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搅乱三国 >

第638部分

搅乱三国-第638部分

小说: 搅乱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智现在可没有曹操那份意气风,目空一切。
    曹智现在的态度很审慎,行动也是步步为营,丝毫没有高歌猛进之意。
    还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孙刘联军根本没有形成,他们就算想,现在也没丝毫机会。
    刘备现在还寄袁绍之下,根本未将兵马移师荆州。
    这其中作为赤壁之战主角的诸葛亮,刘备生命中最要的无与伦比的人,现在也应该还在襄阳以西二十里的茅屋内耕种,年纪也只有十**岁,根本没有成熟。
    还有形成赤壁之战的另一个重要人物鲁肃,现在也是曹智的属下,并且人在襄阳城之内。
    鲁肃对周瑜可能还有旧情,但此时对刘备是一点没好感。
    所以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能形成的条件一概没有,更别说一下把曹军十几万人,打得魂飞魄散,丢盔卸甲的事根本不可能生。
    想象一下赤壁之战真实的场景,赤壁之战打响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
    但曹智这时没统一北方,曹操现在也已经死了。
    曹智更不是像曹操一样是一个乱世英雄,他更像一个一步步走来的王者,从讨董卓、降张秀、灭袁术、杀吕布、征刘表,获得了此时半个中原的统治权,这个时候他因为孙策迅崛起,决定南下,一举剿灭盘踞在江东的异己力量,他最大的目标不光是孙氏集团,还有更重要的荆州,此时也以归入曹智的宏伟蓝图中。
    再说曹智和曹操一个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于,曹操一生的事业重心一直在中原、北方,而曹智起家的地方却是扬州。
    他对于南方、江东非常之熟悉,众多手下中更有许多熟悉南方谋士、将领,辅佐于他。
    并且很多本来应该在孙刘联军中的重要人物,现在都归曹智帐下。
    众所周知,曹操兵败赤壁的主要原因是旗下军队不善水战,与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因此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
    而曹智起兵在扬州水乡之地,多年来旗下不但统帅水军将领人才济济,更有一支强大的水师。
    现在孙权虽说也因为侵入江夏后,水军实力正在迅增长,但要和曹智的水军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曹操兵败赤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就是瘟疫流行。
    曹操是在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冬季是与周瑜率领的孙刘联军对峙长江的。
    曹智此时也早已在为南方湿润气候,可能引了疾病,而筹集草药,防止霍乱等因为气候和人员集中所能产生的疾病。
    此时,对于本来被迫出兵南下的曹智来说,整个事从被动转为主动,从劣势转为优势的重要标志。
    此次举兵南下也成为了曹智一统天下、九合诸侯事业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转折点。
    曹智在身边众人足智多谋的谋士,能征善战的猛将有效配合下,曹智此时有无比坚定的信心,一定消灭未来这三国鼎立中的一份子。
    或许,因为刘备的适逢其会,在这时候出使到了荆州。
    曹智此时更是梦想着将那未来要与他鼎足天下的两个份额一并解决,这也是不无可能。
    #########曹智的三封回信,在刘表醒转的第二日,就到了襄阳城内。
    这三封信,一封是给鲁肃的,一封是给蔡瑁的,最后一封竟然是给刘表的。
    这给刘表的信基本上是封公开信,前两封曹智还用了秘密渠道送到两位当事人手中的,但给刘表的信却是他属下一名叫典韦的雄壮将军亲自送来的。
    曹智驻扎在城外不多的五千军马也明目张胆的开始集结到襄阳守军能看到的地方。
    虽说躺在病榻上的刘表对于曹智的这份信件看也没看,就直接撕掉了。
    这么激动的情绪对于一个大病初愈的老人来说,实在不应该。
    但刘表还是做了,他用他的态度告诉曹智,他是不会屈服的。
    曹智同样没指望自己的信能收到多大的奇效,他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刘表他来了。
    他也用他的态度告之荆州上下,荆州只有一条路可走了,无论刘表醒没醒,主事不主事,现在没有结盟之说了,只有降,否则就是灰飞烟灭,寸草不留。
    双方都表明了态度,说明了立场,接下来就看各自的博弈了。
    刘表在当着典韦的面撕了信后,就大度的放典韦回去报信。
    然后叫来小舅子蔡瑁,一顿臭骂。
    听说在仅有两人的房间里,不时传出刘表的咆哮,诸如:樊城、投降、愚蠢、没好果子等词频频从房间里传出,后来荆州上下传闻的,刘表更是因为这次谈话,又呕了一次血,三位医国圣手的郎中前后进去三次,为刘表施救,但这位奇迹的老人终究骂了蔡瑁足足一个时辰,才放他出来。
    刘表和蔡瑁的谈话内容不难猜出,在刘表一转醒,刘备、刘琦像风火轮似的,将所有的事都一股脑儿抛给了大病初愈的刘表。
    人人都知道这对一个五十六岁,刚昏迷初醒的老人来说,是多么的不好。
    但刘备等人不能再等了,他们怕刘表醒转的时间太短,来不及听完他们这些话,即作出应由的决断,他们差不多是跪在刘表的榻前哭着说完了所有的话。
    刘表比很多人想象的都坚强,他没叫嚷,没吐血,甚至没激动。
    他先驱赶走一直陪护在他身边的妻子蔡氏,然后叫进蒯越等重要臣子,并马上委以重任,分担了蔡瑁兄弟家人独霸的军权,甚至于还有点接管的味道。
    刘表当着所有荆州高官的面,宣布从那一刻起,没有蒯越的调令,城中任何人不得善调一兵一卒,并把能调集荆州上下军马的一半虎符直接交给了蒯越,由他保管。
    刘表也知道自己这个小舅子在军中这几年把持和控制的程度,直接削他的兵权,恐怕会激起他铤而走险,挟怒而起。
    在他没有能站在于飞楼上时,他需要有个人能与他分庭抗礼。
    这个人最佳的人选毫无疑问是蒯越,蒯家和蔡家本来就是势均力敌的襄阳两大世家。
    蒯越和蔡瑁因为政见不和,历来也不是朋友。
    虽说两人分属领域不同,但蒯越在荆州官场的声望无论如何还是能与蔡瑁一争高下的,也只有把他顶上来,才能镇得住荆州这股乱势。
    对于还算留个情面的妹夫,蔡瑁虽说明显已有归顺曹智之意,但妹夫刘表醒了,他也没胆子就说立即架空刘表,软禁刘表,那就等于动兵变了。
    蔡瑁没这胆,也不敢这么做,蔡瑁他还是想和自己这个妹夫好好说的,他还是放不下这份与刘表多年的情谊和刘表对他的信任及培养,不到万不得已他还是不想撕破脸皮的。
    蔡瑁也很明白荆州上下大部分还是忠于刘表的,只要刘表没死,他们就有主心骨,就不会散乱,更不会跟着他去投降曹智。
    对于刘表的冷漠,他惶惶不可终日,此时韩嵩和鲁肃也已在刘表醒转的第二日,收到曹智的来信后,重新被下了大狱,罪名是通敌和谋逆。
    典韦来时曾经就此时讨要过两人,但刘表不给,声称自己暂时不会杀他们,只是要在适当的时候送交朝廷惩办。
    但这个朝廷是曹智的许都的那个大朝廷,还是他这个小朝廷,就不知道了!襄阳城内在刘表醒后,政治上得到暂时的稳定,但曹智大兵压进,还是给城内的这些人带来了恐惧。
    不过现在襄阳城内最恐惧莫过于蔡瑁了,他一面安抚曹智推迟对襄阳动兵的时间,一面又为无法说动刘表而感到无比焦急。
    蔡瑁现在身边连个能商量对策的人都没有,但通过渠道送到蔡瑁手里的曹智密信,让蔡瑁一时惶恐不已。
    曹智最近又给蔡瑁来了份信,这封东西其实不能说是封信,而是一个瓷瓶和一张纸条。
    蔡瑁拿着瓷瓶看了半天,也不明白什么意思。
    再看那张纸条时,就大致明白了曹智隐含所要表达的意思。
    那张纸条上,其它什么也没说,只是介绍了这个瓷瓶里东西的用法和效果。
    蔡瑁看明白纸条后,手都抖了起来。
    曹智给他的竟然是瓶毒药,他要蔡瑁毒死谁呢?接下来的几日,蔡瑁牢牢的将曹智托人送来的那瓶药放好,他紧张地频繁往刘表的府邸跑,就是想做最后的争取,他知道曹智给他和刘表的时间不会太长。
第八百九十六章 下定决心
    蔡瑁先生一计,就在刘备下榻的传舍墙上写一反诗,再到刘表那里告,说是刘备想造反,在下榻处题了反诗。
    刘表着人来到馆舍抄印了一份回去一看,诗倒是果然是反诗,但他这时还没到老糊涂的时候,他跟刘备交往虽说时日不长,但从未见过刘备写诗,就猜知是他这小舅子不死心的离间计,于是当着蔡瑁的面撕了诗信,并严重警告蔡瑁不要用这些伎俩。
    蔡瑁一计不成,就让妹妹蔡氏向刘表进言,这个刘备心怀二心,想要谋夺他的家业,主张刘表早日除掉刘备。
    刘表自从转醒后根本没和蔡氏睡在一起,蔡氏自然也没机会吹枕边风。
    这一计自然未获成功,刘表不但不许蔡瑁动刘表,并加派人手保护了刘备,使急病乱投医的蔡瑁后悔不已。
    再之后,刘表就不在见蔡瑁,蔡瑁和蔡家任何人的求见都一律被刘表的亲卫挡驾了。
    蔡瑁见不到刘表那个急啊,就别提了。
    见不着人,还怎么劝呢?但这时刘备却越来越受到刘表的青睐,加之刘琦的进言,刘表认为刘备能在他弥留之际,挺身而出,捍卫他们刘家的正统事业,其心可鉴,于是就更加信任他,刘备也是正好得偿所愿的每日都到刘表的府邸跑,套着近乎,为其出谋划策。
    日子一久,两人感情渐深。
    刘表更是对刘备渐渐吐露了心声,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刘表告诉刘备别看自己这荆州丰衣足食,但南有百越(杂处于现今中国南方各地。
    在中国历史上,整个广大的江南之地,即所谓“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在秦汉以前都是百越族的居住地)对其虎视眈眈,西怕张鲁,这个胖兄弟早已对他的地盘垂涎三尺,准备在其虚弱时,不讲同宗情谊的要对其下手。
    现在又有东面的孙权来蚕食他的地盘,更是像匹饿狼来自北面的曹智,要并吞他的荆州。
    刘表问刘备该怎么办?刘备给刘表出主意道:“要是兄长没什么信任的人,他可以让他的几个兄弟来,派他的三弟张飞南巡,二弟关羽西拒,他则可以为刘表领军抵挡孙权。”
    谁料想这老哥俩正说的投机,未曾想门外正有一人在偷听。
    此时那偷听之人两眼若一汪清水碧潭,闪动着明亮的光辉。
    碧玉凤簪叉在高髻上,荡出一片动人的神彩。
    这个偷听者不是别人,正是刘表之妻蔡氏,蔡梨花了。
    刘表此时对他们蔡家之人虽说不待见,但蔡氏毕竟是这后院的主母,也是刘表十年来的正妻。
    刘表虽说此时不再信任蔡家之人,但对蔡梨花的这份感情还是难以割舍的。
    这也造就了蔡梨花现在还是能在刘府各处自由出入的,所以她要找个地方偷听刘表和刘备的谈话,还是有地方,有方法的,有便利的。
    在刘表房间的门口旁边的一扇透气小窗下,蔡梨花,这位现在刘府后院的主母之尊,竞像一个小贼似的蹲立在窗下,静静的听着房内的一切动静。
    蔡夫人身穿了一身干净地短衣,带着一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