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明月 >

第321部分

宋时明月-第321部分

小说: 宋时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克纳说着,顺手拿过一个钱袋塞进万俟咏手里,万俟咏打开钱袋一看。里面全是各种颜色的晶亮宝石。他马上回答:“宝石,我们现在地宝石贸易似乎方兴未艾。我家大人有一个珠宝行。打算退出各种各样宝石首饰,今后宝石地需求量会很大很大。

另外,我们还需要战马与牛,我听说阿拉伯地战马很不错,耐炎热与潮湿环境,刚好适合广州——我们需要大量的阿拉伯南部战马。这些战马价格都很高,相信会让大家满意的。”

福克纳点头:“如果广南市舶司肯动用国家武装力量帮我们进行护航,那么我们的商队风险将大大降低,从此后除了海浪,我们将不再恐惧其他地。这样一来,航海就成了一项收入丰厚而稳定的职业,会有很多人来投身这个行业,他们不再追求一百倍,七十倍的利润,如此一来,短途去天竺贩运一些东西,也就变的有利可图,货物的品种也会多样起来。

请转告你家大人,我会尽量挽留尽可能多的商人。但是,我们从不在意别人的承诺,而在意他的行动——当今年秋季当信风刮起地时候,如果我们见不到水师护航,我想,大多数人会感觉到很失望。”

万俟咏用力点头:“今年秋季,你一定会见到我们地水师战舰,我这里向你们透露一下,新式战舰使用了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绝对可以让阿拉伯海盗毫无还手之力。”

“哦?能透露一下吗?”福克纳听了这话,又拉开抽屉掏出更多地钱袋,里面装着更多、更纯净、体积也更大的宝石。

万俟咏摇头微笑。他其实对火药并不了解,这方面赵兴一直小心保密,而他刚才装作很在行的样子跟福克纳交谈,是因为他用了“阿拉伯”这个词,而不是用“黑衣大食”这个称呼。

“黑衣大食”是现在宋朝对阿拉伯的称呼,但如果来中国的时候穿绿衣服,他们会被叫做“绿衣大食”,以后那些商人穿白衣服来了,也被叫做“白衣大食”。万俟咏常听赵兴把那里称作“阿拉伯”所以他也用赵兴的称呼方式与蕃人交谈。没想到福克纳一听,感觉万俟咏对大宋以外的世界很了解,完全把他当内行了。

但万俟咏既然对火药不了解,无论福克纳出多重的贿赂,他依旧高深莫测的含蓄微笑,直到福克纳给出十袋宝石,万俟咏才稍稍松口:“这种新式武器据说是火神与雷神所使用的武器……这次我家大人制作的是软帆船,还需要雇一些蕃人操纵软帆,教导水手……你想知道这种武器,何必心急。”

福克纳心领神会,连忙答应:“我们的船在码头歇半年,水手们身上养的都生虱子了,我一定把那些闲置的水手都派出去,帮你们教导水军,顺便也上船见识一下那种新武器。”

恰在此时,赵兴派人来招呼万俟咏,一名印度仆人躬身向万俟咏鞠躬,说:“计司大人,赵经略大人已经巡视完了。正在门口等您。”

万俟咏风度翩翩的站起来。福克纳抓起桌上的宝石袋,殷切的装入万俟咏怀中,万俟咏假意不知,东张西望的打量着福克纳这间办公室的布置,嘴里还没话找话:“奇怪,你这官衙怎么跟我家大人喜欢地布置方法一样。”

没人在意万俟咏地说法,等钱袋装完,万俟咏迈着官步摇摇晃晃的走出诸蕃馆,爬上了自己的坐骑,与赵兴一起往回赶。路上。赵兴一直望着他笑。等快看见自己的官衙了。赵兴突然问:“捞了多少?”

万俟咏脸上装出毫不介意的神情。嘴角都快翘到天上,回答:“十一袋宝石……有些我还没细看。”

赵兴又问:“透露了多少内幕?”

万俟咏回答:“那个蕃长同意派遣水手训练我们的船员,答应把诸蕃馆里闲置的人全部派出来。”赵兴摊开手:“见面分一半,我也不要多。给我三袋宝石就行了。”

万俟咏肉疼的伸手入怀,哼哼唧唧的掏出三袋宝石递给赵兴,赵兴看也不看揣入怀中,两人相视大笑起来。

赵兴府内,帅范正等着赵兴,看见赵兴与万俟咏乐呵呵的进来,他抱怨说:“你们两个还能笑得出来,大人。你招兵地条件是不是太高了。非要良家子,到现在军队报名地不少。可剔除了那些浮浪子,我们只招了11个人。大人,十一个人啊,难道我们要靠这十一个人打天下?”

万俟咏停住了脚步,吃惊地问:“十一个人,这么少,全广州可有七十多万人口,广州外面、整个广南东路也有七十万人口,怎么只有十一个人来当兵,莫非大人给的待遇还不够?”

帅范接着解释:“够好了,禁军每天五十文,一升米,每月不过一贯五。但大人给的薪水已经到了六贯——四倍于禁军,而且炭薪钱、粮草钱一样不漏。

我们养一个兵一月已经花到了十贯,平常县中的书吏,一月也不过拿这么多薪水。薪水上面我们给地太丰厚了,可大人,虽然给的待遇丰厚,良家子却怕脸上刺字。我问你一下,他们说虽然大人不肯给他们面上刺字,但他们怕今后其他的官来了,非要给他们刺字,那他们只有逃亡了。”

帅范在那里解释,赵兴已经把目光投向了迎接他的仆人。

这几名仆人是在广州当地雇的,广州多民族混居,加上洋人带来的某些风尚,使得奇装异服非常盛行,比如炎热的夏天,男人们喜欢穿一件大裤衩,一件汗衫,便拖着拖鞋上街。而女人则是一件肚兜,一条宋代九分裤也敢上大街招摇。

宋代读书人对广州这种奇装异服现象深为痛恨,说他们服装不符和礼制,称之为“服妖”。

现在还没到夏天,但这位广州当地人已经穿上了大裤衩,上身只穿着一个短褂,脚下拖着一双木屐,他接过赵兴的马,迈着小碎步,木屐上地木齿敲在石板路上发出一阵清脆地呱唧呱唧响声,直奔马厩而去。赵兴若有所思的盯着他地背影消失在月亮门处,直到帅范催促他才回过神来。

帅范紧着催问:“大人,快想出个法子来。训练水军至少需要三年,马虎一点也需要七个月,陆军怎么也需要四个月左右,可现在我们只有十一个人。”

赵兴慢悠悠的回答:“大宋朝对什么样的军人可以不予刺字?”

帅范回答:“除非是武进士,或者一些特殊的效用。”

赵兴点点头,不慌不忙的回答:“对,效用,你忘了,我非常擅于利用效用,什么样的效用脸上不刺字?比如大将。我们就给士兵每人分配一个大将的名分,让他们人人都是大将,我们就建立一支大将营,大将军。”

帅范眼前一亮,低声嘟囔:“什么擅于利用效用,恐怕是擅于钻空子。”

万俟咏连忙劝止:“大人,这样不好吧。”

帅范急忙插嘴帮腔:“怎么不好,反正我皇宋对大将没有名额限制,这些大将又不需要朝廷花钱供养,只一个虚名而已。何必在意。”

万俟咏悠悠的说:“大将是官。大人,一下子分出去几百个官也许每人在意,一下子分出上千上万个官,以后这些人见了地方官长,都不用下跪,地方官长恐怕心中不满。”

赵兴撇了撇嘴:“为官一任,若只是想着享受庶民的下跪与磕头,这样的官——有敢大声嚷嚷者,我就罢免他。”

万俟咏接着说:“大将没有薪水,反而要自备弓马铠甲。如此。我们怎么养军。恐怕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来当兵。”

帅范也被这个问题难住了,他扭脸看着赵兴,发出询问的目光。赵兴一拍手,答:“你们两个呀。都是死脑筋。你们忘了我大宋是容许兼职的——双职双薪,三职三薪,谁规定大将不能兼任士兵呢?再让他兼任一份士兵的任务,领一份士兵的薪水,不就行了。”

万俟咏张嘴结舌:“大人,大将是官,士兵又是小卒,这这这……这东西究竟怎么算。”

帅范在一旁拍着手。学着赵兴地腔调说:“妙也!通常都是官员兼任多个官职。可谁又规定官员不能兼任兵丁小吏地职位呢?大将营!营中个个都皇宋大将——这称呼好!美得很!”

赵兴微笑着补充:“不错,既然是大将营。那服装就不能跟通常的禁军一样。我们应该做几套威风点的制服,怎么威风怎么来。比如夏常服——短裤短衫就足够了,帽子可以做成布帽——把范阳帽的帽檐缩短,做成类似洋人礼帽模样……以后就叫盔帽吧!

冬常服厚一点,用帆布、用软羊皮、牛皮,做类似布甲、皮甲的样子,样式要紧身、利索。再嵌上铜钉铜扣做扣子和装饰,让士兵们穿出威风来,我们可以把这种冬装称之为“牛仔甲”……这词不好,以后就叫做效用甲,或者简称夹克衫。

除了夏常服和冬常服外,再给他们每人做两身大礼服,也分冬装夏装。然后再论季发一身训练服,可以用帆布制作,这种布料耐磨耐脏,又能穿出形状来。颜色,我宋军尚红装,上身就全部红妆,要最鲜艳那种红,下身依旧是黑裤——跟禁军一样。

此外,鞋子也做漂亮点,要让我们的大将兵走在大街上各个羡慕……如此这般,我不信再没有肯来当兵的。”

帅范兴冲冲的答应着,但马上他又问:“大人,你从广西各黎寨招来的夷兵也陆续到位了,这大将待遇是否也包含他们?”

“包含!我们一视同仁”,赵兴笑得有点奸诈:“我们在环庆路上,曾经把文化当作武器斗败了西夏人,在广南这里也要擅于利用文化武器——招来的这群夷兵,今后个个都要成为传播我们地文化使者,向他们地兄弟姐妹宣扬我们地煌煌大宋。

这就是一种心理战手段。广西那里民族众多,纠纷不断,冲突也不断,百姓私斗严重,使广西军方腾不开手,也使我们运钱的路线需要耗费大量军队驻扎巡视。而这些夷人大将退役回乡后,就是我们的同盟者,是我们的基层拥护者。

要对他们进行严格地纪律性训练,还要给他们上文化课——今后所有的军队都要这样,上午出操训练。帅监司,出操训练时你怎么严格怎么来。比如在他们站队列的时候,可以向队列中扔石头,射无头箭,如果他们因为这些骚扰而扰乱了队列,就从严惩处。要将服从命令,保持队列这些军令刻到他们的肌肉里,成为他们的潜意识。

而下午的时候,要让他们学习,学习我大宋的文字、诗歌,学习我大宋的军律,学习战斗地技巧,还要教会他们一门手艺,要让他们退役之后,每个人都能读书识字,会诌一两句歪诗。对了,我在家丁中实行地个人技能条标志,在大将军中也照常实行。

有了标志佩戴,把他们所会的本领战士在大家面前,再加上不同地薪金待遇,好胜心会使士兵自发地、主动学习新本领、新技术,并不断申请考核验收。如此一来,我们不用盯着他们训练,只管坐房子里考核他们就行。也不用担心士兵闲着没事,会打架斗殴,会上街惹事——他们不会有那闲工夫。

我花这么大代价,不能把军队变成收藏品,要对他们进行反复拉练。能在行军中保持纪律的队伍,才是能战斗的军队。我们需要把招收的军队分成十组,每十天一次拖出去拉练,让广州的官道上每天都有拉练的军队,以此威慑盗匪。

拉练的时候就是一个宣传机会,命令部队在拉练的时候都给我穿好一点,穿威风一点。每次拉练要在路上走五天,然后放假五天,准许他们在当地随意游览,而后乘车马按期归队。咱们兵少,一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