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卫秘事 >

第2部分

锦衣卫秘事-第2部分

小说: 锦衣卫秘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云云……但毕竟是真刀真枪在沙场上干出来的交情。军营里、吴王府内外,朱元璋和徐达、常遇春、李善长、刘基,等等,也曾有过把酒共欢,发誓患难与共的时日吧。千里行兵、风餐露宿,朱元璋能在群雄争霸中脱颖而出,有徐达、常遇春这班武将的浴血奋战,也有李善长、刘基那群文臣的运筹帷幄,要说相互间一点感情都没有,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人总是念旧的,一条狗养的时间长了,死的事后,主人还免不了掉几滴眼泪,何况大家风里来雨里去的那么多年呢?

然而从来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开国皇帝为了皇位的稳固不得不大杀功臣宿将,纵观中国历史,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刚看到刘邦高筑金台拜韩信为将,转眼间,可怜的小韩却死在吕后的笑声里。或许有人要为刘邦开脱,刘邦起自地痞,初定天下时,面对的是群毫无礼法概念的功臣们和一心复辟的六国贵族,他因形势所迫分封功臣,可是分封制不适合历史发展的方向,所以定礼法而杀功臣,乃是为了立汉家之威,为大一统王朝开创之时所必须当为。

同理可证,朱元璋也不是天性绝情之人。

李善长既然如此劳苦功高,那么官位最高的中书左丞相一职,自然非他莫属,这无关他本心如何,时势所在,他不做宰相,历数满朝,无人可做。

早在朱元璋称帝以前,自立为吴王的时候,李善长就是他的右相国——那时照搬元制,以右为尊。后来明朝建立,改成以左为尊,李善长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左丞相。他和徐达一文一武,作为功勋集团的两大代表人物立于朝堂之上。

明初比之元末,政出中书的表象并未有所改观。对于赤手空拳起家夺得政权的朱元璋来说,他的权力欲望非常大,处理政事既是他的责任,也是他拥有天下以后的一种乐趣。但“奏事不许隔越中书”的制度却使他无法和手下的各级官僚进行有效快捷的沟通——即使宰相对他忠心耿耿,但制度所在,一些在宰相们看来无关紧要的事情,他们自己就处理了,不必要脱裤子放屁,再交给皇帝去盖章。但在朱元璋看来,这分明是利用制度的漏洞故意想要架空他这个至高无上的皇帝。

明朝立国之初,政府最高机构有三个:中书省、大都督府和御史台。朱元璋曾说:“国家新立,惟三大府总天下之事。中书政之本,都督府掌军旅,御史台纠察百司。朝廷纪纲尽系于此。”又说:“中书省是国家法度之根本,朝廷百官都要遵从,凡朝廷命令都由中书下达。”中书省总领政事,大都督府分管军事,御史台负责检察监督,三个机构的领导人同时对皇帝负责。表面看来,政治、军事和纪检部门分工明确,但实际运作中,大都督府和御史台却都是受中书省节制的。

作为中书省最高长官,李善长和徐达这两个左右丞相为正一品,表面上和中书省平行的大都督府、御史台的最高长官大都督和左、右御史大夫才只是从一品。所以光从品级上来看,大都督和御史大夫就比宰相要矮上一头。

加上徐达作为武将,长年领兵在外,追讨遁入草原沙漠的北元势力,这样在朝廷上能够一言九鼎的大臣就只有李善长了。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多年,既有高超的行政才能,又深得皇帝的信任,身边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功臣集团。集团中的人分布于明初帝国政府大大小小各部门之中,把持着政府的行政运作。

即使李善长是个完人,面对如此朝局,也会有一时的得意忘形吧。何况他绝非完人,明史说他“外宽和,内多忌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微侵犯了他的权益,就被他安上个罪名给罢黜了。这样一个小心眼的家伙做宰相,必然会党同伐异。李善长是淮西出身,他所重用的也都是淮西人,在朝廷上,除了中书权重,还有一个淮西朋党的现象,李善长对于非淮西人士一向没有好感,我们所熟悉的刘基刘伯温,就是非淮西人士(他是浙江青田人,所以也被叫做“青田先生”),在淮西党的排挤下被迫告老还乡,离开朝廷。

面对这种情况,朱元璋自然不能容忍。

明朝从1368年建立,当年就是洪武元年,到了洪武四年(1371年),汤和、傅友德平定四川,割据蜀地的明昇投降,天下大势已定。虽然还有一些小势力在边境上打打闹闹,虽然扩廓帖木儿领着北元兵还在和徐达恶斗,虽然梁王还在云南苟延残喘,但平灭或者驱赶他们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不出什么天摇地动的大妖蛾子,朱元璋也没有急病突然咽气,可以说这大明朝的天下是占定了。所以朱元璋就可以放开手,开始改革沿袭于元朝的一揽子朝廷制度了。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宰相制度。

中书省的存在对于朱元璋而言日益碍眼。他要总揽大权,势必要废除宰相制度,要废除宰相制度,就不能不找人开刀,否则师出无名,就算扒掉了在任的宰相,也未必就能够废除制度,就算废除了制度,也难免会惹来朝野非议。就这样,屠刀首先伸向当时独相的李善长。

然而李善长对于朱元璋来说并不仅仅是个普通的臣子,在反元斗争中积累起来的情谊并不比徐达等将领少,对于这个大他十几岁的长者,朱元璋心里还存有一份敬意——洪武初年即帝位、册封皇后太子等等的礼仪中,就都是李善长做大礼使,朱元璋甚至还让李善长担任太子朱标的太子太师。这样一个亦臣亦师的人在宰相位置上还呆着一日,他就无法撕下面皮来对付老朋友。

何况,洪武三、四年前后的朱元璋可能并不想对功臣们大开杀戒,从他对功臣们的封赏之重,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宋太祖行事的影子。一来统一大业尚未最终完成,还需要这些功臣们尽心出力,二来朱元璋和诸臣一路走来,毕竟有些香火情分。

于是,李善长在洪武三年达到了他为官生涯的顶峰。

立于大明朝官僚机构的顶峰,李善长虽然有些得意,但也并没有完全被富贵荣华冲昏了头脑,他在朱元璋麾下这么多年,对于朱元璋的了解可能比朱元璋自己还要深。此时的大明朝,虽然北元未灭,西北、东南尚有一些割据政权没有归顺,但以今日时势来看,一统天下只是迟早,太平时日指日可待。但李善长深知朱元璋不会满足于做个放手撒权的太平皇帝,自己所辖的中书省威权最重,也最是皇帝的眼中钉,在中书丞相位置上一日,被皇帝猜忌的疑心就多一分。

李善长是聪明人,转过年来的洪武四年正月,他就以老病为由向皇帝上表请求致仕——为了保全自己,我主动退休,让出左丞相这个烫手的山芋,今后就悠游田里,做个太平田舍翁吧。

朱元璋接到他的奏章后一点磕巴都没打,立刻准奏,58岁的李善长就这么离开了朝廷。旨意一下,举朝震惊,朱元璋与李善长的亲厚众所周知,两个月前刚刚被封为国公,转眼就致仕了!虽然老先生致仕时皇帝给了无数封赏——仅为他家打仪仗的就有二十户之多,但不管怎么说,没了左丞相的实权是事实。这下人心鼓噪,朝局大动。

待到皇帝宣布李善长的继任者时,大部分朝臣才安下心来——以汪广洋为右丞相,胡惟庸为左丞。左丞,是中书省的实际政务执行人。汪广洋为人谨慎到了懦弱的程度,至于胡惟庸,举朝皆知,那是李善长的私人,这次能够入相,也是由李国公向皇帝举荐的,可见即使李善长人离开了中书省,他的心和眼还都留在这里。看来皇帝对于李善长的信任并未稍减啊。

的确,直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谋反”案发,朱元璋龙颜大怒,誓言追究到底。追究来追究去,也没追究到全天下都知道的他的后台——韩国公李善长头上去。

李善长在朱元璋的心里,和胡惟庸这个被推到台面上的棋子,分量终究不同。

昙花一现的杨宪

早在洪武初年,朱元璋就曾经和刘基讨论过李善长之后的丞相人选问题。刘基在朱元璋心目中虽然没有李善长那样亲厚,却也是颇为倚重的肱股之臣。若说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萧何,则刘基就是朱元璋的张良,原因就在于这位刘伯温先生对人事的判断力极佳。

可惜,这只是华丽丽的表面现象。

朝廷按家乡地域划分的两大派,李善长是淮西派的首领,刘基就是浙东派的首领,一直以来朱元璋都表现得和淮西派比较亲近——朱元璋自己就是淮西人嘛,照顾老乡也是人之常情。但在淮西派首领尚在位的时候就单独找浙东派首领讨论如此重要的问题,内中所传达的政治信号非常微妙。

“李善长年纪大了,也该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先生看是不是该换下他了呢?”朱元璋诚恳地请教道。

刘基在朝廷中经常受到淮西派的排挤,这其中有多少来自李善长甚至朱元璋本人的授意?刘基并不想追究,他既有读书人兼济天下的理想,也有强权之下明哲保身的智慧。相比李善长,刘基更为了解朱元璋的心性,或者说,他更了解拥有“皇帝”这个光环的人的心性。他知道,朱元璋现在碍着统一大业未成,加上还有些当年的同袍之情,不会大下杀手,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对权力的渴望必然日益加深,到那时候,谁还胆敢呆在丞相的位置上,谁就是第一个屠刀下的冤魂!

“善长是元勋功臣,能够调和诸臣,不好立刻换掉。”您还是让李善长留在这个棘手的位置上吧,千万可别指望我。

“李善长经常在我面前揭你的短,你还这么替他说情吗?”朱元璋看着刘基,“朕想让你接替他呢。”

果然好的不来坏的来,刘基乍闻此语,吓了一大跳,匆忙顿首叩头:“臣的才能不足以担任丞相之职。”开玩笑,真当上丞相,不等朱元璋下杀手,单是淮西派大小臣工明着白眼、暗着小动作就够受的了,还是不要跳进这个火坑为好。

“那么你看杨宪如何?”杨宪,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位被李善长找了个由头罢黜的杨希圣的兄弟,现在是中书右丞,就在仇人李善长的手下干活。在李善长还没提出退休请求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让他的对头来接班,朱元璋安的什么心思呢?

“杨宪有丞相的才能,但没有丞相的气度。”

“汪广洋呢?”汪广洋在洪武元年是中书省的参知政事,可没干几天就被外放到陕西去了。

“汪广洋器量狭小,还不如杨宪呢。”

“胡惟庸呢?”胡惟庸这时还没进入中书省,只是分管朝廷祭祀礼仪的太常寺卿而已。

“不可不可,胡惟庸只不过区区小犊,一亩三分地还行,若是重用,只怕为祸不浅。”

提名三人,否决三人,朱元璋只剩下了沉默。

日后诸事底定,这段话反复为后人所咀嚼,成为刘基断事如神的铁证之一。朱元璋明明知道了刘基对这三个人的看法,却还是先后将这三个人派到了中书省,让这三个没有宰相之材的家伙坐在宰相的高位上,所引发的结果,自然会偏离中书省本应承担的责任,却日益接近朱元璋本人对他们的期望——如果他真的需要兢兢业业完美无缺的好宰相,继续留任李善长或是直接任命刘基就行了嘛,让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这票人上台,当然是故意留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

且说这段著名的对话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