也入宫探望,这对江家来说又增加了一分安然。
    江传嗣想到闻其贵,忍不住发笑,“上回闻其贵大闹江家,以为要光宗耀祖,这回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