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海盗-第5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台里传出热闹非凡的声音:
“长机,我击落一架,注意,两点钟方向!”
“轰炸机完了!”
“四中队,加速,七点方位截住德国佬。”
“我是26小队长机,报告战果。”
“还有一架,高度2300……2点方向。要跑!打中了!”
飞行模板前,参谋军官们把一架又一架的“敌机”从上面拿下。那意思是像征着击落,直到最后一架被拿下时,塔台里响起了经久不熄的欢呼声。
目睹或者说经历这场对巴黎来说有决定性意义的空战的人,还有法军东方集团军群的几支部队!数万法军官兵在看到一架架德国飞机在神勇的中国飞机的打击下要么空爆要么拖着黑烟坠落下来,地面上也是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几乎就在发出欢呼的同时,那几支部队的士气就告恢复,不,是达致顶点!
中国空军,在巴黎东北30公里左右的空中为人们奉献了一场精彩、漂亮、完美的表演10比85!
没有性能优势、没有火力优势、没有战术优势、没有飞行员素质优势,是德国机群的悲哀。在德国人眼里,中国飞机都快如闪电,根本无法用每秒20度的方向射界角速度去瞄准中国飞机,而中国战斗机的机炮则无情地用直接命中和可怕的近爆来损伤孱弱的德国飞机,用无法抗争的战术总是处于德国飞机的后方实施攻击。这样的空战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悬念,最多的德国子弹凑巧了在中国飞机的机身上留下几个无关紧要地子弹洞而已。
随着林洪化准将一声“返航”的命令。几分钟后,中国a23、a24战斗机大队的战机就陆续出现在塔台上人们的视野中。
慰问表演很快就重新开始了,而现在,表演显然具有庆功的性质……
两天后,伦敦。
年轻的母亲和威武的儿子站在圣约翰大教堂墓地的玛丽墓碑前。此时,可能不需要说太多的话,母子俩地心早就是相通的了。在这个远离祖国的地方,在这个世界都处于战争阴影之下的时候,似乎对一个不幸失去家人的军官没有太多合适的话可以说。
默哀、鲜花和中国式地香烛就代表了一切。
深蓝色的海军制服。有上校的银面条纹肩章和飞翼臂章,把高大的秦关衬托得格外威武雄壮。而他身边的德龄则显得娇小柔弱了许多。深色的裙装,只因为这样的颜色更能代表活人地哀思。
不过,德龄最关注地还是泰关地状态。
这个不是亲生儿子却胜似亲生儿子的上校军官,从外形、从气质上来看。都越来越象他地父亲。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拥有一颗战士的心。
龙剑铭,一直在为民族地未来而战;秦关,则在为祖国和军人的荣誉而战。在他们的战斗中,也许很少会想及身边的女人!但是他们的战斗,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身边的女人,更多的。广义的为了大众。
这是德龄从儿子没有忧伤的思念的眼神中。从他一举一动时散发出来的精神力量中看到的。这让她安慰了许多。她一直担心儿子会不会因为家恨而丧失理智,把自己冒失莽撞地置于危险的境地。这是一个自私的想法。也是一个母亲最正常的想法。没有母亲看着儿子上战场不带着这种心思,没有母亲在儿子上战场以后还能睡得好吃得香。
“走吧。母亲。我只有半天的假,明天一早还要参加勤务巡逻。”秦关转过身来,如今他的身影已经被英国人所熟悉了,这个参加战争才几个月的中国亲王飞行员,已经有35架的战绩,稳稳地站在王牌飞行员的行列里,如果按照单位时间来计算战绩的话,上校完全是一等一的王牌飞行员。在无聊的堑壕战好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在战争显得漫长而无期的年代里,王牌飞行员而空战英雄的形象被政府、被媒体塑造为战神一般的人物,受到协约国家人民的无条件崇拜。这种崇拜甚至已经没有了国家和敌我双方的界限。比如被上校击落的红男爵,英国就安排了很高规格的葬礼,以四名上尉军官(红男爵的军衔)扶枢安葬。
“你,不是指挥官吗?”德龄有些不解,但是更多的是在明知故问,希望这样可以从侧面提醒儿子注意安全。尽管在战争中,根本就无从去计较安全这个字眼。
“母亲,航空部队指挥官也是一线战士,上校和上士没有区别,一样会面对敌机。不过您放心,帝国的飞机性能很出色,德国人五年之内绝对没有可能制造出性能相似的战机。我很安全。真的很安全。航,海、飞行、战斗,是我们航空部队所有人都热衷的事情,战友们请我代他们向您问好。在这里,在任何时候,您,都是航空部队所有战士的母亲!”秦关上校,已经不是当年在美国留学的孩子了。他已经是一名勇敢的飞行员。谋略出众的指挥官了,还不知不觉的具有了政治远见和风度。在伦敦三年来,他一直代表着皇家也代表着大中华帝国国防军在与英国、协约国的方方面面打交道,也许正是这样,才让不喜欢政治和外交的他具备了这样的素质。
一番话,把德龄对他的担心分解了。分解给了所有海军航空兵的将士们。同时,也把母亲的疑虑化解了!最大程度地让德龄感觉到了安心。
母亲亲热地挽着上校儿子的手走出了墓地,外面同样有记者,有围观的人群。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中华帝国皇室成员在这里的出现,是会让心怀感激的英国人热情地前来表示拥戴的。至少,在女侯爵不幸遇难以后,德国飞艇和飞机就再也没有越过她丈夫和他的战友们构筑的空中防线。伦敦,就再也没有响起过空袭警报。英国人也跟法国人一样在感激中国!一样对皇妃陛下在战时访问英国表示最高的谢意和尊敬。
对英国的这个传统的海军大国来说,当中国特混舰队歼灭德国公海舰队的时候,大中华帝国海军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成为值得尊敬和警惕的存在了。当然,在这支海军无私地从东方赶到欧洲帮助英国人时,警惕只存在于少数心怀鬼胎的政客心中。
北京,颐和园。
“这个时候出访欧州?陛下,莫非是为了国联一事?”岑春煊一语道破了龙剑铭的企图,他当然不会认为是皇帝想两位身在欧洲的皇妃了,才从总参谋部的作战室抽身出来去“欧洲旅游”。
“所以这个事情要商量一下,外交方面应该做点工作。总不能我巴巴地去欧洲吧?”龙剑铭微笑着说道:“至少!得让英法两国政府诚意的再三邀请我,才能够动身。”
岑春煊看了身边的外交大臣一眼。
唐绍仪道:“现在去,似乎早了一点,要是此局再发展一下,似乎时机更为合适?
龙剑铭习惯性地瞟了一眼墙上的地图,笑道:“我去只不过是发出倡议而已,并不是要去确立帝国在战后的国际地位。这,是由咱们的国防军说了算,是由我们的工业经济部门说了算。这次去,是更好地协调前线的军事,为东线的主力出击打好基础。西线协约国军队在战争结束的那天,只能在法德国境线上,对德国本土的攻击任务和随后的占领,应该是我东线集团军群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理和外交大臣同时打了个寒战,这皇帝也忒黑心了一点!
“战后利益分配、战后同盟国的处置、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这个,是政府的任务。我只管战争结束那一天以前的事情,军事上的和国家形象上的事情。如何杜绝战后在欧洲和美洲出现一个以人种为忸带的反华利益联盟,是政府目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帝国到现在已经高出英国乃至全世界一头了,能不招人嫉恨吗?在风潮来临之前就予以分解、消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拉谁?压谁?孤立谁?把世界矛盾转移到何处?如何协调世界各国的发展利益关系?如何创造一个真正平等的,以大中华帝国为标准的世界体系?我没有想军事占领全球的狂妄想法,军事占领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经济手段为主,政治手段为辅!在世界性的和平发展背景下维护、扩大帝国的利益和影响力,是今后政府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把世界竞争性的眼光焦点可导到哪个方向去最帝国最有利?科学技术大发展,民生水平大进步,杜绝世界性的战争再次爆发!这三点,最符合经受战争劫难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龙剑铭耐心地引导着总理和外交大臣,还有旁边的两位顾问以及军方的将领。
阶段性的任务就快完成了,下一阶段中国的发展方向必须指出来,以求得最好的衔接!求得两个阶段任务的最好达成。
众人沉默了半晌,一个个先后睁开了闪着精光的双眼,就象一条条恶狼找了新的攻击目标一样……
第七章 为祖国而战 第40节 攻击性防御
更新时间:2008…12…8 16:22:12 本章字数:4635
在尚蒂伊、亚眠、苏瓦松的协约国军领导人们接到了一个令他们惊奇的“好消息” 德军从兰斯撤退了,从凡尔登撤退了!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德国人消失在这一片苦战得来的战区。就算是白天有协约国军的飞机在空中监视,还是没有发现德军有大规模撤退的迹象。然后,当4月6日法军的一支巡逻队莫名其妙地进入昨天晚上还在响枪的德军阵地时,这里空无一人。接着。整个战区都被发现德国人消失了。
鲁登道夫把所有协约国将军蒙骗了,包括轰文有上将和他的部下,都被德军组织良好的,可以载入史册的大撤退震撼了。德国陆军,还是世界上最精锐的陆军之一!
第二次兰斯战役已经是准备充分即将发起,可对手突然消失了!这就好象一个拳击手运好了全身的力气于拳头上,正准备给敌人狠狠一击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拳头打空了,那种感觉相当地难受。所有针对兰斯解围的作战计划全部成为废纸,两个多月的准备工作全部白费,现在,兰斯突出部彻底不存在了,那么德国人会在哪里发力呢?
将领们立即在尚蒂伊召开了总司令聂文青上将主持的高级军事会议,参加者全部是协约国集团军以上的将领。
同时,中国远征军空军、海军航空兵的侦察机部队加大了出勤率。几乎控制了从佛兰德到贝尔福整条西线地上空!实施12小时的不间断空中侦察,更远的德军后方交通枢忸也纳入了侦察范围。侦察机部队希望通过掌握敌人的交通运输和前线部队的运动情况,来判断出德军将要在哪里发力,为协约国军司令部提供决策的依据。
不管怎么说,德军放弃了兰斯和凡尔登对协约国来说是胜利,能够在政治上广为宣扬的胜利。因此,主要协约国家的领导人决定于六月一日在伦敦会晤。
德国人究竟想做什么?
实际上。德军是在中国参战和苏瓦松战役地压力下进行地主动战略撤退。希望通过撤出突出部来获得在战线某一点上的绝对优势兵力。在突进巴黎无望的情况下重新找到消耗协约国军兵力的地点。
鲁登道夫,这个德军统帅部的灵魂人物相信。兰斯突出部已经丧失了战略上的价值。从协约国的进攻来看,如果中国军队地人数再多一些或者是行动再积极一些,60万德军根本不可能有从容撤退的机会。他不相信中国将军,比赵尔陆上将还高级一些的聂文青上将会犯这样地错误,唯一地解释是:中国人并不想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