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二帝国-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托夫根本就没有和德国人交战的想法和自信,光是让那帮在撤退过程中变得乱乱哄哄的士兵恢复秩序,就让他给磨叽了大半天的时间;而其向弗朗索瓦发起的反击,也同样是绵软无力。俄军一旦遭遇德军的密集火力,便撤回到出发阵地后方当起了缩头乌龟,完全没有起到俄国大公所预期的效果。
原本弗朗索瓦还为此次俄军发起的反击而心中惴惴,有感自己过于奔放的突击会遭遇不幸;可一发现俄国人竟然是这幅德行,便顿时什么都不惧了。在留下一旅偏师聊以防卫之后,弗朗索瓦便再没有与这支去而复返的俄军进行任何的纠缠,而是集中力量直扑俄国第5集团军的侧后方。
面对这一情形,尼古拉大公又气又急。他的第2集团军已经被德国骑兵给兜在了圈子里,多场解救和突围的行动都被德国人给完美挡了下来,白白损失了数万军队却未奏肤功;而第5集团军在德国人的打击下也是损兵折将,呈现出了他所完全不能接受的惨烈战损比。如果这支部队再遭遇不幸的话,那么整个波兰展场上的局势将不堪设想!万般无奈之下,大公只得痛苦地命令第5集团军趁夜火速撤退,全军撤到华沙北郊,将北部大片土地放弃给万恶的德国人。
滴滴的清脆发报声,宛若俄军末日的挽歌。由于华沙通往第5集团军司令部的电话线路出现了故障,大公用的是电报下达的这一命令;这道在西线战场上是司空见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程序,在东线却是要了俄国人的亲命。
7月11日夜晚10时,在一片清朗的月光中,俄第5集团军前线部队已然收拾好了行装,开始在军官的带领下沿着道路向南撤退。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如俄国人预想中的那般平静。然而就在半个小时后,北部和西面地平线上忽然闪耀起如烟花叠爆般的橘红色光团;伴随着刺耳的尖啸声,雷鸣般的爆炸登时在俄军队伍中绽爆开来。拥聚在一团的俄军猝不及防,登时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天雷炮火炸得血肉横飞,抱头鼠窜。
赤光喷涌,火海熊熊。巨响层叠激涌,战马惊嘶,发狂似的狂奔乱跑。一辆弹药车被炮弹轰然命中,骤然爆炸开的炫目光芒如同日光初现,瞬间照亮了附近上千米的领土。炮弹爆炸后所引发的烈焰,成为了德国炮兵在夜色中进行炮击的最佳观测点。而相比于德国炮弹的直接伤害,俄军损失更多的却是相互推搡践踏;一声“德国人来啦”的慌乱惊呼,更是能引发大面积的恐慌奔突。
由于俄国军官已经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并且他们的撤退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俄军士兵在遭遇到这突如其来的炮击之后,已然完全丧失了坚守抵挡的念头。相比于在黑夜中与未知数量的敌军进行死拼,遵循原有的命令脚底抹油,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是最好的选择!而在此时,德国军队已经做好了追击的准备;只待炮火准备一结束,便趁势对撤退中的俄军发起攻击。(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
第413章 败退
在德军凶狠凌厉的追击之下,俄国第5集团军原本计划中的有序后撤,顿时演变成了一场灾难性的溃退。
作为从加利西亚前线调来华沙的一支军队,俄国第5集团军的士气,在和德国人交锋之前无疑是相当旺盛的。从奥匈身上所收获的胜利,已经让这批从通古斯极寒之地中征募而来的俄军找到了战争的感觉:只要鼓足勇气,发起勇悍凶猛的殊死进攻,那么奥匈军队在略做抵抗之后便会作鸟兽散。在此前面对奥匈军队的战斗中,他们用这招屡试不爽,将奥地利人打得大败亏输,似乎重现了两百年前俄罗斯帝国在欧洲大陆叱咤风云的雄武景象。
然而,当他们被调到波兰战场迎击德军之后,情况登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折。德军虽然在重炮领域不及奥匈,但他们的兵员素质却无疑是远远凌驾于奥匈军队之上。德军士兵久经训练,意志坚定,拥有扎实专业功底、能在战斗中做出明智选择的的基层军官多如牛毛;而在轻型自动武器这种直接杀伤对方人员的火力上,德军更是冠绝欧陆。面俄国军队笨拙鲁莽、丝毫不懂得互相配合、宛若一头蛮兽胡乱冲击的拙劣打法,鲁登道夫麾下的第8集团军各部官兵,登时就给予了深受法国进攻主义理念洗脑的俄军以迎头痛击。
开战仅三天,俄国第5集团军就被兵力只有他们四分之一的德国第20军给打得没了脾气。德军的机枪火力似乎无处不在,排着密集队列发起进攻的俄军步骑兵,被这密如暴雨的子弹洪流打得尸横遍野。根本不得存进。俄军天天遭到德军炮击。而对方的炮弹也是像长了眼睛一样。以令人瞠目结舌的精准度落入他们的炮兵阵地、前线军营、物资仓库、以及部队人群。德军本来就以侦察见长,空艇和飞机都给予了炮兵以极佳的视野延伸;而俄国军队又几乎是根本不会隐蔽,将自己的一切部署都裸身赤锃在了德军的眼前。比起大战初期的法国军队,这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灰色牲口显然更有利于德军刷战绩!
当前这支撤退的俄国第5集团军,便面临着极端不利于他们的情形。德国第8集团军全军压上,正向这支俄军包抄席卷;之前他们在拥有四倍兵力优势的情况下,都没能从德国人手中讨得好处去,更何况是现在被兵力相当的敌军进行奔袭追击?为了尽快逃到工事完备的华沙附近。保住自己的小命,俄军的撤退秩序登时变得混乱起来;士兵不再跟随自己的连队,营团脱离了师旅的掌控,俄国第5集团军的组织构架开始不断坍塌。原野上到处都是涌聚的土黄色人马,载着高级军官的汽车在堵塞的道路上疯狂地响着喇叭;大炮和辎重像从前一样被胡乱丢弃在田间村庄里,焚毁补给的烈焰照亮了西方的晚霞。
7月13日,俄军在华沙北部的战线轰然崩溃。弗朗索瓦的军团长驱百里,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击垮了俄国第5集团军的侧翼,重现了马祖里湖战役中的情形。不过让弗朗索瓦大感遗憾的是,由于俄军撤退速度过快。他只抓住了俄国第5集团军的边缘,将对方留下来断后的部队装在了包围圈中。对于弗朗索瓦来说。这显然是一个他所完全不满意的局面;他的部队丝毫不做停留,径直向撤退中的俄军猛追而去。虽然德军的重炮没能及时跟上步兵的推进脚步,但拥有大量迫击炮和机枪的弗朗索瓦所部,仍是在原野上的战斗中所向披靡。除了人多之外一无是处、已成惊弓之鸟的俄军被追亡逐北,大批俄军在追兵到来之后放下了武器。
俄国第5集团军司令决定,不对后方落在德军包围圈里面的采取任何解救的措施,这或许是在当前形势下的一个正确的决定。他的后卫部队战斗到最后,全部被歼灭。他现在已经能够体会,在灾难般的东普鲁士战役结束之后黯然去职的西北集团军群司令吉林斯基、以及前第1集团军司令莱宁坎普的心境了。唯一能让他感到庆幸的是,出于对危险到来的刺激和恐惧,他的大批部队在快速撤退中挣脱了吞噬俄国西北集团军群的虎口,逃到维斯瓦河河畔的华沙城内,免于遭受莱宁坎普所部的命运。为此,俄国第5集团军付出了4。5万人被俘、约300门大炮扔弃、以及超过10万人死伤的高昂代价,战斗减员已经超过一半。而将第5集团军侧翼卖给了德国人、事先就见势不妙溜之大吉的俄第3军,同样没有逃脱损兵折将的命运:当他们撤回华沙的时候,只有莫约三分之二的人能全身而退。
相比于堪堪逃回了一多半人马的第5集团军,南线的俄第2集团军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下辖9个独立骑兵师的兴登堡所部,拥有无与伦比的机动力;仅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德国骑兵们就对这支15万人的俄国集团军实现了包围。
虽然这一次的第2集团军,不像此前坦能堡战役那样在开打前就已经断粮四天,无论是西伯利亚军和突厥斯坦军都拥有充沛的体能和作战意志;但德军的实力,也同样是有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提升。直接参加坦能堡之役的德军只有三个半军,而目前兴登堡手中却握有5个整编军和海量的骑兵,总兵力比上次多出了一倍有余。由于俄国第2集团军已被德军围在彀中,俄国大公无法用有线电话与之联络,内外勾结全靠无线电报进行鸿雁往来;破译了俄军电报的兴登堡便总能料敌于先,根据俄军的部署计划做出调整,并在战场上屡屡克敌建功。
为期三天的突围和救援行动中里,俄军死伤了三四万人;大量人和马的尸体如山堆积,广袤的波兰平原上已然满是尸体、火焰、弹坑和硝烟。然而他们花费如此大代价所得到的,仅仅是德军不到五千人的伤亡。如果德军东线部队能配属哪怕数艘巨型轰炸飞艇的话,俄军在进攻中的损失还将会有大幅度的飙升。
7月13日,德军向包围圈内的俄国三个半军发起了总攻。斯柯达制240毫米重型榴弹炮的雷霆怒吼宛若春雷激涌,爆炸掀起的冲天气浪如飓风,如海啸,四下喧嚣横扫。在战役打响之前,奥匈总司令赫岑道夫应鲁登道夫的请求,将两个装备150毫米口径以上火炮的超重炮营借给了德军指挥使用,现在便是它们发挥其作用的时候了。在德军精心部署炮兵阵地、并派出校射飞机进行引导修正之下,这些奥地利炮手们,终于将自己手中武器的威力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重磅炮弹接连怒撞在包围圈中的俄军工事之上,沙石水泥瞬间土崩瓦解,冲天飞炸。见到自家的炮兵部队竟然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负责在德军当中实施沟通联络的奥匈上校已经震惊得无以复加;如果奥匈炮兵能发挥出这支在德军中的炮兵的三分之一的水平,哈布斯堡双冠旗下的军队也不会被俄国人给摁着打了!
按照兴登堡原本的计划,是不准备就这么快对包围圈中的俄军部队收网的。因为当前俄军的斗志尚存,其食物粮秣也远没有消耗到告罄的地步。时间拖得越久,对德军而言就越是有利;如果能继续维持当前现状一个星期,那么德军不仅可以等包围圈中俄国第2集团军的战斗力,因食物匮乏而像当初的萨姆索诺夫所部一样自行衰竭,而且还能实施围点打援的策略,促使俄国人派出更多的部队来援救这支部队,从而在防御战中尽可能的消耗俄军的力量。对于掌握了俄军无线电通讯所有秘密的兴登堡来说,这一行为完全没有任何难度可言。
然而,战场另一边的局势,却是不允许他再采取这种稳妥的策略了。原因无他,在持续近十天的战斗中,负责掩护他侧翼的奥匈第1集团军,一直都在艰难抵挡着俄国第9集团军的猛烈攻击。而随着俄军从乌克兰前线调派而来的2个军的抵达,奥匈第1集团军登时压力陡增,司令丹尼尔已经向兴登堡发出了急切求援的电报。如果这支奥匈军队被击溃的话,兴登堡不仅在侧翼将面临一个新的俄国大集团军的攻击,他在给予了自己全力支持的赫岑道夫面前也无法交代。
有鉴于此,兴登堡果断下达了总攻的命令。而最终的情况也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德军虽然遇到了一定程度的抵抗,但总体推进步伐仍是相当迅速。面对火力狂猛、各兵种密切配合的德军部队,在人数上居于劣势的俄第2集团军根本没有任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