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曹操-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山军失去了首领,顿时大乱。
张飞又兴冲冲抢先出阵:“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这家伙现在就好这口,什么时候换换台词听听。身旁的魏延也撇了撇嘴,大吼一声:“虎豹骑,出击!”
我摇摇头,冲赵雨说道:“这种没挑战的仗,打着真没劲。”
----------------------------------------------------------------
帮朋友介绍一本书《永历大帝》:永历皇帝,江湖人称“跑得快”,一路从湖南跑到广东,广东跑到广西,广西跑到云南,云南跑入缅甸,然后,被主角附身了:驱除鞑虏,反清复明!本文思路非常清晰,先富再强,收复失地,节奏把握到位,咳,不过插句题外话,虽则明朝皇帝多有情种,但主角挑的番国公主,委实眼光差了些。
评语:架空历史小说,目前都是有套路了,一般是以长矛和对某个时代的谴责为主,而且都是纠结在明清鼎革的时代,一个个人物挑拣出来说,这里只能说是《窃明》这本书的成功和影响,以及带动了一阵风潮,实在是让人佩服。真正说道故事本身,反倒是没什么可以讲的了,这本书故事通顺,情节设计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缺点,不过也没有太亮眼的优点,当然,这个永历皇帝本身就是充满了故事性,可以有很多演绎,喜欢他的读者可以一看。
第十七章香囊事件(上)
眭固的失利打击了黑山军的士气,,正在忙于与袁绍对战的于毒暂时抽不出兵力来,而一直到处流窜的于夫罗也慑于我军的威势而暂时老实了许多,我军终于迎来了一段稳定发展的时期。
就在我们攻击眭固的时候,义父也趁天黑偷袭李大目,并顺利得手。本来他只是想骚扰一下敌军,没想到夏侯敦、典韦两员虎将太猛了,居然带着一百多人就将黑山军的大营攻破。本来就心虚的李大目以为曹操看透了他的部署,带着几个亲卫趁夜逃窜。结果义父不费吹灰之力就俘虏了三千黑山军,加上我们俘获的六七千人,现在被关在东武阳俘虏大营的足足有万余人了。
这些个俘虏除了少数几个死硬的家伙,其余都是灾民出身,该怎么处置他们,就成了目前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这里倒是没有那些自诩出身高贵的家伙,要不然他们这些人说的最多的就是:“杀掉这批贱民!”师傅夏侯敦、夏侯渊他们家族里就没有什么当过大官的人,而义父曹操祖上也只是个小地主罢了,再看将领的出身:张飞家是小地主,后来一直卖肉,为君子所鄙;我和典韦都当过叫花子,其余军中将领的情况都跟我们差不多;再往下一级来看:赵雨家一直是种地的,魏延还当过流民窜来窜去,我的斥候队长马铜(大家还记得吗,那个因盗马被关进死士营的小家伙)是盗马贼出身,除了富人贵胄其余什么样的人都有。大家对这些黑山军士倒是挺同情的,没有一般的那种偏见。可是怎么处理他们呢?
放了肯定不行,今天放了,明天饿着肚子的这群家伙就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盗贼、强盗;全数杀了也不可以,如今兵源短缺,还指望他们能补充一点呢;尽数招降改编为官军更不可能,军队不是养老院也不是妇幼保健院,这些个老弱病残也不能全数招进军队吃大锅饭啊,我们现在可养不起。再说了,支持我们的这些个官员、富豪还等着分红利呢,现在家奴也是要花钱买的。义父犹豫了。最后招募当中的青壮进入部队,剩下的都分给部下将领和开明士绅为奴。我就分得了五十名奴婢,其中婢女五名,我连她们长得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就被赵雨领走了。(过去我看翦伯赞老先生的《关于两汉的官私奴婢问题》,他曾说过:两汉官私奴婢的主要来源既不是战争中俘掳的外族人,也不是分化出来到自由民,而是那些因为苛重的剥削而丧失了一切生存条件的贫穷农民和那些被封建统治阶级指为罪犯的家属。这些奴婢与奴隶的唯一区别就是:两汉的奴婢已经不许私自处死。大约从秦时起,处死奴婢即须事前报官,得到官赴的批准,才能执行,谓之“谒杀”。所以大家不要为文中出现奴隶而惊讶,以后对外战争不断,大户人家如果没有几个胡族刀奴或者倭族侍女,会被别人笑话的。)
我曾提出屯田的主意,大体思路就是由官府提供无主荒地和口粮种子,流民在此耕种,来年缴纳五成的租子(一般租种世家大户的土地要缴纳七成以上租子,怪不得农民老是活不下去,造反成了家常便饭),主公曾经拍案叫好,可是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粮食,也没有这么多种子,更别说农具、耕牛了。现在已经是夏末了,基本上一年白费了;即使种冬小麦的话,也要等到明年的六月份才有收获,那个时候,义父估计破产N遍了。不过义父挺欣赏这个建议的,让我好好写个条例出来。真是痛苦啊,想想那令人怵头的繁体字,隶书、魏碑这些东西在小学里就是我兴趣课上的噩梦,书法从来就没得过六十分以上,苍天啊,谋士们快点来吧。
也许老天听到了我的祈祷,没过几天荀彧就来到了我们军中。这荀彧可不是寻常人,早在永汉元年,他就被举为孝廉,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东西。后来董卓进京后荀彧弃官归家,他对父老说:“颍川这个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将来天下有变,必定是争夺的焦点所在。我们应该立即离去,远离兵祸。”不过他的老乡们大都心恋故土,加上又在当地购置了许多土地房屋,所以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仍然留在原地,结果大都因战乱而死(《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后来荀彧受冀州牧韩馥(韩馥也算他的一个老乡)邀请出仕,来到了冀州避难。没想到,等他到的时候,冀州已为袁绍所得。袁绍欣赏他的才华,待之以上宾之礼。
不过荀彧这个人啊,有一个大大的缺憾,就是这个仪貌堂堂的男子汉,居然有狐臭!而且越是喝酒,味道越是浓烈。袁绍这个人非常好名,听说荀彧来了,马上大宴宾客,然后请他赴宴。荀彧很是激动,毕竟袁绍出自四世三公的袁家,算是豪门望族;再加上又担任过讨董盟军的盟主,为天下所重。荀彧就整理着装,打扮地非常正式,前去赴宴。
到了大堂之上,袁绍非常亲热地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侧,与他把酒言欢。袁绍这个家伙,跟豪侠之士交结惯了,喝酒都用大觞。而且他还非常喜欢灌别人酒,我还记得我小的时候跟随义父赴宴,就被他灌醉了好多次。喝了没几轮,荀彧就有点喝大了。于是乎,狐臭气味越来越浓烈。荀彧非常紧张,连连说错了好几句话。不过袁绍倒是十分大度,无所谓一样继续喝酒。荀彧非常感激,喝了几轮自己也实在撑不下去了,就起身告辞。袁绍也没有多加挽留,继续与别的客卿喝酒。
本来这样宾主尽欢,结局应该十分完美了。可是等荀彧走到大门口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家传玉佩掉到了大堂里,于是连忙回身去取。可是当他走到门口的时候,正好听到袁绍醉醺醺的说话:“刚才荀彧那个骚狐狸终于走了,赶紧上熏香,可熏死我了。”荀彧的脸于是立即变成了猪肝色,转身离去。不久就到了我们这里,这次他配上了一个大大的香囊。
第十八章香囊事件(下)
且说饱受打击的荀彧非常自卑,自己佩戴着一个夸张的香囊,来到了我们军中,可是他来的时候不巧,在他来的前一天,义父的头疼病又犯了。
那天夜里,我们见识了华佗的医术。华佗抽出几根长长的银针,慢慢地将它扎在了义父的头上。义父满身是汗,但是神情却逐渐放松下来,长长的喘了口气。这样下去也不行啊,必须得找到根治的方法。我记得后来义父曹操迁怒于华佗,也说他挟技以自重,抑制病症而不根除。可是现在蔡夫人遍读华佗的医书也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难道华佗也没有根除之道吗?别说什么用麻沸散做开颅手术,就是现代的大医院做这样的手术还要小心翼翼,胆战心惊,成功率也不敢保证,何况一千八百年前连血浆都不知道为何物的汉朝呢?
义父缓缓地站了起来,晃了一晃,又一下子跌坐在榻上。他伸手擦了下头上的冷汗,对华佗问道:“华神医,我这病能治吗?”
华佗连忙说道:“当然能治,主公这是过去的旧伤复发,加上近来劳累异常,所以发病。不过老夫专于体外手术,对于这种内症”华佗少有地红了下脸,然后停顿了一下,不好意思地说道:“当年学艺时偷懒,我根本没学。”
我晕,这华佗也挺有意思,不是说艺多不压身嘛,要是你生活在刚刚爆发金融危机的现代,不失业才怪。
华佗红着脸,挠了下头,“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听说董奉精于内症,也许他有办法。”董奉,谁知道是哪棵葱,天知道在哪里游荡呢?华佗看着大家失望的表情,又唯唯诺诺地添了一句:“除了董奉,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得到《太平清道领》,那里面可能有治疗的方法。”
“《太平清道领》?我只听说过《太平要术》,那不是张角用来画符念咒蛊惑人心的东西吗?”义父疑惑地问道。
“画符念咒蛊惑人心?”华佗气得胡子都立了起来,“什么跟什么啊?!张角那个傻蛋,只是从《太平清道领》中学了些旁门左道,却把真正的精髓给遗落了!现在这本书已经被张角藏了起来,据说埋藏的地点就写在《太平要术》中。”
比起那不知道行踪和水平的董奉,我还是相信《太平清道领》,毕竟他里面的一小部分就差点颠覆了整个大汉天下。我紧张地问道:“那《太平要术》现在何处?”
华佗想了想,低声说道:“据说就在青州黄巾手里。”
青州黄巾,我记住了……
我们离开以后,义父却又睡不着了,索性走出衙门,巡查城防。走到西门(冰晶门)的时候,看见几个军士正在那里用井水洗澡。义父刚刚出了一身臭汗,顿时浑身也痒痒起来,从军士手中接过一桶凉水,从头到脚淋了个痛快。凉爽倒是凉爽,不过他刚刚出了身热汗,冷热突然交替哪受得了,回到衙门中不久就发起热来。幸好华佗就住在衙门里,连忙开了几副汤药,让义父喝了下去。不一会,义父的高烧就退了下去,只是鼻子不怎么透气,大概要七八天才能彻底好过来,这可能就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吧。
就在第二天,荀彧带着一个大大的香囊,来到了我们军中。义父看到荀彧来投,很是高兴,对众人说道:“咱们的子房终于来了。”
荀彧很感激,他刚刚在袁绍那里尴尬地离开,正是缺乏自信的时候,现在被义父这么称赞,高兴极了,不过还是有些紧张,手不自主地紧紧抓着香囊。
义父很是纳闷,“文若,你抓着那袋子干什么?坐着多不舒服,先解下来放一旁吧。”
荀彧不好意思拒绝,就点点头,放在身后。
义父举起酒觞,对着众将说道:“文若来此,使我如虎添翼,今日定当不醉不归,操先干为敬。”于是一饮而尽。荀彧陪着饮了一杯。
义父又招我过来,对荀彧说道:“这是我家麒麟儿,曹铄曹子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