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臣-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洌揪筒豢尚湃巍�
尽管知道明军很弱,知道他们那点胆量肯定不敢出战,但这里毕竟是大明的腹地,图洛还是一直保持着小心翼翼。
再次增加了斥候人数,而且被放出去了很远,一旦有风吹草动,图洛就会果断收缩队伍,他会用铁桶阵来应对。这批财物、人口对于大清来说太重要了,一旦出现意外,图洛根本就负担不起责任。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只要过了天津卫,折向东北出了顺天府地界,这支庞大的队伍就算彻底安全了。
这时,十几名建奴斥候已经开始靠近了树林。
为了防止建奴的哨探窥视到树林中的伏兵,人员全部在树林中隐蔽起来,为了防止战马嘶鸣,所有战马都用布罩套住马口,士兵还要在一旁安抚自己的坐骑。依照个人的习惯,许多不善射的骑兵哦早已互相帮忙,他们把战刀与手用布条紧紧的捆绑在一起,这样战刀就不会在激烈的战斗中轻易脱手。
这个树林中有很多坟冢,周虎臣等人就躲在这些坟丘的后面。
所有人都有些微微的紧张,紧张的原因就是这些建奴斥候,虽然士兵对痕迹经过了一些仔细掩饰,但那些痕迹根本无法完全掩盖,只要这些建奴斥候进入树林,只要细心并不难发现异常。
上百支箭已搭在弦上,建奴斥候一旦要进入树林,只能选择射杀他们,虽然不是最理想的时机和距离,但埋伏的骑兵必须取得先手,提前发动攻击就不可避免,这是最不理想的一种结果。
隐隐的可以听到,建奴的斥候在说着一些什么,随后,两名建奴的斥候还在靠近树林,其余的人则提着马在外围缓缓镀步。
两名建奴斥候在树林边翻身下马,这些建奴斥候穿的是一种泡钉棉甲,这种甲很厚,就如同一个棉大衣,这种甲的布料中镶有铁甲叶,即可以增加防护力,也可以保暖。由于建奴的领地比较寒冷,所以这种甲在建奴的士兵中非常流行。
这两名建奴斥候并没有进入树林,他们靠近树林后向林中简单观望两眼,随后掀起一侧的棉甲下摆开始放水。
很快解决问题,连看都没有再看一眼树林中的情况,两名建奴斥候翻身上了战马,随后,十几名建奴斥候吆喝一声向着杨柳青镇方向而去。
再次有几十名建奴斥候陆续驰马而过,随后,一片庞大的黑影逐渐进入了视野。这个队伍庞大的令人触目惊心,简直就是一个人的海洋,足足两里多宽的流口被完全占据,队伍缓慢的行进着,就仿佛一座慢慢移动的长城,让人头皮发麻。
周虎臣呲了呲自己的白牙,吸了口冷气,十万人的队伍超乎他的想象,千余人的队伍想要撼动这个移动的巨大堡垒,显然很有些难度。
再次用了半个时辰的无奈等候,铺天盖地般,建奴的队伍终于全部出了流口,随后开始折向东北,目标显然就是杨柳青镇方向。
建奴的前队已经与树林齐平,这意味着突袭进入了倒计时。
周遇吉扭过头低声对身边的柳七道:“柳七,突袭开始后你负责我军的中路,让小虎与你一起行动。”
队伍的中间部位显然是最安全的地方,周遇吉给柳七安排的任务就是为了保护周虎臣。而周遇吉看来是要亲自打最危险的头阵了,而在以往,这个任务都是属于彪悍的柳七。
很意外,一向不服从管教的周大少爷这次很乖,他没有开口,只是面无表情而又默默地听着周遇吉的战术安排。
距离很近,几乎可以看清缓缓移动中建奴士兵的面孔。
就是现在,建奴的庞大队伍只有零零散散的一些骑兵在守护着左翼。周遇吉抬起自己的右臂,这是再次的确认士兵是否准备完毕。没有人发出声音,备战工作显然非常的完美。
周遇吉抻了抻自己战马的肚带,随后,他抽出自己的战刀。这柄战刀宽四指,比普通的战刀足足宽了近一倍,而且非常的厚。随手扔掉套住马口的布罩,所有的骑兵开始上马,周遇吉的战刀指向了前方。
“出击!”在命令发出的同时,周遇吉狠狠地策动战马,他一马当先冲向树林之外,而他身后的骑士则有序的紧紧跟随。
狂暴的铁骑一个个冲出了树林,一个、两个、三个。。。随着越来越多的骑兵出了树林,战马的速度越来越快,建奴的骑兵与步卒距离这个树林并不太远,惊愕中,他们终于发现了这支突然出现的骑兵队伍。
当处于队伍中路的周虎臣冲出树林的时候,周遇吉已经与敌人的骑兵展开接触。
周遇吉选择的这个时机就是要形成对自己最有利的一种距离,建奴措不及防,而这些左翼的建奴骑兵,他们根本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让战马达到最高冲击速度,优势就产生了,这就是奇袭的效果。
仓促应战的建奴骑兵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因为,马根本就跑不起来就没有力量。对于骑兵来说,战马跑不起来就意味着战斗值的极度降低,意味着被强大的对手压制。第一个与周遇吉相遇的建奴其骑士很不幸,他的武器是一杆骑矛,在他带动战马,顺过骑矛,举起盾牌仓促应战的瞬间,周遇吉沉重的战刀斜斜的一闪而过。
血光乍起,骑矛断为两截,一条手臂与被斩断的矛杆飞向天空。。。。。。
周遇吉身后骑士更加轻松,他的战刀轻轻一带,这名仓促应战的建奴骑兵曝出一片血雨。
第二名建奴骑手距离周遇吉同样不远,但他显然比第一名建奴骑兵要有经验,战马还没提起加速,迎上去无疑是不智之举,他果断的带动了一下自己的战马回避了周遇吉。
骑兵就是移动中的王者,周遇吉身后骑手的战刀转眼而至,虽然没有劈中这名建奴奇兵,但后面还有第三名、第四名。。。后面骑手旋转的刀锋瞬间已经到了他的眼前。
组成一字长蛇的骑兵队伍就是轮番攻击,没有准备的敌人要承受车轮战,由于敌人骑兵的人数较少,处于中路的周虎臣根本就没有挥刀的机会,他只能随着大队一路狂飙。线形攻击的骑兵就是敌人的梦魇,而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左翼的建奴骑兵已经成为待宰的羔羊,他们要面对无数接踵而至的战刀,唯一可以求生的手段只能是逃避。
无论多么强悍的骑手也不可能应对千人的轮番攻击,这是屠杀,一次漂亮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屠杀。
第20章 让你知道什么是骑兵
竟然两天一夜的停电!!!!!!热死鸟!!!
一会儿还有一更,就当补上昨天的!
----------------
建奴队伍太庞大了,庞大的仿佛没有尽头一般。
建奴左翼的骑兵被并不算太多,周虎臣一直没有机会出手,对手全部被前面的骑兵清理掉了,眼前掠过的除了尸骸,就是无主的战马,这让他郁闷非常。
柳七不愧是一名老手,在他的引领下,明军的中路的骑兵顺利靠近建奴的步卒。
战马的速度快如奔雷,建奴的步卒这次真的成为了羔羊,袭击的效果就是突然姓,这些建奴步卒根本就没有形成有效防御,当柳七的刀在那恐惧的眼神下挥出,除了收割生命,只剩下那飞溅而起的献血。
周虎臣视线很清晰,在战马掠过的刹那,他看到了一名己方的骑兵,距离如此之近,几乎触手可及。这名骑兵落马了,他正艰难的试图站起来,可以看到,他右手的战刀与手臂还紧紧捆绑在一起。
骑兵依靠的是机动,落马的骑兵几乎等于失去了抵抗力,虽然没有看到这名己方骑兵如何落马,但显然这名士兵将失去自己的生命,骑兵的速度太快了,战友不可能顾及到他的生死。
尽管骑兵速度很快,但随着战斗的延续,当建奴反应过来,抵抗会越来越强,所以突袭追求的就是最大的杀伤与最快的速度。周遇吉已经冲过了建奴大部队的尾部,让他有些愕然的是,左翼没有了建奴的步卒大部队,但后面竟然出现了一大群骑兵队伍。
周遇吉不愧是周遇吉,他没有犹豫,战马加速,他奔向了那个对他来说有些巨大的骑兵队伍,这次的突袭不就是杀伤建奴吗!
这些骑兵虽然阵容强大,但好像并不专业,竟然没有依照骑兵的常规战术迎上来。在周遇吉的注视下,更加令人意外的情况出现了,为首的那些骑兵竟然有回避的意思。
这是令人震惊的一幕,那支骑兵队伍竟然。。。。。。
他们在逃跑,这么远的距离,完全有时间准备战斗,他们竟然毫无节艹的开始逃跑。
“蒙古人,竟然是蒙古人!”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周遇吉看清楚了,那身皮袍,典型的大皮帽子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杀掉他们!这些鼠尾两端的搔鞑子!”周遇吉充满了熊熊的战意,这些鞑靼人从来就未真正臣服,他们总会在大明虚弱的时候给你来上一刀,几乎就是华夏民族永远的敌人。
冬季的荒野中尘土飞扬,一条骑兵长龙带着滚滚黄尘迎面而来。
蒙古人是天生的骑手,他们自小在马上长大!但这个理由与优势今天远远不够,真正的骑兵与骑手显然不是一个概念,它不仅仅表现在装备上,那种舍我其谁的滔天战意绝对不是这些牧民所拥有的。
面前足足超过自己三倍的敌人,他们竟瞬间崩溃,没有人抵抗,更没有人回头。周遇吉发现,这些胆小如鼠的蒙古人也有他们的优点;不愧是马上民族,他们跑得非常快,快的周遇吉只看到了一个留着尘烟的尾巴在狂奔,他竟然没有丝毫斩获。
周遇吉很无奈,但也发现,这些牧民根本就不值得他去追赶。
“迂回!在建奴的尾部开始!让这些肮脏的建奴知道什么是骑兵!”
周遇吉开始咆哮,这个战机太好了,趁建奴立足未稳,绝对不能放过,一旦建奴做出了防御准备,这样庞大的队伍根本无法撼动。周遇吉非常清楚,一旦有所准备,敌军的弓手与长枪手会成为他们最大的敌人,建奴的弓箭破甲能力是非常有名的。
这是周虎臣第一次杀人,他夹在队伍的中间想着那些建奴步卒挥刀,再次的挥刀。战马带动锋利的钢刀,给它带来更大的力量,周虎臣不知道有多少建奴士兵命丧他的刀下,他感觉到了畅快,荷尔蒙在凶猛的分泌,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感,那种快感超越了一切,让周虎臣第一次领略了杀戮带来的刺激。
蒙古人跑了,但建奴巨大的队伍却无处可去,在周遇吉快如闪电般地迂回后,他身后的骑兵长龙也跟着来了一个漂亮的迂回。毫无作战准备的建奴步卒队伍太庞大了,建奴的军官根本来不及整理队伍进行防御,杀戮再一次开始了。
狂龙般的骑兵队伍就如同在旋转的刀锋,当他们在建奴的大队之旁掠过,留下的只是一片恐惧与鲜血。明军骑兵只需要伸出自己的战刀,借助马匹的速度,战刀会发挥它最大的杀伤力。只需要一次轻轻的接触,刀锋所过之处就会是一片血雨。一个骑兵挥刀而过,两个骑兵挥刀而过。。。这就是一个没有休止的车'***'战,处于最外围的建奴步卒根本避无可避,唯一可以做的只能是向后拼命拥挤,而拥挤的结果就是互相踩踏,这样的后果甚至要超过明军骑兵的杀伤。
羔羊虽弱,但毕竟建奴不是真正的羔羊,他们还会反抗。
距离建奴大队不远的地方,一名明军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