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591部分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591部分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驱逐舰的航速丝毫不比自己的同类型舰艇来得更慢,主力舰更是追之不及。与其花费过多的精力来消灭这些意义不大的小船,倒不如集结舰队以备再战之需。相比于这支已经主力丧尽的舰队,舍尔显然更关注另外一支敌方舰队的位置。如果自己能再将另一支美军航母舰队一锅端掉的话,那么不仅能让同盟国掌握大西洋海权,具有光荣传统的战列舰,也能在自己的历史上谱写出一曲消灭异端的不朽诗篇。
  “元帅,我们截获到一条电报,那支拥有5艘航母的美军舰队出现在14号海域,航向西北偏北,速度20节,距离我们270海里!”过不多时,一名副官快速走进了航海室。向舍尔大声报告道。额上皱纹横生的老将绽放出与他的年龄毫不相符的明锐目光,当即抓起桌上的圆规直尺和红蓝铅笔进行紧张的放样计算;在得到各支分舰队上报而来的战斗损伤和油料剩余情况之后。舍尔便极为熟稔地下达了相应的指令。驱逐舰和巡洋舰们或先行撤退,或继续跟随,而舰队行进的速度和航向也维持在了一个较佳的情况,不会因对方的机动而予以大幅的应对。
  不过这一次,舍尔想要让战列舰再创新功的愿想却是落空了。在刚才的那场战斗中,他所对美军航母取得的酣畅淋漓的歼灭是由着诸多前提条件的:美军航母不仅因受伤跑不出高速,用于保命的烟雾也在之前的战斗中使用殆尽,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在躲避德军航空力量的打击时,与对方的重炮集群在风雨区内结结实实的撞在了一处,事先没能获得任何的远程预警,这才被舍尔的战列舰队所乘。如果这三个因素有一个未能具备,战列舰想要痛歼蛮夷都是无法做到的;而这也正是这种熔铸了艺术与武力、人类所建造出的最庞大最复杂的战争机器无奈而又悲情的被航母替代的一个核心原因。二维模式下的慢节奏海战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突飞猛进的时代科技,舍尔舰队所获得的这次胜利已是可遇不可求的极大幸运。
  发现另一支美军航母编队的,是由胡戈中将指挥的第8航空战斗群。5艘齐柏林级航母和7艘防空巡洋舰组成了舰队的核心,另有2艘奥匈的“道恩”级战列舰拱卫伴随。与舍尔一样,接到卡尔斯舰队遇敌报告的胡戈从昨日上午就开始进行机动,并终于通过大范围撒出的空中侦察部队,在当前确定了那支对卡尔斯舰队发起猛烈攻击的美军航母的方位。十几分钟后,由200余架战机组成的攻击波便开始接连升空,并在20分钟出头的时间里放飞殆尽:这批机群当中的攻击机都是德国航母在夜间便整备完成的,只等发现敌方航母之后,便装上炸弹和鱼雷实施出击。凭借载机量和大甲板所带来的航空优势,德军航母舰队完全有资本采用这种激进奔放的策略来应对每一场海战;条约期间建造的齐柏林级航母虽然不如兴登堡级那般完善而强悍,但清英以历史上大凤号为蓝本设计的这款舰艇,在攻防领域同样是渣渣埃塞克斯所无法匹敌的存在。
  由于这支美军舰队将绝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到了对卡尔斯舰队的攻击中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青黄不接的空中薄弱状态,德军派去进行侦察和引导攻击机群的分队便没有受到强烈的抵抗,并通过不断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出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当德军战斗机发现美军舰队之后的两个小时,一片铺天盖地的飞蝗就径直杀到了美军舰队的上空。刚刚收容完第一波攻击机群的美军舰队只来得及放出寥寥几个中队的战斗机,便被迫再度通过烟雾来干扰对方的攻击;然而很快,悲剧的情况就出现了。
  3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由于是从另一支舰队机动而来,昨天未逢交战的它们的发烟罐存货相当丰厚,但另2艘黄蜂级却是打满全场,此刻已经无法拉起将自己尽数笼罩其中的浓密烟雾。护卫驱逐舰所拉起的烟雾只能在航母周边形成雾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鱼雷机的低空投射,对从高空发起俯冲攻击的轰炸机却是很难起到理想的成效。从高空向下俯瞰,2艘排水量1。4万吨的黄蜂级航母的身影在烟幕中清晰可见,正苦于难以捕捉那几艘大型航母轮廓的德军飞行员,自然便将全部的愤怒都倾泻到了它们的身上。
  在ju…87轰炸机凄厉的尖啸声中,2艘黄蜂级航母在短短5分钟内就变成了一片燃烧的浮岛,入目所及,完全看不到一丝原有的甲板和舰体。该型航母原本就是低吨位的试验型产物,装甲防护仅仅是本国轻巡洋舰的水平,一发250kg高爆弹就能让其受到重创,当前弹如雨下的重磅炸弹更是对其直接下达了最终判决。很快,这两艘航母就走完了它们的服役历程,相继断裂沉入海中。而即便是那3艘躲藏在烟雾中的大型航母,也没能在德军的这波攻击之下全身而退:埃塞克斯号的机库被命中,一场大火烧掉了内部的大半舰载机。由于航空燃油也被引燃,这艘航母即便是能够被抢救下来,也至少要在船台上待大半年的时间。
  最终,这批德军攻击机带着击沉敌方2艘轻型航母、疑似击沉2艘大型航母的核心战绩无奈返回。早早释放烟雾的美军航母不仅难以发现其具体方位,就连辨认目标受创情况也变得极为困难。遭到一波猛攻的美军舰队再不敢恋战,当即在收回飞机之后快速撤退:此时的他们已经通过无线电得知了另一支友军舰队的惨剧,如何逃回母港,乃是阵容同样残缺不去的他们当前所面临的核心挑战。
  为了避开德国舰队的空中侦察,带有伤舰的美军舰队便没有选择径直朝西北方向撤退,而是转向了大洋深处的东北竭力逃窜。这个时候,运气也终于站在了美国人一边,当他们在亡命开始后没多久,一片浓密的积雨云就从天边飘卷而来,并笼罩在了仅有上千米的空中。被这道厚重的云层所遮挡,从高空飞掠而过的战斗机就几乎必然会与这支舰队失之交臂:因为在看到有大片乌云的情况下,飞行员的第一反应都是拉起机头进入高空,这些云层之下可能蕴含着的狂风、暴雨、和闪电,随时都能对脆弱的飞机构成致命的破坏。美军舰队提心吊胆的过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捱到了天幕黯淡的夜晚,对于他们而言,最危险的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就是在茫茫大海中绕一个大圈,从北部海域向南回归。(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苍白流星的月票支持,和zccharles、回归1m、吹牛不脸红、zhouyu1976的打赏~~~订阅持续悲剧中。。。。


第767章 两线烽火

  火色夕阳斜斜沉落,将漫天晚霞都映照进了一片姹紫嫣红的壮丽色彩。
  时值五月,柏林已经感受到了夏日的炎意,晚风吹卷间,在清新凉爽之中也带来了一丝燥热的感觉。不过在绿荫成林的城郊夏洛腾堡宫内,气温却仍是宛若春季一般的惬意怡情。作为德国皇室的御用避暑庄园,夏洛腾堡宫每年都会在夏季成为德国平行于柏林的又一个政治中心,虽然以首相为首的各级官僚们已经可以处理所有的日常事务,但那些关键性的决策,却仍旧需要皇帝来予以圣裁。
  “笃笃。”清脆的敲门声低低响起,在宽阔的大厅中显得格外清晰,片刻之后,一身正装的首相埃克曼便现出了他那腰细如蜂的瘦弱身形。看到站在主座跟前的那个高大的身影,埃克曼恭敬地行了一礼,道:“陛下,海军刚刚从大西洋前线传回电报,他们重创了进入大西洋的美军舰队,确认有4艘大型和2艘小型共6艘美国航母被击沉。我军的里希特霍芬号航母不幸沉没,官兵死伤总计2700余人。详细战报会通过随后的一份备忘录向您展示出来。”
  清英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埃克曼的话语。对于当前德国海军所具备的优势,没有谁能比一手缔造了舰队的他更为清楚和明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当前德国海军的单舰性能都在他的多重开挂增幅下而变得极为恐怖,就算是美国人能占得一些便宜,也绝不可能在阵容也居于绝对劣势的当前时段扭转局面。现在除了空军不能碾压对手之外。陆海军都已形成了足够锁定胜局的绝对优势。如果一切顺利。这场对美战争甚至有可能在今年圣诞节来临之前就宣告结束。
  似是看出了清英所想,埃克曼再度开口道:“来自海上的威胁被消除之后,陆空两军的后顾之忧也随之不复存在。我们运输补给的船只能够更加频繁的航行在大洋之上,陆空两军的兵锋威力还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在今后的一个月,我们向美洲前线的货物装运量有望较正常情况提升10%,足可满足70个师的陆军部队和5个航空舰队的战斗需求。现在唯一制约我们在美国南部发起攻势的因素,就是墨西哥国内的铁路运输能力了。这个国家的铁路情况比起半个世纪前的德意志都颇显不如,根据陆军发回的报告。墨西哥境内的铁路不仅设备老化、保养不力,就连火车头和车厢总数也相当匮缺,以至于大量从东部海港卸载的物资都需要靠马拉大车运抵前线,总路程达到400至700公里,效率大打折扣。实际上,这还是我军从墨西哥东北部港口坦皮科卸货所能实现的最短运输路程,由于这座小型港口的吞吐能力有限,大多数物资都要在更后方的维拉克鲁斯港进行卸载,而从这里转运的距离,还要比前者多出整整400公里之遥。”
  “这个倒不是什么难以解决的事情。墨西哥的基础设施虽然简陋落后。但美国人的港口道路却是高效先进,足堪大用。只要我军能够在美国南部打开局面。占领他们的一些沿海港口,那么满载各种补给的运输船队就能直接到前线卸下装载,再由他们的道路运送到各作战部队的手中。”清英微微一笑,话语中流露出胸有成竹的轻松之意,“无论是吞吐货物的码头,还是中继运输的道路,美国人的设施都比那帮空有一腔复仇憎恨、却无任何实际准备的墨西哥人要高上太多,这些曾经拉动了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道路设施,如今也该被我们所用上一用了。”
  对于工业化时代的战争而言,后勤补给的地位几乎称得上是至关重要:攻击中的一个步兵师每天至少要消耗200吨物资,大量机动车辆和火炮运作起来所对燃油和弹药的吞噬都将是惊人的数字。至于飙起车来的机械化装甲师、和翱翔天穹的航空军,其对物资的挥霍能力则更是不必提了。一旦后勤不济,轻则进攻势头顿失,重则葬送掉整支军队,另一个位面中的苏德战争便有着无数典型的案例。德军之所以会在攻取莫斯科的台风行动中折戟,一个决定性的原因还是苏联人那糟糕的道路救了自己:慈父执政下的苏联片面追求重工业,导致关系民生的大量道路都是泥土夯成的残次品,当东欧的9月雨季来临之后,这些道路便登时成为了噩梦般的烂泥塘,人马车辆甚至能陷进去半米。在西欧的宽阔道路上纵横千里的德军何曾遇到过这种阵仗,当即就宛若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给拖住了脚步,后勤保障变得举步维艰;最终苏联人得以在对方的兵锋面前撑到了那个数十年一遇的寒冬,并首次扭转了军队一溃千里的灾难局面。
  不过在有着灯塔国之称的美利坚,如苏德战争一般的悲剧道路情况则完全不会在德军身上再度上演了。现在被糟糕道路所阻的,只可能是正在大举向北进攻的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