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行大唐 >

第159部分

医行大唐-第159部分

小说: 医行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襄王李煴一直被幽禁在宫内,自幽禁以来陈墨也没见过他,现在的问题是杀不杀篡位的襄王李煴。皇帝估计要用仁慈的方法,即使心中想杀,他估计也不想背上那种弑杀同族的名声。襄王李煴年幼,加上怯弱的性格和被挟持,陈墨和杜怀山的看法一样,杀掉完全没有必要。
    既然坚决要做,杜怀山也不阻拦了,文官阶层想利用左睿的势,但这个势也是陈墨要利用的。杜怀山明白陈墨的意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皇帝才是最好选择,吉王不在内官和其他藩镇的支持之内,即使说服陈墨也会困难重重。从龙之功谁都要争夺,历史的惨烈之处杜怀山都知道,如果陈墨能够说服两位宰辅支持寿王李杰,那将是最好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让皇帝信任文官,让朝堂位诸官员不至于像以前那样成为宦官的传声筒。
    “一会有内官过来,右军中尉王仲先的牙痛病犯了,总是治不好,为师推荐你去看一看。”杜怀山不再纠缠皇帝问题,算是给了一个默许的态度。
    默许的同时,杜怀山的安排很有深意,陈墨发现尽管自己这次没有达到老师的满意,但杜怀山显然也没有过度失望。恰逢这个关键时刻,让陈墨给王仲先看牙病无疑是在给陈墨减轻宦官方面的压力,杜怀山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都是为了国家,陈墨没有过错,他不是要站在文官的对立面,而是他有自己的主见。尽管对陈墨的拒绝心中极不舒服,但毕竟是自己的弟子,是非对错还要看以后局势的发展,杜怀山隐隐感觉到陈墨做的也许更加正确。
    离开杜怀山的屋子,回到自己的办公地,刚刚和等待多时的谢亦安、姜粟等人扯上没几句,一名小宦官就来找陈墨了。
    陈墨的架子很大,名声在宦官中显然也不太好。敢揍观军容使和枢密使的人让这名小宦官在他面前战战兢兢,与小宦官交流几句,说好让王仲先过来,这名小宦官撒腿就跑。
    “不是刚刚打了吗?现在又来求医,我看都是些没骨头的!”看到小宦官出去,姜粟回屋就毫无遮拦起来。
    “别说那些没用的,医生要有自己的医德,打人和就医没有任何关系。”
    冠冕堂皇也无法掩饰陈墨的高傲,陈墨的话让几人笑了起来。这位昔日的同学,太医署医师,医待诏已经超越了医生的境界,能够做到的陈墨都做到了,不能做到的陈墨也做到了,已经不能用医生来看待他。
    “依照大郎的功劳,这次恐怕要彻底离开太医署了,不知大郎能到何处任职?”年龄最长的谢亦安感慨万千,一转眼就是滔天的功劳,陈墨这次看来注定要发达。
    “太医署暂时离不开吧,不过应该有一个新的任职,这个任职绝对不会在兵部,管他呢,我随遇而安!”陈墨知道自己一定会被攻讦,但功劳也无法抹杀,有一个身边机会在等着他。按照陈墨的准备,扛过去,两相抵消,应该有一个新的职位在等着他,因为左睿的原因,那个职位绝对会避开兵部。
    “以大郎的运筹帷幄,兵部岂不是更合适,如此通兵事,我看不让你去兵部就等于浪费,朝廷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兵部官员?”李戊最年轻,和陈墨最亲近,他对陈墨佩服的已经五体投地,这种说法让他感觉很不爽。
    “朝廷自有安排,大郎现在的确不适合进入兵部,我看会是户部或者工部。不过,这个医待诏仍旧会兼任,太医署难道不一样吗?继续当一个助教或医博士也不错,会给我们太医署带来更多好处!”柳玉和心思慎密,有左睿在,陈墨不会被安排到兵部,他判断的很准确。
    陈墨当然不能说出自己的老师已经在故意给自己腾位置,他微微一笑:“朝廷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向好的方面发展在哪里都一样,我希望有机会多做些民事方面的事情,当然,医学方面也不会放手。”
    “听说白广生要升为医师,不知道他有什么资格?大郎是靠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走到今天,白广生还不是靠着杨家那些宦官。。。。。。”李戊再次忿忿不平起来,白广生被升为医师无疑是宦官的关系,他的能力和这些去过兴元的人都没得比。人品更是在李戊眼中极差,竟然要紧随陈墨的脚步,让他很不爽。
    “太医署不久要招收新生了,医师和医士急缺,毕竟是家学渊源,白远山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人选。无论以前发生过什么,太医令总要为我们太医署考虑,凡事不要看的太简单,这些话以后千万不要再说。”
    太医令当然有太医令的考虑,白广生做一个医师对太医署有利,个人恩怨不能体现在这方面,为了太医署的将来,这种小小妥协根本不是问题。何况,白广生就是一个愤青性格,他的为人不能只看一方面,要看他曾经的努力和责任心。
    “我知道,就是有些不服气!”李戊就是这脾气,除了陈墨,他对别人真的看不上眼。
    “好了,有时间再聚,这段时间太忙,一会王中尉也要过来了。”陈墨果断下了逐客令。
    众人知道轻重,事情知道,有些话不能明说,陈墨做的没错。谢亦安一挥手:“都走吧,过几日去大郎家里折腾,撒了!”
    说去就会去,这帮兄弟可不会跟自己客气,陈墨连客气话都免了,扭过头就开始准备。
    身边跟着两名小宦官,右军中尉王仲先心中忐忑的进入太医署,求到这位刚刚打了自己的太医署医师也是没办法。牙痛已经好几年了,那颗牙已经烂掉,吃药的效果很有限,整天的牙痛让王仲先寝食难安,就像太医署令杜怀山所说,普通牙医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不求陈墨他还真没办法。(未完待续。。)

234 时间会说明一切
    “陈待诏在啊?”
    站在陈墨的办公处的门前,王仲先烧稍稍显得心中有些尴尬,几天前还在挨揍,心中恨得牙痒痒,想不到牙痒痒变成了牙痛。
    “中尉来了,快里面请!”就像看到老熟人一样,陈墨脸上露出微笑,和当初那个挥舞拳头的人完全不像一个人;放佛一切都未曾发生。
    王仲先赶忙一拱手:“待诏正在百忙之中,在下叨扰了!”无论是不是真心实意,陈墨的姿态做的不错,王仲先是来求人,也是一副老熟人相见的模样,丝毫没有显露出有过隔阂的样子,更不要说有那种势同水火的模样。
    “中尉请。”
    “待诏客气了!”
    落座,陈墨一看王仲先的样子就是牙痛的症状,他的整个右侧腮帮子肿起老高,说话也不太清晰。一定是痛的非常厉害,否则明天皇帝就要临朝,王仲先哪有心情来看牙。
    “中尉这牙痛之症有几日了?”既然是来诊病,陈墨也不客气,直入主题。
    “几年来总是牙痛,还曾经补过,不过后来这颗牙蛀空了,诊治过多次也是时好时坏,痛起来是睡觉都不得安生,只能来借用待诏妙手了!”
    唐代的牙医很有一套,有一种补牙银膏,这种方法是用白锡和银薄及水银合成,凝硬如银,用来补牙齿缺落。这是一种汞调合成一定可塑性的软膏,凝固后便成相当坚硬的汞合金。用银膏补牙也算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创举。
    “那我就来看看。”
    说完,陈墨取过自己的药箱。
    这是王仲先第一次看到如此专业的诊病,只见陈墨打开药箱。随之净手。取出口罩带好,然后在案几之上摆上一个亮闪闪的金属盘,随后拿出几个从未见过的器械放入盘中。
    金属碰撞声中,陈墨开始工作:“请中尉仰起头,张开嘴。”
    陈墨的确很专业,一个金属器皿勾住王仲先的左侧腮帮子,他并没有第一个看那颗牙坏牙。而是用一个小小的器皿一颗颗逐一敲击王仲先的其他牙齿,一边敲还一边问。
    最后才是右侧,程序走过。陈墨放下手中的器皿:“其他牙齿没问题,右侧的一颗牙已经烂掉了,牙根溃烂,拔掉吧!”
    这就完了。专业人士果然诊治的很不一样。也更加快捷。曾经有牙医说过要拔掉残存的牙根才能痊愈,但无从着手,想不到陈墨做起来这样容易。
    “待诏,现在就拔掉?”
    “还要用几日药,消肿之后再拔,我开上几副汤剂,用完之后中尉再过来拔牙。”
    “那就辛苦待诏!”
    “中尉不用客气,医者本分而已。何况是内宫中的自己人,要给朝廷做事。去除此疾鄙人义不容辞。”
    王仲先突然发现陈墨可爱起来,尽管他曾经一拳把自己放倒:“待诏果然妙手,鄙人会记得待诏的好处,它日必呈上谢意!”
    陈墨也不多话,净过手,摘掉口罩就坐下开药。
    药方很简单,陈墨一蹴而就,在千恩万谢中打发走王仲先,陈墨开始酝酿怎么说服两位宰相。
    。。。。。。
    。。。。。。
    杜让能很忙,皇帝回来后的事情多的让人头痛,加上皇帝的身体,让杜让能并没有一丝兴奋。
    明日就是大朝,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也是未知。杜让能对于陈墨的拒绝很难理解,寿王李杰明显是宦官的支持者,陈墨竟然因为和寿王李杰交好做出违背文官阶层的决定,这种因私废公的举动杜让能无法接受。
    简单吃过晚饭,杜让能一个人坐在屋中思考着,他觉得还是要让陈墨过来再谈一谈。
    “相翁,陈待诏来了。”就在杜让能要派人去召唤陈墨的时候,他竟然来了。
    陈墨进屋,杜让能表现的很平静,能做到宰辅的位置,喜怒不形于色是基本素养,此时此刻很重要,杜让能还是能够做到。
    客套两句,落座,陈墨丝毫没有耽搁时间:“杜公,不如现在小子和杜公去萧公那里如何?”
    杜让能知道陈墨是为什么而来,既然这样说就有的商量,新皇的人选太重要,杜让能怎么也要去。
    起身,出门上车,距离很近,在一众护卫的保护下很快来到萧遘的家中。
    萧遘也很累,他正在整理明天的各种文书,皇帝临朝不但要给各级官员加官进爵,也有很多官员的变动,皇帝也要驾临承天门,下诏大赦天下。这些事情过于繁复正规,不能出现丝毫差错,萧遘不能假手他人,只能自己忙碌。
    杜让能和陈墨到来,萧遘放下手头的工作。
    三人进入书房,老管家送上茶,三人很平静,陈墨起身开始倒茶。
    “吉王殿下稳重矜持,饱读诗书,与那些内官始终保持距离,素有贤名,从未有过恶闻,皇族诸弟中可以说出类拔萃,子涵难道没有听闻?”杜让能接过陈墨递过的茶盏,紧跟着就问道。
    “晚辈对吉王殿下没有任何成见,关键问题在于如果将来。。。吉王殿下会有多少人会支持?节度中最强的几位恐怕没有人会支持,就是吉王殿下能够继承大统,恐怕将来也是一个更大的乱局,朝堂和各地方如何平静?吉王殿下如何服众?”
    “吉王殿下若能继承大统,天下自然臣服,那些节度使和内官难道敢造反不成?”杜让能说的有些无力,陈墨说的切中了要点,强行让吉王上位的后果好像并不是特别理想。
    陈墨继续表示反对:“当今陛下尚且被李克用和王重荣逼迫离京,自不量力的朱玫都敢公然造反。现在的李克用比当初丝毫不弱,何况还有河中的王重盈。朱全忠呢?那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强敌,他们会乖乖听话?大将军独木难支。就是加上凤翔、神策军和华州等地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