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行大唐 >

第132部分

医行大唐-第132部分

小说: 医行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伯卿没有妄想拿下京师,他也不敢,王重荣需要的是威胁,对京师施加压力已达到他的某些作战目的。彭伯卿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他只需要潼关。
    战线很长,让城内的防守力量变得极其分散,鼓声震天,漫野的士兵缓缓推进,窒息感扑面而来。
    董显在自己士兵眼中看到了恐惧,这是董显在自己士兵眼中第二次看到这种情况。第一次也和王重荣有关系,不过那一次是王重荣和李克用的联军,上一次比这一次情况严重的多,也是当时董显弃城的原因。
    不可能守得住了,士兵的信心动摇,董显深知军心动摇的后果。
    “刘万。”
    董显一招手,一名牙兵凑近了他,随后董显对刘万一阵耳语。
    刘万带着几个人转身而去,董显麻木的看向正在靠近的敌军;死就死在在这里吧,希望刺史和自己的家人能够逃出去,这是唯一能做的了。
    “将军,准备吧!”
    牙兵提醒了董显,他回过神:“准备!”
    弓手最先行动起来,这是最后的努力,弓手受伤的人很多,人数已不足以对敌军形成压制性。
    冰雹样的羽箭落在排盾上砰砰作响,敌军的弓手开始还击,随后弩手给城头的人带来威胁,紧跟着,投石机上来了。
    石弹的速度并不快,但破坏力却是这些武器中最强的存在,它会干扰守军的作战,也会带来严重杀伤,这种情况下,投石机的作用很重要。城头的投石机几乎等于被弃用,守军的人数缺陷,投石机的损坏让城头的投石机抛出的石弹寥寥无几。
    箭雨形成,一个个勾梯竖起,动人心魄而又惨烈的攻城战再一次展开。
    陈墨平静的坐在敌楼的窗前,可内心绝不平静,斥候出去了很远都没有援军的消息,潼谷关这次真的很危险了。
    展青神色木然,敌楼内的几十名牙兵也是面无表情,他们在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当敌军冲上城墙后不可遏制,他们会第一时间带陈墨离开,谁都可以死在这里,陈墨绝不可以。
    时间一点点过去,城头的阻击延续着,巨大的噪音和死伤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跳。
    疯狂的战斗,敌军终于获得了突破,有人上了城头。
    战斗在持续,陈墨不了解城北的情况,不过凭借判断应该和自己这里没有太大区别。
    田六回到了这个防守区域,陈墨眼看着田六冲上去干掉了一个冲上城头的敌军甲士。
    城墙已经不是障碍,守军最后的努力恐怕到此而止了,更多的敌军出现在城墙之上,陈墨站起身。他不想放弃巷战,根据时间,若不出现意外,援军应该快有消息了。
    就像陈墨的判断一样,敌军攻上城头的同时,一名骑士冲到城内的马道前:“援军到了!我们的援军到了!”(未完待续。。)

198 残暴的战斗
    军队的强大来源于充足的训练和战斗,来源于士兵的信心。
    自左睿成为子午堡的领军将领以来,他的军队从来没有在大规模作战中败过。所向无敌带来的就是信心的膨胀,这种膨胀在陈墨的助推下让士兵成为了战场上的王者,在他们的心中。。。自己就是最强的存在,绝没有之一。
    潼谷关的西门是一个厚达一尺的木门,这个门可以抵抗住攻城锤长时间的攻击,也能够阻挡绝大多数的敌人。
    左睿的军队不在这绝大多数之内,因为他们有炸药,有手雷。
    刚刚占据潼谷关城,王重荣的军队根本没有什么准备。由于是内部,西城的城墙也没有准备什么滚木礌石,鲍全友的手下士兵轻松来到城门前。
    几大串手雷被点燃扔在了城门下,随后。。。结果可想而知。
    巨响后不久,骑兵轻松入城。
    屠杀来的是这样快,彭伯卿的手下只知道敌人来了援军,他们不了解世界上还有一种军队根本是无敌的存在。
    当铁蹄踏入潼谷关,一场注定中的屠杀毫无征兆般降临。
    一柄柄战刀闪过,鲜血染红了骑兵所过之地。没有人能够抵御重甲骑兵的冲击,即使是组成临时方队都毫无作用。最好的甲,最好的战马,最锋利的武器,最强悍的战斗力就是这支京师留守军队,这是左睿以备不时之需留的一个最强后手。
    彭伯卿的手下已经破开潼谷关的城门,他的军队大部分都已进入了潼谷关,谁也想不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体力和兵力分散的原因。陈墨带领的手下除了秀了一把手雷和强悍的体能,根本没有显示出超强的战斗力。手雷的表演够惊艳。可也仅仅是小小的惊诧,彭伯卿并没有把他们看在眼里。
    彭伯卿判断的没有错。潼谷关被攻下,那位名声在外的陈神医不过如此,被世人吹捧的运筹帷幄在一个军事家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彭伯卿四十岁,表字子衡,号庭雅。彭伯卿是衮州人,他是正经的墨家传人,自幼入“显学”之门,三十岁出仕担任王重荣父亲王纵的幕佐,后追随王重荣。
    墨家是讲究服从的团体。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一个墨者,必须做到严已律己,有自己的坚持。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与儒家观点尖锐对立。战国后,墨家已经衰微。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学说和墨者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彭伯卿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如果甘于寂寞他也不会出仕。墨家有着严格的教育体系,彭伯卿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理论,尤其是擅长兵事,这也是他能在王重荣军中崭露头角成为头号领兵大将的原因。
    训练士兵和指挥是彭伯卿最拿手的。他的稳重、严格和认真无可超越,也因此深得王重荣看重。
    王重荣很富足,也正是这种富足让彭伯卿给王重荣训练出了一支强军。彭伯卿训练的士兵有着强大的执行力。也有着顽强的作战能力,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王重荣的军队强起来。彭伯卿可以说居功至伟。
    尽管被看重,也得到重用。但在骨子里,彭伯卿看不上王重荣。狡诈有余而王气不足,这就是彭伯卿给王重荣的定义。王重荣眼光狭隘,有雄心而没有远见,他不具备王霸之气,也没有那种心胸,完全就是一个粗鄙的土豪做派。王重荣喜怒无常,行事残忍,可秉性如此,这一点不好改变,也是彭伯卿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其实他需要的是一个明主,需要让自己辅佐的人雄霸天下,人生在世就需要那样。
    彭伯卿的真实思想实际上和墨家的“非攻”的淡薄思想背道而驰,当然,这和彭伯卿自身对世道的了解有关。了解的越多就会看得更为透彻。每一个时代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墨家的说法过时了,彭伯卿认为这应该是属于自己的时代。人生于世间就应该显耀天下,让自己的名字在历史上散发出光芒才不枉此生。
    这是一次最好的机会,潼谷关就掌握在手中。拿下静难节度使的地盘,王重荣就可以扩展地盘,尽管仍旧会受到李克用的左右,但毕竟有了发展机会。
    野心膨胀不是罪,彭伯卿认为野心在乱世中不应该叫野心,那叫做雄心。这个土豪主子有机会继续强大下去,还是有些前途的,尽管身处的地理位置并不是特别好,可毕竟这是机会。
    左睿这段时间名声鹊起,让彭伯卿很是感到意外。在他的意识中,自己主子的最强对手应该是和主子关系不错的朱全忠和李克用;朱全忠发展的平稳,也更有自己的思想,鼓励农耕,善待制下子民用的是宽容政策,这些是王重荣无法做到的。其实,朱全忠定乱和恤民的能力是彭伯卿最为看重,他希望王重荣也做一个那样的人,可惜这只是他的想法,土鳖一样的王重荣根本无法做到,他只知道强横和做自己的土皇帝。
    李克用则是另一种发展方式,由于地理位置和民族的关系,李克用拥有很多少数民族部落的支持。他手下骑兵最盛,号召力很强,加上拥有的地盘不断扩展,实力可以说也在稳步巩固和发展。
    战术目标达成,一向讲究风度和威仪的彭伯卿入关了。
    战车无疑是一种很有派头的交通工具,彭伯卿喜欢乘坐这种充满威仪的战车。儒将说的就是彭伯卿这种人。彭伯卿敢说自己是各节度使手下大将中最有文化的人,这一点实至名归。因此,他几乎从不骑马。
    彭伯卿的战车很复古。这是一种单骑战车。一个不大的车厢配上两个高大的车轮,一个雕着各种华丽纹饰的顶棚,一名扬鞭的车夫,充满着古韵。这就是文化的象征,作为文化人的彭伯卿就是与众不同。
    也就在彭伯卿入关不久,一声巨响传来。
    很熟悉的声音,是那种可以爆炸的武器。威力不错,可惜这种武器太少,对彭伯卿的军队没有产生致命性的威胁。也左右不了整个战局。只剩下少数残军还在抵抗,潼谷关的局面很快会控制住,彭伯卿相信自己士兵的能力,一柄古义盎然的宝剑横放膝上,彭伯卿不为所动。
    马蹄阵阵,骑兵在行动,局面也在控制中,这次作战受到了顽强抵抗,但也锻炼了士兵。满意的微笑浮上彭伯卿的脸颊。
    一匹快马在有些混乱的街道上飞驰而来:“将军,将军!敌军的援军入城了!”
    “击退他们!”彭伯卿依旧很平静,人数都懒得问,援军到了又能怎么样?能有多少?
    “将军。。。无法抵挡。。。全部是骑兵。。。重甲骑兵。。。。。。”
    “为什么不结阵?”
    彭伯卿皱起了眉头。重甲骑兵在城市中有什么不可低档的?野外才是骑兵的天下,这种地形复杂和狭窄的城内环境,步兵只要结阵抵御骑兵并不难。
    “来不及结阵。。。就是结阵也没用。。。敌军的骑兵太强了!”
    来通传消息的士兵话音刚落。一阵参差不齐的爆炸声传来。
    彭伯卿明白了,敌军的重甲骑兵来的太突然。自己的士兵来不及结阵,就是结阵也没用。因为敌军带来了很多那种可以爆炸的武器。
    “顶上去!”彭伯卿终于不再那么淡定。
    骑兵风一样入城,这是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战斗,速度快的迅雷不及掩耳。残酷的杀戮在城西延续,对于步卒来说,身穿双层甲,手持利刃的骑兵太强了,除了逃跑,抵抗者只是在送死罢了。
    陈墨得救了,可谓有惊无险。
    一匹匹战马在身边风一样而过,在这同时,风驰电掣的骑士们向陈墨和自己的战友挥刀致意。
    鲍全友到了,他收住自己的战马:“还好吗?”
    欢呼声掩盖了鲍全友招牌式的问候,甚至超过了那次巨大的爆炸,除了陈墨,他手下的人和潼谷关的守军都在振臂高呼。
    “和我预料的一样,这该死的敌军让我担惊受怕了好一阵!”欢呼很短暂,陈墨等待着激动的欢呼落下,表情很轻松,那是一幅无所谓的神情。
    陈墨没有问题,鲍全友的任务完成了大半,陈墨的身价抵得过几个潼谷关,笑容满面,鲍全友举刀示意:“交给我了!”
    “记得分清敌我,这次王重荣的军队表现的不错,超出了我的想象!很有韧性,战斗估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