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开镖局的院子已经买了下来,李大哥他们正在张罗收拾呢,估计用不了几天,便能重新开张,等一下他们会过来,请大人为镖局赐个名字。”
岳肃点点头,说道:“也好。那我就在后花厅等他们,他们一来,你直接把人领到后花厅就行。”
岳肃昨夜已经把去河南赈灾的消息告诉阮傲月和十娘,她们俩都表示要跟着前往。现在回到后宅,二女已经把行装打点完毕,岳肃又把尚方宝剑和圣旨交给阮傲月收着,并告诉了三口铜铡之事。
杜十娘和梅儿听了三口铡刀的功用之后,反应和铁虬他们一样,是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阮傲月的表情那没有像她俩一样,不过也是震惊万分。心中暗道:“三口铜铡,这……这怎么可能……”
吃过午饭没多久,李忠和孔刃等人如约而至,岳肃在后花厅接见众人。一上来,他们就请岳肃为镖局取名字,岳肃想了一下,突然想起前辈子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名字叫《长风镖局》,于是便道:“就叫长风镖局吧。”
得了岳肃取得名字,众人是连声叫好,拜谢之后,又提出想要跟岳肃前往河南的请求。
岳肃在刚刚吃饭的时候,冒出了一个想法,这次众人提出要跟随,他马上答道:“尔等要随本府前去,那是最好不过,本府此次巡抚河南,正需要帮手。不过你们也不能全去,京城里起码要留一些人打点、收拾。顺便留意下京师的消息,如有什么重大之事,要立即快马赶往河南传信。”
“大人放心,我们已经商量好了,留陶伟、姜舟在京城经营镖局,顺便为大人打探消息,其他人跟随大人去河南。”孔刃说道。
“那本府就放心了。这样,你们现在就回去准备,出京时不要跟着本府的依仗,仍以押镖的模样前往河南。出发之时,本府自会通知你们。”
元旦过去了,小翼这几天,每天都在拼命码字。连续四天日更四章,应该还算给力。现在手里还有一些存稿,接下来的这几天,小翼单位也不算忙,所以小翼准备再接再厉。看看日更一万以上,能坚持天少天。
翼的动力,就是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小翼。
第十三章 孟记米行
往粮仓运米?岳肃听了这话,心中更是糊涂。要知道,自岳肃雷厉风行,强征粮米之后,大小米商,再无一个敢运米进城,而且米铺也暂时性的都封了。这事,百姓或许不一定全都知道,但岳肃是下命令的人,怎会不知。
而且,还有一件令岳肃纳闷的事,那就是即便家中一时无米下锅,可城外还在施粥济民,再不济,你到城外讨两碗粥和两个馒头来,也不至于让怀孕的妻子饿上两天吧。
想到此,岳肃当即问道:“就算妻子怀孕,一时间在城内领不到米,但城外还有粥厂,你大可以出城领粥和馒头。总不该入室偷盗吧?”
“这位爷,您有所不知,我倒是想出城领粥了,可现在城门控制的厉害,不准轻易进出。说是怕大量灾民涌入城内,影响城内治安,又怕是叛匪余孽混出城去,通风报信。可实际上,就是变着法的要钱,不管是想进来,还是想出去,都要给守城们的士兵好处。我现在家徒四壁,哪还有钱。”青年哽咽地说道。
“进出城门还要给钱?这是谁定的规矩?”岳肃说着,看向身边的李元琛,问道:“贤弟,你进城来的时候,可曾给过。”
“兄长,他这话确实不假,小弟进城的时候,受到守城士兵的百般刁难,我那伙计,最后扔了一两银子给他,这才放行。不过因为是小事,故没有跟兄长提起。”李元琛如实说道。
“真有这事。”岳肃把眼一瞪,说道:“取我火签,让郭义刚、孟华德到此见我。还有……”岳肃猛地抬起手来,指向六名大汉,喝道:“把他们都给我拿下!”
禁止灾民入城,确是岳肃下的命令。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城外现在已经有了三四万灾民,要是没个约束,全都涌进城来,难免造成混乱。反正现在是夏天,天气不冷,在城外芦棚休息,倒也可以。至于说禁止寻常百姓出入,岳肃并没有下过这种命令,得知此事,怎能不恼。
守门的官兵和差役一听这话,当下一拥而上,将六名汉子围住。这一来,把这六人早了一愣,马上有人喊道:“这位官爷,我们是抓贼的,您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等下你就知道了!”岳肃大声说道:“金蝉,把他扶起来。童胄,马上调二百人,跟我走!”
“是!”……
童胄连忙进院调集人马,殷柱和李忠则是去取火签,然后分别带人去请郭义刚与孟华德。
青年被金蝉扶起之后,只听岳肃说道:“你刚刚说的那个孟记米行在什么地方?”
“在西城的天马大街。”青年老实说道。
“等下前边带路!”
岳肃可不糊涂,现在城里所有米行的粮食全被查封、征调,若说还有没被封的,那肯定是郭义刚的人徇私。王爷和国舅,岳肃尚且不惧,更何况是一家小米铺。他倒是真想看看,这家米铺的后台是谁,竟然能让郭义刚在这个节骨眼徇私。
而且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看看,晚上运进米仓的粮是怎么一回事。
童胄跑到里面调集人马,岳肃又看了眼青年,问道:“你去孟记米铺偷米的时候,粮仓里有多少粮食呀?”
见识到岳肃的派头,青年已经猜到,对方肯定是大有来头。恭敬地说道:“回大老爷的话,粮仓里全都是成袋的粮食,堆得跟小山似的,到底能有多少,小人也估计不出。”
“有这么多?”岳肃马上将目光转向已经被按住的六名大汉,问道:“昨天晚上往粮仓运粮的,可有你们?”
“有……”领头汉子小声地答道。这种事,相瞒是瞒不住的,毕竟已经被青年看到。如说没有,被青年一揭穿,估计是要倒霉的。
“大半夜的运粮去米仓?我来问你,那粮食是从哪里弄来的?”岳肃冷冷地问道。
“是从……是从……”领头汉子结结巴巴地说不出来。
这一来,岳肃心中随即了然,他怒声喝问道:“是不是从赈灾的粮食里,偷出来的?”
“这……我不知道……”领头汉子把头一扭,不再去看岳肃。
“你说不知道,就不知道了?你可知道本部院是何人?”岳肃大声喊道。
那些汉子就算没见过岳肃,但看到岳肃派头,又如此问话,已经意识到岳肃的身份。毕竟新任的河南巡抚在怀庆城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斩龙帮的爪牙需要打才能招,可这些汉子们,根本不用打,一想到岳肃的身份,就已经吓得浑身打颤。
“说!这些粮食是从哪拉来的?倘敢不说,休怪本部院对尔等不客气!”岳肃再次怒声喝道。
“大、大人……”领头汉子见岳肃震怒,吓得第一个跪倒在地,另外五个,也不敢怠慢,跟着跪了下去。“大人饶命啊,小的们也是受人差遣,不得不做啊。那些粮食,是从……是分别从派发给城外灾民、城内百姓的粮米中运出来的……”
“拿了多少?”岳肃大声问道。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我这边一共运了近两千石……”
“好大的胆子,连赈灾粮食都敢私吞!说,是谁指使你们这么做的?”岳肃问道。
“是、是我们的东家。”领头汉子小心地说道。
“你们的东家叫什么名字?全城米铺被封,难道你们东家的米铺就没被查封,粮食没被征调吗?”岳肃大声问道。
“回大人的话,没有。在全城米铺被查封之后,我们东家的米铺,也就是做做样子,跟着关门了。里面的粮食,也没有被征走。我们东家姓孟,叫孟慧珑,是……是知府大人的侄子。”领头汉子如实说道。
眼瞅着岳肃已经下令调兵,猜也能猜到,是要奔着米铺去的。这等事,现在不说,等动刑再说,就晚了。现在老实交待,或者还能混一个宽大处理。岳肃的威名,这小子已然听说,连王爷和国舅的米铺都敢封,而且还是带着尚方宝剑来的,那可是能先斩后奏的家伙。
“好呀……好一个孟华德……胆子可真是不小……”岳肃咬牙切齿地说道。
正这功夫,童胄跑了出来,“启禀大人,人马已集结完毕。”
“殷柱和李忠刚刚已持火签去找孟华德与郭义刚,你和金蝉各带一百人人,前去接应。本部院就在这里等他俩。”
“属下遵命!”
岳肃原先的意思,本是带人直接抄了米铺,但现在一看,还是应该先把这二位拿了再说。
童胄、金蝉二人迅速带人分头赶往府衙和守备衙门。
先前殷柱、李忠已经各带四名差役前去请人,到了地方,两位大人一见火签,自是不敢怠慢,连忙备轿、骑马出门,赶往行辕。走到半路,正好与童胄、金蝉所带的人马碰头,看到上百人来请,这一下,两位大人都有点懵了,不知是什么意思。
可不去,那是绝对不行的,虽然内心七上八下,也得老老实实跟着前往。
来到行辕之外,孟华德、郭义刚连忙来到岳肃面前,躬身请安。岳肃一摆手,说了声“罢了”,随后便道:“两位大人来的正好,跟本部院去个地方。”
“下官遵命。”别看不知道岳大人是什么意思,可职位在那摆着,谁敢说半句废话。只是心中忐忑,不知岳肃要带他们去什么地方。
这个答案,岳肃马上就公布了出来,他一指那个青年,说道:“前边带路,去孟记米行!”
一听说去孟记米行,孟华德与郭义刚吓得差点没一屁股坐到地上。
孟华德硬着头皮问道:“大人,不知去那里做什么?”
“做什么?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吗?你姓孟,这米行叫孟记,不知和你有没有什么关联呀?”岳肃冷冷地问道。
“这个……孟记米行的东家孟慧珑是下官的内侄,但大人要去那里做什么,下官实在是不明白。故才有此一问。”孟华德赔笑道。
“你现在不明白不要紧,等到了地方你就明白了。走!出发!”岳肃说完,将手一挥,有差役押着青年就往前走,其余兵马簇拥着岳肃等人,直奔孟记米行。
孟记米行地处城西天马大街,距李记米行着实有一段距离,再怎么说大家也是同行,离得太近,终究不好。而且李记是大行,在那凑热闹,哪还有自己的生意。
行了小半个时辰,终于来到孟记米行门首,米行大门紧闭,像是关门歇业的架势。岳肃可没有兴致敲门,直接下令砸门。
随岳肃来的,都是北京的士兵,一听将令,二话不说,冲到门前立时撞门。
“咣”“咣”“咣”……
撞了能有七八次,里面响起一个十分哼的声音,“谁呀,大白天的砸门,早死呀?”
话音一落,就听“吱啦”一声,门从里面打开了。一个四十来岁,赤裸上身,满脸凶悍的精壮汉子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
今晚拼命大爆发,连更五章。小翼从昨晚到现在就睡了四个小时,希望大家一定要多多捧场。如果小翼在哪里写的不够完善,也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包涵。
第十四章 孟慧珑
彪形大汉将米行的门一敞开,登时吓了一跳。门外两百多衣甲鲜明的护军,怎不让他大骇。他想要关门,已来不及,官兵一拥而入,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