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色可餐 作者:银色月光(潇湘vip2013.08.11完结,女強)-第3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烧开的时候下进锅里,等到馄饨肚子朝上翻起来就熟了。出锅之后加些紫菜、虾皮、葱花,再点两滴香油。宜宣最喜欢吃这一口,大冬天的连汤带水的全都喝下去,立即觉得舒坦惬意。
“慢一点吃,让外人瞧见还以为你饿了十天八天呢。”若溪胳膊拄在桌子上,托着下巴笑呵呵的瞧着他吃。
宜宣闻言却把碗端起来,仰头把剩下的汤汁全都喝下去,放下手里的碗,心满意足的拍着肚子。
“喏。”他把脸伸过去,“帮我擦擦。”
若溪常常给孩子们擦拭嘴角,每每他见了心里都有些羡慕嫉妒。今个儿可算是逮着机会了,他还特别幼稚的故意把汤汁弄到唇边。
“越来越像小孩子,吃东西弄得满脸都是。”若溪掏出锦帕,轻轻的擦拭着他的嘴角,脸上带着淡淡的笑。
“还有。”
若溪又擦了擦。
“还有!”
“哪有?”若溪凑过去瞧。
却见宜宣痞痞的笑了一下,伸手捧住她的脸颊嘴巴就欺了下来。
“讨厌,一嘴的香菜味。”若溪急忙闪开,用手推着他的胸膛。
宜宣只好舍不得的起身,瞧着她娇嗔的脸轻语道:“回床上等我,马上就好。”
“不行!”她立即红着脸拒绝着。
宜宣想了一下,确定今个儿不是她的生理周期。突然又想起她说得那个什么安全期的事,顿时眉头紧皱。
一个月去掉五天的生理周期不能同房,中间还有两三天什么危险期不能到一块儿,这让宜宣有些难耐。不过又想到若溪生孩子时受的苦,宜宣只好忍住。
她们已经有了四个孩子,他不想若溪再受十月怀胎之苦,也不想她再面临生孩子的危险。都说女人生孩子是在鬼门关走一遭,当时若溪生产他就守在外面。听见若溪痛苦的吟呻,简直比拿刀子剜心还要难受。
他简直不敢设想,倘若若溪有了万一他该怎么办。这样的经历他不想再有,他们一家六口幸福的在一起就足够了!
“怎么不行?为什么不行?”他摩挲着若溪的脸,故意笑着问道。
若溪被他弄得痒痒的,稍微躲闪了一下回道:“我跟你说过,这三天危险容易怀上。”
“呵呵呵,原来我的小媳妇脑子里都是不健康的思想。”宜宣打趣着回道,“我不过是想搂着你睡觉,你想什么呢?”
“坏蛋!你故意的!”若溪的脸越发红起来。
宜宣最看不得就是她娇羞的模样,扭身去了净室,生怕再待一会儿自个就会忍不住了。
第二天一大早宜宣便进了宫,若溪安顿好小孩子过去给老太君请安。走到安福居门口竟瞧见迎面过来的二太太,若影带着逸群跟在后面。
她刚想要上去请安见礼,却见二太太一扭头紧走了两步进去了。若影见状朝着她点了点头忙追上去,脸上有几分的无可奈何。
若溪不以为然,眼下田氏的事情还没有尘埃落定,满京都到处是谣言。二太太极其爱面子,心里岂能舒服?她不过是给自己点脸色,这已经是隐忍不发了。
其实二太太很想过去打若溪几个嘴巴,可想到昨晚上二老爷说过的话又不得不忍住。二老爷警告她别生事,说田氏的事实在是有些复杂,已经不单单是家事了。别看宜宣是晚辈,可在皇上跟前是说得上话的人,即便是他这个二叔也要给几分面子。
况且田氏害人证据确凿,休书一出与他们侯府再无瓜葛,何必为了一个外人伤了自家人的和气?这宜宣眼下是世子,将来要承侯位,跟他明着作对并不是英明的做法。
二太太虽然气愤又不十分聪明,却也不是个彻头彻尾的蠢货。她见亲家公进京都这么久,还没办法把自个女儿从大理寺弄出来,心里早就有了些纳闷。眼下听见自个夫君的话,越发的忌惮宜宣夫妻,方才见了她才没敢动怒。
不过她心里到底是过不去,扭头瞪了若影一眼骂道:“怎么还不快点跟上?走路都不赶趟,性子温吞吞真是不招人喜欢。一个个都不让我省心,唉,我这个命啊!”
若影明白自个是成了出气筒,她不气也不闹只低垂着头听着。二太太自个觉得无趣,一计重拳打在棉花上,让她有气都发不出来只好作罢。
二太太瞥见若溪进了院子,扭身进了上房,若影忙跟了进去。
若溪进去,先给老太君见礼,随后又依次见过侯夫人等人。轮到二太太的时候,她端起茶杯来喝茶并不吭声。
往日里能言善辩的房贵妾并未言语,倒是三太太笑了一下说道:“快点坐到你婆婆身边吧,我正有事想要问你呢。”
“哦,三婶母有什么吩咐尽管说便是。”若溪笑着回道。
三太太赶忙说道:“毛衣上面拧着麻花劲的花样是怎么织出来的?本来我去年学会了,可今年到了动手织的时候却怎么都想不起来。”
“等下午怡儿、然儿睡了我亲自去教三婶母。”若溪见到三太太的脸色比她出府的时候好看了不少,话也似乎多了起来。
房贵妾突然笑了,接着说道:“我也学学,好给孩子们织一件。不过我手笨,估计要让二侄媳妇儿费心了。”
“妹妹总是过度的谦虚,你绣的花以假乱真连蝴蝶蜜蜂都能招来。”三太太温和的笑着,一副姐妹情深的模样,“我还清楚的记得你嫁过来时穿得粉色嫁衣,真是漂亮极了。后来听说上面的花鸟走兽都是妹妹亲手绣的,我真是惊讶了一阵呢。”
房贵妾闻言心里不舒坦,可面上却依旧笑呵呵的回道:“我不过是绣功还将就,哪及姐姐兰心蕙质。府上除了老祖宗能参悟佛法,就是姐姐有些悟性。我是一听木鱼声脑袋就发胀,姐姐倒是能在佛前打坐念经,一坐就是半天。”
“我不过是在忏悔自己犯下的罪行,希望佛祖用宽容的心接纳我的忏悔,让我能在有生之年洗清罪孽,好干干净净了无牵挂的离去。”三太太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轻闭上眼睛,手里捻着腕上的佛珠串。
老太君闻听点点头,说道:“每个人都有前生今世的孽债要偿还,都还清了才不用下十八层地狱!”
房贵妾低下头喝茶,眼中有一丝厉色闪过。她听见三太太嘲讽自己穿着粉色嫁衣出嫁,不是正经八百的正室,自然不甘心就这样算了。因此她才提及在佛前念经的事,就是故意想要三太太想起她和老爷在佛祖像跟前苟且的事。可惜三太太似乎一点都没想起来,顺着她的意思往下说,竟冲了老太君的心思。
她一直以为三太太是个没脾气好拿捏的主,可最近她越发觉得自己想错了。
☆、第二百七十一
二太太满腹的气愤委屈,自然没发觉二人话里的暗讽之意。侯夫人和若溪这对婆媳正在低头轻语,似乎没听见她们的对话。老太君瞥了房贵妾一眼,虽然眼中并未有责备之色,可其中的意味再明显不过。
房贵妾不敢再在言语上要强,心里却不服气起来。她在三太太面前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亏,如今人家搬回上房,虽然不干涉内院的事却非常膈应人。
早晨起来她不得不去上房立规矩,虽说三太太笑着说不用,可上房不比佛堂,房贵妾可不想被人非议。光是这请安,就让她觉得气不顺。
再加上二人住得近,整日里不知道碰多少次面。三老爷进来也难免遇见三太太,这初一、十五还要去三太太屋子里留宿。
别看这三老爷在佛前做了龌龊事难见三太太的面,可这心底里头却又惦记三太太的滋味。上次他假借探病赔礼去了一次佛堂,强迫着又要了三太太一次,听着她在自个身下呜咽求饶,看着她哭得双眼红通通的可怜模样,他越发的悸动兴奋。
后来这事被老太太知道,免不了又是一顿臭骂,还动了拐杖打他。房贵妾更是献媚勾引,不想让他沾染三太太。
三老爷见三太太搬回上房心里高兴,还特意吩咐人置办了古玩摆在她屋子里。房贵妾知道鼻子都气歪了,生生磨着三老爷要了差不多价钱的才罢休。
赶上初一,三老爷兴冲冲去了上房。谁知三太太却说初一十五要斋戒,自然不能行房。房贵妾那边不舒服又派人来请,三老爷只好去了。
三太太明显的躲闪拒绝,房贵妾那边看得又紧。三太太搬回来两个多月,三老爷也没能如愿。不过这男人就是贱皮骨,越得不到的就越惦记起来。房贵妾眼见不好,一狠心舍出自个身边的丫头,这才又把三老爷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不过房贵妾担心三老爷过了新鲜劲又惦记上三太太,整日里防着三太太跟防贼似的。尤其是三老爷一回来,她便亲自迎着,一刻不得闲的黏在三老爷身边。
三太太倒是乐于见到这样场面的模样,对三老爷是避而远之能不见面就不见面。可毕竟是在一个院子里过活,有时候想避都避不开。所以常常发生三太太瞧见三老爷便匆忙扭身的场景,亦或是撞见后敷衍一句就闪人。
房贵妾知道了恨得牙根痒痒,觉得三太太就是故意在三老爷面前晃悠,又装出一副贞洁烈女的模样。这勾搭汉子的本事比她要高明的多,撩拨的三老爷心里酥麻。
好在这些年院子里上下都是她的人马,三太太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逃不出她的眼睛。她就不信,单凭一个三太太就能扭转目前的形势。有个做侧妃的堂妹又能怎么样?隔着锅台上不去炕,侧妃还能管人家夫妻房里的事?
想到这里,房贵妾脸上的笑容又灿烂起来。她把逸群唤了过去,攥着那孩子的手夸赞起来。什么长相富贵,平日里乖巧,都是二太太教得好等等之类。
老太君心里暗叹一口气,让胡嬷嬷把逸群带到她旁边坐着。瞧着孩子的眉眼,她庆幸当初的决定。眼下逸天那孩子是不中用了,二房就这么一个独苗,千万要健康的长大才行啊。
“平日里群儿都喜欢吃什么?晚上睡觉能睡几个时辰?现在是腊月天气冷得紧,可千万别让孩子冻着。”老太君事无巨细的问着,摸摸孩子的小手热乎乎,这才点点头。
若影听了赶忙起身一一回着,平日里逸群的衣食起居都是她亲自照料,自然回得清楚明白。
老太君闻言说道:“到底是做了母亲,性子改了不少。好好照顾群儿,他好了你才能有福气!”
这话一出众人心里皆是一惊,老太君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眼下田氏被休,难不成老太君有把若影扶正的想法?
二太太头一个不情愿,虽说自打若影带着孩子回来即安静乖巧又守规矩孝顺,不过单她是若溪姐姐这件事就没得商量。她们二房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这般惨?眼下二太太只要一听见跟若溪夫妻有关系的人或事,心里就极端的不舒服。
“照顾好逸群是婢妾分内之事,就是婢妾的福气。”若影话不多,安安静静略带着三分惶恐。
老太君见了便不再多言,恐她不自在。况且老太君此言试探的成分更多一些,田氏进门一直没安分过,宜浩一度连二门都懒得进,这些事情老太君多多少少知道些。若是宜浩再续弦,一定要找个投脾气他自个满意的,也算是对他的补偿了。
若影是若溪的亲姐姐,有了这层关系大房、二房还能亲密些。老太君眼见二太太对大房的怨恨,担心一家人连表面的和睦都维持不了。
老太君在内院打滚一辈子,知道但凡大户人家都少不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