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君临战国 >

第158部分

君临战国-第158部分

小说: 君临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洪福齐天,这位是神医扁鹊,刚才就是他施展医术,把大王救醒。”甘茂有些激动道。

赢荡瞟了扁鹊一眼,轻轻点头,气息微弱道:“谢过……神医,久仰大名,今日相见,果然……医术无双。”

“秦王谬赞了,老朽也尽人力而已,无法完全治好秦王,已无颜见君!”扁鹊有些汗颜。

赢荡苦笑,自哂道:“寡人……生性好战,鲁莽勇武,不适合……做一国之君,这次使秦国遭受大难,被盟军瓜分函谷关和河西之地,实在有负……列祖列宗,如今……伤病难治,也是上苍……对荡的惩罚,我刚……梦见了先王惠文公,还有祖父孝公、商君!”

“至于新君之位,朝中诸位公子,都不适合,他们与我太像,谁也不能带领秦国走出困境,真正强大,完成伟业,只有公子稷,他像……像孝公、惠文公,最适合按照大秦的路……走下去,白起……接回赢稷没有?”

甘茂点头道:“大王,白起已经去燕国接公子稷了,很快就能回来,咱们正在咸阳外,明日就入咸阳城,大王您一定要撑住,震慑群臣,好让公子稷顺利登基!”

赢荡又问道:“五国盟军,现在攻打到哪里了?”

“启禀大王,正在潼关外,由于粮草供应不足,暂时没有强攻潼关,但是河西五百多里山川与平地,都被盟军占据了,黄河沿岸渡口也都丢失,不过大王放心,只要新君一即位,熬过这个冬天,明年开春,老秦人同心协力,定能夺回河西,把盟军赶出函谷关!”甘茂激昂道。

赢荡忽然想起一事,猛然抓住甘茂的手,有些激动交待道:“在寡人正宫内,金殿匾额上有一个锦盒,里面有一块‘江山凤舞令’,是当年……凤舞门选中孝公和秦国,为日后革鼎天下,完成千秋……统一大业的江山执掌人,拥有这江山令,能请动凤舞门无偿……为秦王做三件事,当年孝公在支持商君变法时候,内忧外患时使用过一次,如今……秦国遭遇为难,你入咸阳拿到此令后,立即去凤舞门,请凤舞门主帮秦国再做两件事,第一,辅助公子稷登基为秦王,扫清一切阻挡的新旧势力;第二,帮秦国清退五国盟军,让他们联盟崩溃,退出函谷关,解我秦国之危!”

“江山凤舞令,这个门派竟然在世俗中,选取江山执掌人,这也太厉害了,各大战国,相互争斗,各凭实力,一个门派,如何能抉择天下归属?”甘茂心中波澜起伏,有些难以相信。

“大王,放心吧,臣一定办到!”

“那就好,那就……好!纠纠老秦,共赴国难,先王、孝公、商君,他们……都在召唤我呢,我……我要去了……”赢荡用尽最后力气,眼光发散,断断续续说出来,最后撒手人寰。

“大王,大王……”甘茂着急了,这明显是秦王驾崩了。

王妃、老内侍见状,就要放声大哭,但甘茂立即制止道:“不要哭,不许哭,保持安静,封闭消息!”

这时扁鹊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如此啊,老朽也无能为力了。”

甘茂转身对着扁鹊一揖道:“先生刚才救醒秦王,交待出最后一件大事,足以扭转乾坤了,天佑秦国,社稷之福,先生所作所为,对秦国乃是大功一件啊!”

扁鹊收拾了包裹,淡然一叹,道:“此事一了,老朽也该离开了。”

“恳请先生,能为我秦国把守秘密,秦王驾崩消息,不能外传出去,否则,秦国将陷入无休止的内乱。”

“世俗之事,与老夫无任何关系,时也,运也,命也,老朽去也!”扁鹊一袭灰衣走出大帐,大踏步踩在雪地上,如流星般,越走越快,出了辕门,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真是奇人!”甘茂站在帐门口,望着扁鹊消失的身影,忍不住赞叹,本来,以他权臣的常贯做法,这等机密之事,决不能外泄,对于知道秘密的人,要么严格控制起来,要么斩草除根。

甘茂却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有一种对诸子的敬重,就好像仰视自己的长辈,根本生出来那股狠心,再说扁鹊此来,的确帮了秦国一个大忙,得知江山风舞令的秘密,秦国就有希望翻盘,扭转格局了。

“凤舞门,难道就是与墨家、鬼谷门并列于战国的十大超级势力,修炼圣地?”甘茂逐渐想起来,世间江湖的传说,十大门派,分布在诸侯各地,如楚地云梦泽鬼谷门,赵地太行山古玄门,魏秦神农山墨门,齐地临淄稷下剑宫,巴蜀峨嵋凤舞门,剑阁山青衣门,秦岭重剑门,鲁国圣贤庄,韩国天机阁,燕地长白山乾罡门!

这十大势力,有的传承百年,有的建立数十年,经久不衰,这些年来,诸侯混战,十大势力冰山一角,一直都不显山不显水,都似乎在蛰伏,等待着天下大乱的契机,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乱世出枭雄,天下大势,风起云涌,或许就在这个契机,再度涌现,重出战国时代。

第0270章 秦国质子

燕国,辽东襄平城。

由于这座临时都城,加上战祸影响,毕竟商旅萧瑟,城内百姓也少,远远没有如临淄大梁咸阳那般繁华的夜市,加之寒寒料峭,国人刚进入窝冬期,天一黑便关门闭户歇息了。

寻常人家要节省灯油,甚至连偶然的夜间劳作也是摸黑,更不用说睡觉不点灯了。

如此一来,白日闹哄哄、人潮四溢的襄平城,一入夜便是万籁俱寂,一片茫茫昏黑,惟有王宫的点点灯火点缀出星星暖意了。

在王宫的星星灯火中,王宫边墙的一点灯火闪烁着昏黄的微光,在远处宫殿明亮的大灯与游动内侍飘忽的风灯下,这点昏黄的微光几乎是难以觉察。

易太后在侍卫和宫女的簇拥下,来到宫廷偏角的一座小庭院,墙边一座低矮的茅屋窗户摇曳着那盏豆大的昏黄灯光。

“你们在这等候,哀家进去就可以了。”

“喏,太后!”

易太后只有三十五六岁,雍容华贵,一身华丽宫装,显得几分富态贵气,她走在石砖上,婀娜生姿,这时身后的内侍轻喊了一声:“太后驾到——”

顷刻,就从房内走出一对母女来,这女子大约三十来岁年纪,一袭长裙曳地,她脑后乌黑的秀发用一根白玉簪子随意挽起,秀项颀长,两道香肩斜斜削下,衣带飘风,娇怯怯的身子真如一幅画中行人模样。

身材丰腴,十分火辣,在朦胧的月色灯光下,勾勒出她明暗凹凸的背影,是那样迷人,虽是一袭黑衣不够鲜艳,但是周身上下却透着一股神秘的,就像夜色灯光下一朵静静开放的芸花。

在她身旁,站立一位少年,十五六年纪,眉清目秀,面如冠玉,文质彬彬,一身青衣长袍,倒像个儒家文弱小书生。

这两位不是别人,少年正是在燕国做质子的秦国公子稷,而身旁妩媚动人的妇人,则是他的生母,芈王妃。

当日燕国内乱,国府驿馆的各国质子们都被子之的叛军杀害,企图嫁祸给燕国太子平,但是秦国的质子府遭受到消息,被易王后派人保护起来,送出了蓟城,在燕国一带颠沛流离,隐姓埋名,前些日子,燕军反攻齐军,收复辽东诸城,才找到了她母子的下落,被易太后下令接入王宫内。

这些日子,芈王妃和公子稷几乎与世隔绝,对秦国的消息一无所知。

“拜见易太后!”二人微微行礼,见过易太后。

易太后轻声道:“芈王妃,公子稷不必多礼,走,进屋里说话。”

三人进了房舍,寒暄一阵,易太后说道:“最近秦国出大事,你们还不知道吧?”

“哦,什么大事?”

“赵、韩、魏、齐、楚五国盟军,六七十万的大军进攻函谷关!”

“又是连横合纵,之前有过两次,不过都是剪羽而归,失败告终,这一次也会如此的吧?”

“这次不同,五国联军已经攻克了函谷关,夺回了河西平川,把秦军赶回了潼关以西,目前五国继续增兵,要一国作气,彻底摧毁大秦防线,而秦王荡他,在撤退的途中,遭遇了魏军的伏击,已经身受重伤,现在秦国正是内忧外患的时候,这次咱们大秦,真的危在旦夕,濒临覆灭了。”易太后简单说出来,却足以让芈王妃和赢稷震惊万分。

“怎么会这样?”

“秦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芈王妃和公子稷都惊呼起来,当场急得落泪,他们与易太后不同,虽然都是秦国人,但是出嫁从夫,易太后现在是燕国的太后,母仪天下,秦国灭亡,与她关系不大,而她们母子却不同了,那是他们的祖国,游子在外,国破家亡,那股感觉,催人泪下。

“太后,秦国面临大难,每一位秦人,都要同心协力,纠纠老秦,共赴国难,不知能否送我们回国,为大秦出力,即使战死沙场,我赢稷也死得其所,决不能让秦国就这样灭亡。”赢稷虽是少年却十分有骨气,说的热血激荡。

易太后有些为难,这关系到两国之间的外交,还有一些政治目的,都不是她,只因个人感情而决定,尤其当前储君不在朝中,让她有些犹豫,是否把芈王妃和公子稷的去留,等待储君回来时决定呢?

可是姬职新储君,在秦地伏击了秦王后,就消失了,音讯全无,下落不明,等他归来,不知何时?

芈王妃眼波荡漾,象池中水纹似的一闪一闪,似乎看出易太后有些心事,试探道:“太后是否有些为难,身为质子,按照诸侯国盟约,是不能私自放走的,可是燕国大乱,各国质子都死于非命,我们母子若非命大,也早成白骨一堆了,而且燕国目前自身难保,秦国又逢劫难,我们虽是妇人,但也当思报国,请太后恩准,向燕储君求情,放我们回秦国。”她说完微微福身,向易太后再次行礼。

“使不得!”易太后拉住芈王妃手臂,按照辈分,这芈王妃是秦惠文王的妃子,而易太后是惠文王的长女,这样一来,芈王妃还是易太后的长辈,尽管她们年纪相仿。

“这样,我回去,再和储君谈一谈,如果可以,派人送你们回秦国。”

“多谢太后!”芈王妃和赢稷激动感谢。

易太后心中汗颜,这一切,都是她儿子一手策划,利用五国的兵马做利剑,斩破秦国的大门,把秦国逼到了生死边缘,她心底自觉有些愧疚秦国,但是,她是燕国太后,身份特殊,就要为燕国考虑,利益摆在首位!

片刻后,易太后带人离开,庭院又恢复了宁静,就在这昏黄的微光里,一个身影倏忽一闪便飞进了高墙,避过了禁军守卫,来到了茅舍附近的林旁,身法快捷,武艺精湛,身轻如燕。

这道身影潜伏到芈王妃和赢稷的房舍外,伸手轻轻敲动窗扇。

“当当当!”

“谁?”

“西方有秦,天下共主!”

“是秦国的密候暗喻!”赢稷心中一动,拉门,细瘦身形开门走到廊下向院中一拱手,轻声道:“既是故人光临,请了!”

一个声音却在他身后:“王子请了。”

赢稷回身,却见一个威猛凌厉身穿翻毛羊皮短装的胡商,站在眼前,全身黑色,目光一亮,脸上却是淡淡一笑:“无论你是谁,都是我远方高朋,请入茅舍一叙。”便将客人让进了茅屋。

那人走进房内,反手掩住了门,一抖手腕,羊皮大袖口中滑出一物,在烛光下突然一亮,问道:“王子可识得这面令牌?”

灯光摇曳,一面比手掌略大的青铜镶黑玉牌赫然在目,黑汪汪玉牌中一只白色纹路的展翅苍鹰分外夺目,赢稷目光骤然锐利,眼盯着玉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