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国有个好处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属于新兴集团,很多家族目前只是发展之初,而且当初还是处于社会最底层(比如关羽、赵云、徐庶、太史慈),因此对于科举制这种能够最大可能地体现出公平与公正的官吏选拔制度,阻力并不是很大。
四是大力推广农牧渔业增产增收计划。粮食产量始终是限制并州人口增加和势力扩张的瓶颈问题,而农牧渔三者结合便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随着土地所有权的逐渐集中,赵兴将采取更加激进的方法手段,不遗余力地提高各种产量,确保晋国的根基稳固。
五是大力推动手工制造业发展的问题。毫无疑问,这是今后并州能够走上富裕道路的关键。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只要始终保持“上党制造”领先于天下,那黄澄澄、白花花的金银还不跟水一般流向晋国?
六是重视提高技术工匠社会和经济待遇的问题。赵兴早期在并州推行的功勋制度,便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动机在里面。封建朝代的许多王朝,都是对手艺人嗤之以鼻,始终摆出一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丑陋嘴脸,而赵兴却是知道只有科学技术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终极决定力量。
提高技术工匠的社会和经济待遇问题,说白了就是要走技术强国的道路。赵兴在晋国之内的绝对威信和巨大影响力,决定了他有能力彻底改变“手艺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除了这些方面,赵兴还有许多的构想,需要等到晋国的实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威望更加隆盛的时候,再进行逐一尝试。光是上面的六条,不管哪一个得到坚决的贯彻,晋国都会走向富裕和强盛的道路。
第九卷 攘外安内 第四零八章 农兵商金行开张
上文里已经多次提到了“农兵商金行”这个新鲜词汇,实际上也是赵兴与秦宜禄、刘继礼、糜竺等熟悉商业运作之人,暗中商议和琢磨了近十年的一项重大举措。说白了,赵兴就是借鉴了后世国家银行的经验,准备将这一项可以强国富民的制度或者机构引入晋国。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赵兴穿越之前深有体会的一种国家体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集中力量尤其显得重要,带来的各种社会效益更是成几何倍数的增长。藏富于民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调动全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官府仓库里面没有可用的财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建立“农兵商金行”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什么叫做“农兵商金行”,而不是叫做“农兵工商金行”或者“农兵工商银行”?因为目前晋国的手工业者还没有彻底脱离农民身份,也就是说,工业化水平几乎为零,自然就没有纯粹的工人阶层;至于赵兴为啥叫金行而不叫银行,纯粹是他觉得银行听起来没有金行更硬通。要说保值性,还是黄金来得过硬。
赵兴的野望里面,将来可是要将商贸货栈开到欧巴罗州去的。到时候,黄金这种密度大、价值高的货币便是首选,比起白银来要省事不少。既便于存储,又方便运输。
提到开办金行,实际上就是官办钱庄或者票号,自然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货币符号化,也就是纸币的发行与流通问题。
说句实在话,无论任何朝代,纸币从其使用价值上来说,不过是一张擦屁股都嫌硬的纸,尽管印刷的精美程度日益提高,但一旦失去了信用,那还真不如柔软一些的草纸更有价值。
上一世,出身农村的赵兴曾经亲眼见过祖屋的几面墙上,老祖宗们用“法币”糊了一面又一面的墙。没办法,那时候老百姓穷啊,没钱用立邦漆刷屋子,只好用白纸糊墙壁。要不是法币变成了一文不值的玩意,谁又愿意放着白纸不用,用钱去糊墙呢?
但纸币也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在发行方的信誉可以得到长久保证,伪造情况不容易发生两个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发行纸币可以带来非常多的好处与便利。
第一,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出晋国甚至是大汉一年的国民收入,便于进行经济总量上的调控和税收的分配。作为金行,你印刷了多少纸币,又发出去多少纸币,自然心中有数。在保证货币不膨胀,能够实现纸币与流通货币近似于一比一的交换的情况下,老百姓手里头有多少纸币,那就象征着晋国或者大汉有多少财富。每年新增的纸币,便是国家财富的增加数量。
第二,纸币确实便于携带和存放,可以极大地为商业活动提供便利。俗话说“纸寿千年”,只要你不是水浸火烧,一张纸还真能经上一段时间的折腾。当然了,有时候火烧水浸的情况是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这时候,金行的一个好处便体现了出来。
虽然汉朝不可能有计算机联网这么先进的东西,但只要老百姓把大额的纸币存放在金行之中,再落后的钱庄票号也会进行至少两本以上账册登记。说句难听话,就算某地的一处票号被烧了个精光,或者捏着金行存钱凭据的百姓家起了火,只要有一方能够找出凭据或者记录来,这财富就不会变成无主之物。
第三,可以有效地对经济发展方向进行调控和引导。赵兴将要开办的是发展建设金行,所以就包涵这投资的理念在里头。赵兴就算再外行,他也知道后世的银行有个“存贷差”这种说法。老百姓把钱存进金行,动力来自于金行的安全和每年的利息;而开办金行的初衷就是要积少成多,集中财力办大事,自然要把钱给用出去,还要用到刀刃上。
赵兴既然知道拉动内需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他当然就知道国家和地方投资也是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途径。金行从百姓手中吸纳剩余财富,然后向一些新型行业进行资助和贷款,这样就基本保证了金行不会亏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之后,老百姓对于金行的便利和信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存款数目会越来越大,这时候投资就摆上了日程。
别忘了,赵兴可是专门跟王允进行了好几天的谈判,最终拿下了晋国可以在大汉全境开办商贸货栈和金行“许可证”的。行走各地的商旅,将会促进货物大量流通,自然需要大量的本钱。钱从哪里来?金行给你贷款!
实际上,创办农兵商金行的巨大好处,不仅仅是上面提出的三点,从商业和经济角度思考,还有许多的便利之处。说句最不该说的话,万一哪一天赵兴缺钱缺的厉害了,他只有命令金行多印那么一点点纸币,就能缓解不少的经济危机……
鉴于以上所列举的种种好处,也是为了搭乘晋国政治改革的首班车,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的“并州农兵商金行”终于在晋国的九个郡的治所同时开张了。
为了增加老百姓对于金行的新任,镇北将军首先将名下包括许氏酒庄、卧虎钢铁厂、醉仙楼、卧虎兵工厂……等一大批令人眼红、日进百斗金的实体产业进行价值估算之后,全部入股“并州农兵商金行”,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一大东家。
已经习惯了使用票据结算的并州百姓,对于金行的开张并不是十分陌生,因为金行有一条明确的规定,那就是官府以往开出的所有票据,金行全部可以进行兑换,无论你是需要实体货物,还是需要纸币,或者黄金。
有了赵兴和许多各界名流的参与,农兵商金行甫一开张,便赢得了晋国百姓的认同和热烈欢迎。毕竟赵兴的巨大威望和影响力,以及他名下那庞大的实体产业,可以获得许多老百姓的信任与支持。而且随着农兵商金行的良性发展,信誉度的逐渐积累,以及晋国实力的不断稳固,赵兴下一步掌控大汉经济的野心也并非不能实现。
第九卷 攘外安内 第四零九章 玉面虎沙场点兵
上文里已经多次提到了“农兵商金行”这个新鲜词汇,实际上也是赵兴与秦宜禄、刘继礼、糜竺等熟悉商业运作之人,暗中商议和琢磨了近十年的一项重大举措。说白了,赵兴就是借鉴了后世国家银行的经验,准备将这一项可以强国富民的制度或者机构引入晋国。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赵兴穿越之前深有体会的一种国家体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集中力量尤其显得重要,带来的各种社会效益更是成几何倍数的增长。藏富于民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调动全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官府仓库里面没有可用的财富。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建立“农兵商金行”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什么叫做“农兵商金行”,而不是叫做“农兵工商金行”或者“农兵工商银行”?因为目前晋国的手工业者还没有彻底脱离农民身份,也就是说,工业化水平几乎为零,自然就没有纯粹的工人阶层;至于赵兴为啥叫金行而不叫银行,纯粹是他觉得银行听起来没有金行更硬通。要说保值性,还是黄金来得过硬。
赵兴的野望里面,将来可是要将商贸货栈开到欧巴罗州去的。到时候,黄金这种密度大、价值高的货币便是首选,比起白银来要省事不少。既便于存储,又方便运输。
提到开办金行,实际上就是官办钱庄或者票号,自然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货币符号化,也就是纸币的发行与流通问题。
说句实在话,无论任何朝代,纸币从其使用价值上来说,不过是一张擦屁股都嫌硬的纸,尽管印刷的精美程度日益提高,但一旦失去了信用,那还真不如柔软一些的草纸更有价值。
上一世,出身农村的赵兴曾经亲眼见过祖屋的几面墙上,老祖宗们用“法币”糊了一面又一面的墙。没办法,那时候老百姓穷啊,没钱用立邦漆刷屋子,只好用白纸糊墙壁。要不是法币变成了一文不值的玩意,谁又愿意放着白纸不用,用钱去糊墙呢?
但纸币也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在发行方的信誉可以得到长久保证,伪造情况不容易发生两个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发行纸币可以带来非常多的好处与便利。
第一,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出晋国甚至是大汉一年的国民收入,便于进行经济总量上的调控和税收的分配。作为金行,你印刷了多少纸币,又发出去多少纸币,自然心中有数。在保证货币不膨胀,能够实现纸币与流通货币近似于一比一的交换的情况下,老百姓手里头有多少纸币,那就象征着晋国或者大汉有多少财富。每年新增的纸币,便是国家财富的增加数量。
第二,纸币确实便于携带和存放,可以极大地为商业活动提供便利。俗话说“纸寿千年”,只要你不是水浸火烧,一张纸还真能经上一段时间的折腾。当然了,有时候火烧水浸的情况是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这时候,金行的一个好处便体现了出来。
虽然汉朝不可能有计算机联网这么先进的东西,但只要老百姓把大额的纸币存放在金行之中,再落后的钱庄票号也会进行至少两本以上账册登记。说句难听话,就算某地的一处票号被烧了个精光,或者捏着金行存钱凭据的百姓家起了火,只要有一方能够找出凭据或者记录来,这财富就不会变成无主之物。
第三,可以有效地对经济发展方向进行调控和引导。赵兴将要开办的是发展建设金行,所以就包涵这投资的理念在里头。赵兴就算再外行,他也知道后世的银行有个“存贷差”这种说法。老百姓把钱存进金行,动力来自于金行的安全和每年的利息;而开办金行的初衷就是要积少成多,集中财力办大事,自然要把钱给用出去,还要用到刀刃上。
赵兴既然知道拉动内需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他当然就知道国家和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