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大唐-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安然刚刚这几指所产生的效果,足以让这几只猴子从普通的野兽进化成为有智慧的妖兽。当然了,前提是这几只猴子的资质得足够好才行。
否则,空有这一点神纹顶多也就是比普通同类要聪明一些、强壮一些而已,根本达不到彻底激活这种由李安然开发研究,专门为了能让兽类也可以修行的特殊神纹的条件。
而果然不出李安然所料得,别看这几只猴子都得了自己的好处,但最先从身体僵硬状态中恢复过来的,就是那只毛色、长相还有体形,都和其它几只同类完全不同的小猴子。
“呵呵……遇上我也是你的机缘,且去吧,找个地方好生修行,说不定来日你我之间还有再见之缘。”看着对方那对更加灵动的小眼睛,李安然说完神念一卷,就把这几只小家伙给送到了溪流边不远处的树林里。
换成是以前,遇到这只特别的小家伙,李安然多半会收到身边当宠物,可现如今这方面的心思却是淡了。毕竟,真要想弄只宠物的话,自己完全可以培养出更好的。
而那只特殊的小猴子,在等几个同伴也都陆续恢复过来之后,叽叽嘎嘎地也不知道对它们说了些什么,然后一行几猴就利索地爬上树,三跳两跳之下就没踪影。
小小的插曲并没有让李安然太放在心上,为了防止再有什么小偷对自己竹篓子里的东西图谋不轨,再加上眼下所处的地方已经是深山了,也不担心被人撞见,于是就把竹篓子也收进了精神空间之中。
没了这玩意儿碍事,李安然又是一个猛子扎进了这处看着不大,却没想到很深的水潭下面潜去。
虽说这具身体还没办法像本体那样长时间不呼吸都不会有问题,但有着精神空间在,这点小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麻烦。
大唐时空所在的时期,地球资源原本就没怎么被破坏,再加上又是隐藏着许多危险,一个不好会要人命所以很少有人来的深山之中,自然资源就更是充沛了。
之前的一无所获,并不是这处水潭里没有鱼,恰恰相反,随着李安然潜的越深,这鱼儿反到是越我。之所以啥也没捞到,则是因为这些野生鱼不光足够强壮,而且还挺聪明。
在不动用神念作弊的前提下,想无视水压以及鱼儿在水中所占的天时地利来个大丰收,除非李安然愿意耍赖皮动用渔网,否则,以眼下这具身体的情况一无所获那才是正常地。
“好家伙!这里的鱼不但种类多、数量多,而且个头还大,以后家里再想吃鱼,到这里来就没错了。”借着精神空间里的氧气,在水里好好游了一阵的李安然很满意地暗忖道。
眼瞅着这上好的食材就在眼前,已经过了一把抓鱼瘾的李安然,也没再矫情下去。神念卷啊卷啊卷啊,一条一条又一条肥美的各种野生淡水鱼被送进了精神空间之中。
考虑到活鱼不但更好吃,而且也更能卖出价钱,李安然还特意在自己的精神空间里单独开辟了一方小湖专门用来摆放这些鱼。至于养鱼用的水吗,现成的潭水放那里不怕不够用。
为了不让这处水潭里的钱被自己一口气给祸害的绝了种,李安然选择的目标都是那些不知道活了多久的大鱼,最小的一条也有十来斤重,最大的那条青鱼居然足足有六十来斤重。
就这还不是最大的,在李安然全方位无死角的神念扫描下,还发现了一条超级大的鲤鱼。上百斤的重量、两米多长的个头,这要是拿到外面去,铁定会被大唐百姓当成妖怪。
这么大的鲤鱼,而且背脊处还多了条金线的,别说没人敢吃了,这要是被发现了,肯定会被那些百姓们当成祥瑞给供养起来。只可惜,遇上了李安然这么一个“有道全真”。
好在,李安然也知道这条鲤鱼能活到眼下这个地步,也确实是相当难得了。再加上鲤鱼长到这种尺寸和重量,已经不好吃了。所以,也就没像那条六十来斤重的青鱼那样给收走,反到是跟之前的猴子们一样,送上了一枚通灵神符。(未完待续。。)
第510章 人与猪 1
等李安然祸害完潭里的鱼之后,看了看时间发现也该是回去的时候了。这才回到岸上把放在精神空间里的衣服、竹篓都拿出来装备上,捎带着还把收的好东西也拿出来一部分。
各种野生的山菌,即能当药又能当调味品和食材的野菜,一窝被“点了穴”,老实抱团窝在那里的小兔崽子,还有一尺来长快两尺长的青鱼和鲤鱼各两条,这次进山可谓是大丰收。
有着神念托着竹篓,时不时还能借个力体验一把武侠小说里的轻功是啥滋味的李安然,一边欣赏着山中的风景,一边拿着青皮葫芦喝着果汁,颇有几分山中隐世高人的气派。
这一路上,要是遇上了值得培养的目标,哪怕是只肥美的野兔,李安然只要心情好,都不会吝啬一枚通灵开窍的神纹。反正大规模培养灵兽,本来就是自己的计划之一。
而南岳衡山这边地形地势方面又有着不错的先天优势,即便这些送出去的通灵神符也不见得个个都有效,而且效果也是有好有坏,可架不住数量一多,总能会起到一些不错效果地。
“咦?这是……”就在李安然轻轻松松地从足以让最好的猎手都头痛的深山中飘然而出时,一直覆盖了方圆一里地的神念之中却发现了一伙人,其中有几个好像还是捕快。
刚开始李安然还有些奇怪,为什么会看到捕快出现在这山里。可转念一想,就把这件事情跟自家祖母之前所说得那个。有野猪为祸邻村的事情给联系到了一起。
在想明白这件事情之后,李安然原本是不打算和这帮人照面的。可在神念的反馈中却发现,这些人有两个明显应该是出了什么问题,一个是满脸的疹子另一个则是面色苍白。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还不值得李安然犹豫。毕竟,甭管是有了穿越能力前,还是在来到大唐时空之后,李安然从来都没打算去当个什么好人,别人的死活跟自己有一个铜板的关系吗。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自己既然要开始新的生活,那么再一味的用“金手指”去刻意逃避这些俗事,那还不如不夺舍重生呢,单单只想寄情于山水之间得话。哪用得着这么麻烦。
想到这里。站在树梢上的李安然轻轻一跃。仿佛一片羽毛似的落在了地上,将之前进山里顺手所做的竹杖挽了个杖花之后,这才故意放重了脚步朝着那伙人的方向走去。
……
林树峰眼下的心情很郁闷。自己这趟好不容易从县尊那里求来了机会,带着两个同伴进山猎杀已经开始为祸一方的野猪。可没成想,猪没看到,两个同伴却陆续出了状况。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嘴馋偷吃了什么野果子而上吐下泄的那位到还好些,虽说腿软手软,但总算是救回来了。但脸上身上都长满了疹子的那位,可就麻烦了,而且还是大麻烦。
这次进山时虽说也从村子里找来了积年的老猎手,不光是认路找猪是一把好手,就连上吐下泄的那个同伴也是靠这猎手救了下来,可那只是属于祖辈传下来的经验,不代表人家懂医术啊。
这趟出来没把野猪给杀了到还好,回去顶多被县尊呵斥上两句。可万一自己这同伴兼好友得得是什么传染病,不光是害了人家,一个不好连自己还有家人都得给祸害喽。
“林捕头,要不咱还是先回去吧?”有意识离那个满脸红疙瘩的捕快远一些的猎户,在和一同进山的村里人面面相觑了一下后,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
“不成!万一这要是传染病,回去之后岂不是人害了更多的人。”知道对方这是害怕了的林树峰,嘴上拒绝的虽然是很果断,可这心里也同样是直打鼓,说不怕那才是瞎扯蛋。
只不过,这事情真要自己所想的最坏结果,如果因为自己把人带出山而引发大规模的传染病,到时候可就不是挨县尊几句呵斥就能过得了关得,身上这层官皮被扒掉都算走运了。
一个不好,说不定就得往菜市口上走一遭,体验一下那些犯下重罪直接被砍头的犯人是什么样的感觉。甚至于,还有很大的可能性会牵连到家里人,又怎么敢不慎重对待。
就在这个小小的临时营地因为林树峰的话而陷入到凝重的气氛中时,突然,在场的所有人就听到一个洒脱而清亮的歌声从不远处的山林里顺着徐徐的轻风传了出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虽说在场的不是猎户就是捕快,都不是什么高学历的人。甚至,那两个猎户还处于文盲的阶层。但却并不妨碍这四人,从这亦诗亦歌的声音中听出一种逍遥洒脱的感觉。
身为一名捕快,而且还是在衡州城下属县城里的一名捕快,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就已经通过自家上司的嘴里得知了衡山之上有神仙的消息,猛然一听这歌声,顿时就像发现了救命稻草似的。
其实也不怪林树峰会有这样的想法,谁让李安然选得这首定风波(词牌名)选得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一首经典。别说这十里八乡没人能做得出来,在林树峰看来,就是县里的那些老学究,甚至是府城里的那些文人雅士,也不见得能做出这种仙气飘飘的诗词来。
“咦?见过几位长者,李凌霄有礼了。”随着歌声落下,从小道上走出来的李安然,看着那几个正盯着自己的家伙,故作惊讶了一下,然后才很是得体地供手一礼道。
原本在看到走出来的居然是个十来岁的小家伙时,林树峰还有些失望。可在看到对方那得体的礼仪还有文绉绉的话语时,虽说心里依旧有些失望,但也并没有因此而忘记正事。
“小兄弟且住!不要往前走了!”顾不上打招呼的林树峰,连忙喊道。
“官爷,这是……”故作不知的李安然,停下脚步之后疑惑地问道。
就在这时,坐在旁边的两个猎户中,年纪较轻的那个突然说道:“咦,好像是双泉村李家的那个小子。”
“没错,瘦成这样,还会吟诗的,附近村子里应该就只有他了。”年长的猎户在打量了某人之后,点头说道。
经由这两人这么一说,原本就觉得眼前这人挺眼熟的林树峰总算记起此人是谁了。当下说道:“我们这里有病人,可能是传染病,你最好不要过来,以够被祸及。”
“传染病?”有意看了看这会儿正靠在树杆上的那位“斑点”兄,又迟疑了一下的李安然这才说道:“官爷,你说得是那位官爷脸上的疹子吗?那应该不是传染病。”
“什么?不是传染病?”刚刚从希望变成失望的林树峰,愣了一下后连忙瞪大了双眼说道:“李家的小子,你懂医术?”
“官爷,我不懂医术,不过,这种病我上回在县城的长春堂里给祖母抓药时碰巧遇上过,那个病人跟这位官爷的情况差不多,应该不是传染病。”摇了摇头的李安然解答道。
面对这样的回答,刚刚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的林树峰,顿时又看到了希望。只不过,还是有些担心地问道:“你又不懂医术,怎么能确定这不是传染病?”
对于眼前这位捕快会如此警惕李安然到是并不意外,因为在自己闭关的这十年间,以孙思邈为首的那些名医,可不光是改良的原本的中医体系,同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