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守侯 by 希音 (现代+虐心)-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等,朱秘书,你说魏市长才三十一岁?”舒子歆一楞,愕然出声打断了朱建民的话头,如果是三十一岁的话,那不是比他还大一岁?但是那个魏夜檀看起来明明只是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啊?
“是啊,三十一周岁,是响应中央干部年轻化的号召破格提拔的优秀青年干部,没想到吧?鹤顶山市其实是个农业市,三区三十二乡镇,虽然也有重工业,但基础很薄弱,又是山地比较多,就算包产到户以后每年也上缴不了多少粮食,要是碰到洪峰涝年,襄江发大水,靠着河的庄稼就得被淹掉,困难很多啊,虽然在我们省里还算不上特别困难的地方,但也就是中下游水平,原本的市长都五十八了,精力搭不够,工作上局面一直打不开来。所以组织上把魏夜檀调到那儿去其实也就是希望能借着年轻人的闯劲拼劲把鹤顶山市给搞上去,”
以为舒子歆是惊讶于魏夜檀的年轻,朱建民笑了笑不以为意地继续说下去,其实他也就比三十一岁的魏夜檀大个三岁的样子,但也许是长期跟着省委书记的缘故,朱建民说话时很有几分上级评判年轻下级的老气横秋,“当然啦,年轻就有年轻的问题了,比如心高气傲啊,不懂得搞好群众关系啊,不大肯听取同事意见和建议啊,说起来还是知识分子那点小脾气,还有年轻人那种执拗劲……”朱建民顿了顿,微笑着看了舒子歆一眼,这一眼颇有些意味深长,“不过舒先生您既然是由蔡书记介绍给魏市长的,那魏市长应该不会故意给您设置什么障碍才对,再说,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嘛,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非常欢迎象您这样的爱国华侨回国投资,中央现在也正给外资投资,尤其是对内陆省份的投资大开绿灯,尤其是象您这样在我们全省的所有外商投资项目里也是挂得上号的大项目,我们省委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定是全力支持啊!您如果在具体操作时遇到什么困难的话,您只要一个电话到省委办公室,我们一定给您妥善解决!这可是我们蔡书记在大会小会上一再强调的,就是魏市长,我想,他肯定也是欢迎您到鹤顶山市去投资的,对于象鹤顶山市这样没什么工业基础的地方来说,您这一去可是雪中送炭啊,他昨天在蔡书记面前也是表了态的嘛!舒先生,您可要相信我们政府啊,我们是讲信用的,您尽管放一百二十个心,我在这给您拍胸脯保证!”
“朱秘书您要这么说,那我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舒子歆点点头,虽然心里很有点不耐烦,但脸上半点不带出来,只是,既然耐着性子听朱建民唠叨了半天也没唠叨到他真正想问的内容,知道就是再听他说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用处,再看看宾馆已经到了,遂笑着告辞,“所谓入乡问俗,我这就是问问,我要是不相信政府,我还敢来投资吗?好了,还麻烦你开车送我回来,谢谢了……”
作者语:这篇文原定名其实是《Right Here Waiting》,中文翻译有翻成此情可待的,但此情可待好像已经被人用过了,所以没办法,就干脆写成在此守候了,朴素点似乎也没坏处。
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所以,有很多背景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有所不同。
第三章
本来,舒子昕是想在第二天就去拜访魏夜檀,根据朱建民给他的地址,魏夜檀正住在省委招待所里,但正要出发时接到朱建民的一个电话,说魏夜檀已经提前回了鹤顶山市,原因是要处理鹤顶山市所辖下两个村落的集体斗殴事件。
朱建民没有更具体地向舒子昕解释关于集体斗殴事件的始末,也许是因为朱建民自己远在省城对基层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也有可能是因为觉得这事与舒子昕这个外商没有关系,没必要多谈,就是谈了,舒子昕也未必听得懂。
舒子昕确实不懂,他的生活中,从来没有所谓“村落的集体斗殴事件”这样一个概念在,生长在新加坡,又是兆恒集团继承人,从小接受所谓精英的他,最熟悉的是城市和商业,而农村和农民……尤其是中国大陆的农民,那简直就是一个他毫无概念的人类群落。他只知道他们的户均年收入不会超过一千元人民币,如果按照大陆目前的官方兑换汇率——一个将人民币严重高估了的汇率比价,折合成美金也不过只有不到两百美金。对舒子昕来说,他根本无法想象一户人家如果一年辛苦下来只能赚到两百美金,那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而这似乎却是摆在眼前的事实,也正因为这个事实,所以负责这个投资案的小组交给他的投资分析报告里才会将劳动力的成本核算到一个很低很低的数字,大约还不及一个美国码头工人的一百分之一。
坐在颠簸不停的小车里,舒子昕努力地想着他的新工厂所要招募的工人,那些目前还是农民的人们,但车子颠簸得太厉害了,舒子昕几乎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好好地思考点什么,翻腾的胃和晕眩的脑袋占据了他大半的心神。羡慕地看看嘴里哼着小调手中握着方向盘似乎半点都不为颠簸所苦的司机,舒子昕很想问问他到底还要开多久才能到鹤顶山市,但他不敢开口,一开口,谁知道应该已经吐到无物可吐的胃里还会翻出点什么来?
从省城到鹤顶山市大约三百多公里,有铁路和公路两条路线可以选择,舒子昕打听下来,绝大部分的本地人都走的是铁路,因为铁路路费便宜而且比较快,但是,铁路实际上并不直达鹤顶山市,而是到一个叫兴义的小县,从兴义到鹤顶山市还有整整二十多公里的山路,通过朱建民帮忙,舒子昕从兴义的火车站借到一辆一看就知道快要报废了的车子,本以为二十几公里的路开得再慢半小时也该开到了,谁知道已经开了四十五分钟似乎目的地依然在万里之外。
“是第一次去鹤顶山吧?”哼着小调的司机主动开口拉话。
“…………”说不出话来,舒子昕只好点点头表示肯定。
“我看您这一路吐成这样儿就知道!”司机对自己的推断能力显然感到自豪,“从兴义到鹤顶山的这条路可不好走啊,别的地方这车一小时能跑上一百里,可是在这儿一小时五十里都跑不到。说起来,这路还是过去学大寨那会子修过的呢,这十来年用下来,路上就没一个平平整整的地方,一下雨又泥泞又滑,有个十天半月不下雨,这路上的灰啊,您要开着窗张着嘴能吃进一碗沙子去!都是大炼钢铁那会子闹的,把这边能砍的树都给砍了去填炼钢炉!您去鹤顶山干吗?您是个大干部吧?去那儿联系工作的?我老家也在那儿,还是我爹那辈儿,自然灾害时实在活不下去了,逃荒逃到兴义,就指着靠着铁路,多少总还能混口饭吃,我们在鹤顶山还有不少本家亲戚在呢,鹤顶山那地方,过日子不易啊!您想,兴义好坏还有条铁路,田地也还算多,鹤顶山除了那几座山还有什么?靠着襄江倒是有点好田地,可一发大水就得完,学大寨那会儿在山上也开田,有了田楞是没地方找水浇地,为了那点水,年年都听说这村和那村抗着家伙干架拼命,我一个远房堂哥就是为了水把一条腿给打折了,到现在还落下个病根!”
“…………”是因为要种田所以才抢水才斗殴吗?舒子昕有一点明白,但更多的还是糊涂,他不知道什么叫“学大寨”,更不懂,既然在山上开的田年年都没水浇,那就说明那田是不该开的,那为什么不干脆放弃了呢?
“不过,听说他们那儿新来的市长不错,虽然是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做事情却不怕得罪人,老百姓都还信服他,都说比原来那个不管事的市长好多了……现在的老百姓容易嘛,就都盼着来个好官日子能好过一些,那报纸上电台上是天天在讲要全民奔小康,可就这鹤顶山市,我瞧着农村吃水吃饭都成问题,奔小康……照我本家他们说起来,能吃饱饭不挨饿别见天地为了点水和人拼死拼活的就知足了……”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舒子昕一眼,似乎有点自悔失言,“您是大干部,我就这么一胡说,您听了可别当成一回事,我们开车的,就爱上下左右一通乱扯,您听过就算,千万别往心里去!”
“…………” 舒子昕点点头,努力地露出一个微笑,虽然他其实不知道这个司机为什么说着说着突然开始紧张,他刚才有说什么不对的话吗?应该没有吧?
“您不生气我就放心了,您瞧,前面再绕一个弯就到鹤顶山了,进了鹤顶山市这路就没那么难走了,您是到鹤顶山市市政府吧?可是现在都快七点了,市政府里的人也都该下班了吧?要不这样,到时候您进去找人,万一找不到,我再送您去他们那儿的干部大院,您瞧怎么样?”也许是为了弥补刚才自己胡说八道的错误,司机显得格外的热心周到。
“…………” 舒子昕还是点点头,司机的话说得也对,现在天都黑得差不多了,政府官员也都该下班了吧?他到鹤顶山市政府是要找市长魏夜檀,要是魏夜檀人不在或者下了班,他一个人人生地不熟的,搞得不好晚上找落脚睡觉的地方都会成了问题。
第四章
十分钟以后,一路颠簸的车子终于离开了崎岖的山路开上了相对而言比较平坦的马路,而尽管忍了又忍,舒子歆却还是在最后一段的剧烈颠簸抖动中,翻江倒海地一阵恶心,趴在车窗旁吐到眼前直冒金星。
剧烈地喘息之后,好不容易恢复过来,舒子歆终于有心情看看车窗外的夜景……如果车窗外有夜景可看的话。
虽然之前已经在这个省的省城看到了现实,知道中国大陆的绝大部分城市在晚上是看不到什么灯光也没有什么夜生活的,人们依然固守着几千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也知道也许一个居住着几百万人口的城市里没有一幢海拔超过50米的建筑物。但当车子穿越过一条又一条除了几盏昏黄路灯外没有其他任何灯光的街道,终于停在一幢只有底楼的某一个窗户亮着昏黄的灯光的毫不起眼的小楼前,司机用很愉快的声音对他说,“到了!”的时候,舒子昕还是忍不住拿自己在新加坡的家和眼前的这栋小楼做比较,有那么一秒钟,他几乎要怀疑它们所在并非同一时空。
底楼亮灯的那间房间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书“传达室”,传达室里坐着两个在舒子昕看起来十分相似的男人,同样穿着已经磨得发白的蓝布中山装,袖口在灯光下微微泛着油光,脚上同样穿着绿色的布胶鞋,鞋帮上沾着泥尘,同样理着一个显然并没有好好修剪过的头发,同样戴着塑胶黑框的眼镜,同样胡子拉碴不修边幅,在灯光下,两个人的脸色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晦暗,舒子昕甚至看不出他们俩谁比谁更年长一点,而当他拿出由省委书记亲自签发的介绍信说明自己要找的是魏市长时,他们脸上露出了完全一模一样的半是谦恭半是讨好的笑容——
“是舒先生是吗?您请等一等,我们马上给魏市长摇电话,魏市长他昨天上午下乡去了赵王村,本来说是今天晚上回来,就快到了,您要不坐一会儿?”说着,一个人已经殷勤地搬过一张椅子,椅面上用油漆写着“市政府16”,应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